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published by Dr. Yi Yang on 4/20/2019 on Wechat 微信公号“孩子出国后”笔名杨麒桢
4月17日晚上10点左右,在上海卢浦大桥上,一名17岁在校高二学生突然跑下车,迅速跳桥!妈妈紧跟其后却未能抓住他,跪地嚎啕,痛不欲生……
整个过程不过,11秒。
据称,自杀的前因是,儿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妈妈载他回家,路上批评了他。
我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包括当天发生了什么以及早先成长经历如何。所以这里,只是借此开题,从这件事延申开来。说的还是我们,是还活着的孩子们,以及还有孩子的父母们。并且,因为学习往往是父母与孩子关系最紧张的焦点,下面我就着重以学习为载体来表达观点。
01
事发之后,舆论有两派:同情妈妈指责孩子的,和同情孩子指责妈妈的。
前者是代表家长的立场、本人也是家长(孩子往往比较大了),后者是代表孩子的立场、本人也已是成年子女。
反映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上,也呈现出两种观点。
如一位朋友给我的短信所写道:“一起学生自杀事件,多种评论,有的说溺爱孩子导致孩子不抗压,心理素质差。有的说应该和颜悦色,不能恶语相加。到底该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它提出了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处理方式。让人有一种“该东还是该西呢?”的困惑、甚至无所适从之感。
而且,这两种观点看似都没错。溺爱,本身就是一个贬义词。溺爱也的确有很多不良后果,心理不健康肯定是其中之一。恶语相加,本身也是一个贬义词。对家人,对你爱的、在乎的人,保护还来不及,没事干嘛要去伤害呢?所以,这两种评论,都在理。
02
那么,为什么它们会被放在一起当成辩论双方,好像有你无我,非得二选一呢?
因为生活是生活。
生活里,有太多熊孩子。多少信誓旦旦要做天下最耐心的父母的人,败给了孩子,忍不住爆发,事后后悔。
生活里,没有字典,定义这是褒这是贬。究竟哪样是对哪样是错如何更好如何更差?界限模糊。
生活里,有太多着急的父母。心切、心焦、心忧。
生活里,没有教练,在每个当下,教给父母,如何处理你家此刻的孩子。
03
同样的,没有教练,在每个当下,教给孩子,如何理解这个概念、明白这个逻辑、记住这个单词、学会这个方法、形成这个心态……
这个高二男生,就这么,一了了之。
他此前,必定有许多不了了之的努力与挣扎!
所谓不了了之,是指,他知道有问题——不论是学习、交往、性格、和父母关系等等,他知道自己有问题、不够好。
他也知道父母知道他有问题、不够好。
他也知道老师知道他有问题、不够好。
他也知道还有别的人知道他有问题、不够好。
这里的“他”其实是千百万学生,尤其是所谓的“差学生”“坏学生”,但即使“中等生”甚至“好学生”,也同样适用。这里的分析,同样适用。
首先,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他都知道?!
在中国这样升学竞争压力巨大的国家,在上海这样一个资源丰富进步的城市,一个职校的学生,在他一年一年长大、一步一步偏离高中大学的“首选轨道”而上了只能进职校的“窄路”,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他“有问题、不够好”?!
我敢保证,一路以来,已经有很多人,各种方法,让他知道这件事了。赤裸地让他知道。赤裸得他不想知道。只想听不见、看不见、忘掉它。
其次,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不知道什么??
04
其实,他不知道怎么做。他不知道怎么做才会更好。
简单举例,大家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我也不想和我的老公/老婆走到这一步,但是就是走到了这一步。
我也不想婆媳关系不好,但是就是不好。
我也不想和父母见面就吵架,但是就是这么尬。
我也不想减肥老失败,但是就是做不到少吃多动。
我也想升职、加薪,但是就是不能像别人那样顺利。
我也想搞搞事情搞点名堂,但是就是没搞起来。
我也想左右逢源,但是就是不会交际。
我也想自信一点,但是就是自信不起来。
……
如果我们都有过这种“我也想啊,但是”和“我也不想啊,但是”的经历,那么,我们可以把这种感觉带入到孩子的身上。
孩子,也不想考不好。
考不好,是因为题目不会做。
他也不想题目不会做。
题目不会做,是因为读不懂题目在讲什么、想不起来老师说了什么、千头万绪不知道从何下手、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每个原因都不同!
对策也不同。
05
小时候,经常听老师、家长说哪位同学是“坏学生”。班上,好学生、坏学生的“阶级”区分很明显。
但后来——在我出国留学啃书本努力学但是学不明白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件特别宝贵的事情:
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些所谓的“差生”,我意识到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可以很近,我觉得特别能理解他们(当然,可能是我以为我理解他们而已)。
他们不是一开始就不想学习,他们是出于各种原因不幸地错过了学懂的机会,此后没有补救,缺口越拉越大,到后来想学都深感无能为力。
我靠自己我不懂就是不懂。会有一种急躁,如同困在房间里的无头苍蝇, 乱撞,痛苦,没有出路。
有的人可能会一直努力找出路;但是,如果有什么事情(比如家长担心的早恋、游戏、动漫、追剧、抽麻、消费、聊天等等),能麻痹,缓解,让人从挫败自卑的痛苦中暂时透透气,于是孩子就去做了这些事情,这难道很离谱吗?抑或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
虽然我体会到的不一定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挣扎的点,可能也不能代表所有成绩不好的学生,但是,我体会到的这一点,是一个很细微而常见、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留意、我们肯定遇到过的心境。
那就是,我不是立定志向要学不好,而是,我本来是想学的,但是我遇到了困难,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我遇到了什么困难、所以我无法有效求助,而我身边也没有人能看出来我遇到了什么困难、并且提供相应的帮助、拉我一把度过难关,于是我卡在这里,着急,挫败,不知所措,于是开始害怕,开始回避同类困难。
这叫“畏难“吗?
