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来自11月13-14日北京十一学习家长营讲座及Q&A

首先,我想分享一个新的概念——成长型思维模式。

这个概念是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Carol Dweck(卡洛尔•德韦克)在Mindset: The New Psychoblogy of Success(中文翻译是《看见成长的自己》)一书中提出的。德韦克最早是想研究孩子是如何应对失败的压力的。她给小朋友出了很多从易到难的题目,并记录了孩子们答题过程中的反应。

她发现当题目逐渐变难的时候,有些孩子就开始发牢骚,“现在一点都不好玩了”,或者是责备自己真糟糕,或者是为自己辩解,“我记性一直都是不好的”。随着题目继续变难,有些孩子很快就放弃了,注意力就转移到别的事上了。结束之后,有些孩子还因为不愿意接受失败而耍赖,强词夺理,明明ta的答案是错的,还非要坚持ta的答案是对的。

这种反应很常见,作为家长,我们可能或多或少在自己孩子身上见到过,见怪不怪了,而让德韦克大跌眼镜的是另一种截然相反的反应。

Image

图源:google

她发现还有另外一种孩子的存在,这种孩子是什么样子?是面对难题,会大叫“我爱挑战”,然后会边冒着大汗边说“我就是想做出来”;还会给自己打气“题目越难我就越应该努力”;甚至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快要做出来了,我之前就做出来过,这次我也行”等等。

这些孩子给德韦克带来很大的震撼,因为之前她认为人只有两种——不能应对失败的和能应对失败的,没有想到居然有人会喜欢失败。而且这些孩子不但没有因为失败而垂头丧气,他们甚至没觉得他们在失败,他们觉得自己在学习

由此,德韦克在对这些孩子的研究中,总结出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

Image

图源:Google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能力是天生确定的,你做的事儿体现你的能力

你事儿做成了,不犯错说明你聪明。成功是因为聪明,而失败说明你不够聪明。如果需要努力,那也说明你还不够聪明。因为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们所理解的成功是做成事儿,所以他们会回避挑战,倾向于待在舒适区,做不需要努力就有把握能成功的事;一旦遇到挑战也比较容易放弃,因为他们认为努力是徒劳的,努力证明他们是不够行的,反正不行还尝试什么。另外,他们对于有用的负面反馈,也就是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他们不爱搭理,也容易把其他人的成功视为对自己的威胁。

Image

图源:unsplash

而成长性思维模式则认为能力是后天培养的,你做的事儿提高你的能力

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理解的成功是成长。而成长就离不开努力走出舒适区,不害怕问题,在问题中努力,在问题中寻找机会,在问题中成长。所以他们倾向于在已经擅长的事情之外去找新的挑战,在挑战面前坚持不懈,把努力当作提高能力的必经途径。在批评中获得学习,也在别人的成功当中找到借鉴和激励。

Image

图源:google

在德韦克的实验当中,有一个七年级的孩子,他讲了一段话,“我觉得智力不仅仅是被赋予的,智力也是需要你自己努力得到的。大部分的孩子在不确定答案的时候就不会举手了,但是我会经常举手。因为如果我答错了,我的错误就可以马上被纠正过来。有时候我也会举手问说这个我不明白你能帮我吗?这么做我就是在提升我的智力。”

你看,这个心态太无敌了! 

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01

称赞孩子的努力

我们现在就来谈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当我们称赞孩子时,与其说ta聪明,天生就擅长这个,不如强调ta付出了很多努力,想了很多办法。

也就是说,把称赞的重点放在孩子的努力上。我们让自己成为孩子的镜子,我们先看到孩子的努力,进而让孩子借由我们看到他自己的努力。我们先来热情地称赞孩子的努力,尽量让孩子也喜欢上努力,感受到努力带来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愿意继续努力。

除了称赞努力之外,我们还可以表扬其他很多方面:

比如坚持不懈,我们可以说“尽管你不确定自己可不可以,但是你还是坚持下来了,坚持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功”;

我们也可以表扬心态,说“你的心态很乐观很积极”;

我们可以表扬创造力,“几个普通的文具都能被你玩出花样来,好有创意”;

我们可以表扬领导力,“你有很明确的目标,而且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一起做”;

我们还可以表扬勇气,比如虽然没有把握,但是勇于尝试挑战了自己;

