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养育, 父母成长, 家庭, 疫情

致家长:如何在疫情期间或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加深沟通和互动?

06/08/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注:本篇文章与上篇文章《致家长:形势动荡却无能为力,父母如何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不给孩子带来压力?》均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护航计划共同举办的“留学生心理健康经历与案例分享”讲座发言内容整理而来。 有些孩子在疫情期间,一直处于独居的状态。与父母的交流仅限于日常琐事,也缺少和同学朋友们的交流。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在这样社交隔绝的情况下,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崩溃。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来加强父母与孩子在疫情期间的沟通呢?父母又可以通过怎么样的方式去鼓励孩子呢? 图片来源:freepik 对话嘉宾龙音如分享了她的经历:“我在疫情期间一直在家里呆了近四个月。一开始还在享受独处的快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受到了一些社交的需求。但是,我的父母经常会在微信上转发一些微信推文给我,我平时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文章也会发到家庭群里。我们还会一起用微信读书阅读。可能平时我们不会聊太多的东西,但是一到每周通话的时间,我们就有一些内容可以去聊去讨论。” 不管是大家一起共度一本书,或是共赏一部电影,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其实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一些常规性的活动是一件非常能够拉近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的一件事。其次,除了与孩子分享一些他感兴趣领域的内容,龙音如还提到,与孩子沟通中千万不要给孩子设定沟通的“任务”,比如要求孩子每天必须和你说多少话。沟通应该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孩子正处于不愿沟通的状态,家长不应强求。选择包容孩子,并耐心等待他愿意交流的时候。 01. 觉察担忧产生的原因 图片来源:freepik 回到这个案例的情况上来讨论,父母的担忧是因为看到了孩子目前比较封闭的状态而产生的。作为父母,很多时候往往会根据孩子现下的表现而进一步地担忧: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会不会更糟呢?基于对可能发生的未来的想象,父母会对孩子的现状更加地焦虑和不满,一定想要去改变孩子。有时父母的担忧会变成现实,有时却不一定。作为父母,我们需要首先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的焦虑是来自于孩子的现状,还是来自于我们对未知的想象。有可能是现状已经让我们焦虑了。我们意识到在疫情下,孩子现下的状态可能是一个普遍的“新常态”,可能不只是我家孩子表现出了这样的行为,大家的孩子都这样。但是如果在疫情结束之后,当大家都走出家门时,你的孩子还是维持一个人独处的状态,那么就有一些问题了。我们首先需要觉察,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而担心。 02. 增加有趣有价值的互动时间 其次,我们可以建议孩子,让他去跟朋友沟通交流。但老实讲,这样的影响方式是间接的。除此之外,家长可以做的很多事情是可以对孩子直接施加影响,帮助孩子走出所谓自闭的状态的。那家长可以做的是什么呢?家长应该让我们和孩子互动的时间变得有趣,有价值,有活力。家长可以想一想,和孩子聊些什么,一起看些什么,让孩子觉得有趣。我们作为家长,不要要求孩子去寻找别人而进行人际性的互动。我们应该首先反思,我们自己该如何与孩子进行良好的社会性的、人际性的互动。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价值的互动呢? 其实谈恋爱的例子放在这里特别合适。我们有过恋爱和婚姻经历的人会知道,在谈恋爱的时候和婚后,我们和伴侣的相处方式是有对比的。可能你会发现,我们在谈恋爱的时候是很会聊天的,每天都有聊不完的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伴侣的交流可能就相对的少了。一个人说了一句话,就被堵回去了,或者得不到回应。 我觉得我们可以琢磨一下恋爱时和日常生活中交流的差别,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多找找恋爱时候聊天的感觉。如果孩子一说,他最近感觉腰酸背痛地不舒服,父母就说“你这就是熬夜的后果”,话题就终止了,就没有其他可以聊的了。同理,在恋爱中,你肯定是希望两个人可以一直聊下去,一个话题能够持续地聊下去。这个话题结束了,那下一个话题再紧接着继续聊下去。我们需要找到这种在聊天中你来我往的互动的感觉,并让这种感觉来启发我们:我们在和孩子的互动中需要去注意什么?有些什么话应该换个方式说?有些什么话应该先不说?有些什么问题应该多问一下?有些什么问题不应该问? 图片来源:freepik 在亚洲的文化背景下,很多家长会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往往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但如果设想在恋爱关系中,这样的沟通方式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把双方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去沟通交流。其实和孩子的交往也一样。我们之前提到的家庭活动也是。很少有家长会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互相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之类的。比如孩子喜欢二次元的东西。但很多家长会觉得二次元花里胡哨的肯定不会是好东西。一下子就否定了孩子的爱好。如果说,以恋爱的心态,家长能放下身份的高低去了解对方,孩子也应该反思,不要对父母喜欢的经典年代的东西嗤之以鼻,那么亲子关系会和谐很多(该段落整理自龙音如的发言)。 用恋爱的心态和孩子相处,其实说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意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很多父母和孩子默认彼此的关系已经很熟了,就不需要在意说话的技巧和对方的感受。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和孩子不熟悉了。孩子会经历青春期,会慢慢成长,各方面都会发生改变。他们的很多想法,喜好,可能都已经改变了。所以我们需要接受“我和孩子并不熟悉”这一前提,抱着我想要和他做朋友的心态来和孩子互动。 图片来源:freepik 03. 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有一些家长,在孩子青春期期间会非常焦虑。因为他们看到孩子大部分的时间都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要么就是去写作业,要么就是去打游戏。家长很难与孩子进行沟通,更别提去走进他的内心了。 这样的现象其实十分常见,不必过分焦虑。我不知道家长们在自己年轻的时候,有没有经历过不太待见父母的阶段:不太想让父母来找自己,只想自己一个人呆着的阶段。如果有的话,我们可能可以回忆下,我们自己是怎么样经历那个阶段的。如果没有的话,家长现在可能会有点委屈。会想,我跟我的父母亲很亲近,怎么我的孩子跟我不亲呢?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事实上,每个孩子在青春期都要经历一个从分离到独立的过程来和父母拉开距离。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这个现象本身并不是病态的,不需要过分担忧。如果我们经常把孩子病态化了,看着孩子哪哪都是毛病,就会让亲子关系非常的沉重,也会让孩子要躲着我们。因为孩子是不愿意成天被当作病人的。那如果我们对孩子的眼光是包容的,觉得这是挺正常的,或者承认这是普遍的,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那家长们自己也会少一些焦虑和自责。不用总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没做好。 […]

