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published by Dr. Yi Yang on 9/14/2018 on Wechat 微信公号“孩子出国后”笔名杨麒桢

一位20岁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抑郁了几个月了,来看我。经过诊断,的确符合临床上的急性重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他说:“我有打电话跟家里说,我可能是抑郁了,但是家里说:你就是懒!”

有一种抑郁,叫,妈妈说你懒。

01

其实抑郁和懒很有渊源。懒,是抑郁的表现之一。在抑郁状态下的人,被动疏懒,赖在沙发上床上不动,事不做,人不见,话不说。缺少动态、没有进展,是抑郁和懒的共性。所以,单看表象、结果,人们容易把抑郁当懒。

但是,抑郁和懒有很多不同。第一,抑郁有一些症状是懒所没有的:情绪低落、忧伤、悲观,易哭、易怒,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警觉降低,纠结犹豫,反应变慢,动作变慢,语速变慢,声音微弱;精力下降,动不动觉得很累,再简单的事情都变得非常难,拖延、逃避,小到洗澡这样的日常,都做不了,甚至下不了床;身体不舒服(恶心,胸闷,疼痛等);恐惧绝望,内疚自责,自我厌恶,觉得自己没价值是累赘,死了对大家都好;甚至有被迫害的幻听幻觉。总之,是情绪、认知、行为、身体、意志各方面,功能下降、受损。当然,这些是重型抑郁症的全面症状,落实到个人,程度不同,表现不同,不是所有症状都要具备的。治疗师会综合判断,来诊断和治疗。

第二,即使在相似的表现上,也有不同。懒可能是不吃,而抑郁则,可能不吃,可能吃不停。懒可能是贪睡,而抑郁则,可能贪睡,可能失眠。懒是对某些事情没兴趣没动力,而抑郁则,对几乎所有事情都没兴趣没动力。懒还是有事情让你开心的,而抑郁则,几乎没有任何事情能让你开心。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懒,里面有主动选择,而抑郁则没有。人会选择懒,人不会选择抑郁。人会想,“我要偷懒”“让我偷懒不被抓吧”,人不会想“我要痛苦”“让我活着不如死吧”。(这涉及父母请不要再说“你就是懒”的第二个原因)

留学生有抑郁症状,远比我们想象的普遍,《爸妈成金主…》和《你想的留学理由都“未必”。怎么办?》两篇文章可以帮您更好的理解为什么这么普遍。

因此,请父母不要再说“你就是懒”的第一个原因是,其实不是懒,是抑郁。只有意识到了,接受了,面对了,才能处理。才能解决问题。否则,会误诊,无谓地拖延痛苦,甚至酿成大错,遗憾终生。

02

为什么请父母不要再说“你就是懒”?第二个原因是,这会让孩子抑郁,也会让你抑郁

抑郁的发生,是习得性无助的过程。也就是,反复努力,反复失败,挫败累积,力气被掏空,兴趣被掏空,决心被掏空,勇气被掏空,希望被掏空,空空的,蔫蔫的。

其实,说“你就是懒”的时候,父母的一个逻辑前提和预判是:孩子是有意的,明明可以那样,她(他)非选择这样。

这个预判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但如果不觉察到“我们做了预判,而且这只是一个预判”,我们就会深陷在这个预判之中,深信不疑。后果是,你相信孩子是有意选择的,并且经过你的灌输,孩子也相信自己是有意选择的。

这时,孩子会困惑。首先,“我为什么要有意选择懒惰、不努力、不听话、不上进、不好?我是哪里有问题才会这样,好的不做做坏的?”孩子就会对自己的品质人格发生质疑。

其次,“我也不想懒啊!可我怎么就控制不住自己呢?”孩子可能怀疑“懒”是深入骨髓、不可动摇的,从此也用“懒”的有色眼镜看自己、预期自己,并落入预期、强化预期“我就是懒”。

以上这两种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可能会让孩子发展成慢性抑郁。

此外,说“你就是懒”的时候,父母在给孩子定性:你不好。父母一再地说“你就是懒”,孩子就一再地体验挫败:被嫌弃、看不起,而且是被自己的父母嫌弃、看不起。这是很内伤的。父母有时会高估了批评的好效果,而低估了批评的坏效果。也就是说,以为骂他(她)他(她)会改(好效果),而大意了骂她(他)她(他)会受伤(坏效果)。不一定会改,但一定会受伤。可是,受伤了还不改,那叫父母怎么办?父母也非常为难。(本文在谈第三个原因时,会做初步讨论。)

其实父母一再地说“你就是懒”,是一再地想让孩子不懒,可孩子依旧如故,父母也就一再地体验挫败:无效、无能、无威信,而且是“连自己的孩子都管不好,连自己的孩子都不听你的”。这也是很内伤的。

长期下来,一个觉得“我改不了了”一个觉得“他(她)改不了了”,都习得性无助。并且用自己的无助,强化对方的无助。当孩子陷入“我改不了的,我就这样了”的无力无望中,它折射出的是孩子眼中,父母看他(她)的眼光“改不了了,就这样了”,也就是说,父母先无力无望了。

于是,这成了家庭共同的伤痕。只是,父母和孩子站在同一条伤痛河流的两岸,看似对立,但彼此喝进肚子里的是同一瓢遗憾。

03

为什么请父母不要再说“你就是懒”?第三个原因是,归因当慎重!

