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孩子的“叛逆”、“不乖”与抑郁
Category: 抑郁
有多少孩子抑郁了,家长却以为只是不开心?
随时做好面对被孩子指责的准备,才能收到信号。
孩子有自杀意图,父母应该怎么做?(下)
一旦孩子承认有自杀计划,或者我们发现孩子有自杀意图,父母的反应一定是复杂而剧烈的。首当其冲的情绪包括:震惊、痛心、不解、恐惧、愤怒。 这时,一方面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01. 哪些事情尽量不要做 1)泄愤 愤怒虽然在人性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局面有害无益。 当我们说:“你怎么不想想我们,你死了我们怎么办?你这样太自私了。好好的日子被你搞成这样!”孩子会想:“是的,都是我的错。我不该活着。” 当我们说:“你脑子里都在想什么!你有病啊!你疯啦!你没救了。”孩子会想:“是的,我有病,我没救了。”…… 有些话,即使我们很想一吐为快,也要尽量克制。如果由着心情说出来,对孩子是雪上加霜,孩子将感到不被理解、反被责难,愈发孤独,也许会强化轻生的念头。 2)说教 当我们说:“你的生活没有那么糟。你有很多别人没有的东西。你有很多值得活下来的理由。”孩子会想:“你怎么知道?我不觉得啊。” 当我们说:“多想想你应该感恩的事情。”孩子可能会想:“我不想去想,因为这会让我更加内疚,而这种内疚让我更加活不下去。” 3)简化原因 不要出于情感需要或“方便”,给孩子的自杀意图贴上简化或极端化的幻想性标签。 比如,“他一直是一个非常阳光的男孩子,性格好、成绩好、人缘好,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就是因为失恋了,才会想不开。” 失恋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但也可能不是。我们作为父母要记得提醒自己——“我未必了解孩子,我不应该认定他(她)是怎么想的,事情可能比我想象的复杂”。 4)不重视 不要当孩子就是胡说、吓唬人、求关注。也不要寄希望于事情会自己好起来。 因为如果“想死的原因”没变,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想死的心”会变呢?只要想死的原因继续存在,想死的心就可能继续存在。 5)把受害人变成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说:“你为什么给我做出这种事来?你怎么能这么对我?!你知不知道这伤我多深?!你知不知道这有多丢脸?!”孩子会想:“说到底,你关心的是你自己,你的面子。” 虽然父母受到了打击,但是轻生这件事,首要的是孩子,重点是来理解孩子,而不是强调要孩子来理解我们。 虽然我们被孩子的自杀意图所伤害,但是受到伤害以致于意图自杀的首先是孩子。 6)过度愧疚 有些孩子有自杀意图,父母要承担全部责任;但很多家庭并非如此。 […]
孩子有自杀意图,父母该如何判断?(上)
07/12/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此篇文章,是关于“长宁测评事件“引发的一系列思考—— 该测评问卷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如果孩子有自杀意图,父母可以通过哪些异常行为去判断?和孩子谈论自杀话题时,怎样的询问方式更可取? 01. 对“长宁测评”的思考 11月中旬,上海市长宁区教委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测评的问卷中,因涉及大量「自杀」字眼,引起了家长们的强烈不满。 问卷一出,学校成了“众矢之的”。我们固然需要反思,但在谈如何反思之前,学校在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奋力推进,这本身是有一定意义的。 引发的激烈批评和热烈讨论,也许能推动深刻的反思、细致的总结,为今后的工作积累重要的教训和经验。 这份问卷是直接翻译《Beck自杀意图量表》(Beck Scale of Suicide Ideation),此量表适用年龄是17岁及以上,并不适用于此次问卷对象的中小学生。 