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

抑郁这么普遍,是时候正视自杀了!(一):孩子自杀的征兆和预防

01.

了解自杀的风险、预兆

在美国,根据CDC和NIMH的统计,自杀率从1999年起增加了35%,2018年一年就有48000个生命结束于自杀。
以下因素会增加自杀的风险:
_
存在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研究显示,46%死于自杀的人都存在明确的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
_
有自杀的家族史:包括父母与孩子所组成的核心家庭中是否有人自杀,也包括祖父母、曾祖父母、叔叔姑姑阿姨舅舅等亲戚中是否有人自杀;
_
摄取酒精毒品药物等物质:这些物质会让人的情绪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容易恶化极端的念头,包括自杀的念头;
_
醉酒:有研究显示三分之一自杀的人在自杀时也处于醉酒状态;
_
有采取致命方法的可能性,包括有办法得到枪支、方便跳楼、跳桥:比如,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桥梁之一,也是世界上自杀人数最多的地方之一,自1937年大桥落成以来已有约1700人在此自杀身亡。为此,政府不得不在桥下修建防护网;
_
有长期的严重的疾病;
_
性别上,虽然女性的自杀尝试比男性高2-4倍,但是男性自杀致死率比女性高出3-4倍。也就是说,男性要么不尝试自杀,如果尝试就是致命而决绝的;
_
有过创伤史或被虐待的历史;
_
长期的压力;
_
近期遭受重大损伤、灾难。

自杀意图开始可能是微弱的,比如“我要是不在这儿就好了”、“什么都没有意义了”,随着病情恶化,可能变得越来越明显和危险,比如认真思考自杀的方式。

有的自杀看起来没有任何征兆预警就突然发生了,但另外一些自杀是有迹象可循的

自杀的预警信号包括:酒精或毒品的使用增加;行为的攻击性增加;和家人、朋友、社交圈更加疏远;情绪起伏极具戏剧化;行为冲动、不计后果。

常见的自杀前的准备行为包括:攒药;买枪、绳等工具;把自己的物品送人;料理后事,比如把个人资料收拾好,把欠的钱还了;写遗嘱;和家人朋友表达隐晦的告别。

图片来源:pixabay

02.

孩子有自杀的倾向,父母应该怎么做?

如果孩子频繁地有自杀的念头,作为父母,我们要让ta知道:ta可以和我们谈。 谈的时候,我们一定得保证心态开放、充满慈悲温柔。 不要讲道理,不要辩论自杀是对是错或者如何错。 不要争执,不要试着说服或反驳他的话,“你的生活没有那么糟!”。 也不要威胁,“你要敢死,我也不活!”。 尽量保持冷静,尝试积极聆听的方法,把ta的情绪用我们的话表达出来,总结ta的话,这样ta才会觉得被听到、被认可。

图片来源:pixabay

除了沟通之外,家长可以把自杀可能用到的工具转移,比如刀、攒的药。

可以帮ta准备一个危机应对卡片,上面写着:

· 家人、好友、信任的人的电话号码

· 咨询师、医生的电话号码

· 急救中心的地址

· 当地的或全国的危机求助热线

· 诊断名称和药物清单

· 药物史

· 过去企图自杀的历史

· 过去轻生时什么人、什么事物帮助ta打消了念头

和孩子过几遍这个危机应对计划,确保孩子愿意向列出的人、地进行求助。 这份卡片要多准备几份,分放在不同的地方,比如手机、大门附近、卧室、钱包里。

图片来源:pixabay

一旦发现孩子在准备自杀计划,这对于父母一定是晴天霹雳。虽然难度极大,但是尽量不带负面情绪地、平静地问:“我现在陪你去医院好吗?” 或者如果孩子有在看心理医生的话,“我来帮你打电话给你的咨询师好吗?” 自己留下来陪孩子,或者找一个信任的人留下来陪着ta,暂时不要让ta独处。期间,我们需要忍住各种翻江倒海的负面情绪,尽量表达关心、温暖、和支持。 耐心、耐心、再耐心。

图片来源:pixabay

即使有抑郁症的孩子从来没有表达过自杀意图,我也建议父母主动和孩子讨论自杀的话题。我们有一个迷思,那就是,谈自杀会让孩子想自杀。 但事实是,谈自杀并不会增加自杀的几率。 想自杀的孩子绝对不敢告诉父母,他们只会隐藏、隐藏、拼命隐藏,并在这过程中,害怕、害怕、孤独地害怕。 如果父母营造开明的氛围,以开放的心态、温暖的语气,坦诚地沟通,不躲藏不遮掩大大方方地问:“抑郁症很难受,人难受的时候有时想‘活着有什么意思啊,不如走了好’,这是很常见的。你有过这样的心情或者想法吗?” 如果孩子说有,那我们进一步问:“是的,我能理解。有时这种想法太强烈了人会不由自主做起计划来,你有琢磨过要如何结束自己的生命吗?

图片来源:pixabay

如果孩子虽然抑郁但是压根没有一点自杀念头的话,ta会觉得你关心ta,你开诚布公,没有什么尴尬不能和你说的

如果孩子有自杀的情绪念头但没有计划,ta会如释重负,终于可以把这困扰人的黑暗说出来了,而且说出来看起来是安全的,没那么可怕!即使孩子不承认,ta也通过这个令ta惊讶的谈话,学到了ta可以找你谈,也许不久后就会主动和你把心里话说出来。

如果孩子有自杀的计划,那取决于事态恶化到什么阶段、自杀决心有多大,也许会先否认后来又承认,也许会一直否认。

虽然不排除一直否认、铁了心寻短见的悲剧,但是这属于少数,更多数的情况是,和孩子谈自杀话题,能及时化解孩子对“死亡是从痛苦中解脱的唯一途径”的迷思,让孩子感到安全、被接纳。

图片来源:pixabay

而且,谈话可以从自杀扩展到死亡、生命、意义等存在主义问题,这些是孩子感兴趣却不知道如何与父母交流的主题。

如果能当作学术问题一般平心静气地讨论,我们才有机会了解孩子的思想处在什么状态、受哪些思潮的影响,我们也才有机会善用方法去引导ta,毕竟ta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形的阶段。

以上交流从思想上、情感上都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而正是这份与亲人之间高质量的联结感,才是降低自杀可能性的首要的保护因素

图片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