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2/22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北京时间2月15日,正值元宵节,谷爱凌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摘得银牌! 图源|视觉中国 最近,各种热搜又被谷爱凌霸占了。 这个19岁的小姑娘,一手是金墩墩,一手是斯坦福的offer,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当我们从别人的故事中,看到了之前没看到过的高度,我们会不禁感慨“原来人还可以这么厉害”。仰慕之余,我们可能也会“见强思齐”。 这时,需要有几个小心。 01. 小心我们想让身边的人成为“ta” 比如看到谷爱凌,我们就想自己的孩子也能上名校、夺奖牌、有才有貌、全面发展。 我们都在头脑中幻想过,如果身边的人变得如此完美,那该多好。 其幻想的过程,是极富乐趣又极其省力的。念头一起,问题消失,惊喜无限。 但其幻想结束的心理后果,是极具腐蚀性的。 我们可能总惦记着要鞭策身边的人,使其变成完美的“ta”。我们也可能经历对方的不服和抗拒,而导致我们的关系出现磨损和裂痕。 我们将难以面对身边的人还不是“ta”、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为“ta”、不知道能不能成为“ta”、永远成为不了“ta”……的失落。 从幻想重新回到现实,我们要经历的是一整条下山路。尽管身边的人在我们幻想之前和之后几乎没变,但是我们内心却要经历一个“你和我想的不太一样”的适应过程。 02. 小心我们自己想成为ta 因为我们不可能成为“ta”。 上面说的依然适用。受到“ta”的故事启发之后,我们可以融合一些来自“ta”的元素,但不能为了忠实于变成ta,而嫌弃和不欣赏自己。 每个人总归要画自己的画。 03. 小心这股见强思齐的心的持久性 […]
Month: March 2022
孩子有自杀意图,父母应该怎么做?(下)
一旦孩子承认有自杀计划,或者我们发现孩子有自杀意图,父母的反应一定是复杂而剧烈的。首当其冲的情绪包括:震惊、痛心、不解、恐惧、愤怒。 这时,一方面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01. 哪些事情尽量不要做 1)泄愤 愤怒虽然在人性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局面有害无益。 当我们说:“你怎么不想想我们,你死了我们怎么办?你这样太自私了。好好的日子被你搞成这样!”孩子会想:“是的,都是我的错。我不该活着。” 当我们说:“你脑子里都在想什么!你有病啊!你疯啦!你没救了。”孩子会想:“是的,我有病,我没救了。”…… 有些话,即使我们很想一吐为快,也要尽量克制。如果由着心情说出来,对孩子是雪上加霜,孩子将感到不被理解、反被责难,愈发孤独,也许会强化轻生的念头。 2)说教 当我们说:“你的生活没有那么糟。你有很多别人没有的东西。你有很多值得活下来的理由。”孩子会想:“你怎么知道?我不觉得啊。” 当我们说:“多想想你应该感恩的事情。”孩子可能会想:“我不想去想,因为这会让我更加内疚,而这种内疚让我更加活不下去。” 3)简化原因 不要出于情感需要或“方便”,给孩子的自杀意图贴上简化或极端化的幻想性标签。 比如,“他一直是一个非常阳光的男孩子,性格好、成绩好、人缘好,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就是因为失恋了,才会想不开。” 失恋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但也可能不是。我们作为父母要记得提醒自己——“我未必了解孩子,我不应该认定他(她)是怎么想的,事情可能比我想象的复杂”。 4)不重视 不要当孩子就是胡说、吓唬人、求关注。也不要寄希望于事情会自己好起来。 因为如果“想死的原因”没变,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想死的心”会变呢?只要想死的原因继续存在,想死的心就可能继续存在。 5)把受害人变成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说:“你为什么给我做出这种事来?你怎么能这么对我?!你知不知道这伤我多深?!你知不知道这有多丢脸?!”孩子会想:“说到底,你关心的是你自己,你的面子。” 虽然父母受到了打击,但是轻生这件事,首要的是孩子,重点是来理解孩子,而不是强调要孩子来理解我们。 虽然我们被孩子的自杀意图所伤害,但是受到伤害以致于意图自杀的首先是孩子。 6)过度愧疚 有些孩子有自杀意图,父母要承担全部责任;但很多家庭并非如此。 […]
儿子对我说:你再也不是我妈妈了!走开!