我们可以表扬选择,可以说“成功都是离不开明智选择的,你这次选择就做得很正确”;

我们还可以表扬细心,比如说“之前奶奶说的某句话你就记住了,然后你这次买的生日礼物就是她那次提到的”;

我们还可以表扬虚心,比如“别人说的话,你没有马上忽略,你会重视,你会在心里琢磨,这种虚心是特别有助于进步的”;

我们还可以表扬守信用,“你说到就做到了,真不简单,我觉得你值得信任”等等。 

总之,与其表扬结果不如表扬过程。

Image

图源:Google

02

身教胜于言传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讨论过适应力以及提高适应力的方法(《如何把问题变成机会(一):适应力提升的五个方法| 文末有案例问答》)、舒适区以及如何能够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如何把问题变成机会(二):陪着孩子走出舒适区》),今天讲述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以及怎样培养孩子的成长性思维模式。

接下来要讨论的方法论其实适用于上述所有这些概念,一个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身教胜于言传。具体指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生活工作中,我们身体力行把问题变成机会。

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分享,“最近睡眠不好,我就去研究一下影响睡眠的因素,读到说入睡之前要远离手机,尤其是蓝光,而看一些单调的内容可以有助于入睡。于是我就开始睡前躺在床上读书了,结果发现的确是比较容易有困意,这样一来我又学习了,又助眠了。”这就是身体力行把失眠的问题变成了阅读的机会,一方面促进我们作为父母的自我成长,另一方面为我们日后引导孩子成长积累了心得感悟。当以后有机会和孩子分享时,因为是出于亲身经历,我们会说得更有底气、接地气、更言之有物,比引用道理更具有说服力,也更能引起孩子对父母的佩服。

Image

图源:Google

第二,在与孩子相处中,我们也身体力行把问题变成机会。

比如在我的一个真实案例中,孩子住校,父母和他平时接触的时间少,周末见面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感觉心离得越来越远。但是孩子体育很好,于是孩子的爸爸就和儿子一起办了健身卡,周末一起去健身,在来回健身房路上就可以聊天。

当然,我还会引导父母该怎样和孩子聊天。他们当时从跟健身有关的话题开始聊,然后就自然而然聊到其他的,比如学校里的生活、一些内心的想法,各方面逐渐深入。那位爸爸也学会了更自然地表达对孩子的欣赏。比如说就从最开始跟健身有关话题,他就表达对孩子体能的佩服和对孩子在训练时候的认真劲儿的欣赏,那么这样几周下来,其实时间并不长,就在几周内一周去一次健身房的来回路上聊天,感情增进了很多。这个就是把问题转变成了机会。

第三,也是第一点的延伸,即与孩子谈话中,我们分享自己把问题转变成机会的一些具体事例和体会。

把“我们想要孩子有进步,但是孩子没进步”的问题转变成了“我们想要有进步,然后和孩子分享我们进步”的机会。

我们也可以和孩子讲述我们是如何从某个错误当中得到成长的。也许当时认为是个失败,事后发现也有意外的收获,甚至回头想想其实也比当时特别顺利地立马成功要好、收获要大。类似这样人生故事的分享不但能够让孩子借鉴,还可以拉近我们和孩子的距离,让孩子觉得我们更加真实、立体,也更可爱。

Image

图源:Freepik

03

多角度看问题

在和孩子谈话中,我们可以示范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然后得出不同的结论和评价。可以是和孩子有关的,比如要不要出国,要不要住校,可以是和家庭有关的问题,也可以大到社会现象。不管问题是什么,我们去示范对同一件事换个角度、换个立场,就能看到非常复杂的不同的侧面。

结语

总的来说,我们如果希望孩子能够把注意力放在“我如何成长”而不是“我表现如何”上,有比较强的适应力,能够将问题转换成机会的话,我们在工作生活当中自己也要实践“成长型思维”,把问题转变成机会,包括在和孩子相处当中的问题。而正因为我们有实践过的努力,我们就可以和孩子分享我们在生活工作当中把问题变成机会的具体例子和亲身体会。同时,和孩子平时的谈话中也应尽量避免非黑即白的、一刀切的或者是命令式的、约束式的语气,而是以一种比较式的、开放的、鼓励多角度思考的方式,作为给孩子的示范。

Image

图源:Freepik

编辑:葛言

排版:孙韵贻 葛馨天

校对: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