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养育, 亲子, 儿童期

等我大了,你就老了,等我老了你就死了!

0 mins read

06/22/21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导 语: 和孩子谈论死亡,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吗? 有时候,我们总是因为话题过于悲伤和沉重,选择避而不谈。但当这些话题不经意地出现在生活中,当我们不以悲伤的姿态谈论它们时,会欣慰地发现,我们收获了片刻安心和疗愈。 死亡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没事的时候会忘,有事的时候又扛不住情感。 也许,未来再谈起死亡时,我们会有更多的悲伤沉痛和抗拒,从而更复杂和堵塞,不像这次的通透和平静。 但是,我会提醒他我们居然发生过这次对话。有些事情,只能靠多提醒事实是什么样的,而与我们喜欢不喜欢无关。 这次偶然发现,我们对死亡的事实达成了共识,这是一个让人安心的起点。 我长大了你就老了。 我老了你就死了。 我身边人死了。 我死了。 我的后人也死了。 就是这样,要面对死亡,我们都一个样。而死之前,每一天每一刻怎么活(有时怎么活也影响到怎么死),就是各式各样了。 你如何长大? 我如何变老? 你我如何走近死亡? …… 这些问题,不想也会长大、变老、死亡。但是只有想,才会感到活着。

家庭, 养育, 亲子, 父母成长

我很生气,但又不想骂孩子,怎么办?

1 min read

22/10/21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请允许我先分享一个亲身经历,大部分带孩子的家长应该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在孩子五岁时有一段时间,带孩子的任务落在了我一个人头上。按时上学、按时睡觉,工作之余的一早一晚对我来说最有时间压力。 而这个年纪的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时不时地从他的世界里出来找我也只是基于他的兴趣和需要,他会向我提出要求“我要……”、“妈妈你看……”、“你来和我做……”,同时经常屏蔽掉我说的话。 图片来源:Freepik 于是频繁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做到了我答应的事、满足了他的心愿,但是他却不遵守他的承诺、做他应该做的事。这让我感到沮丧。尤其在时间压力下,我感到紧迫、不耐烦,忍着烦躁努力在“适应他的节奏”和“推进他做该做的事”之间平衡。但很快地,烦躁的火越烧越旺,我总忍不住提高音量,有情绪地说话,他感受到了我的愤怒,于是哭喊、抗拒,问题没有解决,只有事态升了级。 出现了几次这样的情况后,我意识到我得好好反思了,不能再重复下去!有家人在时,大体而言我是比较耐心的,是“消防员”。如果我烦躁了,我可以从环境中退出去,由先生接班,我们似乎没有同时对孩子生气的时候,总能打配合。 图片来源:Freepik​ 但是当需要一个人带孩子,没有中途离场稍事休息的机会,就暴露了之前没发现的问题。在累积的压力之下,表达不满和讨厌的语言语气,非常自然地溜了出来,似乎很熟悉,但是我平时不这么说话,因此又似乎很陌生。 我看着自己的表现,既惊讶不解又无可奈何。说的时候也许解气,但之后会非常难过。有一天孩子睡了,我闷声大哭,“做父母太需要自制力了!”,我对自己的不耐烦、发脾气、嫌弃、暴躁的心情失望,也害怕我在伤害孩子、伤害我们之间的关系。 那几天,我虽然意识到自己不耐烦、想克服,但是只能忍着不让不耐烦冲出来坏事儿,此外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图片来源:Freepik​ 在反思未果之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事。那天晚上,孩子提要求我做到了之后,他却不去做睡前如厕。烦躁中的我大吼一声“不干算了!”用力关门离开。 孩子冲出来找到我,一路嚷嚷:“不不,妈妈妈妈妈妈,我们得谈一谈!”我心里被逗乐了,“好啊,我很愿意和你谈!之前我说那么多你好像都没听到,现在你想谈,我很乐意啊。” 我当头一棒。看着刚满五岁的孩子,小大人一般、边说边踱步、认真严肃的样子,我又惊喜又欣慰又惭愧!惊喜的是孩子的方法正是这个我这些天“走投无路”的钥匙。欣慰的是我曾经教他“命名情绪”,他居然听进去了,还能提醒我。惭愧的是我居然忘了,我教他自己却没做到! “你说得太对了!是的,妈妈应该这么说。谢谢你提醒我!太好了!”我开心地拥抱他。 图片来源:Freepik 但是第二天早上,他各种磨蹭时,我说:“我很着急你太慢了!”他忍不住将哭未哭。我赶忙问:“怎么了宝贝?”我看似理直气壮但其实心虚地说:“我命名情绪了啊。” “不!你应该说: ‘我~很~着~急~你~太~慢~了’” 他模仿轻声细语, “但是你是 ‘我!很!着!急!你!太!慢!了!’你是生气地说的。你要平静地说!” 我暗自赞叹,他把我揭穿,又给我上了一课!“你说得对,好,妈妈应该平静地命名情绪,而不是把情绪放在话里冲出来,对吗?”“是的。”那一晚上和早上的对话,对我影响至深。 […]

