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内卷, 焦虑, 正念, 自我成长

谷爱凌:除了见强思齐,还要小心…

15/02/22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北京时间2月15日,正值元宵节,谷爱凌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摘得银牌! 图源|视觉中国 最近,各种热搜又被谷爱凌霸占了。 这个19岁的小姑娘,一手是金墩墩,一手是斯坦福的offer,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当我们从别人的故事中,看到了之前没看到过的高度,我们会不禁感慨“原来人还可以这么厉害”。仰慕之余,我们可能也会“见强思齐”。 这时,需要有几个小心。 01. 小心我们想让身边的人成为“ta” 比如看到谷爱凌,我们就想自己的孩子也能上名校、夺奖牌、有才有貌、全面发展。 我们都在头脑中幻想过,如果身边的人变得如此完美,那该多好。 其幻想的过程,是极富乐趣又极其省力的。念头一起,问题消失,惊喜无限。 但其幻想结束的心理后果,是极具腐蚀性的。   我们可能总惦记着要鞭策身边的人,使其变成完美的“ta”。我们也可能经历对方的不服和抗拒,而导致我们的关系出现磨损和裂痕。 我们将难以面对身边的人还不是“ta”、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为“ta”、不知道能不能成为“ta”、永远成为不了“ta”……的失落。 从幻想重新回到现实,我们要经历的是一整条下山路。尽管身边的人在我们幻想之前和之后几乎没变,但是我们内心却要经历一个“你和我想的不太一样”的适应过程。 02. 小心我们自己想成为ta 因为我们不可能成为“ta”。 上面说的依然适用。受到“ta”的故事启发之后,我们可以融合一些来自“ta”的元素,但不能为了忠实于变成ta,而嫌弃和不欣赏自己。 每个人总归要画自己的画。 03. 小心这股见强思齐的心的持久性 […]

疫情, 焦虑, 正念, 自我成长, 时事, 适应力

2020-2021比突变更可怕的是?

31/12/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2020-2021跨年之际,往回望和向前看,我看到的是“连续”。 尽管世界发生了突变,但是在突变的表象之下,我们生活的本质还是一如既往的连贯、延续。 图源/Unsplash 对于焦虑的人,疫情会成为他们焦虑的新重心,担心健康、生死、战争、阴谋论;心宽的人,仍然“该干嘛干嘛”,不去多想。 孤独的人,更加封闭独处;爱社交的人,继续视频、电话、保持社交距离地聊天。 不运动的人,反正健身房不安全,更有理由不动;爱健身的人,改在家里跳操举重,甚至带着口罩散步小跑。 反对疫苗的人,也拒绝接种新冠疫苗;打惯了疫苗的人,期待快点轮上打针。 消极的人,有很多正当且情有可原的原因,抱怨和抛弃2020;积极的人,在2020里默默做事、风生水起。有很多人的生命和家庭被2020改变或终止了。但是,更多的人,是幸运的。在外界动荡的背景下,大体还算平稳。这时,每个家、每个人,其实仍然在继续面对各家、各人原本就面对的一切。 只要生命不停止,我们根本上要面对的是我们会连贯、延续的“那个”。所谓“那个”,包括:我们的固有心态、思维定式、情绪惯性、行为习惯、人际环境、日常工作。 图源/Unsplash 我们容易重视突变,觉得突变很可怕。但其实,比突变更可怕的是那些几乎不怎么变的。因为,面对突变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对它的培养则植根于日常的那些不变。 比如,一个平时就乐观灵活的人,在突变面前,一定比一个平时就悲观固执的人要适应得好。想提高一个人的应激能力、复原能力,最好在平时没有创伤事件的时候就开始塑造,如果等到出了事再培养那是万不得已的,非常被动。 图源/Unsplash 况且,一个平时就乐观灵活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比一个平时就悲观固执的人要生活得好。突变的发生频率毕竟不高,而不变的“那个”才是天天月月年年影响着我们的。 打个比方,如果身体有疾病,怎么过日子?得保证睡眠,均衡饮食,减轻压力,增进人际互动…… 如果身体没有疾病,怎么过日子?得保证睡眠,均衡饮食,减轻压力,增进人际互动…… 所以,不论如何,我们都得保证睡眠,均衡饮食,减轻压力,增进人际互动…… 图源/Unsplash 当我们把有益的方式变成常态,变成会连贯、延续的“那个”,我们就具备了应对不论是严峻的突变还是无聊的不变的最好的方式。 生命本身是连贯、延续的,要过好这一生,我们就得在那些连贯、延续的事儿上下功夫。 时间、历史、你我,从2020流进2021。 图源/Unsplash

