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published by Dr. Yi Yang on 4/26/2019 on Wechat 微信公号“孩子出国后”笔名杨麒桢

4月17日,是上海卢浦大桥上17岁男生跳桥自杀。(见《17岁跳桥:不骂孩子不骂娘的第三条出路》)。

4月21日,是北大学生弑母案的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被抓。

一个,儿子杀死了自己。一个,儿子杀死了母亲。

都是,母亲眼睁睁地看着发生。

都是,引起社会对原生家庭问题的唏嘘。

01

如自杀案,弑母案非常复杂。我不了解、也没有资格去评价当事人本身,因此这篇文章也依然是借此开题。

弑母案的报道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所有认识吴谢宇的人对他的评价。

(以下斜体灰色部分摘自《北大学子弑母案嫌疑人被抓,五分钟回顾事件始末》中录用的《【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头顶烈日,站在黑暗中?》。该文对案件有详细介绍与分析。)

无论是北大同学对我说的话,还是之前媒体对其周边人的采访,抑或他留在人人网等社交网络的痕迹,都反映出最为诡异的一点,那就是——没有任何人能说出他的一个缺点。

每个认识他的人不但没有谴责,反而迫不及待用各种褒义词去赞美他。一个同学甚至对我说,他宁可相信自己会弑母,也无法相信吴谢宇会弑母。这些同学都知道采访是匿名的,有的谈不上是密友,他们这么说不是怕得罪人,而是真心觉得他人品正、性格好。

从童年时代起,吴谢宇就表现出了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强大自律性,放学后,他很少与周围孩子进行一些无聊的游戏,而是立刻回家做作业。”江楠至今还记得,多年前她去吴家串门,童年的吴谢宇就坐在客厅的桌子前专注地练习着毛笔字,见到邻居来访,礼貌地起身打一声招呼,随后旋即坐下继续,毫不分心。(自律、专注、礼貌、早熟)

老师称他为“天才”,很难的内容他看一遍就会了,简直没道理可讲。文理科都很优秀,作文写得都那么好。(高智商)

在福州高中是“宇神”,到了北大经济系依然是北大同学口中著名的“大神”。打篮球是“篮板大师”。(高智商)

条理特别清晰,做事逻辑极其严谨。(严谨、逻辑)

情绪稳定。理智。从没和任何人起争执或发生冲突。

性格稳重,说话很顾及他人感受,相处起来舒服,通情达理。

不是那种觉得自己很厉害的男生,显得平和谦虚。

长相干净、高瘦,谈不上帅。

他的人缘极好,热心助人,对待同学一视同仁。

暖男型,对同学朋友女生男生都很照顾,热心帮忙。

有人说他开朗阳光热情,有人说他安静,但不算内向。

每天11点准时上床睡觉(这点他同学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年轻人一般喜欢熬夜),在宿舍买了健身器械锻炼肌肉。(自律、追求完美)

“学校里优秀的学生很多,但毕竟都是十几岁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比如粗心或者害羞,但吴谢宇始终完美。

吴谢宇和我见过的案件的凶手都不一样。他身上最令人困惑的是,人性的弱点在他身上似乎完全被隐藏了。

有个吴的高中老师评论,如果非说他有什么缺点,那就是他完全没有缺点。

一个弑母分尸未遂、携带30多个身份证、逃亡了三四年的人,竟没有人说得出他的缺点。

也就是说,没有人认识他!

02

据网络文章报道,“2015年7月11日在福州桂山路172号的教职工宿舍5座102单元弑母“。

母子相对,怎样场面?情何以堪?!

当时当场,吴母是否满心惊恐疑惑——你是谁?你是我的儿子吗?这是谁!这是我的儿子吗!

至亲反目,血光相见。

有多少父母,能相信,能想象,自己的孩子会至亲反目,血光相见?

更何况,众人眼中如此完美的孩子!

那一刻,那份“不认识”是何等痛彻骨髓、无可救药、扎心而绝望?!

不仅母亲不认识,众人也不认识。这怎么可能是我们认识的他?!