而且,此量表是针对已经存在自杀意图或自杀行为的人,对他们最近的自杀意图做出测评,并不适合对不确定是否存在自杀意图的人做筛查。 值得思考的是—— 自杀意图是问卷能筛查出来的吗?问卷是自我报告,自我报告的局限性是什么? 有自杀意图的人,连最亲近、最信任的人都未必准备告诉,何况他们是否会在问卷上如实作答? 被测者是否会顾虑问卷的隐私性?是否会害怕被发现被歧视而经历二次伤害? 这些是一个个的问号。 站在学生的角度,当学生在收到这份问卷,ta们的反应会如何?没有抑郁症的学生,也许在惊讶、不习惯、别扭之外,并不当一回事。 而有抑郁症的学生,看到这些文字,也许内心有各种复杂的情绪在交织和翻腾,也许极力隐藏内心,也许害怕被发现和被歧视,也许难以做出真实的回答…… 即使在问卷填写后,问卷的影响也仍然会继续。有的学生也许会戏谑抑郁症和自杀,即使说者无意,也可能听者有心地令患有抑郁症的同学感到被羞辱。 有的学生也许会借用问卷中的语言对同学指桑骂槐、嘲弄或攻击;有的学生也许会和同学讨论自杀话题;有的学生也许会担心别人发现了自己的自杀意图而更加封闭和疑虑…… 这些影响,是否有尽可能地预见,是否知道如何避免和减少伤害? 最重要的是,如果有自杀意图的学生如实回答了,那么在数据的收集之外,究竟有没有后续的充分的有序的的心理干预、咨询、治疗的资源能跟上? 这些也是一个个的问号。 对于自杀意图,及早发现是极为必要的。但是及早发现,并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 下面我们就谈一谈,和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可以如何及早发现和应对孩子的自杀意图。 图源|Unsplash […]
我是家长,我好想离家出走! — 疲惫中如何坚定地走下去
03/07/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图片来源:freepik.com 之前我写了一篇文章,《我是留学生,我容易吗?——迷茫中,我要如何坚定地走下去》,是关照留学生在疫情中的心理健康的,而今天这篇则是写给父母的。 不只是留学生的家长,更是国内外千千万万的学生家长。 养儿育女的生活本来就不易。自一月疫情爆发以来,家家户户的生活更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更多请读《家庭关系处处埋雷如何排?|讲座文字整理》)。 几口人挤在家里,日复一日,容易擦枪走火。 学校改成网课,爹妈当保姆之外还得当老师,十项全能硬着头皮上,除了精疲力竭,还往往吃力不讨好! 尤其有一些家庭里,孩子打游戏,老公看手机,只剩妈妈一个人干着急。 家里几口人之间,一不注意就剑拔弩张,战火硝烟。 孩子学习的下滑、亲子沟通的阻塞、夫妻关系的疏离、工作重负的压迫…… 带给家长多少沮丧、失落,甚至绝望;多少疲惫、困惑、力不从心。 但是如果我们筋疲力尽、着急暴躁,我们看身边的人更容易不顺眼:“一个个都不帮我!”。 我们也更容易劲儿一上来做出违背我们的意愿、让我们后悔的举动,比如吼叫和说伤人的话。 对别人失望的同时,我们也更容易会对自己失望,“自己活得好累啊,生活一团糟”…… 图片来源:freepik.com 这样在奔溃边缘的徘徊,你是否也正在经历? 01. 打一“巴掌”要给几颗“甜枣”? 以上这些,在凡夫俗子的你我他的日常生活中,时常在发生。 但是影响家庭关系和孩子成长的重点是,积极和消极互动的比例。 心理学家Gottman和妻子数十年对婚姻的研究显示,有些夫妻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有些夫妻几乎重来没提高过嗓门,而更多的则介于两个极端之间,但重要的是,冲突的次数并不是预测婚姻满足度的指标。预测婚姻满足度的指标是正面与负面互动之间的比例。 夫妻之间正面与负面互动的比例,如果大于等于5:1,那么夫妻关系处于稳定谐和满意的状态;如果小于5:1,关系会“入不敷出”受到破坏;而如果小于1:1,则濒临破裂。 家庭不闹矛盾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尤其容易闹矛盾的夫妻,要想存活下来,最关键的是,要有正面互动来抗衡负面互动。 […]
抑郁这么普遍,是时候正视自杀了!(一):孩子自杀的征兆和预防
