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妈妈又是女儿,如何在三代人相处矛盾中保护自己身心平衡
Category: 焦虑
谷爱凌:除了见强思齐,还要小心…
15/02/22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北京时间2月15日,正值元宵节,谷爱凌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摘得银牌! 图源|视觉中国 最近,各种热搜又被谷爱凌霸占了。 这个19岁的小姑娘,一手是金墩墩,一手是斯坦福的offer,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当我们从别人的故事中,看到了之前没看到过的高度,我们会不禁感慨“原来人还可以这么厉害”。仰慕之余,我们可能也会“见强思齐”。 这时,需要有几个小心。 01. 小心我们想让身边的人成为“ta” 比如看到谷爱凌,我们就想自己的孩子也能上名校、夺奖牌、有才有貌、全面发展。 我们都在头脑中幻想过,如果身边的人变得如此完美,那该多好。 其幻想的过程,是极富乐趣又极其省力的。念头一起,问题消失,惊喜无限。 但其幻想结束的心理后果,是极具腐蚀性的。 我们可能总惦记着要鞭策身边的人,使其变成完美的“ta”。我们也可能经历对方的不服和抗拒,而导致我们的关系出现磨损和裂痕。 我们将难以面对身边的人还不是“ta”、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为“ta”、不知道能不能成为“ta”、永远成为不了“ta”……的失落。 从幻想重新回到现实,我们要经历的是一整条下山路。尽管身边的人在我们幻想之前和之后几乎没变,但是我们内心却要经历一个“你和我想的不太一样”的适应过程。 02. 小心我们自己想成为ta 因为我们不可能成为“ta”。 上面说的依然适用。受到“ta”的故事启发之后,我们可以融合一些来自“ta”的元素,但不能为了忠实于变成ta,而嫌弃和不欣赏自己。 每个人总归要画自己的画。 03. 小心这股见强思齐的心的持久性 […]
我是家长,我好想离家出走! — 疲惫中如何坚定地走下去
03/07/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图片来源:freepik.com 之前我写了一篇文章,《我是留学生,我容易吗?——迷茫中,我要如何坚定地走下去》,是关照留学生在疫情中的心理健康的,而今天这篇则是写给父母的。 不只是留学生的家长,更是国内外千千万万的学生家长。 养儿育女的生活本来就不易。自一月疫情爆发以来,家家户户的生活更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更多请读《家庭关系处处埋雷如何排?|讲座文字整理》)。 几口人挤在家里,日复一日,容易擦枪走火。 学校改成网课,爹妈当保姆之外还得当老师,十项全能硬着头皮上,除了精疲力竭,还往往吃力不讨好! 尤其有一些家庭里,孩子打游戏,老公看手机,只剩妈妈一个人干着急。 家里几口人之间,一不注意就剑拔弩张,战火硝烟。 孩子学习的下滑、亲子沟通的阻塞、夫妻关系的疏离、工作重负的压迫…… 带给家长多少沮丧、失落,甚至绝望;多少疲惫、困惑、力不从心。 但是如果我们筋疲力尽、着急暴躁,我们看身边的人更容易不顺眼:“一个个都不帮我!”。 我们也更容易劲儿一上来做出违背我们的意愿、让我们后悔的举动,比如吼叫和说伤人的话。 对别人失望的同时,我们也更容易会对自己失望,“自己活得好累啊,生活一团糟”…… 图片来源:freepik.com 这样在奔溃边缘的徘徊,你是否也正在经历? 01. 打一“巴掌”要给几颗“甜枣”? 以上这些,在凡夫俗子的你我他的日常生活中,时常在发生。 但是影响家庭关系和孩子成长的重点是,积极和消极互动的比例。 心理学家Gottman和妻子数十年对婚姻的研究显示,有些夫妻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有些夫妻几乎重来没提高过嗓门,而更多的则介于两个极端之间,但重要的是,冲突的次数并不是预测婚姻满足度的指标。预测婚姻满足度的指标是正面与负面互动之间的比例。 夫妻之间正面与负面互动的比例,如果大于等于5:1,那么夫妻关系处于稳定谐和满意的状态;如果小于5:1,关系会“入不敷出”受到破坏;而如果小于1:1,则濒临破裂。 家庭不闹矛盾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尤其容易闹矛盾的夫妻,要想存活下来,最关键的是,要有正面互动来抗衡负面互动。 […]
原创正念录音五:那些未被我们自己发掘的力量
28/06/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01. 与自己和解是门学问 你会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吗? 快节奏的生活中,应付下日常的琐碎已经让人精疲力尽,再加上各种现实世界的压力,不少人会选择逃避自己的负面情绪。难以启齿自己也有灰暗的一面,更是疲于向自己承认、向自己解释灰暗面的来由和去向。 其实,自己和自己和解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有些人习惯和自己对话,小心翼翼地走进自己的世界并且和自己做朋友,成为了自己的知己。也有些人不会独处,不会尝试去了解自己的性格,只会以一种强迫的心态去鞭策自己做一些追求名利之事。最后会频繁苦恼于这世上最微小的挫折。当然,在这两种极端之间,更多的人处在一种时而自我治愈时而自我伤害的状态。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呢? 图源/Unsplash 02. 活用“内心的力量” 正念,即是开发一个与自己对话的窗口,亦是激发自己“内心的力量”的方式。 在下方的正念录音里,我们可以了解到:紧张,害怕也许并不是一个人胆小的象征;同样,回避,不安也不是懦弱的表现。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内心的力量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并且会有怎样的变化。如果你觉得自己在面对挑战的时候压力很大,正念可以给你很好的帮助。 请大家给自己十分钟时间,认真倾听以下录音。抚平内心的情绪,以一个更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挑战。 这力量安静而明亮bgm 图源/Unsplash
原创正念录音四:和焦虑“做朋友”,你只需要这样做
13/06/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每天,我们都在为不同的事情感到焦虑: 从工作到生活,从容貌到体重,从钱包余额到超市支出,从下周的考试到未来的规划…… 似乎每个人都有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一箩筐,精神也一直紧绷着,渐渐地,焦虑好像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状态。 那么,应该如何应对焦虑呢?关于焦虑,我们需要知道些什么? 01. 我是在焦虑吗? 你曾经遇到过以下的情况吗? 1 在重大的考试/活动前,感到身体不适,比如胃疼、头疼、出汗过多等; 2 对某事的结果产生巨大的担忧,甚至因此逃避做出努力和尝试; 3 不停地关注他人优秀的成绩,并因此产生“我怎么就做不到”的想法。 图片来源:verywellhealth 焦虑是一种难以平静的、对未来或将要发生的事情感到紧张、担心或忧惧的负面情绪,通常会伴随着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出汗等生理反应。它是一种我们的身体在应对压力时的正常反应,通常会随着压力源的减弱而随之减弱。 焦虑也常常指向我们潜在的欲望。当我们想要某样事物(比如一个好成绩)但尚未获得时,焦虑就发生了。试想,如果我们对结果毫不在意,或是非常确定时,都不会因此而焦虑。恰恰是未知的、我们在意的结果引发了我们的担忧,渴望引发了焦虑。 焦虑的情绪通常与紧张、担心、恐惧、失控感相关。 02. 焦虑会影响我的思考吗? 焦虑作为一种进化而来的、身体对于压力所产生的正常反应,在适度时是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的。当我们焦虑时,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肾上腺素加速分泌,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周边环境的觉察能力和反应能力。 然而,过度的焦虑却会成为我们思维的桎梏,使我们失去创造性和理性思考的能力。 […]
原创正念录音三:把这焦虑走没了
06/06/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有研究证明,人每天一半的时间都被消极的“自动思维”困扰着。比如,一看到考试题目,还没有仔细读题,就下意识地觉得自己不会做,这种畏难的想法源于我们欠缺理性思考的“自动思维”。 而焦虑和担忧往往是不合时宜的“自动思维”携带的附属品。才刚碰触到一件事的表面,就不自觉地往坏处想,情绪起伏不受控,又因此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来安抚自己的负面情绪。严重时,这不仅会拖延我们原本的计划,甚至会将计划全盘打乱。 那我们应该如何打破这种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的“自动思维”呢? 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练习正念。 图源/pixabay 01. 什么是“正念”? 正念是用特殊的方式集中注意力,有意识地、不予评判地专注当下,也是我们所熟悉的一种冥想形式,即开放冥想(Open Monitoring Meditation)。 练习者以开放的、不判断的、不执着的态度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和自己的身心(思想、感觉、记忆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练习者的意识达到完全放空的状态,从而避免掉入各种既有的惯性反应之中。 02. 动态的正念 我们熟悉的正念是静态的,需要身心处于一种舒适的静止状态,通过内在与外在的平和来制衡心灵、心思和意识,并超脱物质欲念,感受到和灵魂的直接沟通。 而今天我们所讲述的正念方法是动态的,不要求身体处于静坐或者是平躺的静止状态,相反,我们将动态的行走与心灵的平和融为一体。虽然身体是活动的、是行走的,但是内心仍然能够觉察到宁静的状态,意识放松且适然。 图源/pixabay 这就是“正念行走”,顾名思义,是将行走过程作为观察对象的训练方法,使用缓慢地行走、散步的方式,来充分体察自身的感受和周围的世界,完完全全地活在当下。 图源/pixabay 那么,在你的生活中,哪些场景适合正念行走的练习呢? 可能是在家里,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 或是散步的时候,在人少、从容的地方; 或是情绪来袭的时候,慢走几步,让注意力回到身体的感觉,跳出想法的旋涡; 或是灵感枯竭的时候,来回踱步几趟,让大脑松弛一下。 03. […]
原创正念录音二:寻找考试焦虑的出口