家庭, 时事, 家庭之殇, 婚恋

三十而已,绿茶不息, 什么是对付出轨的秘密?

12/08/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最近,因为电视剧《三十而已》,有一个话题比较火:男生如何对付林有有? 其实,我倒想反问:男生为什么会想对付林有有? 干嘛要对付她? 人家青春热情,有趣有活力,边弹边唱边深情侧望,笑起来你心花怒放,嘟起嘴你心疼不已,人家天然无害,只不过被爱所伤难以自拔,但即便如此她心心念念的还是,要把你心中那个不被别人接纳的小男孩解救出来,一起晒太阳! 她给了男生——尤其中年的有艺术气息的男生——很多有吸引力的体验: 本来日复一日、中规中矩,现在突然能傻笑了,能抬头看云做白日梦了,如同注入了强心剂,生活顿时新鲜、有趣、立体、放起烟花来了。请问,谁不喜欢这个感觉? 身边的人,虽然也欣赏你的才华,但多少也习惯了你的才华;更重要的是,ta们和你有多面向的立体关系,不是只一个维度地永远仰视你。这时,突然有人把你崇拜到了骨髓里,天天各种方式告诉你:我心中你最有才,在我这里没人能和你比,就让我静静地看你吧,只要能看到你,我的生命就被照亮了。请问,谁不觉得这酥酥的? 被上有老下有小、每天有问题要处理的工作生活搞得疲惫、苦闷、压抑的心,突然有人,用无敌自信的姿态,告诉你:我看到你,我甚至比你还懂你,只有我最懂你,只有在我这里你才能真正做自己,从而不再疲惫、苦闷、压力!请问,谁不希望这能实现? 所以,男生会想对付林有有吗?未必。 更重要的是,就算要对付,不是去对付林有有,我们需要问的是:男生如何对付自己? 也就是说,男生要对付的不是林有有,而是自己。 01. 首先,为什么男生要对付自己? 这世上当然有人是所谓“花花肠子”或者“多情种子”,找出轨、不停地出轨。但是,也有很多人,包括许幻山,并不是这样的! 事实上,Rutgers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在婚外情男性中,56%认为自己的婚姻其实是幸福的,自己大体满意,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出轨,也没有主动地“找”出轨,不知道怎么地就发生了。 也就是说,根据这项研究,多数出轨男性并没打算出轨。 那,怎么理解这种 “一不留神掉坑里”的“没想出轨的出轨”呢? Willard Harvey在《他需她要》(原名《His Needs,Her Needs: Building an […]

留学生心理, 疫情, 焦虑, 正念, 时事, 跨文化, 美国留学

美国留学生签证新政一波三折,我们怎么想,我们怎么办?(文末有彩蛋干货)