家庭, 养育, 自杀, 抑郁

抑郁这么普遍,是时候正视自杀了!(一):孩子自杀的征兆和预防

1 min read

01. 了解自杀的风险、预兆 在美国,根据CDC和NIMH的统计,自杀率从1999年起增加了35%,2018年一年就有48000个生命结束于自杀。 以下因素会增加自杀的风险: _ 存在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研究显示,46%死于自杀的人都存在明确的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 _ 有自杀的家族史:包括父母与孩子所组成的核心家庭中是否有人自杀,也包括祖父母、曾祖父母、叔叔姑姑阿姨舅舅等亲戚中是否有人自杀; _ 摄取酒精毒品药物等物质:这些物质会让人的情绪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容易恶化极端的念头,包括自杀的念头; _ 醉酒:有研究显示三分之一自杀的人在自杀时也处于醉酒状态; _ 有采取致命方法的可能性,包括有办法得到枪支、方便跳楼、跳桥:比如,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桥梁之一,也是世界上自杀人数最多的地方之一,自1937年大桥落成以来已有约1700人在此自杀身亡。为此,政府不得不在桥下修建防护网; _ 有长期的严重的疾病; _ 性别上,虽然女性的自杀尝试比男性高2-4倍,但是男性自杀致死率比女性高出3-4倍。也就是说,男性要么不尝试自杀,如果尝试就是致命而决绝的; _ 有过创伤史或被虐待的历史; _ 长期的压力; _ 近期遭受重大损伤、灾难。 自杀意图开始可能是微弱的,比如“我要是不在这儿就好了”、“什么都没有意义了”,随着病情恶化,可能变得越来越明显和危险,比如认真思考自杀的方式。 […]

家庭, 养育, 亲子, 儿童期

等你准备好

1 min read

01/10/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我和先生晚饭后想去散步,请奶奶在家陪孩子,但是孩子不愿意。原因是害怕坏人来,需要被保护。 他伸出拳头打向自己的胸口,身体即刻倒向一侧,表示奶奶不堪一击。 开始的时候我没当回事儿,但他说着说着眼泪都出来了,满眼的害怕。 我感到也许他既害怕坏人也害怕我们不顾他的感受依然离开。陷在恐惧中的他哭得越来越响。我坐在他旁边抚摸他的后背,试着让他平复。 但我突然意识到,他也许担心我安慰他是不想他哭,一旦他安静下来我们就会离开,所以他在抗拒“变得安静下来”。 (特别修正:文末两图互换位置)我理解,站在我们的角度,忙累了一天,就想散个步,却被孩子的哭闹杀出个程咬金来。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试图说服“没有坏人,你是安全的”,说服不成后我们可能难免会着急和心烦,责怪他不明事理,嫌他不可理喻,哭声烦人。 但是看着孩子的眼睛,不知道为什么,我不由自主地会脑补孩子可能的内心活动,然后有些心疼。 他是真的相信有坏人(不知道是不是看Ninjago的缘故)。他的逻辑没问题,“虽然你们说没有,但万一有呢?” 他不能放心就是不能放心。我不能让他在害怕中孤独。生活节奏这么快,很多事情没法等。但如果等得了,我们可以等孩子准备好。

