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批评更有效的教育方式是询问

06/07/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中华传统思想中提倡的“棍棒教育”让很多人都在被批评中长大,也习惯了通过被批评来学习。然而,在我有限的心理学临床、研究和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我对批评有了日益深刻的反思。 批评,首先照顾的是我们心里的情绪得到发泄,而不是回应了对方(我们要帮助的人)的需求。在这一点上,批评其实是在分散焦点。 其次,批评阻碍了人的自然成长和学习。学习的发生,需要当事人感到安全和好奇。而批评会带来的连锁心理反应是:受惊、关闭、后退、躲避。羞耻心被蛰了藏起来疗伤的人,是没有状态去学习的。也就是说,批评是制造了障碍。当事人得花时间和力气把障碍移除了,才能回来学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批评会让人走弯路。
图片来源:Google
虽然批评是可以督促人进步,但是批评的作用并非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可以找到效果更好、伤害更小的方法取代批评,比如,在危急关头时斩钉截铁地喊停,然后询问、分析、交流情感、讲道理、讲逻辑、协商、定规矩等等。 所以我想说,我们既然是要帮助孩子的,何必要采取“批评”这种方式去对待ta呢?那么如果不批评,又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做的呢? 我们可以做的是询问。 接下来,我将通过一个案例来谈一谈如何用询问代替批评而达到帮助人进步的作用。
一位家长收到班主任老师发来的照片:孩子上课打瞌睡,抓了现行。 这位家长的第一反应是批评孩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火气也很大,在争执和哭喊中不欢而散。批评并没有起到帮助孩子改变的效果。如果不批评,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图源:Google

首先,我们从理解孩子的角度出发——在日复一日高强度的学习下身体疲倦是很正常的。并且,我们带着和孩子一起并肩作战的感觉,我们需要意识到孩子不是敌人,真正的敌人是“犯困”这个常见的生理反应。“理解”与“并肩”有助于我们克制批评的冲动。 转而,温和地询问孩子:犯困会引起ta的何种心情?ta发现什么情况下容易犯困?ta能想出什么方法来对抗犯困吗? 并且,以不置对错、开放坦诚的心态,细致地讨论各种可能性。 最后我和家长、孩子一起总结出了几点对抗犯困的方法,包括早饭少吃一点,喝几口冷水,犯困时向老师申请站着听课,课间上下楼梯活动几分钟,等等。

图源:Google

不久,家长又收到班主任老师发来的照片:孩子站在教室后面,还背对着黑板。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又被罚站了!”心情顿时进入了熟悉的失望、生气、发愁、烦躁的状态。

但是这次家长没有急着批评,而是在面谈中,心平气和地先问了问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孩子犯困,申请站着听课,于是站到了教室后面,而之所以背对着黑板,是因为他正在记笔记。随着这些信息浮现出来,整个画面都改变了性质。

简·尼尔森(Jane Nelson)在《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中强调,作为教育者,我们不用直接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现在应该做什么。相反,我们应该提出好奇性的问题,询问孩子:刚才发生了什么?你觉得什么导致它发生?你有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从中你学到了什么?在开放性问题的引导下,孩子获得了叙事与思考的机会,学习也自然而然地在这过程中发生。

图源:Google

询问,不是审问,是平静的、不带羞辱色彩的,真正有效的沟通。询问,不是一人告诉另一人ta已知的信息,而是借由问题引发回顾与思考,从而两人一同挖掘出之前没意识到的信息,对双方都颇具启发意义。询问,不是从“应该”出发提要求、定目标,而是通过聚焦问题发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找到改善问题的方案。

如果说批评是可以被替代的,那么询问则是改善问题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