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published by Dr. Yi Yang on 12/29/2018 on Wechat 微信公号“孩子出国后”笔名杨麒桢

留学要想成功,必须本着勇气和坦诚,尽早直面留学中的问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谈问题。今天的话题是对父母说的。虽然心有不忍,但是,有些话对父母还是会说得重一些。为什么?因为,是父母。父母和孩子,从来不是一个对等的关系。父母要承担的,不可避免地,会多很多。我的话不一定对,您也不必一定认同,但是我真心想到的就真心说出来,供您参考。

01

如《爸妈成金主…》一文所写,“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以前的中国留学生,绝大多数,是出来读博士,并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留学生们虽然不富裕,但自给自足。经济条件一般、尤其是有养老养病压力的留学生,甚至把结余往家里寄。”那时候的父母,绝大多数对出国留学所知甚少,参与更少。孩子自己摸索着考G,结伴申请,拿到offer后自己准备签证,联系校友,安排住宿,买机票……整个过程一环扣一环,都是学生本人亲力亲为。每个坎遇到艰辛与孤独,都是学生本人纠结着做出决定:继续还是放弃?继续还是放弃?这个决定需要做很多次,直到踏上飞机才算善终。而家里的参与是极其有限的。父母在认知上往往不了解出国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在情感上有支持的反对的中立的,在行动上则只用出一些申请费用,最后被告知收到了什么offer,陪着买东西添置行李,然后送孩子上飞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天的留学生。虽然仍然有出国读博士的,但留学主体已转变为出国读本科的了,并且有大量出国读高中甚至初中和小学的,读硕士的也大有增加。这里面反应了几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第一,          低龄化。从以前大学毕业甚至硕士博士毕业才出国读博士的,到现在高中、初中、小学阶段就出国的。尤其,统计数据显示,留学主体是出去读本科的,那就意味着主体的年龄降低了至少4岁。4岁的差异不可小觑,因为儿童青少年的大脑结构、认知情感模式、行为习惯都还在养成中,一年一个样。

第二,          谁出钱?从以前拿全额奖学金到现在靠家庭全部自费。以美国为例,一般只有博士生才能申请到奖学金,本科生除非特列是拿不到奖学金的,即使有也不会是全额,而硕士、中小学更是没有资助。随着留学主体转为本科生和更低龄的学生,留学家庭全全承担资金责任便成了常态。一方面爸妈成金主私人银行般源源不断地供应所需,另一方面孩子还没有受过完整成熟的金钱教育和金钱管理培训,这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矛盾,参见《爸妈成金主…》一文。

第三,          谁的决定?从以前学生自己想出国到现在家长想让孩子出国。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对于实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家庭,在出国热、移民热的大环境中,“要不要把孩子送出国”,几乎在每个家长的心中都出现过。关于家长更多细腻的留学憧憬,参见《你想的留学理由都“未必”。怎么办?》。本文后面会重中之重地来谈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第四,          背后存在哪些动机?想把孩子送出国背后的动机可以有很多层面,往往不单一。首当其冲的有以下几个:一,想送孩子出国的父母,有些是在国内打拼的历程中,身边有人出国,虽然自己没有选择出国,但出国成为了一个有点神秘有点遗憾有点美好的“另一个可能”。如果说父母下意识地把孩子当作自己生命的延续,那么,让孩子去实现那“另一个可能”则是再顺理成章、可以理解不过的了。只是,父母需要意识到,“我对想送孩子出国留学,为什么有一种向往、甚至冲动?”越是没有理由,越说明背后有一份情绪,有一份自我。一份基于父母自身的情结。二,家庭想移民,计划办永久居留权,于是先把孩子送过去,这是家庭移民大局中顺理成章、整合资源的一步。三,“我们的朋友都把孩子送出去了,有钱人都把孩子送出去了。”也就是说,孩子留学成了社会经济地位的代言和成功的配套标签。四,孩子在国内上“不了好大学”或者“会没书读”。于是,不如送到国外,好歹是国外的文凭,镀镀金。五,一个赤裸裸的但很少有人提及的社会现象,即借着把家人安排在海外,把婚姻中的矛盾“支开”。当代中国的婚姻状态中,出现了很多婚外恋、婚外子女、婚变。当一个家庭把孩子和父母一方(往往是母亲)送到国外,比如孩子和妈妈都在美国,或者妈妈定居加拿大而孩子在美国读书,与此同时爸爸继续在中国搞事业,并有其他的情感关系甚至血脉责任。这,绝对不是在出国之后才发生地域上的分散和疏离。而是在出国之前,就已经有了情感上的破裂与疏远!往往时日已久。

02

为什么看清是“谁的决定”特别重要?