30/05/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面临考试,我们常能感受到自己以及身边同学,会产生一些紧张、恐惧和焦虑的负面情绪。这让我们不禁思考:这难道就是考试焦虑吗? 图源/Pixabay 01. 避免过度的考试焦虑 适当的考试焦虑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但过度的焦虑会引起心理问题甚至不良的生理反应。 许多有严重考试焦虑情绪的人,在考前复习时会感到深深的无力感,那些知识就像一块过于庞大的顽石,一动不动地摆在那里却怎么也无法将其搬进大脑。 这种焦虑会激活你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产生逃避、厌学等情绪,还会让你产生恶心、呕吐、发烧等生理反应。 图源/百度 02. 考试焦虑要靠自己找出口 考试焦虑就像是充满迷雾的森林,我们就像是处于这片森林中迷路的小鹿。周围雾蒙蒙的,只有我们自己一个人孤单地走在这片森林中努力寻找出口,无助又迷茫。这个时候,好想有一阵风,帮我们吹散雾团。可是它没有来,我们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走出这片森林。 图源/Pixabay 如果你愿意,可以跟随我的步伐,先尝试阅读以下的文字,慢慢拨开你眼前的迷雾,寻找到你自己的出路。 调整到一个喜欢的姿势, 由内向外慢慢感受到自己的身心变轻。 脑海中皱巴巴的思维,慢慢地被抹平, 我们的身体正在被一点点地托起。 思维放得很松,肌肉也逐渐放松, 随着自己深切的呼吸, 心境也逐渐平静下来。 这时,我们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一片之前从未踏足过的“空间”。 图源/Pixabay 这时不妨闭上双眼,跟随音频中柔和的声音,去探索这片未知的“空间”。 这辽阔而结实的空间_bgm […]
原创正念录音一:10分钟告别考试焦虑和情绪不安
22/05/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刚背完的,怎么又忘了” “明天考试,我今晚怎么也睡不着” “考试前我就是很焦虑,一坐下来就忍不住心慌腿抖” “我明明会的知识,可为什么考试的时候就想不起来呢” … … 考试到来之际,你焦虑了吗? 图源/Pixabay 首先,我们简单地来谈一谈「焦虑」。 焦虑,是人类对于生活中存在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出于本能的应激反应。而现如今,焦虑慢慢成为一种“时代病”,成了经常困扰我们的一种情绪问题。 正如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指出,适度的焦虑水平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但如果焦虑水平过高,则会适得其反。 那么,当我们考前过于「焦虑」时,又能为自己做一点什么呢? 为此,我们制作了一系列针对考试焦虑的正念录音,希望可以对即将面临考试的你有所帮助。 01. 什么是正念? 正念(mindfulness)是一种非常好的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可以将注意力从对未来的假想与预判转移到正在做的事情上。正念可以让我们有意识地注意此时此刻,与自己的身体、内心进行深层次交流。 图源/Pixabay 02. 如何练习正念?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贾德森·布鲁尔(Judson Brewer)通过戒烟实验提出“正念自控法”。 他的方法有四步,缩写为“RAIN”。 Recognize […]
2020-2021比突变更可怕的是?
31/12/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2020-2021跨年之际,往回望和向前看,我看到的是“连续”。 尽管世界发生了突变,但是在突变的表象之下,我们生活的本质还是一如既往的连贯、延续。 图源/Unsplash 对于焦虑的人,疫情会成为他们焦虑的新重心,担心健康、生死、战争、阴谋论;心宽的人,仍然“该干嘛干嘛”,不去多想。 孤独的人,更加封闭独处;爱社交的人,继续视频、电话、保持社交距离地聊天。 不运动的人,反正健身房不安全,更有理由不动;爱健身的人,改在家里跳操举重,甚至带着口罩散步小跑。 反对疫苗的人,也拒绝接种新冠疫苗;打惯了疫苗的人,期待快点轮上打针。 消极的人,有很多正当且情有可原的原因,抱怨和抛弃2020;积极的人,在2020里默默做事、风生水起。有很多人的生命和家庭被2020改变或终止了。但是,更多的人,是幸运的。在外界动荡的背景下,大体还算平稳。这时,每个家、每个人,其实仍然在继续面对各家、各人原本就面对的一切。 只要生命不停止,我们根本上要面对的是我们会连贯、延续的“那个”。所谓“那个”,包括:我们的固有心态、思维定式、情绪惯性、行为习惯、人际环境、日常工作。 图源/Unsplash 我们容易重视突变,觉得突变很可怕。但其实,比突变更可怕的是那些几乎不怎么变的。因为,面对突变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对它的培养则植根于日常的那些不变。 比如,一个平时就乐观灵活的人,在突变面前,一定比一个平时就悲观固执的人要适应得好。想提高一个人的应激能力、复原能力,最好在平时没有创伤事件的时候就开始塑造,如果等到出了事再培养那是万不得已的,非常被动。 图源/Unsplash 况且,一个平时就乐观灵活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比一个平时就悲观固执的人要生活得好。突变的发生频率毕竟不高,而不变的“那个”才是天天月月年年影响着我们的。 打个比方,如果身体有疾病,怎么过日子?得保证睡眠,均衡饮食,减轻压力,增进人际互动…… 如果身体没有疾病,怎么过日子?得保证睡眠,均衡饮食,减轻压力,增进人际互动…… 所以,不论如何,我们都得保证睡眠,均衡饮食,减轻压力,增进人际互动…… 图源/Unsplash 当我们把有益的方式变成常态,变成会连贯、延续的“那个”,我们就具备了应对不论是严峻的突变还是无聊的不变的最好的方式。 生命本身是连贯、延续的,要过好这一生,我们就得在那些连贯、延续的事儿上下功夫。 时间、历史、你我,从2020流进2021。 图源/Unsplash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心理论坛:留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04/17/19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3月30日,第一届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心理论坛在哥大教育学院顺利召开。这个为期一天的论坛探讨了包括“心理与新媒体”、“心理咨询行业洞察”、“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学人的一万种可能”和“留学生心理健康”等多个心理学热门话题,并吸引了众多著名高校学生和学者到访。 由杨意(杨麒桢)博士主讲的留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吸引了包括学生、家长、学校管理层人员等不同群体的观众。不仅整个教室坐满了,最夸张的是,一场原计划45分钟的讲座,居然演变成了3个小时的深度分享和热烈讨论。 (讲座现场) 该讲座探讨了为什么要对留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特别关注,他们心理健康的现状如何,寻求心理帮助时经常面临哪些困难,以及留学生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等。这些都是杨博士提前了解到的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首先,留学生心理健康值得特别关注的点在于他们在留学生活中会经历很多有形和无形的压力。包括文化隔阂、社交中的障碍与孤独、在生活中使用第二语言带来的焦虑、学业压力、与老师校方互动中的困难、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迷茫、原生家庭关系中的矛盾、建立认同感过程中的挑战,等等。这些围绕着留学生身边大大小小的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妥善的疏导,最终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的产生。据统计,在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29%有过焦虑症状,45%有过抑郁症状。这些在心理健康上需要帮助的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得到帮助呢?答案是否定的。即使这些学生愿意寻求心理咨询帮助,他们依然面临着来自家长的不理解和学校及社区心理疏导资源的短缺问题。那么当外界资源有限甚至无法获得心理帮助时,我们又应该采取什么方法进行心理调节呢。杨意博士结合案例详细展开自救的方法。比如,对于处理完美主义倾向下的焦虑和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抑郁,第一步要觉察到“此刻我在焦虑”以及“此刻我焦虑的内容是什么”,第二步要认识到自己习惯性的认知偏差。第三步用更有适应性的思维来取代认知偏差。 专题讲座结束后,杨博士和部分观众进行了圆桌讨论。在该环节中,讲座中涉及的重点问题得到了更深入的探讨。首先,近些年来,随着国内赴美留学人数不断的增加,我们观察到有低龄化趋势。这导致现在出国的低龄小小留学生相比于较早几年出国的大龄留学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举例说明,如何处理和住家的关系?思维方式变化引发难以和国内父母沟通怎么办?另外,大龄留学生普遍会遭遇的问题在这些低龄学生身上依然存在,包括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与美国本土的差异。杨博士在讲座里概括到:“当今留学生面临的困难是非常立体的,渗透在生活的每个细节。” 据统计,2018年,全中国的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超过66万(如果没有概念,参照2018波士顿总人口是69万)。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从个体,上升到了社会层面。从学生和家长入手,提高群体的心理健康意识及相关知识是解决上面列举出的问题的重要一步。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轨迹不可逆更不可预见。这样的特质造成了留学生心理问题泛滥、相关心理服务匮乏的现状。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并且最大化的帮助身边的人,这样一来,10年或20年以后我们的孩子才不会因为相同的问题而挣扎而感到痛苦。 (杨意博士与论坛主办方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到底怎样自我觉察?