养育, 家庭, 父母成长, 亲子, 共情

孩子难说服?行为异常?对父母心存戒备?不妨这么做

1 min read

22/12/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很多家长反应,觉得和孩子的沟通中,仿佛总是有一层看不见的壁垒。 有的时候,当我们在和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我们觉得那些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孩子总是充耳不闻,躲着我们。还有的时候,当孩子和我们意见不合时,孩子总是固持己见,不听我们的建议。甚至有时候,孩子还会做一些令我们匪夷所思的“小动作”。 随着孩子长大,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已经不再是单箭头地“我说你听”,孩子有越来越多自己的想法了,我们家长也需要更新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了。 图源/freepik 01. 不必说服孩子走我们规划的路 有家长提问: “孩子以后想走竞赛这条路,但是我们觉得还是应该先注重培养综合能力,意见不一致,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该如何考虑和解决这个问题呢?” 孩子的未来谁做主,这是一个长久以来的辩论题,几乎每一代的家长都会规划给孩子的理想职业,公务员、律师、医生霸占了前三。我们家长经历过社会的磨练,总结出来最优的职业,摆在孩子眼前,孩子却不屑一顾,双方难免争执不休。这个问题也是一样的,对于孩子的未来规划意见不一,可以想象家中开了不少场辩论赛。 其实除了各占一边地“打辩论”,我们还可以开“圆桌会议”。家长和孩子可以坐在一边,一起开家庭讨论会,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尽量把作为家长的倾向先放在一边,心里不要想着说服孩子。我们假设现在就是一场职场上的圆桌会议,孩子已经长大了,他在公司里为自己的一个设计方案争取实施的机会,我们也给ta这个空间去解释自己的想法。我相信,一旦我们去这样想象的时候,在孩子侃侃而谈、畅所欲言的时候,我们心里就会少一份护犊的担忧,少一点向“不同意”的自然倾斜,反而更能欣赏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计划。 图源/freepik 因为我们也还是希望孩子长大之后,既有自己的想法,又不刚愎自用。所以,只要孩子的想法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言之有物,逻辑缜密,这都是能力的表现,都是值得鼓励的。如果我们发现ta说的有严重偏离事实的地方,我们可以把我们了解到的事实讲出来,做一个对比,做一个讨论,帮助ta规避风险。 在这个问题中,家长也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我和孩子意见不一致,我是怎么想的,我为什么这么想?双方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理由陈述出来,但是过程尽量避免和孩子成为“上下级关系”。不要因为我们是家长,是大人,就好像我们要推进我们的决议一样,希望作为下级的孩子能配合,一旦不配合,作为老板的我们就很头痛,就一个劲儿地想说服孩子来配合我们。可是,这事关孩子未来的学业和人生发展,是孩子的事,我个人认为不应该发展成“上下级关系”。 图源/freepik 我们家长想要协助孩子做决定,那我们就是在一旁提供帮助的这样一个角色,我们可以平等地提出意见来讨论。当孩子和我们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孩子提出不同意见是有勇气的,ta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发现孩子的想法其实还不错,就可以翘首以盼“青出于蓝胜于蓝”了。当我们把自己的心态从拼命说服、逼迫孩子同意我们调整成欣赏的、欣慰的,沟通成功的第一步就迈出了。 回到竞赛还是综合的这个问题,假如孩子执意要冲击竞赛,通过家庭讨论会,我们家长也是可以同意孩子去试一试的。我们可以给点时间观察,一个学期或者一年,没准到时候回头一看,这个决定还是不错的。 像这样的探险会是孩子人生中很难忘的一件事,如果以后孩子遇到了挫折或者胆怯畏难的时候,我们都不需要给ta灌心灵鸡汤的,只要说“你还记不记得你那一年,我们都劝你不要这么做了,但是你坚持了你的想法,也说服了我们,结果你还真的做成了。现在你遇到的可能确实是一个难关,但是如果你能找到自己心里想去的方向,我觉得你是能够走到的。”像这样基于ta的亲身经历的鼓舞,可以在ta暂时失去力量的时候,重新和自己内在的力量连接起来。 02.   耐心解读孩子的“奇奇怪怪” 有家长提问: 孩子上初二,ta在学校有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行为:在大家午休时大声地打呵欠;自习时,自己把两张桌子拼起来,放自己的物品;做值日、擦黑板时,拿洒水壶往黑板上喷水。甚至还有同学矛盾,好几次偷偷往同学的书包上倒水,被发现就哈哈笑。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有哪些教育策略? 看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下,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的家庭,我的孩子身上,我是怎么看待的,我打算怎么做?可能我们也会和这位家长一样,一开始很难理解孩子这样突兀的行为。 孩子有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正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但是我们家长可以通过分析孩子的行为目的和效果,来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这时候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如果操场上大家都在弯腰做体前屈,就有一位同学在做一个向上跳跃的动作,放眼望去,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到这位同学?所以,做和大家都不一样的行为,一个最直观的效果就是会被大家一眼就看到,会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被人评价,引起人的反应,引起人的情绪。 […]

