关键词:, , ,

孩子有自杀意图,父母该如何判断?(上)

07/12/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此篇文章,是关于“长宁测评事件“引发的一系列思考——

该测评问卷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如果孩子有自杀意图,父母可以通过哪些异常行为去判断?和孩子谈论自杀话题时,怎样的询问方式更可取?

01.

对“长宁测评”的思考

11月中旬,上海市长宁区教委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测评的问卷中,因涉及大量「自杀」字眼,引起了家长们的强烈不满。

问卷一出,学校成了“众矢之的”。我们固然需要反思,但在谈如何反思之前,学校在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奋力推进,这本身是有一定意义的。

引发的激烈批评和热烈讨论,也许能推动深刻的反思、细致的总结,为今后的工作积累重要的教训和经验。

这份问卷是直接翻译《Beck自杀意图量表》(Beck Scale of Suicide Ideation),此量表适用年龄是17岁及以上,并不适用于此次问卷对象的中小学生。

而且,此量表是针对已经存在自杀意图或自杀行为的人,对他们最近的自杀意图做出测评,并不适合对不确定是否存在自杀意图的人做筛查。

值得思考的是——

自杀意图是问卷能筛查出来的吗?问卷是自我报告,自我报告的局限性是什么?

有自杀意图的人,连最亲近、最信任的人都未必准备告诉,何况他们是否会在问卷上如实作答?

被测者是否会顾虑问卷的隐私性?是否会害怕被发现被歧视而经历二次伤害?

这些是一个个的问号。

站在学生的角度,当学生在收到这份问卷,ta们的反应会如何?没有抑郁症的学生,也许在惊讶、不习惯、别扭之外,并不当一回事。

而有抑郁症的学生,看到这些文字,也许内心有各种复杂的情绪在交织和翻腾,也许极力隐藏内心,也许害怕被发现和被歧视,也许难以做出真实的回答……

即使在问卷填写后,问卷的影响也仍然会继续。有的学生也许会戏谑抑郁症和自杀,即使说者无意,也可能听者有心地令患有抑郁症的同学感到被羞辱。

有的学生也许会借用问卷中的语言对同学指桑骂槐、嘲弄或攻击;有的学生也许会和同学讨论自杀话题;有的学生也许会担心别人发现了自己的自杀意图而更加封闭和疑虑……

这些影响,是否有尽可能地预见,是否知道如何避免和减少伤害?

最重要的是,如果有自杀意图的学生如实回答了,那么在数据的收集之外,究竟有没有后续的充分的有序的的心理干预、咨询、治疗的资源能跟上?

这些也是一个个的问号。

对于自杀意图,及早发现是极为必要的。但是及早发现,并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

下面我们就谈一谈,和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可以如何及早发现和应对孩子的自杀意图。

图源|Unsplash

02.

了解孩子的异常行为

首先,要注意的是,自杀意图开始可能是微弱的,比如“我要是不在这儿就好了”“什么都没有意义”“我很快就不会再是你的心病和负担了”,随着病情恶化,可能变得越来越明显和危险,比如认真思考自杀的方式。

其次,其实很多自杀都是有迹可循的,如果您身边的孩子出现以下行为,那可能是自杀前的预警:

● 经常且普遍的悲伤情绪

● 情绪起伏、极具戏剧化

● 行为冲动、不计后果

● 行为更具攻击性

● 饮食、睡眠习惯发生改变

● 和家人、朋友、社交圈越来越疏远

● 学习状态和学业表现下滑明显

● 不再思考、计划、谈论未来

● 经常思考、阅读、查询和死亡、死后、死法有关的内容

● 在日记或网络中表达和死亡有关的内容

● 反复开玩笑要自杀

● 表达“很快你就不用担心我了”

● 突然变得开心或平和起来

● 酒精或毒品的使用增加(在国外)

最后,了解以下常见的自杀前的准备行为,能更好地帮助您判断孩子是否有自杀意图:

● 攒药

● 买绳、刀、枪(在国外)等工具

● 把自己的物品送人

● 料理后事,比如把个人资料收拾好,把欠的钱还了

● 写遗嘱

●和家人朋友表达隐晦的告别,比如嘱托重要的事和物,提到敏感的字眼等

图源|Unsplash

03.