焦虑, 正念, 自我成长, 共情

到底怎样自我觉察?

15/03/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从古希腊格言“认识你自己”,到释迦摩尼教导的八支正道中的正念,到现代心理学的对自我意识、情商的研究,自我觉察和驾驭是一个联结东西、跨越古今的话题。 什么是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是对自我,包括思想、情绪、体验、能力等,有觉察有意识。 对自我意识的心理学研究最早出现在1972年,ShelleyDuval and Robert Wicklund提出自我意识理论。“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就会评价我们现在的行为,并把它们和我们内在的标准与价值观作比较。我们成为自己的客观评估者时,就是我们变得有自我意识的时候。”他们认为自我意识是实现自我控制的主要机制。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Daniel Goleman 在他的畅销书《情商》中,把自我意识定义为:知道自己的内在状态、偏好、资源和直觉。也就是,好像有一个摄像头,对内心世界包括升起的想法和情绪看得到。DanielGoleman 也认为自我意识是情商的最重要的基石。 自我觉察为什么重要? 我们的头脑非常擅长于储存我们是如何应对人事物的信息。这些信息又反过来条件反射般地固化我们的头脑。当遇到类似的人事物时,也用同样的方式去应对。 而自我意识,就能让我们觉察到这种条件反射和头脑的预判预设,然后进一步让我们从这些旧模式中解放出来。并且有可能“提前亮”地管理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 也因此,自我意识强的人,往往心理健康都更好,对生活的态度也更积极,生活阅历更深,对人也更有慈悲心。 但是,这些好处不一定哦! Anna Sutton 在2016年做了一项很重要的研究。这项研究是把自我意识拆解开,看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包括:静观当下(正念)、自我反思、洞见、思想反刍(也就是像牛吃草把草从胃里倒回嘴巴里咀嚼,一件事原地打转转念念不忘)。如果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里是静观当下加上自我反思、洞见的话,那么这样的自我意识带来的是自我成长、接纳、主动。而如果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里是静观当下加上思想反刍的话,那只会增加精神包袱。 因此,不只是我们觉察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觉察。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有谁对自己的念头和情绪看到了很不满? 我首先举手! 事实上,人人中枪。 […]