15/03/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从古希腊格言“认识你自己”,到释迦摩尼教导的八支正道中的正念,到现代心理学的对自我意识、情商的研究,自我觉察和驾驭是一个联结东西、跨越古今的话题。 什么是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是对自我,包括思想、情绪、体验、能力等,有觉察有意识。 对自我意识的心理学研究最早出现在1972年,ShelleyDuval and Robert Wicklund提出自我意识理论。“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就会评价我们现在的行为,并把它们和我们内在的标准与价值观作比较。我们成为自己的客观评估者时,就是我们变得有自我意识的时候。”他们认为自我意识是实现自我控制的主要机制。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Daniel Goleman 在他的畅销书《情商》中,把自我意识定义为:知道自己的内在状态、偏好、资源和直觉。也就是,好像有一个摄像头,对内心世界包括升起的想法和情绪看得到。DanielGoleman 也认为自我意识是情商的最重要的基石。 自我觉察为什么重要? 我们的头脑非常擅长于储存我们是如何应对人事物的信息。这些信息又反过来条件反射般地固化我们的头脑。当遇到类似的人事物时,也用同样的方式去应对。 而自我意识,就能让我们觉察到这种条件反射和头脑的预判预设,然后进一步让我们从这些旧模式中解放出来。并且有可能“提前亮”地管理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 也因此,自我意识强的人,往往心理健康都更好,对生活的态度也更积极,生活阅历更深,对人也更有慈悲心。 但是,这些好处不一定哦! Anna Sutton 在2016年做了一项很重要的研究。这项研究是把自我意识拆解开,看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包括:静观当下(正念)、自我反思、洞见、思想反刍(也就是像牛吃草把草从胃里倒回嘴巴里咀嚼,一件事原地打转转念念不忘)。如果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里是静观当下加上自我反思、洞见的话,那么这样的自我意识带来的是自我成长、接纳、主动。而如果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里是静观当下加上思想反刍的话,那只会增加精神包袱。 因此,不只是我们觉察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觉察。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有谁对自己的念头和情绪看到了很不满? 我首先举手! 事实上,人人中枪。 […]
致家长:形势动荡却无能为力,父母如何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不给孩子带来压力?
31/07/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注:本篇文章与下周文章均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护航计划共同举办的“留学生心理健康经历与案例分享”讲座发言内容整理而来。 01. 父母的自我调节 第一点,要做好心理准备:家长们恐怕不知道要怎么帮孩子。 对话嘉宾龙音如同学分享了她的故事: 我爸每次跟我打电话都必谈美国疫情严重性,话里话外会跟我说叫我回国,但其实我已经是在这边顶着很大压力开始工作了,所以反而他这种焦虑传递到我这边来,我的情绪反应就会是比较激烈和不耐烦的。像这样其实还蛮普遍的。 由于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同,父母或许无法知道,也无法理解大洋彼岸的孩子需要什么,是怎么想的。这种家长或许并不愿意承认的不知道与不确定性,也是焦虑情绪的来源之一。有些时候,父母的决定与孩子的决定正相反,从而出现双方都不想看到的情绪对抗,反而加深了焦虑与无助的情绪。 图片来源:freepik 事实上,承认自己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是完全没关系的。最怕的就是父母拒绝承认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或者想当然地以为自己知道怎么帮,逼着孩子接受自己给出的不切实际的建议。这样不仅对缓解焦虑情绪无益,还非常有可能伤害亲子感情。家长接纳自己帮不到孩子的事实,并且陪伴着孩子走她(他)的路,其实是非常好的选择。她(他)会感受到:“我的爸妈是在见证我的艰难和坚强。” 当孩子们所经历的艰难超出了父母的经验和能力范畴,父母表示自己也不确定要如何处理时,她(他)有时反而会因此而感到骄傲——我在做一件超过父母能力范围的事情!靠着这份信念,她(他)会有动力要靠自己走出困境,搞点事情出来。 这样一来,父母帮不了的事实客观上反而能起到了激励孩子的效果。家长虽然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但千万不要忽视一个温暖的陪伴和随时可以倾诉的窗口的力量。或许对于孩子来说,这是比正确建议更需要的东西。(具体请看《想跨越代沟、文化、时空隔阂?父母首先要做的九个心理准备》) 第二点,学会换位思考,不要“传染”焦虑。 不仅是孩子,或许家长们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身边人,比如家长们的父母,明明是好意,但是他们说的话就让人比较反感。比如说: 啊呀你不要再熬夜了,少喝酒啊,多锻炼啊,你要照顾好身体,你上有老小有小的,身体是一,其他的东西都是0,没有了1,后面的0都没有了…… 不知道当家长们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是什么反应?是觉得,哇,好温暖啊,这个人好爱我啊!还是觉得,又来了,知道了知道了,好唠叨。甚至,觉得有压力。 孩子们有时候在通话的时候会说:“因为每次都说这些,搞得我都不想和你说话了。”那么家长们,是不是也有想对别人说这句话的时候? 如果家长们有过这样的经验,换位思考一下,就能想象到孩子的处境了。他们在美国,有新闻报纸,社交媒体,他们是知道美国疫情有多么严重的。他们会不注意,不在乎自身安全吗?不会的,他们是注意自身安全的。因为疫情,可以玩的变少了,活动变少了,乐趣变少了,焦虑变多了,不确定性变多了,抑郁变多了……这时候,和家长通话时,如果家长还在利用通话时间强化疫情和焦虑的话,可以试想一下,孩子会觉得和家长们通话是愉快的享受的呢,还是会觉得是增加焦虑和抑郁的气氛? 图片来源:freepik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做家长的主观意愿都是希望能帮助孩子,或许不会想到这样做出现的弊端。但从客观效果上说,在孩子的角度,是觉得父母帮不上忙还给心里添堵。情绪是有传染性的。父母焦虑,就会把焦虑传递给孩子,孩子本来也够焦虑了,碰到父母更焦虑,那孩子会怎么办?本能的,会想拉开距离。其实,不是要和家长拉开距离,而是要和这些焦虑抑郁不舒服的感受拉开距离,只有当家长成为了这些不舒服的感受的载体,那才会连带着把家长也疏远了。 作为家长,和孩子隔着这么远,不焦虑是不可能的,那怎么办呢?解决办法是,焦虑可以,但是控制在一个范围以内,家长自己知道,和爱人或者亲密朋友多说说,而不在孩子面前过多表达。也就是,家长们的焦虑要自己兜着。 第三点,给自己减压,照顾好自己。 父母们给自己解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家长,要承担的很多,操心的很多,付出的也很多。目的无非就是想让孩子与家庭都拥有光明未来。但在实现目标之前,家长们首先需要确保一件事情。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将“事”比做家庭的未来,那么这个“器”,就可以理解为是各位父母。而“利其器”,就是首先要保证家长们要拥有一个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态。想让家庭拥有好未来,首先要让自己拥有好状态。 一般来说,遇到事情家长们都会急于去帮助孩子,而不是照料自己,但是,为了让家更好,让孩子更好,家长们一定要学会自我关怀。越遇到困难,越有必要先停一停、静一静,看一看自己是不是也需要照顾。 公众号的另一篇文章《我是家长,我好想离家出走!– […]
美国留学生签证新政一波三折,我们怎么想,我们怎么办?(文末有彩蛋干货)
16/07/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7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学生签证限制取消! 回看这段时间留学生们经历的一系列因为疫情引发的连锁反应,大家都不免唏嘘。 2020 年 7 月 6 日,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发布了 2020 年秋季学期 F1/M1 学生签证的新规定: · 2020 年秋季课程全部是网课的,需要离境 · 如果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授课的,则可以留在美国 消息一出来,留学生和准留学生群体炸锅了。 图片来源:freepik.com 我们都知道,2020届毕业生被称为“被全世界同情”的毕业生,被同情地名副其实 ——各种焦虑与迷茫,只有每位毕业生们自己,冷暖自知。难怪一位2020届毕业生,在ice政策出台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哎,忽然有点庆幸自己毕业了,心疼还在继续读书和即将要来读书的孩子们……” 然而,我们不是应该去比较谁更值得同情。我们是要去看到谁需要我们去发声和传递温暖! 图片来源:freepik.com 我直接工作和间接接触到的学生,包括已经在美国的留学生,也包括在世界各地的国际高中准备来美国读大学的准留学生,既包括中国学生,也包括其他国家(如韩国、西班牙等)的学生。大家的反应普遍非常强烈而复杂。普遍感到震惊和不可理喻(shocking and ridiculous)。 […]
还出国吗?——计划留学的我们,现在怎么办?
