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暴动,留学生安全吗?

图片designed by freepik

2020年5月25日,非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死于警察暴力执法的惨剧,将平权运动 Black Lives Matter 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随即,美国各地民众开始游行抗议,而这股浪潮更是比新冠疫情传播地更快,极短的时间内就已经蔓延到了横跨6大洲的40个国家。在社交媒体上,更是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无数人的关注和声援

在国内媒体对抗议活动的热议中,那些对暴力活动的报道在中国家长们看来尤为扎眼,他们无比担心身在美国的孩子们的人身、财产、及政治安全。

接受我们采访的一位家长,说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儿子一个信息我一定秒回,我现在不是24/7,我是48/7,美国24小时,北京24小时。”

而家长们除了担心孩子能不能照顾好自己,会不会被抗议活动波及之外,还会开始想多一点了解孩子对BLM(Black Live Matters)、对种族歧视的看法。


1. 留学生对种族歧视的认知

首先,先解答家长们最好奇的问题:在留学生眼里,种族歧视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留学生对种族歧视的理解是怎么形成的呢?

图片designed by freepik

接受我们采访的学生大都在留学的过程中经历了下面三个阶段对种族歧视的认知

1) 在国内时,不知道,没概念,不关心。学生们表示:国内有行业、收入、地域、身份等歧视,但是种族歧视提的很少,在国内基本就没这个概念。小时候出国玩儿也只是会觉得美国比其他国家不同种族的人多一点而已,此外没有其他想法。

2)出国后,开始接触。尤其是学生去到欧美国家后,才学到people of color、minority这些词汇,会意识到并接受自己是有色人种、少数种族。

3)随着经历与了解的深入,逐渐形成自己的看法,并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种族歧视、隐性偏见,同时有意愿克服歧视、平等对待。

图片designed by freepik

而从我们采访中获得的例子可以看出,很多留学生对种族歧视的认知都是通过下面三类经历加深的:

第一类,通过课堂正式学习(比如美国历史课、专门讲多元文化的课程)。

第二类,通过与同学老师交流的非正式途径学习到。比如,有留学生告诉我们,“我本人属于心比较大的性格,平时不太会注意受到的微歧视,但是身边各种朋友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不平等是存在的,我对于种族歧视的很多理解也是从这些朋友的经历和跟他们聊天的时候形成的。比如他们家长在他们小时候就会跟他们讲,上学的时候不能跟白人在一起上学之类的,或者开车在路上要做好准备毫无理由地被pull(被警察叫停拉到路边)。我虽然没经历过,但是听他们说也能有所理解。当听到就在你身边的熟人说着他们受到的那些不平等待遇的时候,还是挺有冲击力的。”

第三类,自己被歧视的亲身经历,这也是留学生认知发展的一味催化剂,使留学生更能从少数族裔的角度出发来看待种族歧视的问题。在我们采访的留学生中,大部分都经历过其他族裔(不只是白人)对自己的刻板印象、微歧视和歧视。有位学生告诉我们这样一段亲身经历:“之前从美国回国的飞机上我觉得身体不舒服,然后两边的乘客体型又比较大,我就跟一个白人空姐说我不舒服喘不过气,能不能给我找个地方让我躺一下。但是空姐就觉得我是在闹事,她的语气就好像在暗指我是在故意找事儿。然后我是真的难受的不行了,就在机舱的地上躺下了,想喘口气。然后那个白人空姐就直接从我身上迈过去,最后是飞机上另外一个亚裔空姐看到我才过来帮忙协调的。这次感觉受给我印象真的挺深的……现有我对于种族的看法应该是在去美国之后形成的吧。去之前感觉种族歧视这种东西应该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到了美国之后还是多多少少能感受到。感觉看到的很多社会底层的人都是有色人种,但是他们每天活的也挺开心,再想想之前听到看到的和种族歧视有关的东西,就感觉还挺心酸的。在自己经历过被歧视之后,也更能理解美国国内的黑人了。”

可见留学生对种族歧视的认知,经历了“出国前、刚出国、出国一段时间后”这三个阶段,个人的观察与经历对认知转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留学生对当前Black Lives Matter,持什么态度呢?会参与游行吗?

2. 留学生对BLM的态度

当被问到对于BLM抗议游行的看法时,受访的学生们大部分都提出了支持抗议的观点,认为所有人种应该平等。但当被问到自己是否会参加BLM抗议游行时,普遍选择不会参加,其原因如下:

1) 当和平示威迅速升级为打砸抢烧,学生们认为首要还是要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2) 作为国际学生,在中美关系近来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参加美国国内的游行示威有法律安全和政治安全层面的顾虑。

3) 在国内时,不知道,没概念,不关心。学生们表示:国内有行业、收入、地域、身份等歧视,但是种族歧视提的很少,在国内基本就没这个概念。小时候出国玩儿也只是会觉得美国比其他国家不同种族的人多一点而已,此外没有其他想法。

4) 部分学生也表示虽然自己不主观上歧视其他族裔,但是存在隐形偏见,比如走在大街上还是下意识地会害怕/躲避黑人和拉美人,而这些感觉主要来自于国内外媒体和身边的人(包括父母)对于这些族裔的报道和看法。

5) 有些学生也提到黑人对于亚裔的歧视,所以缺乏不参与此类的示威游行的意愿。

6) 质疑和平示威并不能解决长期以来美国社会体制中根深蒂固的种族不平等问题。因此自己加入与否都不足以带来改变,索性不参与。

7) 不认同以暴力形式进行抗议,认为这类行为完全是趁火打劫,借机宣泄心中不满。

出于以上原因,留学生们虽然认同平权,但并不参与运动,着重管好自己的事。同时,他们提出的理由和做出的分析,体现出留学生对BLM、种族平等是有比较细致而多面的思考的。那么,另一方面,家长对BLM是什么态度呢?