22/10/21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杨意谈心”在新年里的第一次谈心,我也想接着这样谈。 图片来源:pixabay 昨天,我和4岁半的孩子用颜料在石头上画画。沉浸在作品中的我,突然被他的一声大哭惊醒。我抬头一看,他橙色的石头上抹了一块违和的棕色。 他错怪我把棕色混进了橙色颜料盒里,再被他不知情沾出来,所以玷污了原本应该满是橙色的画面。我第一反应是解释,但他不听,一个劲儿地哭。 我理解,他是心疼画被毁了。但我知道这是可以挽回的,只要在上面再涂一层橙色就可以修复了。 于是,我提出帮他修复,他大叫着“不要!”。 我共情,“我知道你很生气”,没用。 我安慰,“我可以把它修好的,相信妈妈”,没用。 在情绪决堤的边缘,他嚷嚷道:“你再也不是我妈妈了!走开!走开!”边嚷嚷边拽我的腿,把我脚上的拖鞋一把扔到边上。 图片来源:pixabay 当时,我的心底有一个冷静的声音在说:这只是孩子在表达生气,你可不要掉到“你再也不是我妈妈了”这句伤人的话里面呀。 此时,因为他强硬地坚持要我走开,又拉我腿又扔我鞋,我说,“好,我走。”说出这话时,我注意到我的声音里有“走就走”的小赌气。 孩子同时也跑开去找爸爸。 而我也独自来到卧室,让自己在那句伤人的话里掉了掉,在情绪里掉了掉。我感到生气,但气焰并没有太强烈,给当时不在场的先生发了短信,讲述了事件过程和我的委屈。 情绪稍微冷却了一段时间,我从卧室走到办公的房间,孩子听见了我的脚步声,叫:“妈妈!妈妈!妈妈!”,想要过来道歉。 而让我惊讶的不是孩子的主动求和,反倒是我这个当妈妈的没搭理他,还在赌气——在此之前,我并没有想过当孩子道歉我要如何回应,没有做出任何决定;于是,我似乎在看另一个人一般,我看这个人如何自发、自行、自然地上演她的行为。 图片来源:kidsworldfun 见我没回答他,孩子跑到我办公室,道歉。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对他说:“知道吗?你是我孩子,这是我的幸运,我很珍惜;我是你妈妈,这也是你的幸运,你要珍惜。” 我边说边惊讶于这句话背后的意图是树立他对父母感恩和内疚感,可我真的认同这个做法吗? 他心不在焉,并不理会我的话,我也表示不接受他的道歉。他走了,过了一会儿,又来了,第二次道歉。 这次,我也改了方式,我问他,“你喜不喜欢我是你妈妈?” “喜欢。” “为什么呢?” […]
等我大了,你就老了,等我老了你就死了!
06/22/21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导 语: 和孩子谈论死亡,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吗? 有时候,我们总是因为话题过于悲伤和沉重,选择避而不谈。但当这些话题不经意地出现在生活中,当我们不以悲伤的姿态谈论它们时,会欣慰地发现,我们收获了片刻安心和疗愈。 死亡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没事的时候会忘,有事的时候又扛不住情感。 也许,未来再谈起死亡时,我们会有更多的悲伤沉痛和抗拒,从而更复杂和堵塞,不像这次的通透和平静。 但是,我会提醒他我们居然发生过这次对话。有些事情,只能靠多提醒事实是什么样的,而与我们喜欢不喜欢无关。 这次偶然发现,我们对死亡的事实达成了共识,这是一个让人安心的起点。 我长大了你就老了。 我老了你就死了。 我身边人死了。 我死了。 我的后人也死了。 就是这样,要面对死亡,我们都一个样。而死之前,每一天每一刻怎么活(有时怎么活也影响到怎么死),就是各式各样了。 你如何长大? 我如何变老? 你我如何走近死亡? …… 这些问题,不想也会长大、变老、死亡。但是只有想,才会感到活着。
我很生气,但又不想骂孩子,怎么办?
22/10/21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请允许我先分享一个亲身经历,大部分带孩子的家长应该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在孩子五岁时有一段时间,带孩子的任务落在了我一个人头上。按时上学、按时睡觉,工作之余的一早一晚对我来说最有时间压力。 而这个年纪的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时不时地从他的世界里出来找我也只是基于他的兴趣和需要,他会向我提出要求“我要……”、“妈妈你看……”、“你来和我做……”,同时经常屏蔽掉我说的话。 图片来源:Freepik 于是频繁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做到了我答应的事、满足了他的心愿,但是他却不遵守他的承诺、做他应该做的事。这让我感到沮丧。尤其在时间压力下,我感到紧迫、不耐烦,忍着烦躁努力在“适应他的节奏”和“推进他做该做的事”之间平衡。但很快地,烦躁的火越烧越旺,我总忍不住提高音量,有情绪地说话,他感受到了我的愤怒,于是哭喊、抗拒,问题没有解决,只有事态升了级。 出现了几次这样的情况后,我意识到我得好好反思了,不能再重复下去!有家人在时,大体而言我是比较耐心的,是“消防员”。如果我烦躁了,我可以从环境中退出去,由先生接班,我们似乎没有同时对孩子生气的时候,总能打配合。 图片来源:Freepik 但是当需要一个人带孩子,没有中途离场稍事休息的机会,就暴露了之前没发现的问题。在累积的压力之下,表达不满和讨厌的语言语气,非常自然地溜了出来,似乎很熟悉,但是我平时不这么说话,因此又似乎很陌生。 我看着自己的表现,既惊讶不解又无可奈何。说的时候也许解气,但之后会非常难过。