09/07/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我们做了疫情下留学申请者心理动态的调查。 01. “2020疫情对当前申请出国留学是否有影响?” 80%的回答者选择了“有”。 而至于“哪些具体因素影响留学申请”,80%的回答指向“疫情控制”和“排华问题”,60%提到“社会治安”、“国际政策”和“心理健康”,其他影响包括“经济形势”和“教学教务”。 在各种因素影响之下,原本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们,在疫情下的数月中,经历了起伏不断的担忧与迷茫。 一方面,留学目标国的疫情状况牵动着学生和家长们的心。 图片来源:freepik.com “当美国确诊达到100多万新冠病例,还有一些暴乱事件,都会对我之后的申请过程中的心态变化产生一些影响。我会想美国的疫情最后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我能不能顺利申请,顺利读书。此次疫情势必会造成针对华人的歧视情绪的激增,未来入学后是否会遭到不公的排华对待,我也有一些担心。” 另一方面,除了对于“疫情”“安全”的担心之外,有些学生们经历着反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焦虑。 图片来源:freepik.com 疫情之前只是准备出国,但现在“同时准备出国和考研,而两者需要的东西不一样,要做两手准备,很麻烦。”“今年很多学生申请延后一年入学,不知道明年招生政策和名额有什么变化。”可以说,现在看到的都是困难,而未来更是模糊不定。因此,“尽管没有放弃继续准备申请,但是心情已经受到影响,这就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当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自己的评价因为由恐慌导致的失误不断下降。并且对可能的失败结果的不断想象,打击着目前继续奋斗下去的信心。最后假如真的失败了,则进一步印证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一个预言的自我实现。”可以看到,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焦虑已让一些学生陷入自我打击、自我折磨的恶性循环。 02. 图片来源:freepik.com 顶着上述各种内外压力,“2020疫情是否有更改或取消你的出国计划呢?” 对这一问题,约15%的回答者选择了“有”,约30%的回答者选择了“还在考虑中”,而略多于50%的回答者选择了“没有”更改或取消出国计划。 对于没有因疫情改变出国计划的,我们追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依旧想要出国留学?”。回答主要集中于“出国留学是我的目标,此想法不会因任何事动摇”。 值得注意的是,因疫情而动摇出国申请计划的同学,坦言“有动摇但不完全是因为疫情的因素,只能说是疫情加大了我的恐慌和不安全感”。 可见,留学申请者的内心坚定程度是不同的,这很正常。而内心坚定程度对我们做事做决策的影响极大。原本不够坚定的,在动荡的环境下,怀疑犹豫会愈发地放大;而原本异常坚定的,在动荡的环境下,会忍受艰难匍匐前进。 03. 不过话说回来,内心坚定,不是想坚定就能坚定。对于并不坚定的学生们,ta们也不想犹豫不决啊,可是ta们就是左右为难啊!而举棋不定,何尝不是一种煎熬? “现在还要不要出国留学”这个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信息不对称”。 图片来源:freepik.com 用被访者的话说,“身处中国的同学在准备申请时大部分的信息来源于网络尤其是中介。而中介不会告知我们真正的情况,假如国外的情况的确很严重,严重到影响申请的地步,中介是不会将这种信息透露出来的,因为这对他们是不利的消息。因此,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会经常性地做出对中介表示怀疑的猜测,这样更会引发我们焦虑不安的情绪,进而影响正常生活。” “我们没有机会和对国外状况比较熟悉的人进行深入交流,我们对于实际上国外当前状况的把握仍然是推测式的,这种时候会让人觉得很不安全,好像失去了控制感。我觉得,一般来说人如果失去了控制感,人们会体验到一些负性的情绪状态,而这种状态对我们去积极高效的应对紧急事件是没有帮助的,反而可能引起一些其他的消极连锁反应。” […]
我是留学生,我容易吗?——迷茫中,我要如何坚定地走下去
12/06/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图片来源:Pinterest 如果不曾是留学生,或者没有和留学生深度交流过,并不容易看到留学生的真实生活。 留学生,从踏上异国的土地,就开始了一种横跨两个现实的生活。 一方面,心系国内的家人朋友,看国内的新闻评论,追国内的影视网红。 另一方面,奋力地在他乡颠簸的现实中求生、求发展:边查字典边读书、熬夜睡图书馆、做实验写paper找实习;每到八月搬次家;受点歧视不敢往心里去,因为更担心的是身份、签证、有效期,每一步都必须把下一步衔接上…… 哪怕ta们的生活是安全、有保障,甚至是有优越之处的,但是ta们的心,从来都是不轻松的。 这也没有什么。 结果一场COVID-19席卷而来了。 图片来源:Pinterest 应届的,毕业云典礼,看不到招聘,只听说裁员,也许得比原计划提前回国了,或者再申请一个学位? 在读的,学校至今没定开学政策,如果不想再上网课,只好休学一学期,试试找实习? 暂时回国的,被骂“千里投毒”,和父母容易擦枪走火,网课日夜颠倒,考试时再VPN掉个线…… 留在美国的,被骂“崇洋媚外”;边担心感染病毒,边目睹种族歧视、警察暴行、和平游行转暴动和更多的警察暴行;边搬家,边等两个月后的机票;如果能走成,边支付高价票,边损失房押金;如果走不成,继续在房里呆着;国内父母每天担心得睡不着,也搞得人压力很大…… 图片来源:Freepik 不论回国还是留驻,ta们都经历着孤独、不被理解的困境,不得不不断去适应新的变化。 不论毕业还是在读,ta们都面临着学业甚至人生轨迹的变轨改方向。 而适应和变轨本来就不容易,更何况适应必须特别仓促,变轨变得心有不甘。这更让人进退两难,焦虑迷茫! 我这里写留学生的不容易,绝对不是说留学生最不容易,或者只有留学生不容易。我只是想来聊聊留学生的困境,以及,聊聊在迷茫中,我们要如何坚定地走下去? 01. 认识“迷茫” “迷茫中,我们要如何坚定地走下去”的第一点在于,认识“迷茫”。 走留学路本身就有许多压力、坎坷、不确定。因此,我们需要区分,哪些迷茫是在2020年之前就存在的?比如,是不是本来就对要不要换专业,举棋不定?本来就对下一步能不能申请成功,没有把握?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现在感到的迷茫,是本来就有的迷茫,只是因外部条件而加重了,但仍然是我们原有的迷茫。 虽然新添加了更多让人迷茫的细节信息,但是迷茫的命题方向和迷茫的情绪体验,都并不是新的。 […]
洪灾下,如何让孩子“不怕”
01.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渡过特殊时期 近日频频发生的洪涝灾害令人挂心,先是德国7月12日起因暴风开始的强降雨,导致171人死亡,再是国内河南的洪灾。截至25日12时,此轮河南特大洪灾已波及1144.78万人,造成63人死亡、5人失踪。连日的大暴雨已将洪水漫进城市、村镇,街道被灌注成河,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图片来源:百度 而危难时刻,社会各界的救助及时赶到。截至25日12时,登记报备救援队、社会组织、基金会等349个,各救援队完成救援任务415次,转移群众44500余名。全国各地民众以及海外华人通过互联网热情参与到资助、声援、资源接力传递中。 今天我想谈的是一个很小的点,结合我们一直关注的亲子教育、家庭关系话题,来谈一谈在灾难下大体平安的家庭中,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渡过特殊时期。 图片来源:pixabay 02. 灾难下,孩子对不安的表达 面对灾难性事件,人的反应是强烈而多面的:生理上的失眠、噩梦、尿床、头痛、胸闷、痉挛等;情绪上的恐惧、焦虑、悲痛、麻木、绝望、虚无感等;认知上的否认、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犹豫不决等;行为上的哭泣、缺乏动力、拖延、埋怨、暴食、自伤、粘着人、躲着人、攻击人等。 图片来源:百度 孩子并不会因为“还小”、“什么都不懂”而与灾难的冲击力绝缘。“当孩子出现“不听话”、“难管”、“难带”的言行举止,我们需要把它们放到灾难的背景之下去理解。 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一来,我们对孩子自然而然有体谅之情,这份体谅令我们和孩子站在同一边,而不是对立面。