家庭, 亲子, 留学生心理

【转载】杨意|“我想搭建一个天,帮他们看到彼此”

1 min read

转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Beacon彼刻”人物专访 杨老师,代表了一类的心理从业者:细腻温暖,也坚韧理性;敬畏人性之复杂,也笃信人力之强大。在我们一个小时的采访中,她的眼神偶尔会略过一种无言的伤痛。在她过去数以万记的咨询小时数里,她目睹了生命的挣扎,也目送过生命的远行。而在这些接待的来访者中,中国留学生算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群体。我们看到的是社会对于他们这个群体的标签,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异国他乡踽踽独行的他们背负过多少重量。 纽约时报一篇2017年的文章“中国‘空降孩子’” 提供了一些惊人的数据,十年来,中国大陆学生赴美读书的热潮已经涨了十倍。当这37万中国留学生“空降”美国时,他们中很多并未预期到,等待自己的除了美国梦以外还有很多无法逃避的现实。 在杨老师众多的来访者中,留学生大概占了一半。这些年轻的来访者形形色色,在他们的困惑中往往都有原生家庭的溯源和影子,但亲子关系却在很多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处于缺席的状态。杨老师说“令我感到难受的是,我在咨询中往往感受不到亲子互动的存在”。这些孩子和父母的沟通断层了,而这道沟壑的形成有很多种可能性。从父母的角度来说,一种是漠不关心的父母,一种是无法以有效的方式去关心的父母;而从孩子角度来说,一种是回避的不去与父母沟通的孩子,一种是不知道该如何去说的孩子。 Lew说那份远隔重洋的期待压得他喘不过气。父母说着无所谓,但是他们潜移默化的压迫却无处不在。“我渴望得到他们的喜爱和认同,我渴望证明我好得可以值回他们的投资,所以我开始报喜不报忧,我开始万事自己扛,我开始忘掉了我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为什么亲子关系在留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变得尤为重要?用杨老师的话来说,现在留学生与早期留学生最大的不同就是“爸妈成金主”(参见杨老师公众号“孩子出国后”里的同名文章)。每个家长把孩子送出国的动机都很不同:或是带着自身未完成的情结,或是为了移民大计,或是为了在拼娃时争一份面子,又甚至是为自身的婚姻矛盾打掩护。但无论动机为何,从一开始,“出大钱”的爸妈与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不平衡的。我们经常会听到类似的话,“我们花那么多钱供你读书,不要这么矫情”! “爸妈花了这么多钱供我读书,我没有自己的选择”, “我用着父母的钱却不能出人头地,我觉得我很失败”。当父母给我们的经济支持中添加了他们自己的期待,亲子关系就成了留学生涯中一个隐形的结,一不小心就绊得鼻青脸肿。 Alice生长在一个还算开明有爱的家庭里,她和母亲的关系尤为密切。五年前来到美国开始本科学习,这些年她和母亲还保持着一周三次的视频频率。她不算对家报喜不报忧的那种孩子,相反,在迷茫无助的时候她第一个想要去求助的人是自己的母亲。大学毕业后她顺利的进入了理想的研究生院,但是自己对于学业、情感和未来规划的完美主义倾向让她会经常性的陷入焦虑情绪中。她出现频率最多的一句话是“觉得别人没有办法理解自己”,“我尝试过和妈妈诉说我的压力,虽然她会安慰我关心我,但是同时也会发出对我抗压能力的质疑。她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很幸福了,有着她们那个年代无法想象和拥有的物质条件和生存环境。她非常爱我,可是没有办法理解我”。 这是关于两代人之间的理解。当双方彼此处在不同的年代背景、文化氛围,且沟通也有地理距离的限制时,父母的安慰变得隔靴搔痒,而孩子们的情感也无法得到恰如其分的安顿。孩子们无法理解父母的不理解,父母也不知道该以一种什么方式去理解。就好比半山腰的人向山顶的人求援,可惜山顶之人眼环美景,忘记了曾经爬山的辛苦,也捂住了自己的耳朵。就像杨老师在访谈中说的:“我的来访者中有很多的留学生,我有一种难过和一种渴望去帮助他们发声。我会有的时候坐在这个来访者的对面,然后他们讲这些话,我会发自内心的觉得如果他们的父母能听到这些话该有多好”。 留学生和父母之间微妙的不平等关系也让沟通变得更难。我们曾经在国内接受着儒学文化的熏陶,在加上多年的社会环境下的耳濡目染,让我们很难与父母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下进行沟通。国外的历练使很多孩子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式去释放对于自我和生命的感悟,这种方式有别于父母的传统认知。但好在亲子的话题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父母只要有愿意去学习的心,就已经有了建立这座桥梁的基石。 那么咨询师应该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杨老师告诉我们,将错误归咎于任何一方都是不够理性的。“我想做一个桥梁,搭建起一个空间,一个足够大足够安全足够坚实的天,让双方可以自由地去表达。我并不是希望他们的关系一下子变得很亲近,而是在咨询过程中去感受他们双方然后指出我看到的但他们没有看到的,帮他们看到彼此”。 有一些心理从业者提到,在他们接触的留学生案例中,大多数都是病情严重到一定程度才会来就医,而对这些来访者来说,在咨询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支持、鼓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治疗的效果。对于有着根深蒂固病耻感的亚裔群体,咨询师们需要制定更为贴合的个人治疗计划。这个治疗计划中父母扮演的角色、他们需要作出的努力以及他们可以从咨询师们中得到的引导,都是我们需要继续去研究的课题。 杨老师说从她过去的案例中发现,环境中的正面反应有助于跨出寻求帮助的第一步。当身边的人说“你要不要去看一下心理医生”,当朋友以一种接纳包容的态度去鼓励你走出舒适圈,当多元文化和学习经验给予你足够的能力和底气去接受触手可及的帮助,心理上的不适或许不用再由你一个人独自去承担。或许我们需要的是由咨询师、父母、周围的环境所形成的一个稳定且相互影响的支持系统。 父母虽然处在山顶,但这沿路的记忆定不会抹去。或许隔着光阴,他/她也能看到曾经那个或懵懂无助或坚定倔强的少年/少女,那背影也曾孤单和不被理解。 人潮汹涌,从不体谅年少。我们跌跌撞撞的前行,很多以为无法化解的东西,岁月终会将它化解,而我们能做的只有蛰伏于沉淀。