03

认识人,是一个特权。

不是所有人都会让自己被你认识。

人愿意被你认识,是愿意信任你。

得到信任,是一件特殊而宝贵的事。

信任人,不易发生;认识人,也不常有。

吴母对儿子的“不认识”应该由来已久。众人对他的“不认识”亦然。吴谢宇把自己包裹得很紧很紧。

04

什么情况下,一个人会竭尽全力不被认识?

当他知道真实的他具有他人没有准备好认识的地方。

他知道他有一个人设——是他人希望看到的样子,也是他多数情况下可以呈现的样子。

离开这个人设,身边的人会抗议、会镇压,有泪有痛,精疲力竭。

对谁都没有“好处”。

何必不,在语言、行为、思想的某个或多个层面隐藏自己……

孩子隐藏自己,是因为他们学到了暴露自己是危险的、耻辱的、伤痛的、悔恨的。

事实上,身边人对他(她)的要求越高越细,他(她)就越有可能觉得必须时时刻刻表现出与要求、期待相匹配的言行举止,而把不相匹配的包裹、深藏。(关于父母如何处理对孩子的期待,参考《做有觉知的父母,要如何处理对孩子的期待?》)。

05

除了需要处理对孩子的期待,还需要处理孩子对我们的怨愤。

有没有听孩子说过,哪怕就一次,“我恨你!”“我讨厌你!”甚至“我要杀了你!”?

其实,对于儿童,这并不是百年不遇的惊悚现象。

那是孩子在生气。用有限的语言,使出吃奶的劲,表达给你听他(她)的内心世界——多么敞开。他(她)在请你、求你认识她(他)。

随着孩子的长大,从说气话,到不说。

不说了,是问题得到了解决或至少改善?还是,孩子学会了不说?因为,社会化的过程教育了孩子有些话是说不得的,比如杀人;有些矛盾是暴露不得的,比如恨人。所以,孩子不说了。但是内心的感受,有消散吗?还是继续?继续积压、发酵。继续难受。

06

一年年过去。

父母成了孩子最爱我的仇人。孩子成了父母最熟悉的陌生人。

陌生,可以陌生到什么地步?

一年见一两次面?

电话一次五分钟?

互相给出每次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回答?

陌生,可以陌生到什么地步?

你不知道他(她)现在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你不知道他(她)现在追求什么、烦恼什么。

你不知道他(她)现在做什么。现在是什么。

我们做好准备去结束陌生了吗?

我们做好准备去认识孩子了吗?

如果我们特别想去了解一个人,我们会怎么做?了解人的过程是怎么发生的?

第一,我们有一个鲜明的意识——我不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样的。

第二,我们睁大眼睛,观察他,捕捉细节,揣摩心思。

第三,给时间,多接触。

第四,接触中,重复第二步:观察、捕捉、揣摩。

第五,修正对他的了解。

第六,重复第三到第五。

父母有时第一步就掉进坑里了。没有想过,也没有提醒自己说:我不了解孩子,孩子每天都在成长在变化,我对他(她)的认识要不断更新才跟得上她(他)真实的现状啊。

举例,小时候爱吃的(不管是酥糖、麻糖、果脯、云片糕),长大后,你一回家,桌上就有一盘。

我们心头会是什么感觉?

我们知道——父母想给我们喜欢的,父母想让我们开心。

但是,我们真的还喜欢吗?我们真的会开心吗?

我们可能会开心,但是开心的原因不是父母意图中的那个——不是因为准备的点心正中下怀,而是因为我们知道父母有心要迎合我们。

但是,这种开心是有点脆弱的,因为它本身必定夹杂着一缕负面的情绪——可以叫遗憾、感伤,因为我们知道——又一次被印证——他们不了解我!

大家在意图层面,一方传递了善意,一方接到了善意。

但在效果层面,球没进,接口没对上,失之交臂,反而加深了一种我们之间有隔阂的距离感,和遗憾。

更有甚者,孩子大大咧咧地嚷道:“怎么又是这个。不都和你说过了吗,我现在减肥!”这时,是生气,觉得自己反复说过的话,父母充耳不闻,觉得自己没被父母尊重。

进而,父母会觉得委屈,也觉得不被尊重,也会摇头叹气,心头堵得慌。

07

以上是一个小例子,拉了慢镜头。

生活中,哪里会都是以上这种不疼不痒的例子?