因为对立中很难发生帮助,对立时发生的是管教;只有站在同一边,才谈得上帮助。 二来,只有这样才是在更准确地判断问题以及方便下一步解决问题。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如果孩子是因为受到了灾难的惊吓而不肯睡觉,那么平时可行的方法就不一定适用了。比如,“到点了就得睡觉,说好了自己睡的就得自己睡,哭也没用”的方法,在平时适当使用可以帮助规矩的建立、习惯的养成,但如果孩子不肯睡觉是因为受到灾难的冲击而高度不适应。 我们需要把平时常规的做法放到一边,更灵活一些,识别和满足孩子现在的需要,根据孩子现在的承受力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比如,我们可以问孩子是不是害怕?害怕什么?害怕洪水冲进家里?鼓励和给孩子空间表达。包括表达想法和情绪,也包括沉默不语的方式和哭叫激动的方式。 图片来源:百度 03. 与其说“不怕”,不如说“怕” 如果孩子表达出害怕,我们不用急着去说“不用怕,不会的”,因为孩子不一定会相信,他们会想“你说不会,可是万一呢?”老实讲,灾难发生自带的突发性就证明了很多事情是超出我们的预料与准备的,也就是说,有些事情的确是我们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保证的。因此,孩子的不信是有理由的、是理性的。 取而代之的可以是耐心地说,“如果那样,是很可怕”。当我们这么做,并不是再“助长”孩子的恐惧,而是在告诉ta“你对现实的感受是正当的正常的”。灾难是反常,人在反常中会有“抓”的需要,去抓“有什么还是正常的”。当抓到“这些还是正常的”,这给人的安慰,是胜于言语的保证的。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但是我们毕竟是成年人,有很多可以贡献给孩子的。我们可以理解和认同ta的恐惧,但我们不止步于ta的恐惧。我们可以告诉ta有哪些措施、事实、进展,
孩子有社交焦虑,怎么办?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2020年10月23日,我受邀为美国顶尖高中亨特学院高中(Hunter College High School) 的家长们做分享,本文从家长们问的一个问题扩展开:孩子害怕社交,退缩,不自信,如何帮助孩子减少社交焦虑呢? 图片来源:freepik 2016年,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近一半的青少年形容自己害羞,并且在13岁的时候,近12%的害羞的孩子开始出现社交焦虑障碍。 社交焦虑障碍,最明显的识别迹象发生在身体层面:最典型的躯体症状包括身体发抖、脸红、说不出话、声音发抖、心跳过快、出汗、恶心、头晕等。 而当我们通过躯体症状,进一步去了解,也许能看到孩子们内心翻江倒海的恐惧,极度的恐惧。 恐惧什么呢?恐惧被他人评价,恐惧被认为笨、蠢、不够好,恐惧被嘲笑,恐惧尴尬、难为情。与极度恐惧所对应的,是孩子们对批评高度的敏感。往往,在某场社交开始的几天甚至几周之前,孩子们就会开始焦虑,或者急躁、易怒。越是和不熟的人在一起,越容易焦虑。又因为难以忍受焦虑的状态,孩子们会尽可能地回避社交场合。但越回避,就越焦虑,形成恶性循环,孩子们难以自行突破。而一旦这种状态持续发酵,对个人的发展势必有着长期的负面影响。 图片来源:freepik 如果孩子有社交焦虑,但还没有达到临床上被诊断为社交焦虑障碍的程度,或者如果孩子有社交焦虑障碍,除了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以外,父母可以做什么来帮助孩子呢? 01 干预呼吸,阻断恶性循环 我们可以教给孩子平复焦虑的技巧并且陪着孩子练习。 焦虑时我们最明显的身体改变是呼吸变得急促。而急促的呼吸会导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失衡,从而进一步导致心跳过快、肌肉紧张,和头晕等不适身体反应。而这些身体反应又会更加剧我们焦虑的主观感受,是一个不断加剧的恶性循环。 循环,如同一个圆,只要松动这个圆上的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帮助我们拆解这个圆。那打破焦虑的恶性循环的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干预呼吸。用有控制的、深长的呼吸,来从生理上,平静下来。 平日里,当我们看到孩子突然呼吸急促时,我们知道ta可能掉到头脑中焦虑恐惧的坑里了。那么我们可以下蹲或坐到和ta的身体高度相当的位置,用双手捧住ta的头,看着ta的眼睛,用我们坚定有力的目光和语气,把ta拉回到眼前现实,我们不断地提醒、示范、带领ta深呼吸,直到ta平静下来。 呼吸干预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列举了三个例子,我们可以多尝试几个,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 4/7 呼吸:吸气数到4,呼气数到7。 只要保证呼气比吸气长就行,具体的4和7可以更改为最适合自己的比例。 方块呼吸:吸气四下,屏气四下,呼气四下,屏气四下。每次呼吸和屏息的时间长度一样,如同画一个正方形。 腹式呼吸: […]
如何解救被社交媒体“绑架”的孩子
2020年10月23日,我受邀为美国顶尖高中“亨特学院高中 Hunter College High School” 的家长们做分享,本文从家长们问的一个问题扩展开。 人对自我价值感的追求,亘古不变。在今天,这个追求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发生在数字世界中。 图片来源:freepik 在Twitter上什么话题热门,在Instagram上谁的粉丝多,在SnapChat上谁显得更酷,在WeChat上有多少人点赞……在社交媒体上,活得光鲜,成了许多成年人、未成年人有意识无意识的追求。 青少年和青年们,尤其勇于、乐于、忙于在网络世界中建立自我认同感、表达个性、树立品牌、结交五湖四海的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所有的青少年和青年都能得到ta们希望得到的“被认识”和“被认同”。 通常,偶然获得的被认识、被认同的满足感往往不能持久,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却反反复复,常见的是把自己与别人甚至明星相比较的失落、不满、烦躁、厌恶、嫌弃,甚至绝望。 虽然不想受到负面感受的侵害,但是要想与网络和社交媒体隔绝,则几乎不现实,也未必需要如此彻底地抵制。因为世界已经被网络科技、新媒体、自媒体改变了,在这个新的世界中,如果孩子能学会安全地、有责任感地使用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网络工具,是会有助于ta们的学业和事业、成长与发展的。 如何和网络媒体建立一种健康正向的关系呢?有什么是家长和孩子,尤其是家长,可以做的呢?01 用“独立的观点”代替批评和否定 首先,我们需要接受这个事实,哪怕我们不喜欢这个事实:社交媒体对孩子意义重大,它占据了孩子的世界很大的一部分,对孩子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影响很大。 借助一个比方,如果你想追求一个人,你知道ta和ta姐姐很亲,那你会不会想着有机会也要对ta姐姐好?而如果ta超级喜欢某个乐队,你会不会当着ta的面批评这个乐队不好、喜欢这个太没品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不难感受到:面对我们爱的人时,对于ta重要的人、事、物,我们要慎重选择我们谈论这人、事、物的态度。 在网络、社交媒体对孩子的重要性已经是事实的情况下,我们去批评对网络、社交媒体的使用,只会是伤害我们和孩子的关系,而且达不到引导孩子的目的。 没有人喜欢被批评或被否定。 如果我们一上来就让对方觉得来势汹汹是来批评或否定ta们的,那么沟通的大门瞬时就关闭了,对方立即切换到防御甚至敌对的状态。 其实,当我们希望传递某些观点(比如,不要那么在意点赞关注,那些好看的照片都是PS过的,等等)时,我们完全不需要顺带批评、否定孩子。这些观点完全可以独立地被表达出来。 所谓独立,是“和孩子无关”。当我们在说和孩子无关的话时,孩子不会像刺猬一样准备自保或反击,我们说的话,反而能够让孩子听进去,哪怕ta看起来似乎没注意、没反应。 02 “引发思考和研究”比“管制和约束”有效 我们可以借力使力,借助社交媒体提供的话题,来和孩子发生有深度的交流。 比如,当我们看到社交媒体上的图片或行为,我们可以在我们的心态调整到放松、开放、好奇的前提下,向孩子提出一些引发ta思考的问题。比如,“你觉得人为什么会发这些照片或这种事?ta们有什么需求希望借着这个得到满足吗?ta们的内心是特别自信还是有很大的不安全感呢?”等等。 […]
青春期的娃不听话,也不和我交流,我到底能做什么?