养育, 疫情, 亲子, 家庭, 父母成长

致家长:如何在疫情期间或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加深沟通和互动?

1 min read

06/08/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注:本篇文章与上篇文章《致家长:形势动荡却无能为力,父母如何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不给孩子带来压力?》均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护航计划共同举办的“留学生心理健康经历与案例分享”讲座发言内容整理而来。 有些孩子在疫情期间,一直处于独居的状态。与父母的交流仅限于日常琐事,也缺少和同学朋友们的交流。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在这样社交隔绝的情况下,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崩溃。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来加强父母与孩子在疫情期间的沟通呢?父母又可以通过怎么样的方式去鼓励孩子呢? 图片来源:freepik 对话嘉宾龙音如分享了她的经历:“我在疫情期间一直在家里呆了近四个月。一开始还在享受独处的快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受到了一些社交的需求。但是,我的父母经常会在微信上转发一些微信推文给我,我平时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文章也会发到家庭群里。我们还会一起用微信读书阅读。可能平时我们不会聊太多的东西,但是一到每周通话的时间,我们就有一些内容可以去聊去讨论。” 不管是大家一起共度一本书,或是共赏一部电影,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其实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一些常规性的活动是一件非常能够拉近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的一件事。其次,除了与孩子分享一些他感兴趣领域的内容,龙音如还提到,与孩子沟通中千万不要给孩子设定沟通的“任务”,比如要求孩子每天必须和你说多少话。沟通应该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孩子正处于不愿沟通的状态,家长不应强求。选择包容孩子,并耐心等待他愿意交流的时候。 01. 觉察担忧产生的原因 图片来源:freepik 回到这个案例的情况上来讨论,父母的担忧是因为看到了孩子目前比较封闭的状态而产生的。作为父母,很多时候往往会根据孩子现下的表现而进一步地担忧: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会不会更糟呢?基于对可能发生的未来的想象,父母会对孩子的现状更加地焦虑和不满,一定想要去改变孩子。有时父母的担忧会变成现实,有时却不一定。作为父母,我们需要首先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的焦虑是来自于孩子的现状,还是来自于我们对未知的想象。有可能是现状已经让我们焦虑了。我们意识到在疫情下,孩子现下的状态可能是一个普遍的“新常态”,可能不只是我家孩子表现出了这样的行为,大家的孩子都这样。但是如果在疫情结束之后,当大家都走出家门时,你的孩子还是维持一个人独处的状态,那么就有一些问题了。我们首先需要觉察,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而担心。 02. 增加有趣有价值的互动时间 其次,我们可以建议孩子,让他去跟朋友沟通交流。但老实讲,这样的影响方式是间接的。除此之外,家长可以做的很多事情是可以对孩子直接施加影响,帮助孩子走出所谓自闭的状态的。那家长可以做的是什么呢?家长应该让我们和孩子互动的时间变得有趣,有价值,有活力。家长可以想一想,和孩子聊些什么,一起看些什么,让孩子觉得有趣。我们作为家长,不要要求孩子去寻找别人而进行人际性的互动。我们应该首先反思,我们自己该如何与孩子进行良好的社会性的、人际性的互动。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价值的互动呢? 其实谈恋爱的例子放在这里特别合适。