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

我很生气,但又不想骂孩子,怎么办?

22/10/21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请允许我先分享一个亲身经历,大部分带孩子的家长应该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在孩子五岁时有一段时间,带孩子的任务落在了我一个人头上。按时上学、按时睡觉,工作之余的一早一晚对我来说最有时间压力。

而这个年纪的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时不时地从他的世界里出来找我也只是基于他的兴趣和需要,他会向我提出要求“我要……”、“妈妈你看……”、“你来和我做……”,同时经常屏蔽掉我说的话。

图片来源:Freepik

于是频繁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做到了我答应的事、满足了他的心愿,但是他却不遵守他的承诺、做他应该做的事。这让我感到沮丧。尤其在时间压力下,我感到紧迫、不耐烦,忍着烦躁努力在“适应他的节奏”和“推进他做该做的事”之间平衡。但很快地,烦躁的火越烧越旺,我总忍不住提高音量,有情绪地说话,他感受到了我的愤怒,于是哭喊、抗拒,问题没有解决,只有事态升了级。
出现了几次这样的情况后,我意识到我得好好反思了,不能再重复下去!有家人在时,大体而言我是比较耐心的,是“消防员”。如果我烦躁了,我可以从环境中退出去,由先生接班,我们似乎没有同时对孩子生气的时候,总能打配合。

图片来源:Freepik​

但是当需要一个人带孩子,没有中途离场稍事休息的机会,就暴露了之前没发现的问题。在累积的压力之下,表达不满和讨厌的语言语气,非常自然地溜了出来,似乎很熟悉,但是我平时不这么说话,因此又似乎很陌生。 我看着自己的表现,既惊讶不解又无可奈何。说的时候也许解气,但之后会非常难过。有一天孩子睡了,我闷声大哭,“做父母太需要自制力了!”,我对自己的不耐烦、发脾气、嫌弃、暴躁的心情失望,也害怕我在伤害孩子、伤害我们之间的关系。 那几天,我虽然意识到自己不耐烦、想克服,但是只能忍着不让不耐烦冲出来坏事儿,此外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图片来源:Freepik​

在反思未果之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事。那天晚上,孩子提要求我做到了之后,他却不去做睡前如厕。烦躁中的我大吼一声“不干算了!”用力关门离开。

孩子冲出来找到我,一路嚷嚷:“不不,妈妈妈妈妈妈,我们得谈一谈!”我心里被逗乐了,“好啊,我很愿意和你谈!之前我说那么多你好像都没听到,现在你想谈,我很乐意啊。”

我当头一棒。看着刚满五岁的孩子,小大人一般、边说边踱步、认真严肃的样子,我又惊喜又欣慰又惭愧!惊喜的是孩子的方法正是这个我这些天“走投无路”的钥匙。欣慰的是我曾经教他“命名情绪”,他居然听进去了,还能提醒我。惭愧的是我居然忘了,我教他自己却没做到!

“你说得太对了!是的,妈妈应该这么说。谢谢你提醒我!太好了!”我开心地拥抱他。

图片来源:Freepik

但是第二天早上,他各种磨蹭时,我说:“我很着急你太慢了!”他忍不住将哭未哭。我赶忙问:“怎么了宝贝?”我看似理直气壮但其实心虚地说:“我命名情绪了啊。” “不!你应该说: ‘我~很~着~急~你~太~慢~了’” 他模仿轻声细语, “但是你是 ‘我!很!着!急!你!太!慢!了!’你是生气地说的。你要平静地说!” 我暗自赞叹,他把我揭穿,又给我上了一课!“你说得对,好,妈妈应该平静地命名情绪,而不是把情绪放在话里冲出来,对吗?”“是的。”那一晚上和早上的对话,对我影响至深。

第一步:父母克制爆发“act out”

英文有一个词叫“act out”,很传神,意思是通过行为来发泄情绪表达自己。比如冷嘲热讽、大吼大叫、给脸色、摔东西,等等。我在家庭治疗中,经常看到父母在管教孩子时act out,情急之下,不知道怎么办,父母小时候被“收拾”的那一套就地“复活”、“附体”,用同样的方式“收拾”孩子。 我理解父母为了孩子好的初衷和行为背后的无奈,但是我会提醒父母们,当我们带着情绪管教时,情绪是障碍,把孩子注意力从你想让他关注的管教上分散转移到你的情绪上了。

