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 父母成长, 亲子, 儿童期

儿子对我说:你再也不是我妈妈了!走开!

1 min read

22/10/21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杨意谈心”在新年里的第一次谈心,我也想接着这样谈。 图片来源:pixabay 昨天,我和4岁半的孩子用颜料在石头上画画。沉浸在作品中的我,突然被他的一声大哭惊醒。我抬头一看,他橙色的石头上抹了一块违和的棕色。 他错怪我把棕色混进了橙色颜料盒里,再被他不知情沾出来,所以玷污了原本应该满是橙色的画面。我第一反应是解释,但他不听,一个劲儿地哭。 我理解,他是心疼画被毁了。但我知道这是可以挽回的,只要在上面再涂一层橙色就可以修复了。 于是,我提出帮他修复,他大叫着“不要!”。 我共情,“我知道你很生气”,没用。 我安慰,“我可以把它修好的,相信妈妈”,没用。 在情绪决堤的边缘,他嚷嚷道:“你再也不是我妈妈了!走开!走开!”边嚷嚷边拽我的腿,把我脚上的拖鞋一把扔到边上。 图片来源:pixabay 当时,我的心底有一个冷静的声音在说:这只是孩子在表达生气,你可不要掉到“你再也不是我妈妈了”这句伤人的话里面呀。 此时,因为他强硬地坚持要我走开,又拉我腿又扔我鞋,我说,“好,我走。”说出这话时,我注意到我的声音里有“走就走”的小赌气。 孩子同时也跑开去找爸爸。 而我也独自来到卧室,让自己在那句伤人的话里掉了掉,在情绪里掉了掉。我感到生气,但气焰并没有太强烈,给当时不在场的先生发了短信,讲述了事件过程和我的委屈。 情绪稍微冷却了一段时间,我从卧室走到办公的房间,孩子听见了我的脚步声,叫:“妈妈!妈妈!妈妈!”,想要过来道歉。 而让我惊讶的不是孩子的主动求和,反倒是我这个当妈妈的没搭理他,还在赌气——在此之前,我并没有想过当孩子道歉我要如何回应,没有做出任何决定;于是,我似乎在看另一个人一般,我看这个人如何自发、自行、自然地上演她的行为。 图片来源:kidsworldfun 见我没回答他,孩子跑到我办公室,道歉。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对他说:“知道吗?你是我孩子,这是我的幸运,我很珍惜;我是你妈妈,这也是你的幸运,你要珍惜。” 我边说边惊讶于这句话背后的意图是树立他对父母感恩和内疚感,可我真的认同这个做法吗? 他心不在焉,并不理会我的话,我也表示不接受他的道歉。他走了,过了一会儿,又来了,第二次道歉。 这次,我也改了方式,我问他,“你喜不喜欢我是你妈妈?” “喜欢。” “为什么呢?” […]

养育, 家庭, 亲子, 儿童期

等我大了,你就老了,等我老了你就死了!

0 mins read

06/22/21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导 语: 和孩子谈论死亡,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吗? 有时候,我们总是因为话题过于悲伤和沉重,选择避而不谈。但当这些话题不经意地出现在生活中,当我们不以悲伤的姿态谈论它们时,会欣慰地发现,我们收获了片刻安心和疗愈。 死亡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没事的时候会忘,有事的时候又扛不住情感。 也许,未来再谈起死亡时,我们会有更多的悲伤沉痛和抗拒,从而更复杂和堵塞,不像这次的通透和平静。 但是,我会提醒他我们居然发生过这次对话。有些事情,只能靠多提醒事实是什么样的,而与我们喜欢不喜欢无关。 这次偶然发现,我们对死亡的事实达成了共识,这是一个让人安心的起点。 我长大了你就老了。 我老了你就死了。 我身边人死了。 我死了。 我的后人也死了。 就是这样,要面对死亡,我们都一个样。而死之前,每一天每一刻怎么活(有时怎么活也影响到怎么死),就是各式各样了。 你如何长大? 我如何变老? 你我如何走近死亡? …… 这些问题,不想也会长大、变老、死亡。但是只有想,才会感到活着。