我们有过恋爱和婚姻经历的人会知道,在谈恋爱的时候和婚后,我们和伴侣的相处方式是有对比的。可能你会发现,我们在谈恋爱的时候是很会聊天的,每天都有聊不完的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伴侣的交流可能就相对的少了。一个人说了一句话,就被堵回去了,或者得不到回应。 我觉得我们可以琢磨一下恋爱时和日常生活中交流的差别,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多找找恋爱时候聊天的感觉。如果孩子一说,他最近感觉腰酸背痛地不舒服,父母就说“你这就是熬夜的后果”,话题就终止了,就没有其他可以聊的了。同理,在恋爱中,你肯定是希望两个人可以一直聊下去,一个话题能够持续地聊下去。这个话题结束了,那下一个话题再紧接着继续聊下去。我们需要找到这种在聊天中你来我往的互动的感觉,并让这种感觉来启发我们:我们在和孩子的互动中需要去注意什么?有些什么话应该换个方式说?有些什么话应该先不说?有些什么问题应该多问一下?有些什么问题不应该问? 图片来源:freepik 在亚洲的文化背景下,很多家长会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往往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但如果设想在恋爱关系中,这样的沟通方式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把双方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去沟通交流。其实和孩子的交往也一样。我们之前提到的家庭活动也是。很少有家长会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互相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之类的。比如孩子喜欢二次元的东西。但很多家长会觉得二次元花里胡哨的肯定不会是好东西。一下子就否定了孩子的爱好。如果说,以恋爱的心态,家长能放下身份的高低去了解对方,孩子也应该反思,不要对父母喜欢的经典年代的东西嗤之以鼻,那么亲子关系会和谐很多(该段落整理自龙音如的发言)。 用恋爱的心态和孩子相处,其实说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意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很多父母和孩子默认彼此的关系已经很熟了,就不需要在意说话的技巧和对方的感受。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和孩子不熟悉了。孩子会经历青春期,会慢慢成长,各方面都会发生改变。他们的很多想法,喜好,可能都已经改变了。所以我们需要接受“我和孩子并不熟悉”这一前提,抱着我想要和他做朋友的心态来和孩子互动。 图片来源:freepik 03. 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有一些家长,在孩子青春期期间会非常焦虑。因为他们看到孩子大部分的时间都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要么就是去写作业,要么就是去打游戏。家长很难与孩子进行沟通,更别提去走进他的内心了。 这样的现象其实十分常见,不必过分焦虑。我不知道家长们在自己年轻的时候,有没有经历过不太待见父母的阶段:不太想让父母来找自己,只想自己一个人呆着的阶段。如果有的话,我们可能可以回忆下,我们自己是怎么样经历那个阶段的。如果没有的话,家长现在可能会有点委屈。会想,我跟我的父母亲很亲近,怎么我的孩子跟我不亲呢?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事实上,每个孩子在青春期都要经历一个从分离到独立的过程来和父母拉开距离。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这个现象本身并不是病态的,不需要过分担忧。如果我们经常把孩子病态化了,看着孩子哪哪都是毛病,就会让亲子关系非常的沉重,也会让孩子要躲着我们。因为孩子是不愿意成天被当作病人的。那如果我们对孩子的眼光是包容的,觉得这是挺正常的,或者承认这是普遍的,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那家长们自己也会少一些焦虑和自责。不用总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没做好。 […]

