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Q群体离我们并不远
Category: 跨文化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心理论坛:留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04/17/19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3月30日,第一届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心理论坛在哥大教育学院顺利召开。这个为期一天的论坛探讨了包括“心理与新媒体”、“心理咨询行业洞察”、“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学人的一万种可能”和“留学生心理健康”等多个心理学热门话题,并吸引了众多著名高校学生和学者到访。 由杨意(杨麒桢)博士主讲的留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吸引了包括学生、家长、学校管理层人员等不同群体的观众。不仅整个教室坐满了,最夸张的是,一场原计划45分钟的讲座,居然演变成了3个小时的深度分享和热烈讨论。 (讲座现场) 该讲座探讨了为什么要对留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特别关注,他们心理健康的现状如何,寻求心理帮助时经常面临哪些困难,以及留学生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等。这些都是杨博士提前了解到的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首先,留学生心理健康值得特别关注的点在于他们在留学生活中会经历很多有形和无形的压力。包括文化隔阂、社交中的障碍与孤独、在生活中使用第二语言带来的焦虑、学业压力、与老师校方互动中的困难、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迷茫、原生家庭关系中的矛盾、建立认同感过程中的挑战,等等。这些围绕着留学生身边大大小小的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妥善的疏导,最终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的产生。据统计,在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29%有过焦虑症状,45%有过抑郁症状。这些在心理健康上需要帮助的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得到帮助呢?答案是否定的。即使这些学生愿意寻求心理咨询帮助,他们依然面临着来自家长的不理解和学校及社区心理疏导资源的短缺问题。那么当外界资源有限甚至无法获得心理帮助时,我们又应该采取什么方法进行心理调节呢。杨意博士结合案例详细展开自救的方法。比如,对于处理完美主义倾向下的焦虑和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抑郁,第一步要觉察到“此刻我在焦虑”以及“此刻我焦虑的内容是什么”,第二步要认识到自己习惯性的认知偏差。第三步用更有适应性的思维来取代认知偏差。 专题讲座结束后,杨博士和部分观众进行了圆桌讨论。在该环节中,讲座中涉及的重点问题得到了更深入的探讨。首先,近些年来,随着国内赴美留学人数不断的增加,我们观察到有低龄化趋势。这导致现在出国的低龄小小留学生相比于较早几年出国的大龄留学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举例说明,如何处理和住家的关系?思维方式变化引发难以和国内父母沟通怎么办?另外,大龄留学生普遍会遭遇的问题在这些低龄学生身上依然存在,包括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与美国本土的差异。杨博士在讲座里概括到:“当今留学生面临的困难是非常立体的,渗透在生活的每个细节。” 据统计,2018年,全中国的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超过66万(如果没有概念,参照2018波士顿总人口是69万)。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从个体,上升到了社会层面。从学生和家长入手,提高群体的心理健康意识及相关知识是解决上面列举出的问题的重要一步。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轨迹不可逆更不可预见。这样的特质造成了留学生心理问题泛滥、相关心理服务匮乏的现状。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并且最大化的帮助身边的人,这样一来,10年或20年以后我们的孩子才不会因为相同的问题而挣扎而感到痛苦。 (杨意博士与论坛主办方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美国留学生签证新政一波三折,我们怎么想,我们怎么办?(文末有彩蛋干货)
16/07/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7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学生签证限制取消! 回看这段时间留学生们经历的一系列因为疫情引发的连锁反应,大家都不免唏嘘。 2020 年 7 月 6 日,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发布了 2020 年秋季学期 F1/M1 学生签证的新规定: · 2020 年秋季课程全部是网课的,需要离境 · 如果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授课的,则可以留在美国 消息一出来,留学生和准留学生群体炸锅了。 图片来源:freepik.com 我们都知道,2020届毕业生被称为“被全世界同情”的毕业生,被同情地名副其实 ——各种焦虑与迷茫,只有每位毕业生们自己,冷暖自知。难怪一位2020届毕业生,在ice政策出台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哎,忽然有点庆幸自己毕业了,心疼还在继续读书和即将要来读书的孩子们……” 然而,我们不是应该去比较谁更值得同情。我们是要去看到谁需要我们去发声和传递温暖! 图片来源:freepik.com 我直接工作和间接接触到的学生,包括已经在美国的留学生,也包括在世界各地的国际高中准备来美国读大学的准留学生,既包括中国学生,也包括其他国家(如韩国、西班牙等)的学生。大家的反应普遍非常强烈而复杂。普遍感到震惊和不可理喻(shocking and ridiculous)。 […]
还出国吗?——计划留学的我们,现在怎么办?
