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谈的不是我个人对于美国总统大选的观点,而是由美国总统大选引发的、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与你我他息息相关的一个心理现象。
从2015年开始关心美国总统大选至今,我与不同的人谈论过政策、媒体、领导力、价值观等与大选相关的话题,目睹过去四年所发生的事件与政府作为,耳闻各地各类人群的立场与情绪,最后,把我的思考推向高潮的是11月4日。
图源:环球时报
面对实时更新的计票,不同人群继续坚持对立极化的立场;即使立场相同的人群内部,对局势的判断分析也相距甚远;即使判断分析一致的两个人,情感反应的节拍和振幅也各有差异。
人与人想法的不同,随处可见:同一个行为,有人责难,有人体谅。同一个信息,有人接受它是真实的,有人则认为其相反信息才是真实的。即使都认为该信息真实,人们也可能据此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有的人耳濡目染的是这一类言辞,其他人所接触和相信的则是另一派思想。令这个人寝食难安的事,对那个人则无关痛痒……
图源:google
而人与人之间又常常因为不同而产生冲突。不只是在群体、国家层面,在个人、家庭层面,亦是如此。就拿这次大选来说,有的家庭里,先生投川普,太太投拜登,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即使我们撇开大选不谈,日常中,不论与父母、与伴侣、与孩子,可能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缺少共鸣、不被理解、争吵不息、失望不断、“有理说不清”、身旁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
因为不同而产生的冲突,提醒我们深入地反思,人和人具有高度的不一致。
图源:google
01
第一个反思:也许我们并没有真正接受“人与人具有高度不一致”的现实,因为我们忍不住有“把不一致转化成一致”的期待。
人和人的想法不仅往往不一样,而且也往往没办法一样。即使有时能恰好一致,有时能说服同化,但是,常态是大家来自的背景、习惯的喜好、思考的角度、重视的问题、情感的模式各个方面,都互相离得好远。如同一座座相隔且不易架桥的孤岛,人和人有着不同且难以转化为相同的内在。
但有趣的是,即使我们见惯了冲突的 “火花”,却很少认为“这些不一致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往往在没有开口之前,会本能地期待达到共识,不由自主地从“会一致”的信心、“应该一致”的标准、“一致才正常”的预判出发,有一种“我识是共识“的预期。
一旦没有迎来对方的认同,我们内心会愣一下,会因为悖离预期而感到惊讶。
紧接着,我们感到尴尬、不爽、没面子,或者,“ta怎么会这么想?!”的烦躁。
图源:freepik
这时,我们通常会迅速整理思路、组织语言,开启新一轮输出,心想“我解释一下ta就会明白的”。而正是为了得到认同的念头强烈,我们才会有这么强的动机和这么快的行动。
可惜的是,很多时候,解释再多对方仍然“冥顽不化”,我们很难不感到失望。
这时,我们很容易恼羞成怒,“这么显而易见的事情ta怎么就不明白、不同意、不认同我?” “ta是不是跟我过不去?”“ta为什么跟我过不去!”
在愤怒之中,我们“垂死挣扎”地表达,从语言到动作甚至物品,能抓住什么就借助什么来表达。但是,一轮轮下来,“我没有说服ta,我没有办法说服ta,反而在争论中感到受了攻击”,有很深的挫败感。
图源:freepik
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利益,你我付出努力,希望能搭建桥梁、化异为同,,但是过程中,你我双方往往都有某种优越感,不管是地位上的优越感、道德上的优越感、才智上的优越感…… 而优越感,又会进一步地拉大人与人的距离,因为没有人喜欢别人身上的优越感,一闻到优越感的气味,就容易产生抵触、隔阂、反弹。所以,人和人的不一致要转化成一致,是不容易的。
02
第二个反思: 如果我们真正接受“人与人具有高度不一致”的现实,我们应对分歧的状态会随之不同。
如果说,奋力博得认同是我们熟悉的过程,那么也许我们最开头的基调就定错了。即,“我识是共识”的预期是错的,因为现实并不是这样的。
图源:google
也许你会觉得“如果我的认知并不是共识,那现实岂不是很暗淡?” 可是,也许从接受现实真实的亮度开始,反而能把路走得敞亮。
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我们发自内心深刻地认识到“人与人具有高度的不一致”,我们就会减少一点“我识即共识”的迷之自信、“我说了会被认同的”的心理准备、“别人应该认同我,不认同我就是错的”的衡量标准、以及“关系好就得一致,如果不一致那我们的关系就不值得”的社交期待。
当别人说出让我们添堵、扎心的话时,我们也会少一点惊愕,少一点要说服、教育、转变ta的冲动。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平静地意识到“哦,原来ta是这么想的!原来ta会这么反应!”
即使我们希望沟通可以求同,但其实沟通首先是为了彼此看到。
图源:freepik
当我们平静地看到原来ta是这样的,我们就是既站在我们的位置,看着对方站在对方的位置,平静地看着但没有要扑过去拽ta。这时,我们会少一点感到来自对方的压迫感,也会少一点给对方施加压迫感。这时,我们自己的心境,和我们的人际空间,都敞亮了一些。
03
第三个反思: 如果我们真正接受“人与人具有高度不一致”的现实,我们会更接受我们“在不一致之中的共处”。
图源:google
也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适当回避分歧,还能做朋友,过分推敲计较,本来能做朋友的都做不了了。
疲惫时,也许你也会问:“彼此有这么大的不同,还值得相处吗?” 可又有谁说,只有相同才值得相处呢?如果只有相同才值得相处,那我们将只剩下孤独。为了避免孤独,我们相处,可是如果相处中太追求相同,我们只会在相处中进一步孤独。
尾 声
在人和人的高度不一致之下,恐怕真的不能期待人与人的共识。一旦有共识,何其宝贵,值得珍惜。而即使这件事上没有共识,不妨碍那件事上有共识;即使此时不快,不妨碍彼时的和谐。
能相处得来固然好,但是相处得来的程度总是有限的。这不是谁的错。我们彼此真的很不同。
那在不一致中怎么能共处过得去呢?我想,也许,基于对人与人的不同的体认,我们多一点看到“原来ta这样”,少一些优越感和说服的冲动,能对人有用、互相需要,那就挺好,哪怕我们如此不同。
图源:google
编辑:zz
排版:孙韵贻 葛馨天
校对: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