家庭, 亲子, 养育, 儿童期

等你准备好

1 min read

01/10/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我和先生晚饭后想去散步,请奶奶在家陪孩子,但是孩子不愿意。原因是害怕坏人来,需要被保护。 他伸出拳头打向自己的胸口,身体即刻倒向一侧,表示奶奶不堪一击。 开始的时候我没当回事儿,但他说着说着眼泪都出来了,满眼的害怕。 我感到也许他既害怕坏人也害怕我们不顾他的感受依然离开。陷在恐惧中的他哭得越来越响。我坐在他旁边抚摸他的后背,试着让他平复。 但我突然意识到,他也许担心我安慰他是不想他哭,一旦他安静下来我们就会离开,所以他在抗拒“变得安静下来”。 (特别修正:文末两图互换位置)我理解,站在我们的角度,忙累了一天,就想散个步,却被孩子的哭闹杀出个程咬金来。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试图说服“没有坏人,你是安全的”,说服不成后我们可能难免会着急和心烦,责怪他不明事理,嫌他不可理喻,哭声烦人。 但是看着孩子的眼睛,不知道为什么,我不由自主地会脑补孩子可能的内心活动,然后有些心疼。 他是真的相信有坏人(不知道是不是看Ninjago的缘故)。他的逻辑没问题,“虽然你们说没有,但万一有呢?” 他不能放心就是不能放心。我不能让他在害怕中孤独。生活节奏这么快,很多事情没法等。但如果等得了,我们可以等孩子准备好。

父母成长, 亲子, 养育, 儿童期

不哭的时候,心里还在哭!

1 min read

14/05/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导 语: 今晚,本来先生在孩子入睡前坐着陪孩子的,但我听到他出来关上门,孩子马上哭了,叫“妈妈,我要妈妈!” 我走过去,先生守在门口,告诉我他不肯睡觉还把毯子和枕头扔到地上,所以他决定离开并关门。我就开门进去了。 事后我和我同是临床心理学家的好朋友说起这件事。我惊叹和伤心的是: 孩子这么小就开始了伤心记忆的积压了吗?是不是天下的孩子都是从很小就开始了伤心记忆的积压? ta们和这个世界的互动中,有欢乐也有哀伤,有时哪怕身边人是爱ta的,但是ta经历到的是不明白为什么事情要是这样,为什么ta要被管束强迫,为什么ta的话不被听到不重要…… 看着伤心的我,她说:What I see is that he healed in front of you. (我看到孩子在你面前被疗愈的过程。) 我顿时意识到:我太聚焦在孩子有伤心记忆这个令人伤心的部分,而没有看到当时他在我面前从伤心到表达伤心到抚慰伤心到跨越伤心的信任联结的过程。 如同之前和孩子对话中所说,希望不要只看到和记住不开心的,也要更多看到和记住开心的呀!

自杀, 抑郁, 青春期, 儿童期

抑郁这么普遍,是时候正视自杀了!(二):孩子自杀,父母的伤痛有多复杂

1 min read

继上一篇文章《抑郁这么普遍,是时候正视自杀了!(一):孩子自杀的征兆和预防》提到了孩子自杀风险之后,我们这篇文章要继续讲一个无比重要却又让人避之不及的话题——丧亲和哀伤。 01. 丧亲的哀伤究竟是什么? 关于丧亲之哀伤(grief),早在1969年,瑞士精神科医生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在《论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里,阐述了丧亲哀伤的五步骤模型。   这五步骤依次是否认、愤怒、谈判、绝望、接受。   丧亲哀伤的五步骤模型 _ 否认:在否认中,人拒绝承认死亡事实,“不会的,不可能,他(她)没死!”,甚至重复一些亲人死亡之前的行为,比如在餐桌上为死者留一个碗。 _ 愤怒:愤怒可能发泄在自己身上,或者身边的人、医生、与死亡有关的人身上,抑或死者本人甚至神的身上。“为什么是他(她)!不公平!” _ 谈判:在接下来的讨价还价里,典型的想法有“让他(她)活过来吧,让我做什么都愿意!” _ 绝望:而无论如何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挣扎过后人都会陷入沮丧,曾经和死者有关的、对于未来的梦想都破灭了,有的人会厌世,“我也不想活了”。 _ 接受:最后,有的人能达到接受,“人就是不在了,我没有办法改变,我得继续生活,做该做的。” 后来,又因为看到以五步骤模型为代表的早期哀伤理论,不能准确形容哀伤者的经历,甚至会限制哀伤者对哀伤历程的理解,学者们提出了现代哀伤理论。 首当其冲的要属斯筹博和斯楚特(Stroebe & […]