家庭, 婚恋, 时事, 家庭之殇

三十而已,绿茶不息, 什么是对付出轨的秘密?

1 min read

12/08/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最近,因为电视剧《三十而已》,有一个话题比较火:男生如何对付林有有? 其实,我倒想反问:男生为什么会想对付林有有? 干嘛要对付她? 人家青春热情,有趣有活力,边弹边唱边深情侧望,笑起来你心花怒放,嘟起嘴你心疼不已,人家天然无害,只不过被爱所伤难以自拔,但即便如此她心心念念的还是,要把你心中那个不被别人接纳的小男孩解救出来,一起晒太阳! 她给了男生——尤其中年的有艺术气息的男生——很多有吸引力的体验: 本来日复一日、中规中矩,现在突然能傻笑了,能抬头看云做白日梦了,如同注入了强心剂,生活顿时新鲜、有趣、立体、放起烟花来了。请问,谁不喜欢这个感觉? 身边的人,虽然也欣赏你的才华,但多少也习惯了你的才华;更重要的是,ta们和你有多面向的立体关系,不是只一个维度地永远仰视你。这时,突然有人把你崇拜到了骨髓里,天天各种方式告诉你:我心中你最有才,在我这里没人能和你比,就让我静静地看你吧,只要能看到你,我的生命就被照亮了。请问,谁不觉得这酥酥的? 被上有老下有小、每天有问题要处理的工作生活搞得疲惫、苦闷、压抑的心,突然有人,用无敌自信的姿态,告诉你:我看到你,我甚至比你还懂你,只有我最懂你,只有在我这里你才能真正做自己,从而不再疲惫、苦闷、压力!请问,谁不希望这能实现? 所以,男生会想对付林有有吗?未必。 更重要的是,就算要对付,不是去对付林有有,我们需要问的是:男生如何对付自己? 也就是说,男生要对付的不是林有有,而是自己。 01. 首先,为什么男生要对付自己? 这世上当然有人是所谓“花花肠子”或者“多情种子”,找出轨、不停地出轨。但是,也有很多人,包括许幻山,并不是这样的! 事实上,Rutgers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在婚外情男性中,56%认为自己的婚姻其实是幸福的,自己大体满意,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出轨,也没有主动地“找”出轨,不知道怎么地就发生了。 也就是说,根据这项研究,多数出轨男性并没打算出轨。 那,怎么理解这种 “一不留神掉坑里”的“没想出轨的出轨”呢? Willard Harvey在《他需她要》(原名《His Needs,Her Needs: Building an […]

父母成长, 家庭, 养育, 亲子

孩子“不听话”,反过来叫他“想办法”