01. 了解自杀的风险、预兆 在美国,根据CDC和NIMH的统计,自杀率从1999年起增加了35%,2018年一年就有48000个生命结束于自杀。 以下因素会增加自杀的风险: _ 存在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研究显示,46%死于自杀的人都存在明确的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 _ 有自杀的家族史:包括父母与孩子所组成的核心家庭中是否有人自杀,也包括祖父母、曾祖父母、叔叔姑姑阿姨舅舅等亲戚中是否有人自杀; _ 摄取酒精毒品药物等物质:这些物质会让人的情绪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容易恶化极端的念头,包括自杀的念头; _ 醉酒:有研究显示三分之一自杀的人在自杀时也处于醉酒状态; _ 有采取致命方法的可能性,包括有办法得到枪支、方便跳楼、跳桥:比如,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桥梁之一,也是世界上自杀人数最多的地方之一,自1937年大桥落成以来已有约1700人在此自杀身亡。为此,政府不得不在桥下修建防护网; _ 有长期的严重的疾病; _ 性别上,虽然女性的自杀尝试比男性高2-4倍,但是男性自杀致死率比女性高出3-4倍。也就是说,男性要么不尝试自杀,如果尝试就是致命而决绝的; _ 有过创伤史或被虐待的历史; _ 长期的压力; _ 近期遭受重大损伤、灾难。 自杀意图开始可能是微弱的,比如“我要是不在这儿就好了”、“什么都没有意义了”,随着病情恶化,可能变得越来越明显和危险,比如认真思考自杀的方式。 […]
抑郁这么普遍,是时候正视自杀了!(二):孩子自杀,父母的伤痛有多复杂
继上一篇文章《抑郁这么普遍,是时候正视自杀了!(一):孩子自杀的征兆和预防》提到了孩子自杀风险之后,我们这篇文章要继续讲一个无比重要却又让人避之不及的话题——丧亲和哀伤。 01. 丧亲的哀伤究竟是什么? 关于丧亲之哀伤(grief),早在1969年,瑞士精神科医生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在《论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里,阐述了丧亲哀伤的五步骤模型。 这五步骤依次是否认、愤怒、谈判、绝望、接受。 丧亲哀伤的五步骤模型 _ 否认:在否认中,人拒绝承认死亡事实,“不会的,不可能,他(她)没死!”,甚至重复一些亲人死亡之前的行为,比如在餐桌上为死者留一个碗。 _ 愤怒:愤怒可能发泄在自己身上,或者身边的人、医生、与死亡有关的人身上,抑或死者本人甚至神的身上。“为什么是他(她)!不公平!” _ 谈判:在接下来的讨价还价里,典型的想法有“让他(她)活过来吧,让我做什么都愿意!” _ 绝望:而无论如何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挣扎过后人都会陷入沮丧,曾经和死者有关的、对于未来的梦想都破灭了,有的人会厌世,“我也不想活了”。 _ 接受:最后,有的人能达到接受,“人就是不在了,我没有办法改变,我得继续生活,做该做的。” 后来,又因为看到以五步骤模型为代表的早期哀伤理论,不能准确形容哀伤者的经历,甚至会限制哀伤者对哀伤历程的理解,学者们提出了现代哀伤理论。 首当其冲的要属斯筹博和斯楚特(Stroebe & […]
抑郁这么普遍,是时候正视自杀了!(三):孩子自杀后父母如何走下去
如之前所说,自杀令人感到难以启齿,家人和周围的人都不愿意去谈。自杀会让活着的亲友在亲戚、邻居、同事中变成被议论的对象。 想说出来的人,可能因为其他家人的严禁、反对而不能说。甚至有时亲友之间会互相埋怨,导致本来只能依靠亲人彼此抱团取暖的刚经历过丧子之痛的父母们,反而连这个安全的港湾都没有了。 丧亲之痛很深,却缺少途径疗愈。而心理咨询师正可以弥补这些被阻断的沟通。 图片来源:pixabay 我强烈建议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帮助。 眼动脱敏再处理疗法(EMDR)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能够降低自杀幸存者的创伤的疗法,此外还有其他循证治疗的方法,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咨询师、医生和疗法。 