有一天孩子睡了,我闷声大哭,“做父母太需要自制力了!”,我对自己的不耐烦、发脾气、嫌弃、暴躁的心情失望,也害怕我在伤害孩子、伤害我们之间的关系。 那几天,我虽然意识到自己不耐烦、想克服,但是只能忍着不让不耐烦冲出来坏事儿,此外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图片来源:Freepik 在反思未果之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事。那天晚上,孩子提要求我做到了之后,他却不去做睡前如厕。烦躁中的我大吼一声“不干算了!”用力关门离开。 孩子冲出来找到我,一路嚷嚷:“不不,妈妈妈妈妈妈,我们得谈一谈!”我心里被逗乐了,“好啊,我很愿意和你谈!之前我说那么多你好像都没听到,现在你想谈,我很乐意啊。” 我当头一棒。看着刚满五岁的孩子,小大人一般、边说边踱步、认真严肃的样子,我又惊喜又欣慰又惭愧!惊喜的是孩子的方法正是这个我这些天“走投无路”的钥匙。欣慰的是我曾经教他“命名情绪”,他居然听进去了,还能提醒我。惭愧的是我居然忘了,我教他自己却没做到! “你说得太对了!是的,妈妈应该这么说。谢谢你提醒我!太好了!”我开心地拥抱他。 图片来源:Freepik 但是第二天早上,他各种磨蹭时,我说:“我很着急你太慢了!”他忍不住将哭未哭。我赶忙问:“怎么了宝贝?”我看似理直气壮但其实心虚地说:“我命名情绪了啊。” “不!你应该说: ‘我~很~着~急~你~太~慢~了’” 他模仿轻声细语, “但是你是 ‘我!很!着!急!你!太!慢!了!’你是生气地说的。你要平静地说!” 我暗自赞叹,他把我揭穿,又给我上了一课!“你说得对,好,妈妈应该平静地命名情绪,而不是把情绪放在话里冲出来,对吗?”“是的。”那一晚上和早上的对话,对我影响至深。 […]
孩子有自杀意图,父母该如何判断?(上)
07/12/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此篇文章,是关于“长宁测评事件“引发的一系列思考—— 该测评问卷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如果孩子有自杀意图,父母可以通过哪些异常行为去判断?和孩子谈论自杀话题时,怎样的询问方式更可取? 01. 对“长宁测评”的思考 11月中旬,上海市长宁区教委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测评的问卷中,因涉及大量「自杀」字眼,引起了家长们的强烈不满。 问卷一出,学校成了“众矢之的”。我们固然需要反思,但在谈如何反思之前,学校在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奋力推进,这本身是有一定意义的。 引发的激烈批评和热烈讨论,也许能推动深刻的反思、细致的总结,为今后的工作积累重要的教训和经验。 这份问卷是直接翻译《Beck自杀意图量表》(Beck Scale of Suicide Ideation),此量表适用年龄是17岁及以上,并不适用于此次问卷对象的中小学生。 而且,此量表是针对已经存在自杀意图或自杀行为的人,对他们最近的自杀意图做出测评,并不适合对不确定是否存在自杀意图的人做筛查。 值得思考的是—— 自杀意图是问卷能筛查出来的吗?问卷是自我报告,自我报告的局限性是什么? 有自杀意图的人,连最亲近、最信任的人都未必准备告诉,何况他们是否会在问卷上如实作答? 被测者是否会顾虑问卷的隐私性?是否会害怕被发现被歧视而经历二次伤害? 这些是一个个的问号。 站在学生的角度,当学生在收到这份问卷,ta们的反应会如何?没有抑郁症的学生,也许在惊讶、不习惯、别扭之外,并不当一回事。 而有抑郁症的学生,看到这些文字,也许内心有各种复杂的情绪在交织和翻腾,也许极力隐藏内心,也许害怕被发现和被歧视,也许难以做出真实的回答…… 即使在问卷填写后,问卷的影响也仍然会继续。有的学生也许会戏谑抑郁症和自杀,即使说者无意,也可能听者有心地令患有抑郁症的同学感到被羞辱。 有的学生也许会借用问卷中的语言对同学指桑骂槐、嘲弄或攻击;有的学生也许会和同学讨论自杀话题;有的学生也许会担心别人发现了自己的自杀意图而更加封闭和疑虑…… 这些影响,是否有尽可能地预见,是否知道如何避免和减少伤害? 最重要的是,如果有自杀意图的学生如实回答了,那么在数据的收集之外,究竟有没有后续的充分的有序的的心理干预、咨询、治疗的资源能跟上? 这些也是一个个的问号。 对于自杀意图,及早发现是极为必要的。但是及早发现,并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 下面我们就谈一谈,和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可以如何及早发现和应对孩子的自杀意图。 图源|Unsplash […]
我是家长,我好想离家出走! — 疲惫中如何坚定地走下去