注:【本文整理自20201年6/29-7/3日为北京十一学校家长营做讲座的部分内容,其他内容参考《我是家长,我好想离家出走!– 疲惫中如何坚定地走下去》《是孩子有问题,还是我们的关系有问题?》等】 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往往,相爱相杀,双方都觉得被逼迫、不被理解。多少全心全意爱孩子的父母都忍不住感到抓狂、迷茫、无奈、心累。如何相处,才能都有“活路”?这是每个家庭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在解读“青春期”的这本经之前,让我们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人,ta具有一到多个以下的特点: 学习能力、反应力、记忆力、专注力等较强,但情绪调控能力比较弱,容易冲动,容易急躁,有时候容易钻牛角尖; 图片来源:freepik 强调不受干涉,渴望自主性,什么事都要自己决定,对于别人给出的建议认为是对自我空间的侵犯,非常反感。但同时还缺乏完全独立的能力,依然需要他人的照顾; 图片来源:freepik 自认为已经思想成熟,渴望他人对ta以一个成人的方式对待,但在真正的成人眼里,ta们实际还很稚嫩,缺乏历练,思想行为上都有时会比较盲目,行事欠周全; 图片来源:freepik 渴望自由——思想、行为各方面的自由,但是还不太了解自由的代价,不太了解为了达到自由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付出的代价。 图片来源:freepik 我们遇到过这类人吗?如果遇到过,我们曾经对ta们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没有遇到过,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可能有什么样的反应?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借机体会一下,如果我们面对有上述四大特点的人,我们要如何与ta们相处? 也许家长们已经发现了,以上这四对充满矛盾的特征正是青春期的孩子身上所最常见的。而作为家长,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家长,要与孩子和平共处,我们就需要对ta们身上的这些特点充分地了解并进行思考。 因此,“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这个问题就可以被落实到“如何与具备这四对矛盾的个体相处”上。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青春期孩子的这些矛盾呢? 我们可以从自我回顾开始。 首先,回忆自己有没有经历过这些矛盾的阶段:渴望独立、渴望自由、学习能力很强但不被认可为大人、需要他人的照顾、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其次,回忆当时身边的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的这种矛盾:他们对待我的方式是否让我感到温暖,或者感到受伤,我们是否希望他们能换一种方式? 在回顾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对比: 把我们希望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和现在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进行对比。先不用急着思考该怎么办,着重体会一下两者有没有不同,以及看到这些不同引发自己什么感受。 不论回顾或对比,这里所强调的都是体验,没有正确答案,也没有固定答案。 接下来,带着这些体验与感受,我们来看一下家长们关于孩子们青春期的具体问题。 比如,有家长提问,“面对孩子的懒散消极,家长要怎样帮助孩子?” […]
世界乱了这么久,你有没有和我一样,莫名地泪流?
1 你最近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深夜,眼泪静悄悄地流。 一时,却不知道为什么而哀伤。 (图源:花瓣网) 我有。 只好试着用理性作敲门砖, 追索难过的源头。 我问自己, 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哀伤? 第一个想到的是,死亡。 是啊。 新冠病毒之下,多少生命,离开了。 在无法呼吸的折磨里,离开。 在没人陪伴的孤独里,离开。 死亡、折磨、孤独,每个都是悲剧,更别说叠加起来。 人死去的概率,是百分之百。 但我们从未因此而停止震惊、悲恸。 疫情下,死亡变得从成百上千,到一万、十万、百万、千万计数;每一例死亡不过是一个很大数字的“分之一”,这似乎让每个单件死亡的分量变轻了。 但是,死者身边的人,仍然会,彻彻底底、撕心裂肺地震惊、悲恸。 不仅如此,比起往常,死亡人数的攀升也让社会逐渐麻木,社会的温度难以触及死者的亲人们不说,他们还需要承受社会对死亡自然而然的相对冷淡。 所以不只死者的折磨与死亡是孤独的,生者的哀伤也是相对孤独的。 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哀伤? 第二个想到的是,丧失。 (图改自千图网) […]
美国暴动,留学生安全吗?
2020年5月25日,非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死于警察暴力执法的惨剧,将平权运动 Black Lives Matter 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随即,美国各地民众开始游行抗议,而这股浪潮更是比新冠疫情传播地更快,极短的时间内就已经蔓延到了横跨6大洲的40个国家。在社交媒体上,更是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无数人的关注和声援 在国内媒体对抗议活动的热议中,那些对暴力活动的报道在中国家长们看来尤为扎眼,他们无比担心身在美国的孩子们的人身、财产、及政治安全。 接受我们采访的一位家长,说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儿子一个信息我一定秒回,我现在不是24/7,我是48/7,美国24小时,北京24小时。” 而家长们除了担心孩子能不能照顾好自己,会不会被抗议活动波及之外,还会开始想多一点了解孩子对BLM(Black Live Matters)、对种族歧视的看法。 1. 留学生对种族歧视的认知 首先,先解答家长们最好奇的问题:在留学生眼里,种族歧视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留学生对种族歧视的理解是怎么形成的呢? 接受我们采访的学生大都在留学的过程中经历了下面三个阶段对种族歧视的认知: 1) 在国内时,不知道,没概念,不关心。学生们表示:国内有行业、收入、地域、身份等歧视,但是种族歧视提的很少,在国内基本就没这个概念。小时候出国玩儿也只是会觉得美国比其他国家不同种族的人多一点而已,此外没有其他想法。 2)出国后,开始接触。尤其是学生去到欧美国家后,才学到people of color、minority这些词汇,会意识到并接受自己是有色人种、少数种族。 3)随着经历与了解的深入,逐渐形成自己的看法,并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种族歧视、隐性偏见,同时有意愿克服歧视、平等对待。 而从我们采访中获得的例子可以看出,很多留学生对种族歧视的认知都是通过下面三类经历加深的: 第一类,通过课堂正式学习(比如美国历史课、专门讲多元文化的课程)。 第二类,通过与同学老师交流的非正式途径学习到。比如,有留学生告诉我们,“我本人属于心比较大的性格,平时不太会注意受到的微歧视,但是身边各种朋友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不平等是存在的,我对于种族歧视的很多理解也是从这些朋友的经历和跟他们聊天的时候形成的。比如他们家长在他们小时候就会跟他们讲,上学的时候不能跟白人在一起上学之类的,或者开车在路上要做好准备毫无理由地被pull(被警察叫停拉到路边)。我虽然没经历过,但是听他们说也能有所理解。当听到就在你身边的熟人说着他们受到的那些不平等待遇的时候,还是挺有冲击力的。” 第三类,自己被歧视的亲身经历,这也是留学生认知发展的一味催化剂,使留学生更能从少数族裔的角度出发来看待种族歧视的问题。在我们采访的留学生中,大部分都经历过其他族裔(不只是白人)对自己的刻板印象、微歧视和歧视。有位学生告诉我们这样一段亲身经历:“之前从美国回国的飞机上我觉得身体不舒服,然后两边的乘客体型又比较大,我就跟一个白人空姐说我不舒服喘不过气,能不能给我找个地方让我躺一下。但是空姐就觉得我是在闹事,她的语气就好像在暗指我是在故意找事儿。然后我是真的难受的不行了,就在机舱的地上躺下了,想喘口气。然后那个白人空姐就直接从我身上迈过去,最后是飞机上另外一个亚裔空姐看到我才过来帮忙协调的。这次感觉受给我印象真的挺深的……现有我对于种族的看法应该是在去美国之后形成的吧。去之前感觉种族歧视这种东西应该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到了美国之后还是多多少少能感受到。感觉看到的很多社会底层的人都是有色人种,但是他们每天活的也挺开心,再想想之前听到看到的和种族歧视有关的东西,就感觉还挺心酸的。在自己经历过被歧视之后,也更能理解美国国内的黑人了。” 可见留学生对种族歧视的认知,经历了“出国前、刚出国、出国一段时间后”这三个阶段,个人的观察与经历对认知转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留学生对当前Black Lives […]