因为,如果家长是孩子留学背后的决定者,那么顾名思义,孩子不是自己留学的决定者,更多的是,顺着意思跟着走。那么最终,谁该为这个决定买单?如果是您的决定,那是不是该由您自己来买?你可能会说,毕竟不是我在留学,我在上课我在做题,我在找实习,要是我能代替她学,我一定很刻苦,可是我代替不了啊,如果她学不好,那不是我的问题啊。没错,她不好好学或学不好,不是你能撤销重来和代替的。但是,如同投资一个项目,项目腾飞也罢搁浅也罢,投资的后果,是由投资人自行承担的。为什么在留学这件事上,一方面父母把它视为对孩子未来的投资,但另一方面如果投资失败那么全部的责备训斥是降落在孩子头上呢?孩子该不该管教?该。我这里绝对不是主张纵容孩子。我主张的是,父母做一个榜样,承担责任承担后果的榜样。而不是在开头冲在前面做决定,到后来却用对孩子的怒其不争做挡板变相地逃避。

不仅如此,家长在决定之外还广泛地参与、纵深地把控着申请的过程,包括找中介、报培训班、选择学校、联系国外的监护人或住家、安排资金账户、在国外买房买车等等。孩子呢,去上父母已经报好的班,考试达到成绩,剩下的交给中介,全面制作。相比于以前的留学生一切DIY(包括出国文书还不普及),当今留学生的参与的广度和独立程度要小一些。这里,举一个看似不相关的例子,来做类比。我曾听一位爸爸这么总结:他对孩子的爱不是孩子一出生时感受到的,而是随着他一把屎一把尿的付出,开始越来越感到对孩子的爱。爱,是因为付出;付出得越多,越爱。这在恋爱关系中也可见一斑。这里提及父母对孩子的爱和恋人之间的爱,都体现着“付出越多越爱”,目的是,提醒我们从人性使然的角度来看待我们当前的话题:当孩子对留学付出得不多,他/她对留学的爱就不会深刻、动机就不会强烈、决心也不会坚定。相反,有点可有可无的味道。如果留学过得好,那就过,如果过得不好,那我为什么要过?因此,后悔的,大有人在。很多学生,尤其是低龄的和生活优越的孩子,觉得出来留学太吃苦了,太想家了,太思念国内已经习惯的舒适区间了。她/他们或带着眼泪或挂着无奈的笑容,对我说,“肠子都悔青了,我要是早知道我才不来呢,没人告诉我啊!”她/他们有错吗?其实没有。有的是,有点无辜,有点委屈。本来嘛,她/他们也没哭着喊着死缠烂打要出国啊。她/他们在国内的生活挺好,要出来的话,得更好,至少不能更差吧,这不是很人之常情吗?如果你反问,“怎么没有长远眼光,为了以后现在就算吃点苦又怎样?”问题在于,他/她们的确没有那个需求啊,并没有渴望你“长远眼光中”所憧憬的“那个”啊。所以,还是那句话,这更多的是你的追求,而不是她/他们的。当留学的决定不是源于他/她们的时候,她/他们对于留学的渴望与决心都大打折扣。而渴望与决心,在面对困难时,至关重要!何况,留学中,困难又是家常便饭。所以,把没什么动力没什么决心的孩子,送到处处考验动力与决心的留学沙场,会是一场怎样的格斗?会不会很快退下阵来,嚷嚷着要回国?会不会埋怨父母把自己抛弃在异国他乡?会不会和同命相连的同学形成一个圈子而不和其他人交往?……踏上飞机后,留学之路才真正开始,父母能做的做完了,真正轮到考验孩子的时候了。而之前父母做得多孩子做得少,父母倾注得多孩子在乎得少,是会有后遗症的。

03

为什么讨论“背后存在哪些动机”特别重要?