3. 国内家长对BLM的态度

图片designed by freepik

家长们一致表示非常担心在美国的孩子,而家长的担心具体包括:

一、游行转为暴动、聚众集会疫情加速传播,都威胁着人身安全。

二、暴动威胁财产安全。

三、如果孩子参与游行,就是参与了政治,怕被“盯上”,担心政治安全。

可见,尽管留学生和家长都考虑到个人现实层面,但个人现实层面是家长倾向于唯一考虑的内容。对于BLM本身,留学生的态度中有更多的去了解、理解、甚至感同身受的意愿与兴趣,而家长则更多是相对置身事外的态度。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留学生在国外学习、生活、交往,对这个国度的参与程度较高;而家长除了来国外与孩子团聚以外,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国内工作、生活,对孩子所在国度的参与程度较低。因此,对家长而言,那个国家发生什么本身并不重要,但因为我的孩子在那里,那个国家对我才变得重要

图片designed by freepik

在“对BLM不关心,但对孩子担心”的态度背后,家长对种族歧视持什么态度呢?会与孩子交流歧视话题吗?

4. 家长对种族歧视的教育

这里,要强调一点,留学生与父母,对于种族歧视可能处在不同的认知阶段。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来认识双方所处的位置,而绝对不是来做任何道德评判。

被采访学生报告,家长对种族歧视的态度有两类。少数被采访者表示父母早期有留学经历,思想相对开放,在种族问题上能做到一视同仁。比如父母曾经说过“你要先考虑他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他们是哪国人”。

但多数被采访者表示父母的种族歧视比较根深蒂固,且言行不一。比如父母的态度是“我们不表现出歧视,但一定要离黑人远点,黑人还是危险”。

另一方面,我们对家长的采访也印证了种族歧视的普遍性。比如,一位家长在采访中回忆,在孩子出国之前曾就种族问题,和孩子进行过非常深入的探讨。讨论中父母提出的内容主要有三点:“1. 认真学习美国历史、文化;2. 一定要尊重别人;3. 少接触黑人。”

图片designed by freepik

这种对种族歧视的教育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家长们会教育孩子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如“一定要尊重别人”。但另一方面,家长们也表达出带有种族歧视的叮嘱。比如,用对黑人的刻板印象和偏见(“他们还是野蛮,长得凶长得丑,人也一定好不了”)来叮嘱孩子远离他们。

除了种族歧视,这种有些自相矛盾的教育有时也表现在性别、性向歧视上。比如一位被采访的学生表示家长曾表达过“我接受同性恋,只要不是我孩子就行”这样的看法。

究竟要如何理解这自相矛盾的教育呢?

图片designed by freepik

首先,自相矛盾是非常普遍的心理现象,在各个方面都存在。这里绝对不是做任何道德评判。

就歧视而言,之所以自相矛盾,是因为双标。那就是,在无关孩子的安全与利益时,父母重视“我要帮我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一旦关系到孩子的安全与利益(有时是父母主观认定的哪样安全哪样有利,而非孩子的意愿),父母会进入竭尽全力确保(ta们心中的)孩子的安全和利益的状态。为了确保这些安全和利益,可以毫不犹豫地做以及要求孩子做有悖于自己之前讲的道理的行为。

尽管这种自相矛盾,让有些孩子遗憾“我父母是有种族歧视的观念的”,但是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关注自己对人有没有歧视,他们的关注点在于:我认为这些人会给我孩子带来危险,我孩子不能有危险,我孩子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里体现了中国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安全和利益,跟孩子强调得最多的是你要保护好自己。

图片designed by freepik

以上对比了学生和家长分别在种族歧视和BLM上的态度。可见,在行为上,学生和家长是比较一致的,即不参与游行抗议,不付诸行动。但是,在态度层面,不论是对于种族歧视还是BLM平权运动,学生显示出了更加细腻和多侧面多维度的思想内容,以及较少的恐惧和更为平和的情绪。

最后,用孩子们的话来回应一下家长们的担心和叮嘱。留学生们在采访中普遍表达了对家长们的理解和挂念:“离得那么远,信息渠道又不同,父母们看到的都是不好的报道,也不知道这边具体是什么情况,那换我我也会担心,也会不让我孩子去游行。”“而且现在疫情又不稳定,中美关系又紧张,能让他们紧张的事儿太多了。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保持沟通最重要吧,每天我们都会视频。当他们能看见你的每天的状态的时候也自然能放心点儿。”

如果您是父母,正担心孩子安全,就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您大体可以放心。因为,大多数留学生在疫情加游行的现实情况之下,会把安全健康放在首位,继续在家呆着,做自己的事。

如果您在安全之外,希望和孩子有更多交流的,那么,我们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谈谈,孩子与父母交流的体验是怎样的?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交流?

图片designed by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