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 养育, 父母成长, 家庭, 心语心享

孩子跳过楼,家长该怎么办?

现如今孩子出现自杀意愿和行为的报道时常发生,而这种现象的背后往往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还涉及到父母、家庭等等。尤其是不和谐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更容易将孩子推向深渊……本次的家庭咨询就探讨了这样的问题: 当孩子产生自杀想法,甚至出现自杀行为时,作为父母我们又该如何回应孩子无声地求救呢? 阅读下文,也许你也有一份提醒和思考~ 图片来源:Unsplash 「 1.思考孩子出状况的原因」 孩子父亲: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向杨老师咨询孩子复学的事情。孩子初三下学期在学校跳楼了,万幸抢救回来,现在是边吃药边进行心理疏导。休学调整一段时间后状态越来越好,给老师介绍一下我们家的情况。 杨老师:好的。 孩子父亲: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家庭关系不是很和谐,导致孩子心理状态不是很好。初二的时候发现ta有自残的情况,用刀片划胳膊。初三上学期开始嗜睡,并因为和同学有一次小矛盾企图自杀,到窗台上坐着,学校比较紧张就让我们回家了。初三下学期跳楼后,我们就办了休学。 孩子母亲:不是爸爸说的休学,学校让我们回家时快寒假了,因为发生了这种事情、下学期又要中考,孩子心理压力也比较大,所以新学期我们就尝试在家里学习。 孩子跳楼时已经在家自学了。事情起因是孩子想让我带着ta跟同学去外地参加漫展,我开始同意了,ta特别开心,好像突然感到人生特别有希望,因为孩子平时对任何东西都不太感兴趣。但我第二天反悔了,因为正好有老师要来补课,我就给孩子说先不去漫展了。但我当时真的没有意识到,这对于ta来说如此重要,因为这个事情就跑到学校里跳楼。 孩子出问题后我也一直在学习和反思,特别是孩子从初中开始自我评价和价值感非常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我觉得深层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是,我和爸爸在孩子小的时候总在孩子面前而吵架,所以孩子从小就没有安全感。其实吵的只是一些小事,或者教育理念不合。 第二个是,我会把我的委屈,无意识地投射到孩子身上。比如怨ta怎么不好好写作业,ta要是写作业是不是我和爸爸就不吵架了?因此,孩子承受了很多,觉得自己是罪人。 第三个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不懂得、也从来没有对ta表扬和赞赏过。我光说不好的地方,这也导致孩子有深深的自卑感。 杨老师: 很感谢妈妈忍着痛做了这么深刻的反思,这是不容易的。反思是您自己得出的,还是和心理咨询师在剖析的过程当中得出的,还是孩子说的一些话引起了你的思考? 孩子母亲: 孩子没有说过任何事情,是我从孩子初一的时候开始学习家庭教育,认识到原来是我把我的委屈投射到孩子身上,导致ta有很强的自卑、负罪感。  杨老师:学习和反思之后,有把自己反省的内容以精准的、合适的方式告诉孩子吗?你是怎么表达的呢? 孩子母亲: 因为我不善于表达,在孩子面前我容易情绪失控,什么也说不出来。我就用写信的方式,每周都会给孩子写一些信,把我的道歉、想法都写在纸上。 杨老师:这也是很好的方式。 图片来源:Unsplash 「 2.寻求专业支持和帮助」 孩子父亲:家里人都不知道这件事情,我们没有跟任何人说,但孩子当时是想把这件事告诉别人的。后来问孩子原因,ta说你不觉得我很勇敢吗?后来孩子骨折恢复的差不多了之后,我们去医院看心理科,现在是边吃药,边咨询的状态。 杨老师:对,这个做得很好,未来即使药减量甚至停药,孩子的心理咨询在一定长的时间内是要保证的。因为ta还有很多议题需要处理,包括对死亡的思考。而且从研究数据的角度来讲,一个曾经尝试过实施过自杀的人,是更有可能尝试或实施第二次。 […]