16/07/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7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学生签证限制取消! 回看这段时间留学生们经历的一系列因为疫情引发的连锁反应,大家都不免唏嘘。 2020 年 7 月 6 日,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发布了 2020 年秋季学期 F1/M1 学生签证的新规定: · 2020 年秋季课程全部是网课的,需要离境 · 如果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授课的,则可以留在美国 消息一出来,留学生和准留学生群体炸锅了。 图片来源:freepik.com 我们都知道,2020届毕业生被称为“被全世界同情”的毕业生,被同情地名副其实 ——各种焦虑与迷茫,只有每位毕业生们自己,冷暖自知。难怪一位2020届毕业生,在ice政策出台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哎,忽然有点庆幸自己毕业了,心疼还在继续读书和即将要来读书的孩子们……” 然而,我们不是应该去比较谁更值得同情。我们是要去看到谁需要我们去发声和传递温暖! 图片来源:freepik.com 我直接工作和间接接触到的学生,包括已经在美国的留学生,也包括在世界各地的国际高中准备来美国读大学的准留学生,既包括中国学生,也包括其他国家(如韩国、西班牙等)的学生。大家的反应普遍非常强烈而复杂。普遍感到震惊和不可理喻(shocking and ridiculous)。 […]

父母成长, 亲子, 焦虑, 正念, 养育, 时事

洪灾下,如何让孩子“不怕”

01.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渡过特殊时期 近日频频发生的洪涝灾害令人挂心,先是德国7月12日起因暴风开始的强降雨,导致171人死亡,再是国内河南的洪灾。截至25日12时,此轮河南特大洪灾已波及1144.78万人,造成63人死亡、5人失踪。连日的大暴雨已将洪水漫进城市、村镇,街道被灌注成河,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图片来源:百度 而危难时刻,社会各界的救助及时赶到。截至25日12时,登记报备救援队、社会组织、基金会等349个,各救援队完成救援任务415次,转移群众44500余名。全国各地民众以及海外华人通过互联网热情参与到资助、声援、资源接力传递中。 今天我想谈的是一个很小的点,结合我们一直关注的亲子教育、家庭关系话题,来谈一谈在灾难下大体平安的家庭中,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渡过特殊时期。 图片来源:pixabay 02. 灾难下,孩子对不安的表达 面对灾难性事件,人的反应是强烈而多面的:生理上的失眠、噩梦、尿床、头痛、胸闷、痉挛等;情绪上的恐惧、焦虑、悲痛、麻木、绝望、虚无感等;认知上的否认、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犹豫不决等;行为上的哭泣、缺乏动力、拖延、埋怨、暴食、自伤、粘着人、躲着人、攻击人等。 图片来源:百度 孩子并不会因为“还小”、“什么都不懂”而与灾难的冲击力绝缘。“当孩子出现“不听话”、“难管”、“难带”的言行举止,我们需要把它们放到灾难的背景之下去理解。 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一来,我们对孩子自然而然有体谅之情,这份体谅令我们和孩子站在同一边,而不是对立面。因为对立中很难发生帮助,对立时发生的是管教;只有站在同一边,才谈得上帮助。 二来,只有这样才是在更准确地判断问题以及方便下一步解决问题。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如果孩子是因为受到了灾难的惊吓而不肯睡觉,那么平时可行的方法就不一定适用了。比如,“到点了就得睡觉,说好了自己睡的就得自己睡,哭也没用”的方法,在平时适当使用可以帮助规矩的建立、习惯的养成,但如果孩子不肯睡觉是因为受到灾难的冲击而高度不适应。 我们需要把平时常规的做法放到一边,更灵活一些,识别和满足孩子现在的需要,根据孩子现在的承受力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比如,我们可以问孩子是不是害怕?害怕什么?害怕洪水冲进家里?鼓励和给孩子空间表达。包括表达想法和情绪,也包括沉默不语的方式和哭叫激动的方式。 图片来源:百度 03. 与其说“不怕”,不如说“怕” 如果孩子表达出害怕,我们不用急着去说“不用怕,不会的”,因为孩子不一定会相信,他们会想“你说不会,可是万一呢?”老实讲,灾难发生自带的突发性就证明了很多事情是超出我们的预料与准备的,也就是说,有些事情的确是我们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保证的。因此,孩子的不信是有理由的、是理性的。 取而代之的可以是耐心地说,“如果那样,是很可怕”。当我们这么做,并不是再“助长”孩子的恐惧,而是在告诉ta“你对现实的感受是正当的正常的”。灾难是反常,人在反常中会有“抓”的需要,去抓“有什么还是正常的”。当抓到“这些还是正常的”,这给人的安慰,是胜于言语的保证的。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但是我们毕竟是成年人,有很多可以贡献给孩子的。我们可以理解和认同ta的恐惧,但我们不止步于ta的恐惧。我们可以告诉ta有哪些措施、事实、进展,

