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孩子出现自杀意愿和行为的报道时常发生,而这种现象的背后往往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还涉及到父母、家庭等等。尤其是不和谐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更容易将孩子推向深渊……本次的家庭咨询就探讨了这样的问题:
当孩子产生自杀想法,甚至出现自杀行为时,作为父母我们又该如何回应孩子无声地求救呢?
阅读下文,也许你也有一份提醒和思考~
图片来源:Unsplash
「 1.思考孩子出状况的原因」
孩子父亲: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向杨老师咨询孩子复学的事情。孩子初三下学期在学校跳楼了,万幸抢救回来,现在是边吃药边进行心理疏导。休学调整一段时间后状态越来越好,给老师介绍一下我们家的情况。
杨老师:好的。
孩子父亲: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家庭关系不是很和谐,导致孩子心理状态不是很好。初二的时候发现ta有自残的情况,用刀片划胳膊。初三上学期开始嗜睡,并因为和同学有一次小矛盾企图自杀,到窗台上坐着,学校比较紧张就让我们回家了。初三下学期跳楼后,我们就办了休学。
孩子母亲:不是爸爸说的休学,学校让我们回家时快寒假了,因为发生了这种事情、下学期又要中考,孩子心理压力也比较大,所以新学期我们就尝试在家里学习。
孩子跳楼时已经在家自学了。事情起因是孩子想让我带着ta跟同学去外地参加漫展,我开始同意了,ta特别开心,好像突然感到人生特别有希望,因为孩子平时对任何东西都不太感兴趣。但我第二天反悔了,因为正好有老师要来补课,我就给孩子说先不去漫展了。但我当时真的没有意识到,这对于ta来说如此重要,因为这个事情就跑到学校里跳楼。
孩子出问题后我也一直在学习和反思,特别是孩子从初中开始自我评价和价值感非常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我觉得深层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是,我和爸爸在孩子小的时候总在孩子面前而吵架,所以孩子从小就没有安全感。其实吵的只是一些小事,或者教育理念不合。
第二个是,我会把我的委屈,无意识地投射到孩子身上。比如怨ta怎么不好好写作业,ta要是写作业是不是我和爸爸就不吵架了?因此,孩子承受了很多,觉得自己是罪人。
第三个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不懂得、也从来没有对ta表扬和赞赏过。我光说不好的地方,这也导致孩子有深深的自卑感。
杨老师: 很感谢妈妈忍着痛做了这么深刻的反思,这是不容易的。反思是您自己得出的,还是和心理咨询师在剖析的过程当中得出的,还是孩子说的一些话引起了你的思考?
孩子母亲: 孩子没有说过任何事情,是我从孩子初一的时候开始学习家庭教育,认识到原来是我把我的委屈投射到孩子身上,导致ta有很强的自卑、负罪感。
杨老师:学习和反思之后,有把自己反省的内容以精准的、合适的方式告诉孩子吗?你是怎么表达的呢?
孩子母亲: 因为我不善于表达,在孩子面前我容易情绪失控,什么也说不出来。我就用写信的方式,每周都会给孩子写一些信,把我的道歉、想法都写在纸上。
杨老师:这也是很好的方式。
图片来源:Unsplash
「 2.寻求专业支持和帮助」
孩子父亲:家里人都不知道这件事情,我们没有跟任何人说,但孩子当时是想把这件事告诉别人的。后来问孩子原因,ta说你不觉得我很勇敢吗?后来孩子骨折恢复的差不多了之后,我们去医院看心理科,现在是边吃药,边咨询的状态。
杨老师:对,这个做得很好,未来即使药减量甚至停药,孩子的心理咨询在一定长的时间内是要保证的。因为ta还有很多议题需要处理,包括对死亡的思考。而且从研究数据的角度来讲,一个曾经尝试过实施过自杀的人,是更有可能尝试或实施第二次。
孩子第一次热身是坐在窗口,到第二次就真的跳下去,好在只是骨折。但有一个让人担心的隐患,就是孩子觉得这个事情是酷的,似乎没有那么吓人,我这样表达您可以理解吗?
孩子母亲:对,我们也不知道孩子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杨老师:所以有一个孩子信任的,可以和ta有效沟通的心理咨询师是非常必要的。孩子现在年龄还比较小,咨询师应该会比较多地做家长的工作,引导你们在家里面如何观察孩子,如何和孩子互动对话,注意哪些地方可能会是导致孩子情绪不稳定,或者想要尝试自杀自伤的诱因。在家里可以做什么来帮助孩子平复情绪等。
你们也可以单独再找位咨询师,去做夫妻关系的功课。在我们接触的很短的时间里,我有一个简短的印象,你们对双方都有一些压抑的情绪。比如,爸爸可能会觉得说话被打断。妈妈可能会觉得爸爸对孩子以前的陪伴和教育不够,自己孤身一人承担了。你们夫妻之间的状态和情绪,孩子也能感受到。这种气氛就像空气一样,孩子能够呼吸到同样的空气,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的。这是一个大的层面建议,关于孩子的咨询和你们的咨询。
图片来源:Unsplash
「 3.读懂孩子核心担忧,逐步解决问题」
孩子母亲:孩子复学到底适不适合回到原来那个学校?在家这段时间孩子偶尔会说要回到学校上学。当时我试探性地问ta,看到当时跳楼的地方是什么感受。ta说好想死,但ta又觉得回到原来的学校上学没事,ta说:“反正也不是因为学校、老师、同学才跳楼的,是因为父母的事。”
杨老师:关于这个具体的问题,我们要和孩子好好沟通一下,看看孩子更担心的、更介意的、对ta伤害更大的是什么?