时事, 家庭之殇, 婚恋, 家庭

三十而已,绿茶不息, 什么是对付出轨的秘密?

12/08/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最近,因为电视剧《三十而已》,有一个话题比较火:男生如何对付林有有? 其实,我倒想反问:男生为什么会想对付林有有? 干嘛要对付她? 人家青春热情,有趣有活力,边弹边唱边深情侧望,笑起来你心花怒放,嘟起嘴你心疼不已,人家天然无害,只不过被爱所伤难以自拔,但即便如此她心心念念的还是,要把你心中那个不被别人接纳的小男孩解救出来,一起晒太阳! 她给了男生——尤其中年的有艺术气息的男生——很多有吸引力的体验: 本来日复一日、中规中矩,现在突然能傻笑了,能抬头看云做白日梦了,如同注入了强心剂,生活顿时新鲜、有趣、立体、放起烟花来了。请问,谁不喜欢这个感觉? 身边的人,虽然也欣赏你的才华,但多少也习惯了你的才华;更重要的是,ta们和你有多面向的立体关系,不是只一个维度地永远仰视你。这时,突然有人把你崇拜到了骨髓里,天天各种方式告诉你:我心中你最有才,在我这里没人能和你比,就让我静静地看你吧,只要能看到你,我的生命就被照亮了。请问,谁不觉得这酥酥的? 被上有老下有小、每天有问题要处理的工作生活搞得疲惫、苦闷、压抑的心,突然有人,用无敌自信的姿态,告诉你:我看到你,我甚至比你还懂你,只有我最懂你,只有在我这里你才能真正做自己,从而不再疲惫、苦闷、压力!请问,谁不希望这能实现? 所以,男生会想对付林有有吗?未必。 更重要的是,就算要对付,不是去对付林有有,我们需要问的是:男生如何对付自己? 也就是说,男生要对付的不是林有有,而是自己。 01. 首先,为什么男生要对付自己? 这世上当然有人是所谓“花花肠子”或者“多情种子”,找出轨、不停地出轨。但是,也有很多人,包括许幻山,并不是这样的! 事实上,Rutgers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在婚外情男性中,56%认为自己的婚姻其实是幸福的,自己大体满意,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出轨,也没有主动地“找”出轨,不知道怎么地就发生了。 也就是说,根据这项研究,多数出轨男性并没打算出轨。 那,怎么理解这种 “一不留神掉坑里”的“没想出轨的出轨”呢? Willard Harvey在《他需她要》(原名《His Needs,Her Needs: Building an […]

正念, 父母成长, 疫情, 亲子, 焦虑

致家长:形势动荡却无能为力,父母如何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不给孩子带来压力?