人面对事情,会不由自主地找原因,称为归因。“你就是懒”是一种归因,即孩子不做的原因是懒。

究竟,是不是呢?

比如,孩子不写作业。背后发生的具体情境可以有很多:

不会写,除非有人教,否则坐在书前也是浪费时间;

喜欢先玩再学,喜欢把要交的东西在截至时间的前一刻完成,绝不提前;

忘了;

想等同学做完了,有题要问同学;

生你气,所以拿不学来气你;

手上好玩的停不下来;

……

许多可能,各不相同。处理方式,能一样吗?不能。更何况,哪一个真的算“懒”呢?

笼统地一句“你就是懒”,恐怕才是有点“懒”。

当然父母不是有意要懒。最勤劳的莫过于父母了。大多数父母,为孩子做什么都可以。其实,“你就是懒”背后有爱之深、盼之切,和焦虑之急。很多父母在做孩子的时候,也被笼统地说“你就是懒”。背后也有他们的父母的爱、盼、焦虑。但效果未必好。

之前《想跨越代沟、文化、时空隔阂?父母首先要做的九个心理准备》谈到 父母要警觉自己的认知扭曲现象。一味归因“你就是懒”,就是一种认知扭曲。以偏概全、妄下结论、僵硬。

在身心的运作上,归因是接下来的情绪、决定、行为的基础。如果归因偏差了,就会产生不必要的情绪,不正确的决策,和不解决问题的行动。

如果父母简单粗暴地归因,而不去反省归因是否准确的话,孩子会潜移默化地学到。比如,感到父母不理解自己的时候,归因说,“他们不爱我”。这和父母说“你就是懒”一样,其逻辑前提和预判是:父母是有能力理解我的,明明可以理解却不去理解,这不就是有意做对或根本不在乎吗?所以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讨厌自己。而心理学上,归因和动机密切相关。在这样的归因之下,孩子很容易有动机去逆反、有敌意,“你不是说我懒吗,我就懒给你看!”。

归因包括多个维度:内在还是外在,可控还是不可控,稳定还是临时,普遍还是特定,整体还是局部。比如,如果孩子没考好了,你说“你笨”,那是内在、不可控、稳定、普遍、整体的归因。如果你说“你这次没重视”,那是内在、可控、临时、特定、局部的归因。如果你说“卷子太难”,那是外在、不可控、临时、特定、局部的归因。

如果孩子习惯了把失败归因于内在、不可控、稳定、普遍、整体性因素的话,每一次失败就是一个对自我能力、自我价值的打击。谁会喜欢打击,否定,和伤害呢?于是,会不由自主地回避挑战,其实是回避失败。即使父母面对一件事,首先看到的是机会、可能成功、成功了有多好,但孩子首先看到的则是困难、可能失败、失败了有多怂。这样,就很难成功。

成功的人的归因是有一些特点的。遇到挫折,反省但不过分自责(因为既不无视内在因素但也不无视外在因素),想我怎么改变处境(因为挫折被归因于可控因素,或不稳定、不普遍、非整体性因素)。遇到成功,自信(因为成功被归因于内在因素)但不自大(不无视外在、不可控因素)。对人对己,不预设明明做得到却有意不做;而是多想,怎么运用内外在因素帮助自己、别人做到,于此同时接受一时半会儿还做不到。用大家喜欢的“正能量”这个角度来说,衡量一个人有没有正能量,可以看他(她)的归因习惯。

那怎么样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好好归因呢?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练习更全面、更符合事实、对身心健康更有益处地归因。不仅做归因要慎重,表达归因更要慎重,为孩子树立榜样。听到孩子的归因时,要警觉,引导他们看到事情都是同时存在很多面向的,引导他们形成能帮助他们取得成功的归因习惯。当我们有关归因的思维和语言,变得丰富,变得细腻,变得灵活,这是教育更成功的基础,也是亲子关系(或一切关系)更好的基础。

综上,为什么请父母不要再说“你就是懒”?因为,其实是抑郁。因为,会引起抑郁。因为,会造成有害的归因习惯。父母,就算是铁人,也是人,一定有被孩子激到爆的时候。爆发的时候骂一句“你就是懒”,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平时,绝大多数时候,我们要抛开这个“懒”处理,而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才可能有好效果。有了好效果,对父母和孩子就都是成功经验。习得性无助就可以变成习得性乐观。

 

 

 

Recommended Readin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