因为,不同的动机,例如以上所列举的弥补自己未作之事、为移民布局、为成功背书、缓和国内升学压力、把婚姻矛盾支开等,会对应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期待、不同的家庭结构和功能。这些对孩子留学过程都是有影响的。以“缓和国内升学压力”为例,孩子在国内学习已经有困难,意味着错过了对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缺少学习的胜任经验。那么,当孩子留学时,这些缺失和相应的困难,会依旧跟随着他们。不会变少。如同,士兵上战场前的盔甲武器有缺陷,他们受伤败退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相应的,心理困境就会增加。再来看看“把婚姻矛盾支开”的情况。事实上,在我的来访者中,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自于父母离异或婚姻名存实亡的家庭。许多孩子还要面临,突然发现爸爸另外有一个家另外有一个比自己小的孩子。这些孩子顿时在情感上和经济上的安全感都受到重挫。她们陷入抑郁、焦虑,严重影响学业甚至需要暂时休学。

04

以上,一层层分析,就是为了让您看到一件事。

今昔对比,当今广大留学生,留学决定源于家长而不是学生本人,而家长又有各种留学背后的动机,孩子低龄化,家里出大钱却没有成熟的金钱教育,这所有因素合在一起,大大加重了孩子在留学过程中遇到挫折(而挫折是家常便饭)时适应不良、一蹶不振、发展出各种心理困难的风险!

在这种现实情况下,父母可以或者需要做什么呢?

第一,          务必需要意识到,留学,尤其低龄留学的决定,会大大地影响孩子的青春期和成年初期,进而改变他们的一生。因此,花时间、逐步深入地和孩子讨论“要不要出国、怎么出国、什么时候出国”这一系列问题,认真地捕捉和倾听孩子的反应,包括孩子说的话和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做充分的思想沟通,是相当必要的。

第二,          意识到“是我想送孩子出去”。问自己为什么。进而尽量全面地思考这些动机对孩子留学过程的影响。

第三,        父母出钱出力把孩子送出去后,期待孩子好好表现,把留学的计划顺利执行和实现,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另一方面,父母需要理解孩子遇到挫折时的韧性不是很强,可能情有可原。父母要走出遇事往孩子不坚强不独立上找原因的惯性,而看到另外层面的因素。如以上所分析的,如果出国(尤其是低龄)是父母主导的,那本来就不是孩子铁了心要的。人往往是付出越多,越珍惜、越坚持。出国留学这个抉择上,如果孩子没有太付出努力,就不会对这个选择有太多感情。出国后遇到挫折时,自然更有可能想说凭什么我非要在这里忍受、适应?也更有渴望掉头放弃。

第四,          如果孩子不适应,不要“简单粗暴”地数落他(“你这就是给自己的懒和娇气找借口。”)、讲道理(“别人不也是这样过吗?”“走上社会就是这样的。”)、给建议(“不要想那么多,一心一意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定目标(“怎么没能拿A呢?下次注意啊。”)。孩子如果不适应,很正常啊!人遇到变故,就会有不适应的阶段。正常情况下是可以度过的。父母的处理方式可以帮助它不恶化,从而自然地度过。参考《想跨越代沟、文化、时空隔阂?父母首先要做的九个心理准备》。

第五,          听孩子抱怨时,注意自己的焦虑。不要一下跳到未来,设想孩子呆不下去了要回国了,我们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了,我们的计划泡汤了。孩子可能最后是要退学回国,但并不一定。先不要被焦虑推动着下结论。先接纳他(她)的情感,陪伴他(她)。平心而论,其实孩子天涯相隔孤军奋战,我们也做不了什么,不如做好稳定的支持。

第六,          过程中,试着不要“逼迫”你的孩子。这个词听起来很严重,很有旧社会剥削感,但其实在生活中极为普遍。我们对我们爱的人时常是相爱相杀的。夫妻之间就很明显,容易互相给出逼迫感。本质上是我要改变你成为我要的样子。

第七,        对于还没有出国的孩子,抓住出国前的机会,让孩子多投入到出国的所有环节、决策、筹备,各种用心用力上,让孩子成为留学这件事的主人,own it.这样才会帮助她们今后人在国外时继续有动力对自己的这个人生抉择负责、坚持、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