31/07/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注:本篇文章与下周文章均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护航计划共同举办的“留学生心理健康经历与案例分享”讲座发言内容整理而来。 01. 父母的自我调节 第一点,要做好心理准备:家长们恐怕不知道要怎么帮孩子。 对话嘉宾龙音如同学分享了她的故事: 我爸每次跟我打电话都必谈美国疫情严重性,话里话外会跟我说叫我回国,但其实我已经是在这边顶着很大压力开始工作了,所以反而他这种焦虑传递到我这边来,我的情绪反应就会是比较激烈和不耐烦的。像这样其实还蛮普遍的。 由于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同,父母或许无法知道,也无法理解大洋彼岸的孩子需要什么,是怎么想的。这种家长或许并不愿意承认的不知道与不确定性,也是焦虑情绪的来源之一。有些时候,父母的决定与孩子的决定正相反,从而出现双方都不想看到的情绪对抗,反而加深了焦虑与无助的情绪。 图片来源:freepik 事实上,承认自己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是完全没关系的。最怕的就是父母拒绝承认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或者想当然地以为自己知道怎么帮,逼着孩子接受自己给出的不切实际的建议。这样不仅对缓解焦虑情绪无益,还非常有可能伤害亲子感情。家长接纳自己帮不到孩子的事实,并且陪伴着孩子走她(他)的路,其实是非常好的选择。她(他)会感受到:“我的爸妈是在见证我的艰难和坚强。” 当孩子们所经历的艰难超出了父母的经验和能力范畴,父母表示自己也不确定要如何处理时,她(他)有时反而会因此而感到骄傲——我在做一件超过父母能力范围的事情!靠着这份信念,她(他)会有动力要靠自己走出困境,搞点事情出来。 这样一来,父母帮不了的事实客观上反而能起到了激励孩子的效果。家长虽然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但千万不要忽视一个温暖的陪伴和随时可以倾诉的窗口的力量。或许对于孩子来说,这是比正确建议更需要的东西。(具体请看《想跨越代沟、文化、时空隔阂?父母首先要做的九个心理准备》) 第二点,学会换位思考,不要“传染”焦虑。 不仅是孩子,或许家长们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身边人,比如家长们的父母,明明是好意,但是他们说的话就让人比较反感。比如说: 啊呀你不要再熬夜了,少喝酒啊,多锻炼啊,你要照顾好身体,你上有老小有小的,身体是一,其他的东西都是0,没有了1,后面的0都没有了…… 不知道当家长们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是什么反应?是觉得,哇,好温暖啊,这个人好爱我啊!还是觉得,又来了,知道了知道了,好唠叨。甚至,觉得有压力。 孩子们有时候在通话的时候会说:“因为每次都说这些,搞得我都不想和你说话了。”那么家长们,是不是也有想对别人说这句话的时候? 如果家长们有过这样的经验,换位思考一下,就能想象到孩子的处境了。他们在美国,有新闻报纸,社交媒体,他们是知道美国疫情有多么严重的。他们会不注意,不在乎自身安全吗?不会的,他们是注意自身安全的。因为疫情,可以玩的变少了,活动变少了,乐趣变少了,焦虑变多了,不确定性变多了,抑郁变多了……这时候,和家长通话时,如果家长还在利用通话时间强化疫情和焦虑的话,可以试想一下,孩子会觉得和家长们通话是愉快的享受的呢,还是会觉得是增加焦虑和抑郁的气氛? 图片来源:freepik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做家长的主观意愿都是希望能帮助孩子,或许不会想到这样做出现的弊端。但从客观效果上说,在孩子的角度,是觉得父母帮不上忙还给心里添堵。情绪是有传染性的。父母焦虑,就会把焦虑传递给孩子,孩子本来也够焦虑了,碰到父母更焦虑,那孩子会怎么办?本能的,会想拉开距离。其实,不是要和家长拉开距离,而是要和这些焦虑抑郁不舒服的感受拉开距离,只有当家长成为了这些不舒服的感受的载体,那才会连带着把家长也疏远了。 作为家长,和孩子隔着这么远,不焦虑是不可能的,那怎么办呢?解决办法是,焦虑可以,但是控制在一个范围以内,家长自己知道,和爱人或者亲密朋友多说说,而不在孩子面前过多表达。也就是,家长们的焦虑要自己兜着。 第三点,给自己减压,照顾好自己。 父母们给自己解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家长,要承担的很多,操心的很多,付出的也很多。目的无非就是想让孩子与家庭都拥有光明未来。但在实现目标之前,家长们首先需要确保一件事情。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将“事”比做家庭的未来,那么这个“器”,就可以理解为是各位父母。而“利其器”,就是首先要保证家长们要拥有一个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态。想让家庭拥有好未来,首先要让自己拥有好状态。 一般来说,遇到事情家长们都会急于去帮助孩子,而不是照料自己,但是,为了让家更好,让孩子更好,家长们一定要学会自我关怀。越遇到困难,越有必要先停一停、静一静,看一看自己是不是也需要照顾。 公众号的另一篇文章《我是家长,我好想离家出走!– […]