03/07/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图片来源:freepik.com 之前我写了一篇文章,《我是留学生,我容易吗?——迷茫中,我要如何坚定地走下去》,是关照留学生在疫情中的心理健康的,而今天这篇则是写给父母的。 不只是留学生的家长,更是国内外千千万万的学生家长。 养儿育女的生活本来就不易。自一月疫情爆发以来,家家户户的生活更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更多请读《家庭关系处处埋雷如何排?|讲座文字整理》)。 几口人挤在家里,日复一日,容易擦枪走火。 学校改成网课,爹妈当保姆之外还得当老师,十项全能硬着头皮上,除了精疲力竭,还往往吃力不讨好! 尤其有一些家庭里,孩子打游戏,老公看手机,只剩妈妈一个人干着急。 家里几口人之间,一不注意就剑拔弩张,战火硝烟。 孩子学习的下滑、亲子沟通的阻塞、夫妻关系的疏离、工作重负的压迫…… 带给家长多少沮丧、失落,甚至绝望;多少疲惫、困惑、力不从心。 但是如果我们筋疲力尽、着急暴躁,我们看身边的人更容易不顺眼:“一个个都不帮我!”。 我们也更容易劲儿一上来做出违背我们的意愿、让我们后悔的举动,比如吼叫和说伤人的话。 对别人失望的同时,我们也更容易会对自己失望,“自己活得好累啊,生活一团糟”…… 图片来源:freepik.com 这样在奔溃边缘的徘徊,你是否也正在经历? 01. 打一“巴掌”要给几颗“甜枣”? 以上这些,在凡夫俗子的你我他的日常生活中,时常在发生。 但是影响家庭关系和孩子成长的重点是,积极和消极互动的比例。 心理学家Gottman和妻子数十年对婚姻的研究显示,有些夫妻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有些夫妻几乎重来没提高过嗓门,而更多的则介于两个极端之间,但重要的是,冲突的次数并不是预测婚姻满足度的指标。预测婚姻满足度的指标是正面与负面互动之间的比例。 夫妻之间正面与负面互动的比例,如果大于等于5:1,那么夫妻关系处于稳定谐和满意的状态;如果小于5:1,关系会“入不敷出”受到破坏;而如果小于1:1,则濒临破裂。 家庭不闹矛盾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尤其容易闹矛盾的夫妻,要想存活下来,最关键的是,要有正面互动来抗衡负面互动。 […]
抑郁这么普遍,是时候正视自杀了!(一):孩子自杀的征兆和预防
01. 了解自杀的风险、预兆 在美国,根据CDC和NIMH的统计,自杀率从1999年起增加了35%,2018年一年就有48000个生命结束于自杀。 以下因素会增加自杀的风险: _ 存在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研究显示,46%死于自杀的人都存在明确的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 _ 有自杀的家族史:包括父母与孩子所组成的核心家庭中是否有人自杀,也包括祖父母、曾祖父母、叔叔姑姑阿姨舅舅等亲戚中是否有人自杀; _ 摄取酒精毒品药物等物质:这些物质会让人的情绪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容易恶化极端的念头,包括自杀的念头; _ 醉酒:有研究显示三分之一自杀的人在自杀时也处于醉酒状态; _ 有采取致命方法的可能性,包括有办法得到枪支、方便跳楼、跳桥:比如,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桥梁之一,也是世界上自杀人数最多的地方之一,自1937年大桥落成以来已有约1700人在此自杀身亡。为此,政府不得不在桥下修建防护网; _ 有长期的严重的疾病; _ 性别上,虽然女性的自杀尝试比男性高2-4倍,但是男性自杀致死率比女性高出3-4倍。也就是说,男性要么不尝试自杀,如果尝试就是致命而决绝的; _ 有过创伤史或被虐待的历史; _ 长期的压力; _ 近期遭受重大损伤、灾难。 自杀意图开始可能是微弱的,比如“我要是不在这儿就好了”、“什么都没有意义了”,随着病情恶化,可能变得越来越明显和危险,比如认真思考自杀的方式。 […]
等你准备好
01/10/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我和先生晚饭后想去散步,请奶奶在家陪孩子,但是孩子不愿意。原因是害怕坏人来,需要被保护。 他伸出拳头打向自己的胸口,身体即刻倒向一侧,表示奶奶不堪一击。 开始的时候我没当回事儿,但他说着说着眼泪都出来了,满眼的害怕。 我感到也许他既害怕坏人也害怕我们不顾他的感受依然离开。陷在恐惧中的他哭得越来越响。我坐在他旁边抚摸他的后背,试着让他平复。 但我突然意识到,他也许担心我安慰他是不想他哭,一旦他安静下来我们就会离开,所以他在抗拒“变得安静下来”。 (特别修正:文末两图互换位置)我理解,站在我们的角度,忙累了一天,就想散个步,却被孩子的哭闹杀出个程咬金来。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试图说服“没有坏人,你是安全的”,说服不成后我们可能难免会着急和心烦,责怪他不明事理,嫌他不可理喻,哭声烦人。 但是看着孩子的眼睛,不知道为什么,我不由自主地会脑补孩子可能的内心活动,然后有些心疼。 他是真的相信有坏人(不知道是不是看Ninjago的缘故)。他的逻辑没问题,“虽然你们说没有,但万一有呢?” 他不能放心就是不能放心。我不能让他在害怕中孤独。生活节奏这么快,很多事情没法等。但如果等得了,我们可以等孩子准备好。
原创正念录音五:那些未被我们自己发掘的力量