自我成长, 时事, 跨文化, 美国留学

从美国大选到日常冲突:什么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心理现象?

今天想谈的不是我个人对于美国总统大选的观点,而是由美国总统大选引发的、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与你我他息息相关的一个心理现象。 从2015年开始关心美国总统大选至今,我与不同的人谈论过政策、媒体、领导力、价值观等与大选相关的话题,目睹过去四年所发生的事件与政府作为,耳闻各地各类人群的立场与情绪,最后,把我的思考推向高潮的是11月4日。 图源:环球时报 面对实时更新的计票,不同人群继续坚持对立极化的立场;即使立场相同的人群内部,对局势的判断分析也相距甚远;即使判断分析一致的两个人,情感反应的节拍和振幅也各有差异。 人与人想法的不同,随处可见:同一个行为,有人责难,有人体谅。同一个信息,有人接受它是真实的,有人则认为其相反信息才是真实的。即使都认为该信息真实,人们也可能据此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有的人耳濡目染的是这一类言辞,其他人所接触和相信的则是另一派思想。令这个人寝食难安的事,对那个人则无关痛痒…… 图源:google 而人与人之间又常常因为不同而产生冲突。不只是在群体、国家层面,在个人、家庭层面,亦是如此。就拿这次大选来说,有的家庭里,先生投川普,太太投拜登,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即使我们撇开大选不谈,日常中,不论与父母、与伴侣、与孩子,可能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缺少共鸣、不被理解、争吵不息、失望不断、“有理说不清”、身旁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 因为不同而产生的冲突,提醒我们深入地反思,人和人具有高度的不一致。 图源:google 01 第一个反思:也许我们并没有真正接受“人与人具有高度不一致”的现实,因为我们忍不住有“把不一致转化成一致”的期待。 人和人的想法不仅往往不一样,而且也往往没办法一样。即使有时能恰好一致,有时能说服同化,但是,常态是大家来自的背景、习惯的喜好、思考的角度、重视的问题、情感的模式各个方面,都互相离得好远。如同一座座相隔且不易架桥的孤岛,人和人有着不同且难以转化为相同的内在。 但有趣的是,即使我们见惯了冲突的 “火花”,却很少认为“这些不一致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往往在没有开口之前,会本能地期待达到共识,不由自主地从“会一致”的信心、“应该一致”的标准、“一致才正常”的预判出发,有一种“我识是共识“的预期。 一旦没有迎来对方的认同,我们内心会愣一下,会因为悖离预期而感到惊讶。 紧接着,我们感到尴尬、不爽、没面子,或者,“ta怎么会这么想?!”的烦躁。 图源:freepik 这时,我们通常会迅速整理思路、组织语言,开启新一轮输出,心想“我解释一下ta就会明白的”。而正是为了得到认同的念头强烈,我们才会有这么强的动机和这么快的行动。 可惜的是,很多时候,解释再多对方仍然“冥顽不化”,我们很难不感到失望。 这时,我们很容易恼羞成怒,“这么显而易见的事情ta怎么就不明白、不同意、不认同我?” “ta是不是跟我过不去?”“ta为什么跟我过不去!” 在愤怒之中,我们“垂死挣扎”地表达,从语言到动作甚至物品,能抓住什么就借助什么来表达。但是,一轮轮下来,“我没有说服ta,我没有办法说服ta,反而在争论中感到受了攻击”,有很深的挫败感。 图源:freepik 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利益,你我付出努力,希望能搭建桥梁、化异为同,,但是过程中,你我双方往往都有某种优越感,不管是地位上的优越感、道德上的优越感、才智上的优越感…… 而优越感,又会进一步地拉大人与人的距离,因为没有人喜欢别人身上的优越感,一闻到优越感的气味,就容易产生抵触、隔阂、反弹。所以,人和人的不一致要转化成一致,是不容易的。 02 […]