终于回国,她却抑郁了!4个故事,教你帮助疫情下的留学生
从1月份至今,新冠疫情跌宕起伏,留学生和家长们,也时刻揪着一颗心,经历着过山车般的遭遇。 孩子留在海外,愁染病,怕不安全; 好不容易回国了,孩子要么没精打采,郁郁不乐;要么为上网课,日夜颠倒,作息混乱。 疫情中,到底怎样理解和支持孩子,尤其是还没成年,就出国留学的孩子? 今天我想通过4个故事来聊一聊。 01 ▶终于回到家,她却后悔了◀ 一个16岁的高中生,在美国疫情爆发后,不断地和在国内的父母商量是否回国: 国内疫情稳定向好,而美国越来越严重,因此回国父母更放心一些;但担心回国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美国,甚至能不能再回美国,万一学业完成不了怎么办! 犹豫了一阵子,I-20政策明朗了,帮她全家下了决心:回国。 然而这时她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机票定一个取消一个。所以她干脆一口气定了一个月的。后来终于走成了,转了两趟飞机。 到达国内酒店隔离,饭菜不合口味;回到家上网课,晚上9点上到凌晨3点。 而且,父母也在家办公,每天早上要开会,吵到她睡觉。另外和父母住毕竟不如自己住校自在。 于是开始后悔和怀疑回国的决定。 很多留学生,尤其低龄留学生选择了回国。 想回国时可能主要是从“哪里最安全”的角度出发;但回国后,安全不再成为问题,其他问题就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上面的例子就是。 借此我想谈三点: 第一,我们需要对决定有一个心理准备,那就是,不管什么决定,在执行过程中,都会遇到问题。回国会有回国的烦恼,留在国外会有留在国外的不爽。但是也不用过于担心,遇到问题的时候再想办法应对它,来一个处理一个,慢慢走下去。我们怎么走,就怎么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回忆。 第二,这届学生的确遇到了特殊的情况,SAT怎么考?没机会积累课外活动怎么办?这些焦虑是正常的。我们,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得调整心态,降低期望,不能再和疫情没发生时比较。只要封城封校不结束,有很多事我们都得被动等形势发展,在形势允许范围内努力。 第三,留学在外的孩子,已经习惯了独处,现在回家住得比哪个假期都长,和父母发生摩擦是难免的。作为父母怎样应对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往期文章《想跨越代沟、文化、时空隔阂?父母首先要做的九个心理准备》。 02 ▶回国隔离时,她陷入了抑郁◀ 14岁的初中生把自己武装得严严实实的,不敢吃不敢喝,挺过30小时的飞行和转机,最后到达中国。 […]
疫情下留学生的自我调适
3月27日接受SL心理的采访 01 留学生群体面对些什么 丹璐:以您的经验来说,从现阶段来看,是不是留学生对于心理支持的需求增多了? 杨意:确实如此。目前,留学生的心理需要调试,压力很大。 丹璐:注意到您的公众号有几篇文章在探讨这几个问题,今天也想特地跟您聊聊,在这样的压力事件之下,您觉得对于留学生来说,最容易凸显的问题是什么? 杨意:第一是对自己的健康担心,害怕自己被传染,尤其当自己身体出现不舒服,比如咳嗽、体温偏高、头晕,就会特别担心自己是不是被感染了。这时候还不敢和家人直接倾诉,一个人扛着,因此有些不知所措。 第二是对于是否回国难以做出决策。之前我做过一期视频“疫情下留学生内心世界”提到了这个话题。其实,回国或者不回国其实都有各有利弊。就算是决定要回国,也不是马上就能成行。有人一次性买了多张机票,结果每趟都被取消。在美国,买好机票但什么时候起飞并不确定,这也让人心烦。即便回国了,有的留学生会存在和父母相处上要互相适应、磨合,对于这一点需要有心理准备。 第三,很多留学生正常学习、生活被打乱,有的睡眠严重受影响、日夜颠倒。即使等到国内开始上网课了,可能还是面对时差造成的疲劳状况。因此,目前的时间是更自由自主了,有的学生是适应和喜欢的,但是有的觉得难以安排。 第四,我观察到存在由疫情引发和加重的一些心理情绪状况。比如,有些学生本身就有焦虑症,或者有亲人离世的创伤,那么这些学生对于疫情、死亡会特别敏感。看到这方面的资讯会容易受刺激,感觉特别受伤。 当下的情况中,有的学生也会觉得内心很沉重、不安、委屈和愤怒。一方面,在国内网上有声音认为留学生群体是自私、崇洋媚外的,回国是添乱的,是“千里投毒”;与此同时,也可以看到国外有一些报道是仇视华人的言论,所以会觉得两头都不安全,好像两边都受歧视。那么有没有人真正的去了解他们经历的特殊性,去理解他们。有时候家长非常爱他们的孩子,但是由于他们本身没有走过留学路,所以也不见得能够理解他们的孩子在留学过程到的一些特殊的心路历程。 02 如何应对问题处理的优先顺序 丹璐:那您认为从留学生自己来说,在面对这么多问题时,优先顺序是什么? 杨意:基础的还是人身安全健康。第二点是心理防线不能垮,得尽量及早调整心态,既谨慎、有计划,但又不失积极乐观。因为只有这样,才更可能进行相对全面,周全的考虑,做出能有利于长短期利益的决定,并且以后也会对这个决定感到心安。 所以,我建议,在确保人身健康安全之下调整心态,在比较平和的心态中再做决定。并且对决定有心理准备。这个心理准备就是,不管做什么决定,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都会遇到问题。遇到的时候再想办法应对,慢慢走下去。我们怎么走其实也就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以及之后的回忆。 社会安全网的建立 […]
疫情下的留学生心理健康
留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我临床治疗工作和微信公号写作的重点。最近我观察到,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多家疫情期间成立的心理援助热线和树洞,开始把服务扩展到留学生和海外华人了。我看到这个很欣喜。也很荣幸地,有包括教育部华师大热线、北师大心理学部热线在内的机构,邀我做培训,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为留学生和海外华人做心理援助。我们在帮助一个人之前,得先尽量地了解她的处境和理解她的心境。这样我们的帮助才更有基础。所以我想把我在实践中了解到的疫情下留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大家细细的说一说。我说的不能代表每个留学生,因为每个人情况不同,但具有一定普遍性,供大家参考。 在跌宕起伏的疫情之中,留学生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遭遇。 最开始,春节期间,疫情大爆发,很多留学生火速买口罩寄回国。你问那时留学生们心里想的是什么?是对国内家人亲戚朋友的担心,还有对支援国内医院的一份心意。 紧接着,在世界各地,针对武汉人、湖北人、中国人、甚至亚裔面孔的人,有误解,有害怕,有敌意,甚至接连发生了歧视性的言论和攻击性的行为。你问那时留学生们心里想的是什么?是对歧视的害怕,不解、愤怒、委屈。在罗马和纽约街头,有留学生用行为艺术,带着口罩,举着牌子,上面写着“亚裔+口罩=/=病毒”,想唤起大众的意识,呼吁尊重和理解,“请不要歧视我们!”。 当中国的疫情逐渐稳定、向好,本来对家人的担心可以有所缓解吧,结果病毒追着我们来了:韩国、日本、伊朗、意大利、欧洲各地、美国…蔓延到了留学生所在的世界各地。你问这时留学生们心里想的是什么?是担心,担心被传染。另外国内的家人也很担心,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所以,一方面自己有担心,另一方面希望家人别太担心。