28/06/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01. 与自己和解是门学问 你会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吗? 快节奏的生活中,应付下日常的琐碎已经让人精疲力尽,再加上各种现实世界的压力,不少人会选择逃避自己的负面情绪。难以启齿自己也有灰暗的一面,更是疲于向自己承认、向自己解释灰暗面的来由和去向。 其实,自己和自己和解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有些人习惯和自己对话,小心翼翼地走进自己的世界并且和自己做朋友,成为了自己的知己。也有些人不会独处,不会尝试去了解自己的性格,只会以一种强迫的心态去鞭策自己做一些追求名利之事。最后会频繁苦恼于这世上最微小的挫折。当然,在这两种极端之间,更多的人处在一种时而自我治愈时而自我伤害的状态。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呢? 图源/Unsplash 02. 活用“内心的力量” 正念,即是开发一个与自己对话的窗口,亦是激发自己“内心的力量”的方式。 在下方的正念录音里,我们可以了解到:紧张,害怕也许并不是一个人胆小的象征;同样,回避,不安也不是懦弱的表现。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内心的力量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并且会有怎样的变化。如果你觉得自己在面对挑战的时候压力很大,正念可以给你很好的帮助。 请大家给自己十分钟时间,认真倾听以下录音。抚平内心的情绪,以一个更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挑战。 这力量安静而明亮bgm 图源/Unsplash
原创正念录音四:和焦虑“做朋友”,你只需要这样做
13/06/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每天,我们都在为不同的事情感到焦虑: 从工作到生活,从容貌到体重,从钱包余额到超市支出,从下周的考试到未来的规划…… 似乎每个人都有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一箩筐,精神也一直紧绷着,渐渐地,焦虑好像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状态。 那么,应该如何应对焦虑呢?关于焦虑,我们需要知道些什么? 01. 我是在焦虑吗? 你曾经遇到过以下的情况吗? 1 在重大的考试/活动前,感到身体不适,比如胃疼、头疼、出汗过多等; 2 对某事的结果产生巨大的担忧,甚至因此逃避做出努力和尝试; 3 不停地关注他人优秀的成绩,并因此产生“我怎么就做不到”的想法。 图片来源:verywellhealth 焦虑是一种难以平静的、对未来或将要发生的事情感到紧张、担心或忧惧的负面情绪,通常会伴随着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出汗等生理反应。它是一种我们的身体在应对压力时的正常反应,通常会随着压力源的减弱而随之减弱。 焦虑也常常指向我们潜在的欲望。当我们想要某样事物(比如一个好成绩)但尚未获得时,焦虑就发生了。试想,如果我们对结果毫不在意,或是非常确定时,都不会因此而焦虑。恰恰是未知的、我们在意的结果引发了我们的担忧,渴望引发了焦虑。 焦虑的情绪通常与紧张、担心、恐惧、失控感相关。 02. 焦虑会影响我的思考吗? 焦虑作为一种进化而来的、身体对于压力所产生的正常反应,在适度时是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的。当我们焦虑时,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肾上腺素加速分泌,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周边环境的觉察能力和反应能力。 然而,过度的焦虑却会成为我们思维的桎梏,使我们失去创造性和理性思考的能力。 […]
原创正念录音三:把这焦虑走没了
06/06/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有研究证明,人每天一半的时间都被消极的“自动思维”困扰着。比如,一看到考试题目,还没有仔细读题,就下意识地觉得自己不会做,这种畏难的想法源于我们欠缺理性思考的“自动思维”。 而焦虑和担忧往往是不合时宜的“自动思维”携带的附属品。才刚碰触到一件事的表面,就不自觉地往坏处想,情绪起伏不受控,又因此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来安抚自己的负面情绪。严重时,这不仅会拖延我们原本的计划,甚至会将计划全盘打乱。 那我们应该如何打破这种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的“自动思维”呢? 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练习正念。 图源/pixabay 01. 什么是“正念”? 正念是用特殊的方式集中注意力,有意识地、不予评判地专注当下,也是我们所熟悉的一种冥想形式,即开放冥想(Open Monitoring Meditation)。 练习者以开放的、不判断的、不执着的态度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和自己的身心(思想、感觉、记忆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练习者的意识达到完全放空的状态,从而避免掉入各种既有的惯性反应之中。 02. 动态的正念 我们熟悉的正念是静态的,需要身心处于一种舒适的静止状态,通过内在与外在的平和来制衡心灵、心思和意识,并超脱物质欲念,感受到和灵魂的直接沟通。 而今天我们所讲述的正念方法是动态的,不要求身体处于静坐或者是平躺的静止状态,相反,我们将动态的行走与心灵的平和融为一体。虽然身体是活动的、是行走的,但是内心仍然能够觉察到宁静的状态,意识放松且适然。 图源/pixabay 这就是“正念行走”,顾名思义,是将行走过程作为观察对象的训练方法,使用缓慢地行走、散步的方式,来充分体察自身的感受和周围的世界,完完全全地活在当下。 图源/pixabay 那么,在你的生活中,哪些场景适合正念行走的练习呢? 可能是在家里,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 或是散步的时候,在人少、从容的地方; 或是情绪来袭的时候,慢走几步,让注意力回到身体的感觉,跳出想法的旋涡; 或是灵感枯竭的时候,来回踱步几趟,让大脑松弛一下。 03. […]