孩子的自杀往往给夫妻关系带来重创。比如,一方指责另一方要为死亡负责。 即使双方没有互相埋怨,但是因为两个人的哀伤进程可能步调不一致,比如一方始终走不出来,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对家庭的责任也停止履行,造成另一方在耐心等待之余的不满、烦躁、积怨。这时,夫妻心理咨询非常必要。 图片来源:pixabay 除了个体心理咨询和夫妻心理咨询之外,自杀幸存者互助小组或者丧亲哀伤小组也很有帮助。和其他自杀幸存者或丧亲者的互动能够减少羞耻感和改善孤立无援的处境,也能让我们把自己的哀伤反应和其他人的反应相比较,通过看别人在类似处境中 如何应对和如何努力学习新的适应方法,供自己借鉴和尝试 除了参与正式的小组,如果有机会,也可以和有类似经历的父母私下接触交流。 不论采取个体咨询、夫妻咨询、团体辅导或其他自助方式,我们需要有一个心理准备,自杀丧亲的疗愈往往是一个漫长、缓慢适应、逐渐赋能的过程,没有快速的解药。 如果有人说“你太沉浸在往事不能自拔,你应该向前看,不要作“祥林嫂”,他(她)虽然是善意的,道理也对,但是他(她)可能对丧亲哀伤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刻。 丧亲哀伤不是可以“让它过去的”,只能“和它共存”,不能“忘了它”生活,只能“带着它”生活。 图片来源:pixabay 如果我们内心很矛盾、纠结、错乱,那是正常的,因为自杀所引发的情感本来就是错综复杂的。 可以考虑在咨询师的引导下,用内在家庭系统疗法(Internal Family Systems),分别看到内心哀伤的、愤怒的、愧疚的、恐惧的那些部分……和我们内心不同的部分分别共情。 虽然悲伤、愤怒、愧疚、恐惧等等仍会存在,但我们变得可以和它们共处了。 图片来源:pixabay 我们也需要觉察内心是否存在脱节于现实的想法。 一方面,我们的愧疚感是否符合现实?有时当事人确实难逃关系,但有时当事人的愧疚感是缺乏事实基础的、过度的、无谓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一边接纳我们内疚的真实感受,一边愿意以开放的心态浏览事实、分析逻辑、区分主观情感上感到的责任感和客观发生的责任认定。 […]
抑郁的孩子喜欢“躺平”,是受到父母的影响?
07/06/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01. 喜欢“躺平”的抑郁症孩子 我在临床工作中,曾经接触到一位有重度抑郁症的女孩,对生活和人性持有悲观的信念和厌弃的立场,因此 小小年纪就“躺平”,对未来没有什么兴趣、追求、动力。 当有人喜欢她时,她觉得那个人对任何人都会献殷勤,自己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当有好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时,她觉得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根本不值一提;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时,她觉得更黯淡了,这样的生活不值得每天辛苦地过,因此断断续续有轻生的念头。 图源/Unsplash 02. 从“人格”和“气质”看抑郁症 我们在生活中体验到的人格特质数不胜数,好比阳光里的色彩,斑斓变幻。好在心理学的研究帮我们做了梳理归类。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人格理论模型之一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精神病学教授罗伯特·克洛宁格(Robert Cloninger)的人格生物社会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结合了遗传学、神经生物学、心理学专业的知识,认为人格(personality)由气(temperament)和性格(character)组成。 图源/Research Gate 气质包括四个方面:对新奇的追求程度(novelty seeking)、对伤害的敏感与回避程度(harm avoidance)、对奖励的依赖程度(reward dependence)、坚持不懈的程度(persistence)。 