如果孩子说:“我更担心、更介意、对我伤害更大的是我的家庭,而不是学校”,那这个时候我们要跟孩子说:“谢谢你告诉我,你说得很对,我听了之后也很受震撼,我心里非常内疚和自责,我们没有做好,对不起。我们一定要去努力搞清楚哪些地方需要调整,然后花功夫去调整。”
如果我们只去关注去哪个学校的话,其实是在转移注意力。好比孩子过生日,你说:“妈妈很想带你去好吃的。”孩子说:“妈妈爸爸我不想去吃好吃的,我就想让你给我买一套漫画书。”而你还是坚持说:“餐厅口碑特别好,带你去吃美食。”如果我们一直强调餐厅,其实就等于没有重视孩子已经表达的心声“我不想要吃的,我就想要那套书。”
同样道理,如果孩子说学校不是问题,家是问题,这时候我们还纠结于去不去这个学校,那孩子会觉得“我讲话的重点你们都没有听见吗?家才是重点,你们俩应该开会来说一说,爸爸该改什么,妈妈该改什么”孩子已经表达的内容要认真听到心里,并让ta知道你听到心里去了。家长要真的要做出努力和改变,这一部分才是重要的。
重要的不是换不换学校,你可以给孩子一个定心丸,跟孩子说:“你不要担心换学校会麻烦,如果你很想念原来学校的同学,我们可以尝试。如果你待了一段时间,觉得每次看到那个场景,都会回忆起当时那件事或那段时间的心情,不利于向前看,开始新的生活,你就跟爸爸妈妈讲,爸爸妈妈随时都乐意跟你再来想我们转去哪个学校,这个没有问题。”
孩子父亲:现在我们家庭关系还可以,目前最主要的就是孩子天天捧着手机和iPad,昼夜颠倒,有的时候就吃饭也不规律,早晚吃药也得盯着。孩子自己也迷茫,觉得天天这样也没意思。
杨老师:睡眠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但相对于生命安全的紧迫性来讲,这是第二梯队的问题。
一段咨询时间后,我们可以和孩子的咨询师沟通,觉得孩子这个阶段核心的问题有哪些?现在主要是围绕哪些议题在工作?孩子对父母最大的不满、抱怨、失望是什么?孩子希望父母做些什么改变?
你们也可以向咨询师表达,比如妈妈/爸分别担心的是什么,然后听听咨询师的意见。结合家长、孩子、咨询师的想法,对目前的工作排序,设立阶段性的目标和工作的重点,而不是一下子要解决所有的议题。那样的话做父母的压力很大,也难免会流露出对孩子的挑剔和不满。
我举个例子,比如第一个阶段的目标是,让孩子开始笑。结果发现ta在提到漫展的时候,挺开心的,开始恢复笑了。第二个阶段的目标是,孩子之前一点都不看书的,现在希望ta能够每一天花一个小时看书。然后发现孩子做到了,哪怕昼夜颠倒,那也是阶段性的目标达到了,对不对?
我们就一步步地来,否则孩子明明这个方面有进步,但我们眼光盯在那个方面的时候,就看不到ta的进步,只是在挑剔ta的不足。我们要多给孩子肯定,否则孩子会继续觉得活着没意思,自己就是不够好。
孩子母亲: 谢谢老师,我们会继续坚持咨询的,就像您说的把排序排好,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先去解决哪些事情,稳定了之后再看下一步的重点。
图片来源:Unsplash
心理小贴士:
看完上文,大家可能对孩子出现自伤、自杀行为后的应对方式有了新的认识。最后我们总结以下三条建议,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1、理解、共情孩子,而非批评指责孩子。意识到孩子的内心已经承受了很大的痛苦和压力,才选择以极端的方式宣泄。此时父母应该多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感受,去接纳、陪伴和爱孩子。
2、了解孩子自杀/自伤背后的原因,并做出调整让孩子看到生活变好希望。孩子的自杀只是表现,背后原因可能涉及父母、学校等等。父母要尝试与孩子沟通,发现之前未曾意识到的问题。正视问题,努力做出行动和改变。
3、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及时就医并进行心理咨询。寻找孩子信赖,愿意与之沟通的咨询师。咨询的每个阶段父母也需要及时与咨询师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以及自己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和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