09/07/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我们做了疫情下留学申请者心理动态的调查。 01. “2020疫情对当前申请出国留学是否有影响?” 80%的回答者选择了“有”。 而至于“哪些具体因素影响留学申请”,80%的回答指向“疫情控制”和“排华问题”,60%提到“社会治安”、“国际政策”和“心理健康”,其他影响包括“经济形势”和“教学教务”。 在各种因素影响之下,原本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们,在疫情下的数月中,经历了起伏不断的担忧与迷茫。 一方面,留学目标国的疫情状况牵动着学生和家长们的心。 图片来源:freepik.com “当美国确诊达到100多万新冠病例,还有一些暴乱事件,都会对我之后的申请过程中的心态变化产生一些影响。我会想美国的疫情最后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我能不能顺利申请,顺利读书。此次疫情势必会造成针对华人的歧视情绪的激增,未来入学后是否会遭到不公的排华对待,我也有一些担心。” 另一方面,除了对于“疫情”“安全”的担心之外,有些学生们经历着反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焦虑。 图片来源:freepik.com 疫情之前只是准备出国,但现在“同时准备出国和考研,而两者需要的东西不一样,要做两手准备,很麻烦。”“今年很多学生申请延后一年入学,不知道明年招生政策和名额有什么变化。”可以说,现在看到的都是困难,而未来更是模糊不定。因此,“尽管没有放弃继续准备申请,但是心情已经受到影响,这就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当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自己的评价因为由恐慌导致的失误不断下降。并且对可能的失败结果的不断想象,打击着目前继续奋斗下去的信心。最后假如真的失败了,则进一步印证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一个预言的自我实现。”可以看到,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焦虑已让一些学生陷入自我打击、自我折磨的恶性循环。 02. 图片来源:freepik.com 顶着上述各种内外压力,“2020疫情是否有更改或取消你的出国计划呢?” 对这一问题,约15%的回答者选择了“有”,约30%的回答者选择了“还在考虑中”,而略多于50%的回答者选择了“没有”更改或取消出国计划。 对于没有因疫情改变出国计划的,我们追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依旧想要出国留学?”。回答主要集中于“出国留学是我的目标,此想法不会因任何事动摇”。 值得注意的是,因疫情而动摇出国申请计划的同学,坦言“有动摇但不完全是因为疫情的因素,只能说是疫情加大了我的恐慌和不安全感”。 可见,留学申请者的内心坚定程度是不同的,这很正常。而内心坚定程度对我们做事做决策的影响极大。原本不够坚定的,在动荡的环境下,怀疑犹豫会愈发地放大;而原本异常坚定的,在动荡的环境下,会忍受艰难匍匐前进。 03. 不过话说回来,内心坚定,不是想坚定就能坚定。对于并不坚定的学生们,ta们也不想犹豫不决啊,可是ta们就是左右为难啊!而举棋不定,何尝不是一种煎熬? “现在还要不要出国留学”这个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信息不对称”。 图片来源:freepik.com 用被访者的话说,“身处中国的同学在准备申请时大部分的信息来源于网络尤其是中介。而中介不会告知我们真正的情况,假如国外的情况的确很严重,严重到影响申请的地步,中介是不会将这种信息透露出来的,因为这对他们是不利的消息。因此,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会经常性地做出对中介表示怀疑的猜测,这样更会引发我们焦虑不安的情绪,进而影响正常生活。” “我们没有机会和对国外状况比较熟悉的人进行深入交流,我们对于实际上国外当前状况的把握仍然是推测式的,这种时候会让人觉得很不安全,好像失去了控制感。我觉得,一般来说人如果失去了控制感,人们会体验到一些负性的情绪状态,而这种状态对我们去积极高效的应对紧急事件是没有帮助的,反而可能引起一些其他的消极连锁反应。” […]
从美国大选到日常冲突:什么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心理现象?
今天想谈的不是我个人对于美国总统大选的观点,而是由美国总统大选引发的、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与你我他息息相关的一个心理现象。 从2015年开始关心美国总统大选至今,我与不同的人谈论过政策、媒体、领导力、价值观等与大选相关的话题,目睹过去四年所发生的事件与政府作为,耳闻各地各类人群的立场与情绪,最后,把我的思考推向高潮的是11月4日。 图源:环球时报 面对实时更新的计票,不同人群继续坚持对立极化的立场;即使立场相同的人群内部,对局势的判断分析也相距甚远;即使判断分析一致的两个人,情感反应的节拍和振幅也各有差异。 人与人想法的不同,随处可见:同一个行为,有人责难,有人体谅。同一个信息,有人接受它是真实的,有人则认为其相反信息才是真实的。即使都认为该信息真实,人们也可能据此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有的人耳濡目染的是这一类言辞,其他人所接触和相信的则是另一派思想。令这个人寝食难安的事,对那个人则无关痛痒…… 图源:google 而人与人之间又常常因为不同而产生冲突。不只是在群体、国家层面,在个人、家庭层面,亦是如此。就拿这次大选来说,有的家庭里,先生投川普,太太投拜登,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即使我们撇开大选不谈,日常中,不论与父母、与伴侣、与孩子,可能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缺少共鸣、不被理解、争吵不息、失望不断、“有理说不清”、身旁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 因为不同而产生的冲突,提醒我们深入地反思,人和人具有高度的不一致。 