尤其当自己身体不舒服比如咳嗽时会非常害怕自己被感染,但又不敢和家人直接倾诉,自己一个人不知所措。有一些学生本身有焦虑史或者有亲人离世(甚至是因非典离世)的创伤,这些孩子对疫情特别敏感、容易被刺激、受伤。 到这里剧情已经很反转了,但是事实远远比这还更复杂! 以美国为例,在病毒传播初见端倪的时候,中国留学生,借鉴中国的经验和做法,很多人戴上了口罩,但是戴口罩在美国是明确被不鼓励的,很多地方专门发文来不鼓励。因此一方面碍于压力,另一方面身边都没有人戴,很多留学生逐渐放弃了戴口罩,持观望态度,或选择相信危险不大,接受现实。但同时也有留学生,仍然很担心,也对身边非华人对病毒的轻视而感到焦虑。有留学生,不只为个人安危担心,也是为公共卫生安全担心,他们显示出了主动性和领导力,积极找校方沟通,介绍有关口罩的文化差异,希望得到校方的理解,允许中国学生戴口罩,但对沟通的结果感到挫败。 紧接着,局势升级得很快,正值美国春假期间,学校纷纷停课,春假后改成网课,宿舍关门,学生得自己找住处,各种设施场所也关门了,生活变得不方便,手机上网络上到处都是有关新冠病毒的消息,整个社会处在恐慌中。很多留学生睡眠严重受影响、日夜颠倒。深夜里,有的是停不住看各种相关的资讯,有的是和在国内的父母反复开家庭会议反复通话商量。商量什么呢?商量:现在是回国还是不回国?各有利弊,各有各的风险。 回国吧,父母更放心一些,孩子终于在身边了,而且国内的疫情形势越来越好了,而美国是越来越严重了。可是回国的问题也不少:比如,机票买了可能被取消。即使不被取消,回国要经历机场和飞机上的长达20、30小时的折腾,有留学生全套武装30小时不吃不喝挺过来的,但这也很要勇气和体能啊。另外,回国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美国、甚至能不能再回美国,那学业完成不了怎么办,签证失效、OPT作废怎么办?在国内上网课期间,也面临着12到14小时的时差,日夜颠倒地上课也很辛苦。而不回国吧,父母很担心,局势不明朗,自我隔离也很闷。 这各方面的因素,累加在一起,加上人的情绪在灾难面前的不由自主的波动,使得做决定难上加难。 不仅如此,在这些压力之外,最近国内网络上出现对留学生群体的冷嘲热讽甚至谩骂,认为留学生群体是自私的、崇洋媚外的,认为留学生回国是“回国添乱”“千里投毒”。虽然这样的态度只是一部分人的态度,但是给留学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伤害。而与此同时,国外某些人仇视攻击华人的事件,也让留学生感到人身不安全。很多留学生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感到两边不讨好、国内国外两头受歧视。”这是他们真实的感受,而这感受很不是滋味儿。我希望能借着今天这个平台,呼吁,我们全社会、中国和海外,来了解留学生们经历的特殊性,来真正地理解他们。 以上说的是疫情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留学生内心世界。接下来,我想对留学生说几句,可能听起来有点心灵鸡汤,希望没有毒啊。 生活本身充满不确定性,相应地,人心就会不停地在不安全感中颠簸。平时无事尚且如此,更何况遇到了灾难。灾难,把生活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骤然放大了许多倍,我们也就陷在了更多维度的更剧烈的内外身心的不安全感中。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无疑是痛苦的。而这种痛苦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 与此同时,留学的年龄是可塑性很强的年龄。在这样一个可塑性很强的年龄经历全球性的灾难性事件,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对这个群体有什么样的影响?老实说,我觉得这个问题细想是蛮严肃的。是否能够,以及怎样能够,把当前经历的痛苦引向长远上积极正面的人生方向呢? 现在发生的一切,把留学常规的学习生活状态打破了。一同打破的可能还有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感受。 破,如果已经发生、不能避免,那么在这样一个破之后,我们可不可以寻找一个立? 也就是说,一方面,不论接不接受破的发生,允许自己在破的过程中感到焦虑、烦躁、孤独、无助、愤怒、委屈等等,去觉察自己的各种反应,对自己有更多的发现,对现实有更多的反思。 另一方面,试着建立一个新的生活学习的常规。 我们控制不了疫情控制不了国际政治经济。那我们能把握的是什么?能把握的,不能放过!归根结底,我们要努力把自己每天的日子过好。把每天日子过好并不容易,但如果做到了,我们的身体就比较风调雨顺,我们的内心也就比较容易踏实平安了。外界越复杂越不确定,越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放回到生活最基本的组成内容上。 回归生活的基本,包括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借助网络保持社交互相支持,控制咖啡因的摄入量,在家适度地运动(跟着视频做,有很多选择,包括瑜伽、hiit、全身有氧、局部力量、用身体自重的、用哑铃的,等等)。心情不好可以找人聊聊天,可以自己写写东西整理思绪。做让自己心情愉悦的事,比如读读书,看看电影,做做冥想,打打游戏等等。这看似老生常谈,但其实极为相关。 具体到很多留学生纠结的问题,回不回国,要做适合你自己和你的家庭的决定,别人做什么决定有别人家的情况。如果回家,要做好心理准备,和父母相处和自己在学校是不一样的,对有的学生和家庭来说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可能出现文化差异、起冲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 更进一层的立是,也许这发生的一切逼着我们跳出以前的思维或心态,对生活有了不同的感悟,对自己有了不同的定位,想了过去没想过的,参与过去没参与过的,也许我们发现我们有权更密切地参与这个世界,包括表达不满、寻求改进等等。也许,这磨练了我们对不确定性的耐受力,也许,这激发我们给自己安全感的决心。也许,这逼着我们看清什么对我们最重要。也许,这让我们看到人性中的幸灾乐祸、自私、软弱,也让我们展示出人性中的善良、同理心、慷慨、坚强。 疫情虽然会过去(我们希望能快快过去),但是给人的影响可以是深远的。一般而言,人面对哀伤和灾难往往会经历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有的人能够走到接受这个阶段,有的人卡在前面(比如否认或抑郁),一直很痛苦。如果你觉得心情非常不好,日常生活受到了影响,我会鼓励大家去试试心理援助热线和树洞,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
为什么请不要说“没给你压力”和“不要有压力”?
First published by Dr. Yi Yang on 3/9/2019 on Wechat 微信公号“孩子出国后”笔名杨麒桢 上一篇文章《“我们没管,是Ta给自己压力”的背后》最后写道,有期待有标准是很正常的,也是很必要的。 但需要反思的是,我们是不是,不仅有给孩子施加压力,而且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给孩子施加压力,甚至即使指出来还不承认。 从没有意识到被指出来都不承认,在自我认识缺乏的程度上,在对孩子可能产生的长远的影响上,其严重性是递进的。 我想呼吁的是,承认我们有给孩子压力。不要否认。 为什么? 首先,事实——铁打的不争的事实是——我们对孩子就是有要求的。不仅有要求,而且是高要求。难道不是吗?甚至我们所有所谓的希望他(她)如何如何的憧憬、愿望、祝福等等,都会无孔不入的化身为期待、要求、压力。当我们的孩子,不容易! 其次,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即使我们不承认,孩子也会“润物细无声”地感受到。可与此同时,我们还矢口否认。这时,孩子要么不信要么相信。不信也好,相信也罢,分别会是怎样的状况呢? 先说不信。首先,不信是很容易的。因为,只要期待在,就会有 “狐狸尾巴原形毕露”的时候。孩子都看在眼里。要信都难! 这时,又有两种情况。 要么,她(他)觉得你不诚实不诚恳! 要么,她(他)觉得你不是有意说谎,而是你真的没有认识到,也就是,你真的不自知。 如果孩子觉得你不诚实,那么孩子对你的信任,就会打折扣。如果孩子觉得你连自己都认识不清,那么孩子对你的敬重,也可能打折扣。 再说相信。如果孩子相信你了,那会怎样? 又有两种情况。 一种,孩子一直就相信父母没给过自己压力。另一种,孩子相信父母开始停止给自己压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