自杀, 抑郁, 青春期, 儿童期

抑郁这么普遍,是时候正视自杀了!(三):孩子自杀后父母如何走下去

1 min read

如之前所说,自杀令人感到难以启齿,家人和周围的人都不愿意去谈。自杀会让活着的亲友在亲戚、邻居、同事中变成被议论的对象。 想说出来的人,可能因为其他家人的严禁、反对而不能说。甚至有时亲友之间会互相埋怨,导致本来只能依靠亲人彼此抱团取暖的刚经历过丧子之痛的父母们,反而连这个安全的港湾都没有了。 丧亲之痛很深,却缺少途径疗愈。而心理咨询师正可以弥补这些被阻断的沟通。 图片来源:pixabay 我强烈建议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帮助。 眼动脱敏再处理疗法(EMDR)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能够降低自杀幸存者的创伤的疗法,此外还有其他循证治疗的方法,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咨询师、医生和疗法。 孩子的自杀往往给夫妻关系带来重创。比如,一方指责另一方要为死亡负责。 即使双方没有互相埋怨,但是因为两个人的哀伤进程可能步调不一致,比如一方始终走不出来,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对家庭的责任也停止履行,造成另一方在耐心等待之余的不满、烦躁、积怨。这时,夫妻心理咨询非常必要。 图片来源:pixabay 除了个体心理咨询和夫妻心理咨询之外,自杀幸存者互助小组或者丧亲哀伤小组也很有帮助。和其他自杀幸存者或丧亲者的互动能够减少羞耻感和改善孤立无援的处境,也能让我们把自己的哀伤反应和其他人的反应相比较,通过看别人在类似处境中 如何应对和如何努力学习新的适应方法,供自己借鉴和尝试 除了参与正式的小组,如果有机会,也可以和有类似经历的父母私下接触交流。 不论采取个体咨询、夫妻咨询、团体辅导或其他自助方式,我们需要有一个心理准备,自杀丧亲的疗愈往往是一个漫长、缓慢适应、逐渐赋能的过程,没有快速的解药。 如果有人说“你太沉浸在往事不能自拔,你应该向前看,不要作“祥林嫂”,他(她)虽然是善意的,道理也对,但是他(她)可能对丧亲哀伤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刻。 丧亲哀伤不是可以“让它过去的”,只能“和它共存”,不能“忘了它”生活,只能“带着它”生活。 图片来源:pixabay 如果我们内心很矛盾、纠结、错乱,那是正常的,因为自杀所引发的情感本来就是错综复杂的。 可以考虑在咨询师的引导下,用内在家庭系统疗法(Internal Family Systems),分别看到内心哀伤的、愤怒的、愧疚的、恐惧的那些部分……和我们内心不同的部分分别共情。 虽然悲伤、愤怒、愧疚、恐惧等等仍会存在,但我们变得可以和它们共处了。 图片来源:pixabay 我们也需要觉察内心是否存在脱节于现实的想法。 一方面,我们的愧疚感是否符合现实?有时当事人确实难逃关系,但有时当事人的愧疚感是缺乏事实基础的、过度的、无谓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一边接纳我们内疚的真实感受,一边愿意以开放的心态浏览事实、分析逻辑、区分主观情感上感到的责任感和客观发生的责任认定。 […]

抑郁, 青春期, 儿童期

抑郁的孩子喜欢“躺平”,是受到父母的影响?

1 min read

07/06/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01. 喜欢“躺平”的抑郁症孩子 我在临床工作中,曾经接触到一位有重度抑郁症的女孩,对生活和人性持有悲观的信念和厌弃的立场,因此 小小年纪就“躺平”,对未来没有什么兴趣、追求、动力。 当有人喜欢她时,她觉得那个人对任何人都会献殷勤,自己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当有好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时,她觉得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根本不值一提;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时,她觉得更黯淡了,这样的生活不值得每天辛苦地过,因此断断续续有轻生的念头。 图源/Unsplash 02. 从“人格”和“气质”看抑郁症 我们在生活中体验到的人格特质数不胜数,好比阳光里的色彩,斑斓变幻。好在心理学的研究帮我们做了梳理归类。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人格理论模型之一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精神病学教授罗伯特·克洛宁格(Robert Cloninger)的人格生物社会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结合了遗传学、神经生物学、心理学专业的知识,认为人格(personality)由气(temperament)和性格(character)组成。 图源/Research Gate 气质包括四个方面:对新奇的追求程度(novelty seeking)、对伤害的敏感与回避程度(harm avoidance)、对奖励的依赖程度(reward dependence)、坚持不懈的程度(persistence)。 对新奇追求程度高的人,往往容易激动、热情、急躁,得不到新奇感则容易产生厌倦。对伤害回避程度高的人,则小心谨慎,思前顾后,容易紧张、焦虑、疲劳、悲观。对奖励依赖程度高的人,往往敏感、温和、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坚持程度高的人,则努力、沉稳、忍耐。 图源/Unsplash 而性格包括三个方面:自我引导(self-directedness)、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 合作(cooperativeness)三个方面。 合作程度高的人,善于与人建立关系。自我超越程度高的人,有形而上的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创造力。自我引导程度高的人,自立,自我管理,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富有责任心地想办法实现目标。 图源/Unsplash 在气质的四方面和性格的三方面中,心理学研究发现,对伤害的高回避(对伤害失败损失敏感恐惧回避)和对自我的低引导(缺少决心和能力调控行动以实现目标),是和抑郁症关系最密切的两大人格特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