原创正念录音二:寻找考试焦虑的出口
30/05/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面临考试,我们常能感受到自己以及身边同学,会产生一些紧张、恐惧和焦虑的负面情绪。这让我们不禁思考:这难道就是考试焦虑吗? 图源/Pixabay 01. 避免过度的考试焦虑 适当的考试焦虑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但过度的焦虑会引起心理问题甚至不良的生理反应。 许多有严重考试焦虑情绪的人,在考前复习时会感到深深的无力感,那些知识就像一块过于庞大的顽石,一动不动地摆在那里却怎么也无法将其搬进大脑。 这种焦虑会激活你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产生逃避、厌学等情绪,还会让你产生恶心、呕吐、发烧等生理反应。 图源/百度 02. 考试焦虑要靠自己找出口 考试焦虑就像是充满迷雾的森林,我们就像是处于这片森林中迷路的小鹿。周围雾蒙蒙的,只有我们自己一个人孤单地走在这片森林中努力寻找出口,无助又迷茫。这个时候,好想有一阵风,帮我们吹散雾团。可是它没有来,我们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走出这片森林。 图源/Pixabay 如果你愿意,可以跟随我的步伐,先尝试阅读以下的文字,慢慢拨开你眼前的迷雾,寻找到你自己的出路。 调整到一个喜欢的姿势, 由内向外慢慢感受到自己的身心变轻。 脑海中皱巴巴的思维,慢慢地被抹平, 我们的身体正在被一点点地托起。 思维放得很松,肌肉也逐渐放松, 随着自己深切的呼吸, 心境也逐渐平静下来。 这时,我们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一片之前从未踏足过的“空间”。 图源/Pixabay 这时不妨闭上双眼,跟随音频中柔和的声音,去探索这片未知的“空间”。 这辽阔而结实的空间_bgm […]
原创正念录音一:10分钟告别考试焦虑和情绪不安
22/05/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刚背完的,怎么又忘了” “明天考试,我今晚怎么也睡不着” “考试前我就是很焦虑,一坐下来就忍不住心慌腿抖” “我明明会的知识,可为什么考试的时候就想不起来呢” … … 考试到来之际,你焦虑了吗? 图源/Pixabay 首先,我们简单地来谈一谈「焦虑」。 焦虑,是人类对于生活中存在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出于本能的应激反应。而现如今,焦虑慢慢成为一种“时代病”,成了经常困扰我们的一种情绪问题。 正如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指出,适度的焦虑水平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但如果焦虑水平过高,则会适得其反。 那么,当我们考前过于「焦虑」时,又能为自己做一点什么呢? 为此,我们制作了一系列针对考试焦虑的正念录音,希望可以对即将面临考试的你有所帮助。 01. 什么是正念? 正念(mindfulness)是一种非常好的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可以将注意力从对未来的假想与预判转移到正在做的事情上。正念可以让我们有意识地注意此时此刻,与自己的身体、内心进行深层次交流。 图源/Pixabay 02. 如何练习正念?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贾德森·布鲁尔(Judson Brewer)通过戒烟实验提出“正念自控法”。 他的方法有四步,缩写为“RAIN”。 Recognize […]
不哭的时候,心里还在哭!
14/05/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导 语: 今晚,本来先生在孩子入睡前坐着陪孩子的,但我听到他出来关上门,孩子马上哭了,叫“妈妈,我要妈妈!” 我走过去,先生守在门口,告诉我他不肯睡觉还把毯子和枕头扔到地上,所以他决定离开并关门。我就开门进去了。 事后我和我同是临床心理学家的好朋友说起这件事。我惊叹和伤心的是: 孩子这么小就开始了伤心记忆的积压了吗?是不是天下的孩子都是从很小就开始了伤心记忆的积压? ta们和这个世界的互动中,有欢乐也有哀伤,有时哪怕身边人是爱ta的,但是ta经历到的是不明白为什么事情要是这样,为什么ta要被管束强迫,为什么ta的话不被听到不重要…… 看着伤心的我,她说:What I see is that he healed in front of you. (我看到孩子在你面前被疗愈的过程。) 我顿时意识到:我太聚焦在孩子有伤心记忆这个令人伤心的部分,而没有看到当时他在我面前从伤心到表达伤心到抚慰伤心到跨越伤心的信任联结的过程。 如同之前和孩子对话中所说,希望不要只看到和记住不开心的,也要更多看到和记住开心的呀!
2020-2021比突变更可怕的是?