留学生心理, 疫情, 焦虑, 正念, 时事, 跨文化, 美国留学

美国留学生签证新政一波三折,我们怎么想,我们怎么办?(文末有彩蛋干货)

16/07/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7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学生签证限制取消! 回看这段时间留学生们经历的一系列因为疫情引发的连锁反应,大家都不免唏嘘。 2020 年 7 月 6 日,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发布了 2020 年秋季学期 F1/M1 学生签证的新规定: · 2020 年秋季课程全部是网课的,需要离境 · 如果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授课的,则可以留在美国 消息一出来,留学生和准留学生群体炸锅了。 图片来源:freepik.com 我们都知道,2020届毕业生被称为“被全世界同情”的毕业生,被同情地名副其实 ——各种焦虑与迷茫,只有每位毕业生们自己,冷暖自知。难怪一位2020届毕业生,在ice政策出台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哎,忽然有点庆幸自己毕业了,心疼还在继续读书和即将要来读书的孩子们……” 然而,我们不是应该去比较谁更值得同情。我们是要去看到谁需要我们去发声和传递温暖! 图片来源:freepik.com 我直接工作和间接接触到的学生,包括已经在美国的留学生,也包括在世界各地的国际高中准备来美国读大学的准留学生,既包括中国学生,也包括其他国家(如韩国、西班牙等)的学生。大家的反应普遍非常强烈而复杂。普遍感到震惊和不可理喻(shocking and ridiculous)。 […]

美国留学, 留学生心理, 疫情, 焦虑, 正念, 跨文化

还出国吗?——计划留学的我们,现在怎么办?

09/07/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我们做了疫情下留学申请者心理动态的调查。 01. “2020疫情对当前申请出国留学是否有影响?” 80%的回答者选择了“有”。 而至于“哪些具体因素影响留学申请”,80%的回答指向“疫情控制”和“排华问题”,60%提到“社会治安”、“国际政策”和“心理健康”,其他影响包括“经济形势”和“教学教务”。 在各种因素影响之下,原本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们,在疫情下的数月中,经历了起伏不断的担忧与迷茫。 一方面,留学目标国的疫情状况牵动着学生和家长们的心。 图片来源:freepik.com “当美国确诊达到100多万新冠病例,还有一些暴乱事件,都会对我之后的申请过程中的心态变化产生一些影响。我会想美国的疫情最后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我能不能顺利申请,顺利读书。此次疫情势必会造成针对华人的歧视情绪的激增,未来入学后是否会遭到不公的排华对待,我也有一些担心。” 另一方面,除了对于“疫情”“安全”的担心之外,有些学生们经历着反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焦虑。 图片来源:freepik.com 疫情之前只是准备出国,但现在“同时准备出国和考研,而两者需要的东西不一样,要做两手准备,很麻烦。”“今年很多学生申请延后一年入学,不知道明年招生政策和名额有什么变化。”可以说,现在看到的都是困难,而未来更是模糊不定。因此,“尽管没有放弃继续准备申请,但是心情已经受到影响,这就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当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自己的评价因为由恐慌导致的失误不断下降。并且对可能的失败结果的不断想象,打击着目前继续奋斗下去的信心。最后假如真的失败了,则进一步印证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一个预言的自我实现。”可以看到,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焦虑已让一些学生陷入自我打击、自我折磨的恶性循环。 02. 图片来源:freepik.com 顶着上述各种内外压力,“2020疫情是否有更改或取消你的出国计划呢?” 对这一问题,约15%的回答者选择了“有”,约30%的回答者选择了“还在考虑中”,而略多于50%的回答者选择了“没有”更改或取消出国计划。 对于没有因疫情改变出国计划的,我们追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依旧想要出国留学?”。回答主要集中于“出国留学是我的目标,此想法不会因任何事动摇”。 值得注意的是,因疫情而动摇出国申请计划的同学,坦言“有动摇但不完全是因为疫情的因素,只能说是疫情加大了我的恐慌和不安全感”。 可见,留学申请者的内心坚定程度是不同的,这很正常。而内心坚定程度对我们做事做决策的影响极大。原本不够坚定的,在动荡的环境下,怀疑犹豫会愈发地放大;而原本异常坚定的,在动荡的环境下,会忍受艰难匍匐前进。 03. 不过话说回来,内心坚定,不是想坚定就能坚定。对于并不坚定的学生们,ta们也不想犹豫不决啊,可是ta们就是左右为难啊!而举棋不定,何尝不是一种煎熬? “现在还要不要出国留学”这个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信息不对称”。 图片来源:freepik.com 用被访者的话说,“身处中国的同学在准备申请时大部分的信息来源于网络尤其是中介。而中介不会告知我们真正的情况,假如国外的情况的确很严重,严重到影响申请的地步,中介是不会将这种信息透露出来的,因为这对他们是不利的消息。因此,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会经常性地做出对中介表示怀疑的猜测,这样更会引发我们焦虑不安的情绪,进而影响正常生活。” “我们没有机会和对国外状况比较熟悉的人进行深入交流,我们对于实际上国外当前状况的把握仍然是推测式的,这种时候会让人觉得很不安全,好像失去了控制感。我觉得,一般来说人如果失去了控制感,人们会体验到一些负性的情绪状态,而这种状态对我们去积极高效的应对紧急事件是没有帮助的,反而可能引起一些其他的消极连锁反应。” […]