图片来源:Freepik

比如,突然的大吼或拍击,引起的第一反应是惊吓,然后是被威胁、抗议、害怕……很多情绪争先恐后地涌上来,抢占大脑和心灵空间,根本听不到也顾不上你说的话本身了。 而且,act out只是在示范如何欠成熟、不理智地、应激性地反应,而没有示范如何有克制地、有谋地、有效地处理,后者需要我们在语言上有策略地把情绪说出来,即命名情绪。 命名情绪的妙处在于,并没有说情绪好或不好,它只是客观的、平静的、不带羞辱性的指出来正在发生的是什么。这么做,本身就在把事态降温,让在场的人的目光引向核心问题,聚焦并共同面对。

图片来源:Freepik

在我的孩子不听话时,我的不耐烦难以驯服,烦躁喷薄欲出,也深感父母的自我克制好难啊。我曾带着自我挖苦,我对自己说:“每次你看着孩子,有那么多爱在心中汩汩流淌,忍不住对他说‘我好爱你啊!’,可是你生他气的时候才是你最该爱他的时候呀!” 孩子讨喜、父母开心的时候,爱孩子不难。熊孩子惹人生气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证明爱的时候。虽然生气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能减少伤害,在平静中解决问题才是良策。

图片来源:Freepik

第二步:父母以身作则命名情绪

命名情绪,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然。 准确说出心情,一来需要具备充足的表达情绪的词汇量。一般人们表达情绪,非常笼统模糊,只是 “还行” 、“不太好” 、“心烦”、“生气” 等等。但表达情绪的词语少说也有五百个,扩大情绪词汇量能帮助我们扩大表达的阈限。 二来需要对身心感受有敏锐的觉察,才能在相关联但有区别的情绪中找到更准确的定位,并且看到混杂的情绪中的各个组成成分。比如,意识到自己与其说是宽泛的生气,不如说是恼羞成怒,而这里面还夹杂着对自己的失望。 三来需要对情绪持有接纳的态度。虽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被允许,但是所有的情绪都应当被允许。很多父母从小没有体验过 “所有的情绪都被允许” ,习惯了情感不外露,再加上家长的权威地位,所有难以在孩子面前命名情绪。

图片来源:Freepik

当我们有情绪时,不“说”出来,就一定会“做”出来,不平静地命名它,就一定会act out。这样自己事后可能会后悔,也达不到最好的教育效果,而且无意中对孩子示范和灌输了这种处理方式。 父母可以先从平静地命名自己的情绪开始比如“我现在开始感到不耐烦了,因为我叫你起床已经叫了十分钟了。我担心你会迟到。”。

第三步:做孩子情绪的“容器”,帮ta建立与情绪的健康关系

当孩子把情绪“做”出来的事后,也可以平静地命名孩子的情绪,比如“你很生气”、“你看上去很委屈”,帮助孩子注意到和识别出内心的情绪。 还可以把情绪和环境、事件相联系,做情景配对,比如“你很难过,是不是奶奶回老家你想她了?”、“你看上去很委屈,是不是你觉得我批评你批评得不公平?”。 帮孩子命名情绪非常重要。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威尔弗雷德·比昂(Wilfred Bion),在论述养育者和婴幼儿关系以及婴幼儿情绪发展时强调,养育者要作一个“容器”(container),能接收到孩子投射出来的令人不舒服的情绪,经过消化和理解,通过自己的共情,以孩子承受得了的想法再返回给孩子,从而孩子得到有意义的情绪体验,并缓解不舒服情绪的张力。 其实,当父母帮孩子命名情绪,就是在做这样一个“容器”,把当下孩子受不了的情绪,如实地接收过来。

图片来源:Freepik

因为我们更有代谢情绪的能力。由我们对情绪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等做了了解和理解,然后以不威胁到孩子的方式,呈现给孩子,ta得以知道ta感受到的是什么情绪、为什么有这些情绪、任由情绪发泄会怎样、现在父母建议我做什么…… 孩子可以日益提高觉察、识别、命名、调整情绪的能力。Ta还会明白,ta的情绪不可怕,情绪不可怕。Ta也能体会到,父母招架得住,ta会有一份安全感。 当情绪被觉察、识别、接纳、代谢、理解、表达,并且情绪的表达也被接纳、理解、疏导,那么情绪就不再需要被“控制”。这不只能引导出稳定而正面的情绪,而且能发展出与情绪的稳定而正面的关系。而这是孩子一生都要面对的关系:ta和ta的情绪的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