对新奇追求程度高的人,往往容易激动、热情、急躁,得不到新奇感则容易产生厌倦。对伤害回避程度高的人,则小心谨慎,思前顾后,容易紧张、焦虑、疲劳、悲观。对奖励依赖程度高的人,往往敏感、温和、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坚持程度高的人,则努力、沉稳、忍耐。 图源/Unsplash 而性格包括三个方面:自我引导(self-directedness)、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 合作(cooperativeness)三个方面。 合作程度高的人,善于与人建立关系。自我超越程度高的人,有形而上的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创造力。自我引导程度高的人,自立,自我管理,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富有责任心地想办法实现目标。 图源/Unsplash 在气质的四方面和性格的三方面中,心理学研究发现,对伤害的高回避(对伤害失败损失敏感恐惧回避)和对自我的低引导(缺少决心和能力调控行动以实现目标),是和抑郁症关系最密切的两大人格特质。 […]
14岁跳楼——为避免悲剧的重蹈,辛苦而为难的家长们能做的四件事
2019年4月,我写过一篇文章《17岁跳桥:不骂孩子不骂娘的第三条出路》。 2020年9月,当我看到朋友发来《14岁男生被妈妈当众打耳光后当场跳楼身亡》,建议我撰文时,我不由自主地回避了。为什么回避?我没有追问自己。 直到,深夜 11点,临睡前,在朋友圈无意间看到了视频—— 在学校的走道上,妈妈扇耳光、卡脖子,儿子爬上栏杆、跳下去。 那么干脆! 我看得脚底发麻,全身过电。 想都没想地打开了文档。 我不知道我要些什么,但是,不得不写。 心里很难受。我也于是知道了之前为什么回避——太令人难受了。 图源:微博 去年4月上海高中生的跳桥,今年九月武汉初中生的跳楼。 只是多少学生自杀的缩影啊。 背后更有多少在抑郁的钳制下、度日如年、离自杀一步之遥的人们啊! 我脚底发麻,是我不由自主代入了那孩子腾空的那一刻,以及紧接着的那几秒中,是如何的可怕。 但是,在那之前,又何尝不可怕? 其实,更可怕。 可怕到死不足惧的地步。 但,可怕的是什么? 其中都有一个当众发脾气的妈妈。 可怕的是妈妈吗? 是妈妈逼死孩子的吗? 去年4月上海高中生的跳桥,今年九月武汉初中生的跳楼,其中也都有一个行为出现问题的孩子。 可怕的是孩子吗? 是孩子逼“疯”妈妈、作死自己的吗? […]
“乘风破浪” 与“三十而已”,完美在不幸的隔壁
2020年夏天,一部电视剧《三十而已》和一档真人秀《乘风破浪的姐姐》,火遍了大江南北,国内国外。 是褒是贬,大家尽可以各抒己见。但不能否认,它们确实火了。 而它们的火,向我们揭示了哪些生活的真相呢? 这儿虽无法一一尽数,但可以略述二三。 第一个真相 《三十而言》里的三位主人翁,人生面貌迥异,但每一位都有令人欣赏和珍视的地方,而她们又有一个共性——认真于自己的人生。 而《乘风破浪的姐姐》里,30位佳丽,各有性情、各有才艺、各有故事。陆陆续续,有人离开了竞技场,有人留下来成团。一路的汗水、泪水,和想赢的心,也写满了“认真”。 图片来源:微博 “认真的女人最美”,不仅仅是《三十而已》的主题曲《座位》中唱的“听说认真的女人最美”,而是真的最美。 这句话早在近20年前,出现于高慧君的同名歌曲中。歌词最后是: 我做我幸福的主人 认真的态度是一种过程 付出的不会是牺牲 认真的坚持迎向你人生 你就是最美的女人 图片来源:jasonforce 认真,难免会有些累。 但是,认真中有忘我。 而忘我是对治急躁、不耐烦的良药,因为“时间”这个概念暂时消失了。 而忘我也是对治焦虑、自我怀疑的良药,因为“自我表现”这个概念也暂时消失了。 图片来源:unsplash 也就是说,对眼前正在追求的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会起到分心、干扰作用的各种牵绊,因为认真,都被挤到了一旁。 说到认真的极致,那就是“心流”。 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 […]
世界乱了这么久,你有没有和我一样,莫名地泪流?