多元文化, 跨文化, 留学生心理, 自我成长, 时事, 父母成长

孩子说我歧视黑人和同性恋,怎么办?

图片来源:freepik.com 最近关于种族歧视的话题引起了全球的热议。有些家庭中,父母叮嘱孩子“远离黑人”,孩子认为父母是搞种族歧视,而父母认为我只是出于安全考虑。 古今中外,社会中存在着对某些特定群体的负面态度——因为ta们的性别、出身、地位、种族、性取向、宗教、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而对ta们反感、嫌弃、贬损、排斥、攻击、害怕、回避、不理解。 人们对事物的好恶之分是基于成长过程中方方面面所受到的影响而产生的,比如家庭、学校、职场、社会、文化、时代等。有些在孩子们眼里“不正确”且“可耻”的观念,却是在我们身上根深蒂固的,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麻烦的是,有时这些观念会破坏我们与孩子的关系! 图片来源:freepik.com 影响我们的因素发生在过去,也代表着历史。与此同时,世界、时代、观念,却又轰隆隆地向前,越来越允许、包容、尊重、甚至欣赏“不同”。 如果说多元化是一趟列车,我们可能从来没真正坐过;而我们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坐上了。 因此,在多元化进程上,我们和孩子本来就不在一个起点! 这不是谁的错,这是希望孩子可以理解父母的一点。 图片来源:freepik.com 但理解归理解,如果我们的这些感觉对亲子关系带来了隔阂与伤害,怎么办? 比如,当我们说“我接受同性恋,只要不是我的孩子就行”,孩子指责我们虚伪;当我们叮嘱出门在外注意安全“离黑人远点”,孩子嘲笑我们歧视。 每当这时,我们都感觉牛头不对马嘴,互相没办法理解。除了生气,我们能做什么? 如果您希望和孩子沟通的话,这篇文章将向你打开一扇看到孩子内心的窗,告诉您有效交流的要点。 图片来源:freepik.com 01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上周的文章《美国暴动,留学生安全吗?》中我们采访了一些留学生和家长,本文会以之前种族歧视的问题作为例子,但提到的沟通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歧视话题。 出国前,父母多少会对孩子有所叮嘱,和种族有关的叮嘱大多以“少接触黑人,确保自己人身安全”为主。 这些话,在孩子出国前的阶段,可能不会引起孩子的异议。相反,孩子可能会无意中做出歧视性反应,比如但凡看到黑人,全身紧张、不敢直视、绕道走。 但是,出国后,孩子接触到更广阔的人群与思想,逐步形成了对歧视的意识,加深了对歧视的理解,形成了对歧视的思辨。 相反,大多数父母并没有改变,关注的点是全力确保ta们心中的孩子的安全和利益不受损害,并不在乎自己对人有没有歧视。 图片来源:freepik.com 这时,就形成了一个反差与对比。不仅对于种族,对于性取向、性认同、心理健康、生活方式等等,学生们都在不断形成更加客观、理性的认识,进行更加立体、具体、多侧面、多维度的分析。 […]

留学生心理, 焦虑, 正念, 自我成长, 时事, 美国留学

美国暴动,留学生安全吗?