31/12/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2020-2021跨年之际,往回望和向前看,我看到的是“连续”。 尽管世界发生了突变,但是在突变的表象之下,我们生活的本质还是一如既往的连贯、延续。 图源/Unsplash 对于焦虑的人,疫情会成为他们焦虑的新重心,担心健康、生死、战争、阴谋论;心宽的人,仍然“该干嘛干嘛”,不去多想。 孤独的人,更加封闭独处;爱社交的人,继续视频、电话、保持社交距离地聊天。 不运动的人,反正健身房不安全,更有理由不动;爱健身的人,改在家里跳操举重,甚至带着口罩散步小跑。 反对疫苗的人,也拒绝接种新冠疫苗;打惯了疫苗的人,期待快点轮上打针。 消极的人,有很多正当且情有可原的原因,抱怨和抛弃2020;积极的人,在2020里默默做事、风生水起。有很多人的生命和家庭被2020改变或终止了。但是,更多的人,是幸运的。在外界动荡的背景下,大体还算平稳。这时,每个家、每个人,其实仍然在继续面对各家、各人原本就面对的一切。 只要生命不停止,我们根本上要面对的是我们会连贯、延续的“那个”。所谓“那个”,包括:我们的固有心态、思维定式、情绪惯性、行为习惯、人际环境、日常工作。 图源/Unsplash 我们容易重视突变,觉得突变很可怕。但其实,比突变更可怕的是那些几乎不怎么变的。因为,面对突变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对它的培养则植根于日常的那些不变。 比如,一个平时就乐观灵活的人,在突变面前,一定比一个平时就悲观固执的人要适应得好。想提高一个人的应激能力、复原能力,最好在平时没有创伤事件的时候就开始塑造,如果等到出了事再培养那是万不得已的,非常被动。 图源/Unsplash 况且,一个平时就乐观灵活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比一个平时就悲观固执的人要生活得好。突变的发生频率毕竟不高,而不变的“那个”才是天天月月年年影响着我们的。 打个比方,如果身体有疾病,怎么过日子?得保证睡眠,均衡饮食,减轻压力,增进人际互动…… 如果身体没有疾病,怎么过日子?得保证睡眠,均衡饮食,减轻压力,增进人际互动…… 所以,不论如何,我们都得保证睡眠,均衡饮食,减轻压力,增进人际互动…… 图源/Unsplash 当我们把有益的方式变成常态,变成会连贯、延续的“那个”,我们就具备了应对不论是严峻的突变还是无聊的不变的最好的方式。 生命本身是连贯、延续的,要过好这一生,我们就得在那些连贯、延续的事儿上下功夫。 时间、历史、你我,从2020流进2021。 图源/Unsplash
孩子考完,骂也不行夸也不行
30/12/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快到期末了,孩子学习压力大,家长也在一旁担心,一边害怕什么都不做对孩子没有帮助,一边又害怕说错了什么让孩子压力更大了。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依然会担忧,因为孩子的学术考验结束了,可对家长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孩子哪里需要夸,哪里需要帮忙总结经验,家长怎么组织语言才能让孩子听得进去,这都是考试后家长最关心的。 图源/freepik 01. 如何让孩子感到我们是在帮助而不是指责ta? 家长普遍提出的一个问题是: 如何引导孩子看待考试反映出来的日常学习方法、习惯中的不足?在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下,如何在沟通学习方法时,能让孩子感觉是帮助而不是指责?“如何让孩子感觉是帮助,不是指责”这个问题其实代表着家长已经意识到,沟通是会产生歧义的。可能家长比较细腻,捕捉到了孩子的抵触,也可能是孩子很明显地表达出了抗议。总之,有的时候,父母善意的话,孩子的理解却是负面的。ta不觉得你是在帮ta,反而觉得你是在指责ta,觉得你很烦。 图源/freepik 面对这样的情况,其实很多家长不由自主地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会觉得“凭什么和我自己孩子说话,还要小心翼翼的,说一句话还不行了?自己家里人不能够直话直说,随便一点吗?”这种委屈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我们家长的一番好意都被曲解了,不仅有委屈冤枉,更有看着孩子不接纳我们的好建议时的着急,不禁令人头痛。 图源/freepik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够一方面去承认自己的情绪是有道理的,但另外一方面也去接受一件事儿,那就是孩子就是会敏感,甚至会敏感到过敏的地步。在我们看来,孩子是过于敏感的。之所以说是过于敏感,因为ta没抓住重点,或者抓不住重点。我们的重点不是“我要指责你”,而是“我想帮你进步”;重点不是“我说你这里做的不好”,而是“我想帮你做得更好”。可是孩子却只把注意力放在了被指责上,而不是被帮助上。但是,事实是,孩子目前的状态就是这样的,不论我们多不喜欢,我们只能从现状开始着手。 基于这样一份对事实的接受,我们就能真正地小心起来,而且是心甘情愿地小心,而不是之前那种委屈地小心。 图源/freepik 当孩子抗议时,其实ta是在给我们发出一个信号,就是,虽然我们说的话是善意的,但ta感受到了压力,而且超出ta所能承受的范围。一旦孩子发出了压力过多的信号,我们得先接受。因为不接受也没用,于事无补,反而容易起反作用(关于如何认识和走出舒适区,参考《如何把问题变成机会(二):陪着孩子走出舒适区》)。当然,我们都希望孩子的承受力能够提高,但是在孩子承受力还没有那么高之前,我们只能先接受ta现在所处的阶段。好比,尽管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游泳过河,可是如果孩子出于各种原因僵持在河岸不动的话,我们只能接受ta还在这一岸的事实,如果我们已经径自游到河里甚至游上岸了,我们也只能折返来,回到他所在的位置,和他一起,从他的这一岸出发,陪他往前走。 02. 骂也不是,夸也不行,怎么办? 家长普遍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 家长是否需要参与辅导孩子学习,成绩出来后,家长应如何与孩子交流?如果批评孩子,ta心里会受伤,如果说考得不错,ta会说你小瞧ta。我读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是很感慨——父母真不好做,左右为难,说好也不是说坏也不是,到底要我们怎么样才行? 如果好评和差评效果都不佳,那么,我们不妨试试第三条路——不评价。 批评和夸奖孩子,其实都是在评价孩子的考试结果。如果我们去评价结果,我们是把自己放在了评委的高度上,有那么一点点高高在上。好像孩子是考生,是选手,是员工,我们是考官,是评委,是老板,ta向我们汇报工作,我们有评价的大权。 图源/freepik 这样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当然,并不是说家长和孩子之间不能有不对等的关系,家长和孩子本来就是不对等的,这个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这个问题当中,不对等的关系效果不好,所以要避免。 不如换一个角度来看,用更平等的关系来处理问题。一来,孩子在学校已经有老师的评价,同学的竞争了,因此在家里继续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完全没有必要。 二来,不对等的关系还会令孩子不舒服。尤其对于青春期逐渐独立自主的孩子来说,ta是希望打破权威,打破不平等,争取平权,争取话语权的。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哪怕是夸奖,ta也会觉得你是在高高在上地评价ta。 图源/freepik […]