1 你最近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深夜,眼泪静悄悄地流。 一时,却不知道为什么而哀伤。 (图源:花瓣网) 我有。 只好试着用理性作敲门砖, 追索难过的源头。 我问自己, 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哀伤? 第一个想到的是,死亡。 是啊。 新冠病毒之下,多少生命,离开了。 在无法呼吸的折磨里,离开。 在没人陪伴的孤独里,离开。 死亡、折磨、孤独,每个都是悲剧,更别说叠加起来。 人死去的概率,是百分之百。 但我们从未因此而停止震惊、悲恸。 疫情下,死亡变得从成百上千,到一万、十万、百万、千万计数;每一例死亡不过是一个很大数字的“分之一”,这似乎让每个单件死亡的分量变轻了。 但是,死者身边的人,仍然会,彻彻底底、撕心裂肺地震惊、悲恸。 不仅如此,比起往常,死亡人数的攀升也让社会逐渐麻木,社会的温度难以触及死者的亲人们不说,他们还需要承受社会对死亡自然而然的相对冷淡。 所以不只死者的折磨与死亡是孤独的,生者的哀伤也是相对孤独的。 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哀伤? 第二个想到的是,丧失。 (图改自千图网) […]
终于回国,她却抑郁了!4个故事,教你帮助疫情下的留学生
从1月份至今,新冠疫情跌宕起伏,留学生和家长们,也时刻揪着一颗心,经历着过山车般的遭遇。 孩子留在海外,愁染病,怕不安全; 好不容易回国了,孩子要么没精打采,郁郁不乐;要么为上网课,日夜颠倒,作息混乱。 疫情中,到底怎样理解和支持孩子,尤其是还没成年,就出国留学的孩子? 今天我想通过4个故事来聊一聊。 01 ▶终于回到家,她却后悔了◀ 一个16岁的高中生,在美国疫情爆发后,不断地和在国内的父母商量是否回国: 国内疫情稳定向好,而美国越来越严重,因此回国父母更放心一些;但担心回国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美国,甚至能不能再回美国,万一学业完成不了怎么办! 犹豫了一阵子,I-20政策明朗了,帮她全家下了决心:回国。 然而这时她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机票定一个取消一个。所以她干脆一口气定了一个月的。后来终于走成了,转了两趟飞机。 到达国内酒店隔离,饭菜不合口味;回到家上网课,晚上9点上到凌晨3点。 而且,父母也在家办公,每天早上要开会,吵到她睡觉。另外和父母住毕竟不如自己住校自在。 于是开始后悔和怀疑回国的决定。 很多留学生,尤其低龄留学生选择了回国。 想回国时可能主要是从“哪里最安全”的角度出发;但回国后,安全不再成为问题,其他问题就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上面的例子就是。 借此我想谈三点: 第一,我们需要对决定有一个心理准备,那就是,不管什么决定,在执行过程中,都会遇到问题。回国会有回国的烦恼,留在国外会有留在国外的不爽。但是也不用过于担心,遇到问题的时候再想办法应对它,来一个处理一个,慢慢走下去。我们怎么走,就怎么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回忆。 第二,这届学生的确遇到了特殊的情况,SAT怎么考?没机会积累课外活动怎么办?这些焦虑是正常的。我们,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得调整心态,降低期望,不能再和疫情没发生时比较。只要封城封校不结束,有很多事我们都得被动等形势发展,在形势允许范围内努力。 第三,留学在外的孩子,已经习惯了独处,现在回家住得比哪个假期都长,和父母发生摩擦是难免的。作为父母怎样应对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往期文章《想跨越代沟、文化、时空隔阂?父母首先要做的九个心理准备》。 02 ▶回国隔离时,她陷入了抑郁◀ 14岁的初中生把自己武装得严严实实的,不敢吃不敢喝,挺过30小时的飞行和转机,最后到达中国。 […]
抑郁找办法,警惕三大心理陷阱!
不论是抑郁的当事人还是身边的人,都需要觉知、警惕,和绕过这三个陷阱。
……可以吗?不可以!……
如果父母用自己的不接受、没希望、不信任,来与孩子的不接受、没希望、不信任共振,那会怎样?
我抑郁了,父母什么反应?
孩子抑郁了,父母容易有什么反应?要如何理解,父母的这些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