2020年5月25日,非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死于警察暴力执法的惨剧,将平权运动 Black Lives Matter 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随即,美国各地民众开始游行抗议,而这股浪潮更是比新冠疫情传播地更快,极短的时间内就已经蔓延到了横跨6大洲的40个国家。在社交媒体上,更是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无数人的关注和声援 在国内媒体对抗议活动的热议中,那些对暴力活动的报道在中国家长们看来尤为扎眼,他们无比担心身在美国的孩子们的人身、财产、及政治安全。 接受我们采访的一位家长,说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儿子一个信息我一定秒回,我现在不是24/7,我是48/7,美国24小时,北京24小时。” 而家长们除了担心孩子能不能照顾好自己,会不会被抗议活动波及之外,还会开始想多一点了解孩子对BLM(Black Live Matters)、对种族歧视的看法。 1. 留学生对种族歧视的认知 首先,先解答家长们最好奇的问题:在留学生眼里,种族歧视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留学生对种族歧视的理解是怎么形成的呢? 接受我们采访的学生大都在留学的过程中经历了下面三个阶段对种族歧视的认知: 1) 在国内时,不知道,没概念,不关心。学生们表示:国内有行业、收入、地域、身份等歧视,但是种族歧视提的很少,在国内基本就没这个概念。小时候出国玩儿也只是会觉得美国比其他国家不同种族的人多一点而已,此外没有其他想法。 2)出国后,开始接触。尤其是学生去到欧美国家后,才学到people of color、minority这些词汇,会意识到并接受自己是有色人种、少数种族。 3)随着经历与了解的深入,逐渐形成自己的看法,并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种族歧视、隐性偏见,同时有意愿克服歧视、平等对待。 而从我们采访中获得的例子可以看出,很多留学生对种族歧视的认知都是通过下面三类经历加深的: 第一类,通过课堂正式学习(比如美国历史课、专门讲多元文化的课程)。 第二类,通过与同学老师交流的非正式途径学习到。比如,有留学生告诉我们,“我本人属于心比较大的性格,平时不太会注意受到的微歧视,但是身边各种朋友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不平等是存在的,我对于种族歧视的很多理解也是从这些朋友的经历和跟他们聊天的时候形成的。比如他们家长在他们小时候就会跟他们讲,上学的时候不能跟白人在一起上学之类的,或者开车在路上要做好准备毫无理由地被pull(被警察叫停拉到路边)。我虽然没经历过,但是听他们说也能有所理解。当听到就在你身边的熟人说着他们受到的那些不平等待遇的时候,还是挺有冲击力的。” 第三类,自己被歧视的亲身经历,这也是留学生认知发展的一味催化剂,使留学生更能从少数族裔的角度出发来看待种族歧视的问题。在我们采访的留学生中,大部分都经历过其他族裔(不只是白人)对自己的刻板印象、微歧视和歧视。有位学生告诉我们这样一段亲身经历:“之前从美国回国的飞机上我觉得身体不舒服,然后两边的乘客体型又比较大,我就跟一个白人空姐说我不舒服喘不过气,能不能给我找个地方让我躺一下。但是空姐就觉得我是在闹事,她的语气就好像在暗指我是在故意找事儿。然后我是真的难受的不行了,就在机舱的地上躺下了,想喘口气。然后那个白人空姐就直接从我身上迈过去,最后是飞机上另外一个亚裔空姐看到我才过来帮忙协调的。这次感觉受给我印象真的挺深的……现有我对于种族的看法应该是在去美国之后形成的吧。去之前感觉种族歧视这种东西应该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到了美国之后还是多多少少能感受到。感觉看到的很多社会底层的人都是有色人种,但是他们每天活的也挺开心,再想想之前听到看到的和种族歧视有关的东西,就感觉还挺心酸的。在自己经历过被歧视之后,也更能理解美国国内的黑人了。” 可见留学生对种族歧视的认知,经历了“出国前、刚出国、出国一段时间后”这三个阶段,个人的观察与经历对认知转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留学生对当前Black Liv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