主动询问和讨论

在以上线索之外,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自杀风险的另一个途经是主动询问自杀意图。

即使患有抑郁症的孩子从来没有表达过自杀意图,我也建议父母主动和孩子讨论自杀的话题。

这里要注意两个常见的迷思。

● 不要以为孩子不提自杀就一定没想过自杀。
想自杀的孩子绝对不敢告诉父母,他们只会隐藏、隐藏、拼命隐藏,并在这过程中,害怕、害怕、孤独地害怕。
● 不要以为谈自杀会让孩子想自杀。
事实是,谈自杀并不会增加自杀的几率。如果孩子虽然有抑郁症但压根没有一点自杀念头的话,他会觉得你关心他,你开诚布公,没有什么尴尬不能和你说的。
如果孩子有自杀的情绪念头但没有计划,他会如释重负,终于可以把这困扰人的黑暗说出来了,而且说出来看起来是安全的,没那么可怕!
即使孩子不承认,他也通过这个令他惊讶的谈话,得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新体验,那就是,连自杀这样的话题都可以找你谈。也许不久后,就更容易主动向父母说出心里话。

既然可以和孩子谈自杀,那么要注意什么?

长宁区给中小学生的测评问卷,120道余题目中,有近40道与自杀相关,部分问题诱导性极强,内容偏负面,如自杀工具和方法的罗列。

 

家长截图的调查量表内容和一份自杀意向量表相同, 家长质疑内容(图/网络截图)

这些没有基于了解和信任的直白询问方式,家长们表示强烈不满,完全可以理解。自杀是个敏感的话题,相信大多数家长在此前也不会轻易和孩子聊起。 而今,事件一出,引起了更多人的反思。和孩子谈论自杀,其实也是一次探讨生命的好机会,但如何谈论很重要。 下面,就来聊一聊,如何主动询问孩子的自杀意图?

1)不建议做的事情

我不建议问“你没有想自杀吧?”,因为这种问法传递了你不想听到孩子想自杀,那么孩子就更会隐藏自杀意图,顺着你的问法说“没有啊。”

也不建议在看到新闻里报导自杀时,说“你可不会干那种蠢事吧?”,因为这实际上不是在提问题,而是在提要求,目的不是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而是在教戒孩子的行为。

此外,也不建议“打擦边球”地问“你没有什么奇怪的念头吧?你没有想要伤害自己吧?”因为孩子的内心可能在想“我不觉得自杀是个奇怪的念头。我也不是要伤害自己,我是要解脱。”

其实,以上这些不建议的问法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我们不想听真相,可能也没有办法承受真相。这时,孩子也自然不会告诉我们真相。

2)应当做的事情

我们应当找一个隐私有充分保障的安静的环境,营造开明的氛围,以开放的心态、温暖的语气,坦诚地沟通,不躲藏、不遮掩,大大方方地问:

“抑郁症很难受,人难受了有时想‘活着有什么意思啊,不如走了好’,这是可以理解的。你有过这样的想法吗?”

如果孩子说有,不要讲道理,不要辩论自杀是对是错或者如何错。不要争执,不要试着说服或反驳他的话,“你的生活没有那么糟!”。也不要威胁,“你要敢死,我也不活!”。

我们一定得保证心态开放、慈悲、温柔,尽量保持冷静,尝试积极聆听的方法,复述总结孩子的意思,让我们的话像镜子一样把孩子的情绪呈现出来,这样孩子会感到被听到、被认可。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询问,“是的,我能理解。有时这种想法太强烈了人会不由自主做起计划来,你有琢磨过要如何结束自己的生命吗?”

如果孩子有自杀的计划,那取决于事态恶化到什么阶段、自杀决心有多大,也许会先否认后来又承认,也许会一直否认。

虽然不排除一直否认、铁了心寻短见的悲剧,但是这属于少数,更多数的情况是,和孩子谈自杀话题,能及时化解孩子对“死亡是从痛苦中解脱的唯一途经”的迷思,让孩子感到安全、被接纳。

而且,谈话可以从自杀扩展到死亡、生命、意义等存在主义问题。

这些是孩子感兴趣却不知道如何与父母交流的主题,只有当我们能像对学术问题一般平心静气地讨论,我们才有机会了解孩子的思想处在什么状态、受哪些思潮的影响,我们也才有机会善加引导,毕竟他尚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形的阶段。

以上交流从思想上、情感上都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而正是这份与亲人之间高质量的联结感,才是降低自杀可能性的首要的保护因素!

因此,与孩子谈论自杀,需要建立在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在判断风险的能力上,还建立在对生命状态的理解、接纳和尊重上。

好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了解了如何判断孩子的自杀风险和询问自杀意图,那么下一篇文章就来聊一聊——“孩子有自杀意图,父母应该怎么做?”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