如果我被拉了一把度过了这一关,下一关,我会有兴趣、有斗志、有决心,甚至有信心,这时哪怕难,都没关系,这时不畏难。
但是如果我没有被拉一把度过这一关,那下一关,你要我像那些被成功经历正面激励过的同学一样有兴趣、有斗志、有决心、有信心,老实讲,有多大可能?然后,再下一关呢?再再下一关呢?一直类推。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讨厌学习害怕学习的“畏难”也是一砖一瓦——每一个这一关和下一关就是砖和瓦——建成的。
这一砖一瓦,这这一关那一关,可以是非常精分的。
比如,对英语中的介词,就是不会,不知道什么时候用in、on、at。不清楚就是不清楚,只要遇到这个知识点,就会错。只要遇到这类问题,就会怕,会头疼,会想逃,想“我肯定又考不好”,沮丧,分心,发呆,交出的卷子反而更加不好。
要想帮孩子,就一定得找到他(她)精分的困难在那里。
06
我们先问问自己:“孩子的困难在哪里?我有方法吗?我真的懂吗?”
未必。那我们就先冷静一点。
其次,“我对孩子说的话,对他有帮助吗?”
父母要做的不是骂,不是生气,不是表达我对你多失望,你看你多可笑,你看你多失败,我多厌恶你……
其实不需要骂孩子了。他都知道。他也这样骂自己,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要教他方法!
07
要教他方法!
方法,不是,“你要努力学习!”“你不要打架!”
这些不是方法。
是约束性的结论性的规定而已。
请问:怎么努力学习?怎么不打架?
要搞清楚怎么能做到不打架,离不开先搞清楚为什么要打架。
因为人际冲突?那为什么有冲突?是在什么问题上自卑?那如果建立自信?
要搞清楚怎么努力学习,离不开先搞清楚为什么不学习。
因为不喜欢上学?那为什么不喜欢学校?是哪门课哪个老师哪些同学?
如果是某门课,那是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又涉及之前的哪些知识点?
……
好比,补牙,得有针对性地补;切肿瘤,得有针对性地切。
不能是:”你不许蛀牙,不许牙疼!”——你补了牙就不会牙疼。你补了牙才不会牙疼。
不能是:”你不许长肿瘤,不许疼!”——他也不想长啊!谁愿意长啊!
也不能笼统说:”你把牙修好!你让肿瘤消失!”——那是目标是结论。
你可以对医生说这句话,但是医生对谁说?他谁也不说,他直接做。
他做什么?补牙、切瘤。
有用的大夫是能给你在实际操作中补牙切瘤的!
怎么补怎么切?
你希望你左边门牙蛀了医生把右边门牙拔掉吗?你希望胃有肿瘤把肝切一块吗?
他首先得知道蛀牙在哪里、肿瘤在哪里。知道在哪里,才下刀。力求精确。
08
对于孩子,父母是那个医生。
理想状态下,父母是那个医生。直接在实际操作中精准地识别问题、帮助孩子。所谓识别问题,是指,真的看清楚孩子缺什么,卡在哪。然后,提供、补充给他。
退而其次,父母能识别问题,但是不能提供相应的帮助。那也已经非常好了。可以向外界更广阔的资源中寻找可以提供给孩子特定帮助的人、事、物。
再退而其次,父母不能识别问题。那我们应该能将心比心,理解孩子是当局者更看不清(而不是他有意和你做对、毁掉自己前程)。尽量不摆出一副“我知道你的问题”的架势来训人。帮不了就帮不了,没什么大不了。最忌讳的是拒绝承认你帮不到,或假装知道怎么帮,或把不符合他实际情况的建议硬要他照做。(参考《想跨越代沟、文化、时空隔阂?父母首先要做的九个心理准备》)
这样,是有用的父母。
我们是不是要作有用的父母,对孩子有帮助的父母?
作有用的父母,要找准地方再下刀。那问题又来了,下刀的时候要不要打麻醉剂?是不是要根据疼痛程度来?有的手术不用麻醉,有的局部麻醉,有的全身麻醉。对应在父母对孩子“下刀”上,具体什么意思?
分别是:直接说,修饰了说 ,不说但直接提供其他可能性。(具体的以后举例展开谈。)
09
回到开头家长的困惑:“有的说溺爱孩子导致孩子不抗压,心理素质差。有的说应该和颜悦色,不能恶语相加。到底该怎么办呢?”
其实,和溺爱、抗压、心理素质、恶语相加、和颜悦色等等这些词这些条条框框,都无关!
孩子的困难,精准定位,在哪里?
他需要什么?
如何提供?
没了。
这篇的观点,一来想呼吁大家有同理心。既对孩子有同情,也对母亲有同情;既对母亲有同情,也对孩子有同情。
二来——更重要的是——其实只有这样,才能根本改善问题。孩子得到他需要的帮助,父母和孩子在有爱的关系之中。这,是不骂孩子不骂娘的第三条出路。
1 thought on “17岁跳桥:不骂孩子不骂娘的第三条出路”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