留学生心理, 疫情, 焦虑, 正念, 自我成长

我是留学生,我容易吗?——迷茫中,我要如何坚定地走下去

12/06/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图片来源:Pinterest 如果不曾是留学生,或者没有和留学生深度交流过,并不容易看到留学生的真实生活。 留学生,从踏上异国的土地,就开始了一种横跨两个现实的生活。 一方面,心系国内的家人朋友,看国内的新闻评论,追国内的影视网红。 另一方面,奋力地在他乡颠簸的现实中求生、求发展:边查字典边读书、熬夜睡图书馆、做实验写paper找实习;每到八月搬次家;受点歧视不敢往心里去,因为更担心的是身份、签证、有效期,每一步都必须把下一步衔接上…… 哪怕ta们的生活是安全、有保障,甚至是有优越之处的,但是ta们的心,从来都是不轻松的。 这也没有什么。 结果一场COVID-19席卷而来了。 图片来源:Pinterest 应届的,毕业云典礼,看不到招聘,只听说裁员,也许得比原计划提前回国了,或者再申请一个学位? 在读的,学校至今没定开学政策,如果不想再上网课,只好休学一学期,试试找实习? 暂时回国的,被骂“千里投毒”,和父母容易擦枪走火,网课日夜颠倒,考试时再VPN掉个线…… 留在美国的,被骂“崇洋媚外”;边担心感染病毒,边目睹种族歧视、警察暴行、和平游行转暴动和更多的警察暴行;边搬家,边等两个月后的机票;如果能走成,边支付高价票,边损失房押金;如果走不成,继续在房里呆着;国内父母每天担心得睡不着,也搞得人压力很大…… 图片来源:Freepik 不论回国还是留驻,ta们都经历着孤独、不被理解的困境,不得不不断去适应新的变化。 不论毕业还是在读,ta们都面临着学业甚至人生轨迹的变轨改方向。 而适应和变轨本来就不容易,更何况适应必须特别仓促,变轨变得心有不甘。这更让人进退两难,焦虑迷茫! 我这里写留学生的不容易,绝对不是说留学生最不容易,或者只有留学生不容易。我只是想来聊聊留学生的困境,以及,聊聊在迷茫中,我们要如何坚定地走下去? 01. 认识“迷茫” “迷茫中,我们要如何坚定地走下去”的第一点在于,认识“迷茫”。 走留学路本身就有许多压力、坎坷、不确定。因此,我们需要区分,哪些迷茫是在2020年之前就存在的?比如,是不是本来就对要不要换专业,举棋不定?本来就对下一步能不能申请成功,没有把握?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现在感到的迷茫,是本来就有的迷茫,只是因外部条件而加重了,但仍然是我们原有的迷茫。 虽然新添加了更多让人迷茫的细节信息,但是迷茫的命题方向和迷茫的情绪体验,都并不是新的。 […]