孩子难说服?行为异常?对父母心存戒备?不妨这么做
22/12/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很多家长反应,觉得和孩子的沟通中,仿佛总是有一层看不见的壁垒。 有的时候,当我们在和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我们觉得那些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孩子总是充耳不闻,躲着我们。还有的时候,当孩子和我们意见不合时,孩子总是固持己见,不听我们的建议。甚至有时候,孩子还会做一些令我们匪夷所思的“小动作”。 随着孩子长大,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已经不再是单箭头地“我说你听”,孩子有越来越多自己的想法了,我们家长也需要更新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了。 图源/freepik 01. 不必说服孩子走我们规划的路 有家长提问: “孩子以后想走竞赛这条路,但是我们觉得还是应该先注重培养综合能力,意见不一致,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该如何考虑和解决这个问题呢?” 孩子的未来谁做主,这是一个长久以来的辩论题,几乎每一代的家长都会规划给孩子的理想职业,公务员、律师、医生霸占了前三。我们家长经历过社会的磨练,总结出来最优的职业,摆在孩子眼前,孩子却不屑一顾,双方难免争执不休。这个问题也是一样的,对于孩子的未来规划意见不一,可以想象家中开了不少场辩论赛。 其实除了各占一边地“打辩论”,我们还可以开“圆桌会议”。家长和孩子可以坐在一边,一起开家庭讨论会,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尽量把作为家长的倾向先放在一边,心里不要想着说服孩子。我们假设现在就是一场职场上的圆桌会议,孩子已经长大了,他在公司里为自己的一个设计方案争取实施的机会,我们也给ta这个空间去解释自己的想法。我相信,一旦我们去这样想象的时候,在孩子侃侃而谈、畅所欲言的时候,我们心里就会少一份护犊的担忧,少一点向“不同意”的自然倾斜,反而更能欣赏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计划。 图源/freepik 因为我们也还是希望孩子长大之后,既有自己的想法,又不刚愎自用。所以,只要孩子的想法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言之有物,逻辑缜密,这都是能力的表现,都是值得鼓励的。如果我们发现ta说的有严重偏离事实的地方,我们可以把我们了解到的事实讲出来,做一个对比,做一个讨论,帮助ta规避风险。 在这个问题中,家长也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我和孩子意见不一致,我是怎么想的,我为什么这么想?双方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理由陈述出来,但是过程尽量避免和孩子成为“上下级关系”。不要因为我们是家长,是大人,就好像我们要推进我们的决议一样,希望作为下级的孩子能配合,一旦不配合,作为老板的我们就很头痛,就一个劲儿地想说服孩子来配合我们。可是,这事关孩子未来的学业和人生发展,是孩子的事,我个人认为不应该发展成“上下级关系”。 图源/freepik 我们家长想要协助孩子做决定,那我们就是在一旁提供帮助的这样一个角色,我们可以平等地提出意见来讨论。当孩子和我们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孩子提出不同意见是有勇气的,ta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发现孩子的想法其实还不错,就可以翘首以盼“青出于蓝胜于蓝”了。当我们把自己的心态从拼命说服、逼迫孩子同意我们调整成欣赏的、欣慰的,沟通成功的第一步就迈出了。 回到竞赛还是综合的这个问题,假如孩子执意要冲击竞赛,通过家庭讨论会,我们家长也是可以同意孩子去试一试的。我们可以给点时间观察,一个学期或者一年,没准到时候回头一看,这个决定还是不错的。 像这样的探险会是孩子人生中很难忘的一件事,如果以后孩子遇到了挫折或者胆怯畏难的时候,我们都不需要给ta灌心灵鸡汤的,只要说“你还记不记得你那一年,我们都劝你不要这么做了,但是你坚持了你的想法,也说服了我们,结果你还真的做成了。现在你遇到的可能确实是一个难关,但是如果你能找到自己心里想去的方向,我觉得你是能够走到的。”像这样基于ta的亲身经历的鼓舞,可以在ta暂时失去力量的时候,重新和自己内在的力量连接起来。 02. 耐心解读孩子的“奇奇怪怪” 有家长提问: 孩子上初二,ta在学校有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行为:在大家午休时大声地打呵欠;自习时,自己把两张桌子拼起来,放自己的物品;做值日、擦黑板时,拿洒水壶往黑板上喷水。甚至还有同学矛盾,好几次偷偷往同学的书包上倒水,被发现就哈哈笑。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有哪些教育策略? 看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下,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的家庭,我的孩子身上,我是怎么看待的,我打算怎么做?可能我们也会和这位家长一样,一开始很难理解孩子这样突兀的行为。 孩子有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正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但是我们家长可以通过分析孩子的行为目的和效果,来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这时候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如果操场上大家都在弯腰做体前屈,就有一位同学在做一个向上跳跃的动作,放眼望去,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到这位同学?所以,做和大家都不一样的行为,一个最直观的效果就是会被大家一眼就看到,会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被人评价,引起人的反应,引起人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