图源:google 01 第一个反思:也许我们并没有真正接受“人与人具有高度不一致”的现实,因为我们忍不住有“把不一致转化成一致”的期待。 人和人的想法不仅往往不一样,而且也往往没办法一样。即使有时能恰好一致,有时能说服同化,但是,常态是大家来自的背景、习惯的喜好、思考的角度、重视的问题、情感的模式各个方面,都互相离得好远。如同一座座相隔且不易架桥的孤岛,人和人有着不同且难以转化为相同的内在。 但有趣的是,即使我们见惯了冲突的 “火花”,却很少认为“这些不一致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往往在没有开口之前,会本能地期待达到共识,不由自主地从“会一致”的信心、“应该一致”的标准、“一致才正常”的预判出发,有一种“我识是共识“的预期。 一旦没有迎来对方的认同,我们内心会愣一下,会因为悖离预期而感到惊讶。 紧接着,我们感到尴尬、不爽、没面子,或者,“ta怎么会这么想?!”的烦躁。 图源:freepik 这时,我们通常会迅速整理思路、组织语言,开启新一轮输出,心想“我解释一下ta就会明白的”。而正是为了得到认同的念头强烈,我们才会有这么强的动机和这么快的行动。 可惜的是,很多时候,解释再多对方仍然“冥顽不化”,我们很难不感到失望。 这时,我们很容易恼羞成怒,“这么显而易见的事情ta怎么就不明白、不同意、不认同我?” “ta是不是跟我过不去?”“ta为什么跟我过不去!” 在愤怒之中,我们“垂死挣扎”地表达,从语言到动作甚至物品,能抓住什么就借助什么来表达。但是,一轮轮下来,“我没有说服ta,我没有办法说服ta,反而在争论中感到受了攻击”,有很深的挫败感。 图源:freepik 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利益,你我付出努力,希望能搭建桥梁、化异为同,,但是过程中,你我双方往往都有某种优越感,不管是地位上的优越感、道德上的优越感、才智上的优越感…… 而优越感,又会进一步地拉大人与人的距离,因为没有人喜欢别人身上的优越感,一闻到优越感的气味,就容易产生抵触、隔阂、反弹。所以,人和人的不一致要转化成一致,是不容易的。 02 […]
孩子说我歧视黑人和同性恋,怎么办?
图片来源:freepik.com 最近关于种族歧视的话题引起了全球的热议。有些家庭中,父母叮嘱孩子“远离黑人”,孩子认为父母是搞种族歧视,而父母认为我只是出于安全考虑。 古今中外,社会中存在着对某些特定群体的负面态度——因为ta们的性别、出身、地位、种族、性取向、宗教、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而对ta们反感、嫌弃、贬损、排斥、攻击、害怕、回避、不理解。 人们对事物的好恶之分是基于成长过程中方方面面所受到的影响而产生的,比如家庭、学校、职场、社会、文化、时代等。有些在孩子们眼里“不正确”且“可耻”的观念,却是在我们身上根深蒂固的,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麻烦的是,有时这些观念会破坏我们与孩子的关系! 图片来源:freepik.com 影响我们的因素发生在过去,也代表着历史。与此同时,世界、时代、观念,却又轰隆隆地向前,越来越允许、包容、尊重、甚至欣赏“不同”。 如果说多元化是一趟列车,我们可能从来没真正坐过;而我们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坐上了。 因此,在多元化进程上,我们和孩子本来就不在一个起点! 这不是谁的错,这是希望孩子可以理解父母的一点。 图片来源:freepik.com 但理解归理解,如果我们的这些感觉对亲子关系带来了隔阂与伤害,怎么办? 比如,当我们说“我接受同性恋,只要不是我的孩子就行”,孩子指责我们虚伪;当我们叮嘱出门在外注意安全“离黑人远点”,孩子嘲笑我们歧视。 每当这时,我们都感觉牛头不对马嘴,互相没办法理解。除了生气,我们能做什么? 如果您希望和孩子沟通的话,这篇文章将向你打开一扇看到孩子内心的窗,告诉您有效交流的要点。 图片来源:freepik.com 01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上周的文章《美国暴动,留学生安全吗?》中我们采访了一些留学生和家长,本文会以之前种族歧视的问题作为例子,但提到的沟通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歧视话题。 出国前,父母多少会对孩子有所叮嘱,和种族有关的叮嘱大多以“少接触黑人,确保自己人身安全”为主。 这些话,在孩子出国前的阶段,可能不会引起孩子的异议。相反,孩子可能会无意中做出歧视性反应,比如但凡看到黑人,全身紧张、不敢直视、绕道走。 但是,出国后,孩子接触到更广阔的人群与思想,逐步形成了对歧视的意识,加深了对歧视的理解,形成了对歧视的思辨。 相反,大多数父母并没有改变,关注的点是全力确保ta们心中的孩子的安全和利益不受损害,并不在乎自己对人有没有歧视。 图片来源:freepik.com 这时,就形成了一个反差与对比。不仅对于种族,对于性取向、性认同、心理健康、生活方式等等,学生们都在不断形成更加客观、理性的认识,进行更加立体、具体、多侧面、多维度的分析。 […]
Nine Shifts in Mindset to Help Parents Cross the Gaps Between Generations, Cultures, Time, and Space
How can parents be prepared when children study abroad? What changes to make in our mindset and behaviors? So that when children encounter difficulties, we don’t make it worse for them. Instead, we help them feel safe, heard, supported, and lo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