亲子, 焦虑, 正念, 养育, 时事, 父母成长

洪灾下,如何让孩子“不怕”

01.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渡过特殊时期 近日频频发生的洪涝灾害令人挂心,先是德国7月12日起因暴风开始的强降雨,导致171人死亡,再是国内河南的洪灾。截至25日12时,此轮河南特大洪灾已波及1144.78万人,造成63人死亡、5人失踪。连日的大暴雨已将洪水漫进城市、村镇,街道被灌注成河,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图片来源:百度 而危难时刻,社会各界的救助及时赶到。截至25日12时,登记报备救援队、社会组织、基金会等349个,各救援队完成救援任务415次,转移群众44500余名。全国各地民众以及海外华人通过互联网热情参与到资助、声援、资源接力传递中。 今天我想谈的是一个很小的点,结合我们一直关注的亲子教育、家庭关系话题,来谈一谈在灾难下大体平安的家庭中,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渡过特殊时期。 图片来源:pixabay 02. 灾难下,孩子对不安的表达 面对灾难性事件,人的反应是强烈而多面的:生理上的失眠、噩梦、尿床、头痛、胸闷、痉挛等;情绪上的恐惧、焦虑、悲痛、麻木、绝望、虚无感等;认知上的否认、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犹豫不决等;行为上的哭泣、缺乏动力、拖延、埋怨、暴食、自伤、粘着人、躲着人、攻击人等。 图片来源:百度 孩子并不会因为“还小”、“什么都不懂”而与灾难的冲击力绝缘。“当孩子出现“不听话”、“难管”、“难带”的言行举止,我们需要把它们放到灾难的背景之下去理解。 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一来,我们对孩子自然而然有体谅之情,这份体谅令我们和孩子站在同一边,而不是对立面。因为对立中很难发生帮助,对立时发生的是管教;只有站在同一边,才谈得上帮助。 二来,只有这样才是在更准确地判断问题以及方便下一步解决问题。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如果孩子是因为受到了灾难的惊吓而不肯睡觉,那么平时可行的方法就不一定适用了。比如,“到点了就得睡觉,说好了自己睡的就得自己睡,哭也没用”的方法,在平时适当使用可以帮助规矩的建立、习惯的养成,但如果孩子不肯睡觉是因为受到灾难的冲击而高度不适应。 我们需要把平时常规的做法放到一边,更灵活一些,识别和满足孩子现在的需要,根据孩子现在的承受力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比如,我们可以问孩子是不是害怕?害怕什么?害怕洪水冲进家里?鼓励和给孩子空间表达。包括表达想法和情绪,也包括沉默不语的方式和哭叫激动的方式。 图片来源:百度 03. 与其说“不怕”,不如说“怕” 如果孩子表达出害怕,我们不用急着去说“不用怕,不会的”,因为孩子不一定会相信,他们会想“你说不会,可是万一呢?”老实讲,灾难发生自带的突发性就证明了很多事情是超出我们的预料与准备的,也就是说,有些事情的确是我们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保证的。因此,孩子的不信是有理由的、是理性的。 取而代之的可以是耐心地说,“如果那样,是很可怕”。当我们这么做,并不是再“助长”孩子的恐惧,而是在告诉ta“你对现实的感受是正当的正常的”。灾难是反常,人在反常中会有“抓”的需要,去抓“有什么还是正常的”。当抓到“这些还是正常的”,这给人的安慰,是胜于言语的保证的。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但是我们毕竟是成年人,有很多可以贡献给孩子的。我们可以理解和认同ta的恐惧,但我们不止步于ta的恐惧。我们可以告诉ta有哪些措施、事实、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