也许,我们觉得“万一哪天我不认识我的孩子了”是不好的。但是,我们做好“今天我开始认识孩子”的心理准备了吗?

比如:

“我恨你和我爸(妈)离婚,你知道吗?”

“等我独立挣钱了就不想和你有半毛钱关系,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我经常经常想死,我从9岁开始就有自杀的念头,你明白那是什么感觉吗?“

“真的别逼我学商了,我想学艺术想学考古,你能同意吗?“

“我是同性恋,你受得了吗?”

“我想变性,你明白我说的是什么吗?”

“我追求独身主义,你允许我自己过吗?”

“我为了钱做过丢脸的事,你会杀了我吗?”

“你那句话你都不记得了但戳透了我的心,你能想起来吗?”

“我一辈子努力跑,跑,想跑出你们的阴影,你能不生气地听我说吗?”

……

认识人,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因为你不知道你认识到的会是什么,只有你愿意面对任何、所有、一切你认识到的,才是认识人的开端。而能做到愿意,是需要事先做心理准备的。

借用我在《想跨越代沟、文化、时空隔阂?父母首先要做的九个心理准备》里写道:

1. 请做好心理准备—-你听到的对你而言可能无足轻重、无稽之谈、令你反感。你听到的东西你不一定会喜欢。相反,你可能恼怒、失望、担忧。

比如,你的孩子正在尝试你不同意她(他)尝试的事情。又比如,你觉得最重要的事情,而他(她)压根不在乎。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有告诉你你觉得不重要、没道理、是坏事的事,也请务必先珍惜。珍惜她(他)有告诉你!不要让你的批评性情绪这么快地跳出来,横梗在你和孩子之间,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障碍你们的沟通。

2.请做好心理准备—-你的孩子会变,可能会让你感到陌生得难受。

父母有时会觉得:“因为我养育了他(她),那我当然是了解他(她)的。”这种想法很可以理解。但是,事实不一定是这样的:你不一定了解你的孩子,哪怕朝夕相处。

3. 请做好心理准备—-你恐怕不知道怎么才能帮他(她)。

但,没关系。事实上,不知道怎么帮她(他)远好过:拒绝承认你帮不到,或假装知道怎么帮,或把不符合她(他)实际情况的建议硬要他(她)照做。

如果你接纳自己帮不到但还在那里陪伴他(她),其实是很暖心的。她(他)会感受到。你是在见证他(她)的艰难和坚强。当他们的艰难超出了你的经验、能力范畴,他们有时其实会对自己升起一份自豪感,并且有动力要靠自己走出困境、搞出点名堂来。这样一来,你帮不了的事实客观上反而能起到了激振孩子的效果。

你虽然不知道怎么帮,但你安心地做一个温暖的陪伴—-千万别低谷了这种心态和做法的正面力量!

08

认识人,需要承担后果。

认识人,是发现真实,既然有所发现,就得承担这个发现给你带来的后果。

人都是有七情六欲、复杂阴暗混乱挣扎……的。你的发现不会一片美丽湛蓝晴空万里无云。发现给你带来的直接影响可能是晴天霹雳电闪雷鸣无处可逃。

因此,即使做了心理准备,在发现的当口上,还是会有情绪上的严重后果。

这时,你怎么做?火冒三丈吗?哭天抢地吗?打骂吗?晕倒吗?……

英文有一个词叫“act out”很传神。意思是通过行为来发泄情绪表达自己。比如冷嘲热讽、给脸色、打人,等等。

当父母act out的时候,我们只是在示范如何欠成熟、不理智地应激性地反应。而没有示范如何有克制、有谋、有效地处理。

而有克制、有谋、有效地处理,往往始于,在语言上平静而严肃阐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09

我相信吴母做梦都没有想到北大品学兼优的儿子会杀自己企图分尸。她一定不认识眼前的儿子。

当孩子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当父母成了最爱我的仇人,是彼此的噩梦,互相伤害。

熟悉是因为十几年几十年相处,爱我是因为爱子心切。

但效果是,陌生、怨仇。

为什么?

因为不认识。

我 不 认识 你。

我愿意认识你吗?

我有能力认识你吗?

我做好了准备认识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