1 min read

今天想来聊聊和孩子相处时的小事儿,上星期我和四岁孩子的两件小事儿。 01 一天早上,我接电话时需要随手记下一些信息,因为懒得走去拿纸,于是就近翻开孩子画册本,在一张空白页上写了起来。写完后,我随手把这页撕下来,放在了画册本的旁边。 过了一会儿,孩子来了,看到了那页纸,他说:“我要”。 我解释:“妈妈在上面写了东西了,这张纸归妈妈了,好吗?” “不嘛,我要这个。” “可是你有这么一大本啊。”我指着他的画册本。 “我要这一本,也要这个纸,我要全部的。”看起来他不满我撕了他的画册,破坏了完整性。 “是啊,我应该提前先问问你,那样会更好。对不起。” 他不理会,继续伸出手伸向我写过的纸,而我继续拦着,把纸“保护”起来。有一瞬间,我在想:你这么喜欢这画册本,还不都是我主动想到要买给你的,是我买的,我用一张,你还这么小气。 但是,我不想用这个理由来驳他。因为我送给他,就是他的了,我未经同意拿了,他抗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矛盾的是,我现在确实需要这张纸,不想还给他。 拉锯扯锯,僵持不下,但事不宜迟,需要有个解决办法了,因为拖久了,不是孩子就是大人,至少一方甚至双方,容易爆发出激动的“声音”。 图源:Once Upon a Farm 不知道怎么办的我,搂着他,陈述起了处境。 我一开口,我发现,陈述处境的过程,就是在踏踏实实地与处境中的每个人共情的过程。 “开开不知道妈妈会撕了你的一页,你想要回这一页。可妈妈已经用了,现在妈妈需要这一页,开开给妈妈是帮妈妈的忙。妈妈想要这一页,开开也想要这一页…” “…这可怎么办呢?你有办法吗?”陈述完处境后,我不禁提出问题来。 没想到,孩子的目光在空中定住了,片刻后,眼中掠过一缕光,紧接着听到他激动的声音:“我有办法!” 我惊喜地问:“真的啊?太好了!有什么办法?!” “你用前面,我用后面!” “哇,这个办法太棒了!这样妈妈和开开都可以用这张纸啦!谢谢开开想出的好办法!”我紧紧抱住他,庆祝他的贡献。 在开心和激动中,他开始在背面画画,画好后把纸给了我。 […]

父母成长, 亲子, 家庭, 养育

是孩子有问题,还是我们的关系有问题?

1 min read

【注:本文整理自20201年6/29-7/3日为北京十一学校家长营做讲座的部分内容。】 图片来源:freepik 家长对于教育青春期的孩子,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非常真实而重要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本能地习惯于找答案,认为答案更重要,答案能够帮助得到我想要的。但是今天我想先来强调问题本身。也就是,在讨论答案之前,先来谈一谈提问的角度。 著名数学家George Cantor说过,“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In mathematics the art of asking questions is more valuable than solving problems.) IBM第一任行政总裁Thomas John Watson也曾说,“问对问题是在解决问题上成功了一大半。”(The ability to ask the right […]

亲子, 上瘾, 家庭

孩子沉迷游戏,父母先这么做!

1 min read

怎么和孩子沟通游戏成瘾,具体做法得看孩子的年龄、个性、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如果要讲一下比较共性的东西的话,首先,我们做父母的得先发自内心地接受适度打游戏的好处。适度打游戏有什么好处?第一,打游戏,有乐趣。第二,有些游戏和同学朋友一起打,增进了社交。第三,游戏对手眼协调、问题解决、情绪管理都有锻炼。所以我们在心里先不要把打游戏妖魔化,这样我们在和孩子交流时就不至于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贬低和敌意。 第二,我会建议我们也问问自己是如何做好自我管理、时间管理的,我们作为成年人作为父母,我们有没有很想玩的东西(比如游戏啊、手机啊、追剧啊)?那我们又是怎么克制自己的?如果我们意识到,其实我们好像也没有那么自律,那很好,我们就意识到,会不会不小心我们在要求孩子做到我们都做不到的?基于我们自律时遇到的困难,我们也许能对孩子多一份感同身受,多一份同理心,多一份理解。少一些不公平的期待和要求。相反地,如果我们很硬气地说我很自律啊,那这是如何养成的,有什么因素协助促进我们的自我管理呢?我们的经验也许——记住一定是也许,因为孩子毕竟不是你——可以给孩子以启发。但是不能强求孩子一定就很认同我们的经验分享。 第三,我们带着以上的两点心理准备,我们可以找个时间和孩子谈一谈。重点是,家长沉住气,让孩子觉得ta和你说话是安全的,然后再引导ta一起来制定一个计划是可行的。这计划一定不会完美,可能你有点看不顺眼,但是对于孩子来讲ta能做到。过得去,不能追求完美,过得去就是很宝贵的了。 第四点,要能有效的沟通,前提是你们的关系是好的,平时关系是好的,关键时候说话才更能被听进去。 最后是,在美国的孩子认为暑假就是玩的。可能你的孩子在美国已经生活学习了一段时间了,可能内化了这种价值观了,那就和中国暑假还要做作业这种期待是完全不一样的,对这点我们也要有个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