自杀, 亲子, 养育, 抑郁

孩子有自杀意图,父母应该怎么做?(下)

一旦孩子承认有自杀计划,或者我们发现孩子有自杀意图,父母的反应一定是复杂而剧烈的。首当其冲的情绪包括:震惊、痛心、不解、恐惧、愤怒。 这时,一方面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01. 哪些事情尽量不要做 1)泄愤 愤怒虽然在人性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局面有害无益。 当我们说:“你怎么不想想我们,你死了我们怎么办?你这样太自私了。好好的日子被你搞成这样!”孩子会想:“是的,都是我的错。我不该活着。”  当我们说:“你脑子里都在想什么!你有病啊!你疯啦!你没救了。”孩子会想:“是的,我有病,我没救了。”…… 有些话,即使我们很想一吐为快,也要尽量克制。如果由着心情说出来,对孩子是雪上加霜,孩子将感到不被理解、反被责难,愈发孤独,也许会强化轻生的念头。 2)说教 当我们说:“你的生活没有那么糟。你有很多别人没有的东西。你有很多值得活下来的理由。”孩子会想:“你怎么知道?我不觉得啊。” 当我们说:“多想想你应该感恩的事情。”孩子可能会想:“我不想去想,因为这会让我更加内疚,而这种内疚让我更加活不下去。” 3)简化原因 不要出于情感需要或“方便”,给孩子的自杀意图贴上简化或极端化的幻想性标签。 比如,“他一直是一个非常阳光的男孩子,性格好、成绩好、人缘好,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就是因为失恋了,才会想不开。” 失恋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但也可能不是。我们作为父母要记得提醒自己——“我未必了解孩子,我不应该认定他(她)是怎么想的,事情可能比我想象的复杂”。 4)不重视 不要当孩子就是胡说、吓唬人、求关注。也不要寄希望于事情会自己好起来。 因为如果“想死的原因”没变,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想死的心”会变呢?只要想死的原因继续存在,想死的心就可能继续存在。 5)把受害人变成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说:“你为什么给我做出这种事来?你怎么能这么对我?!你知不知道这伤我多深?!你知不知道这有多丢脸?!”孩子会想:“说到底,你关心的是你自己,你的面子。” 虽然父母受到了打击,但是轻生这件事,首要的是孩子,重点是来理解孩子,而不是强调要孩子来理解我们。 虽然我们被孩子的自杀意图所伤害,但是受到伤害以致于意图自杀的首先是孩子。 6)过度愧疚 有些孩子有自杀意图,父母要承担全部责任;但很多家庭并非如此。 […]

亲子, 养育, 父母成长, 儿童期

儿子对我说:你再也不是我妈妈了!走开!

22/10/21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杨意谈心”在新年里的第一次谈心,我也想接着这样谈。 图片来源:pixabay 昨天,我和4岁半的孩子用颜料在石头上画画。沉浸在作品中的我,突然被他的一声大哭惊醒。我抬头一看,他橙色的石头上抹了一块违和的棕色。 他错怪我把棕色混进了橙色颜料盒里,再被他不知情沾出来,所以玷污了原本应该满是橙色的画面。我第一反应是解释,但他不听,一个劲儿地哭。 我理解,他是心疼画被毁了。但我知道这是可以挽回的,只要在上面再涂一层橙色就可以修复了。 于是,我提出帮他修复,他大叫着“不要!”。 我共情,“我知道你很生气”,没用。 我安慰,“我可以把它修好的,相信妈妈”,没用。 在情绪决堤的边缘,他嚷嚷道:“你再也不是我妈妈了!走开!走开!”边嚷嚷边拽我的腿,把我脚上的拖鞋一把扔到边上。 图片来源:pixabay 当时,我的心底有一个冷静的声音在说:这只是孩子在表达生气,你可不要掉到“你再也不是我妈妈了”这句伤人的话里面呀。 此时,因为他强硬地坚持要我走开,又拉我腿又扔我鞋,我说,“好,我走。”说出这话时,我注意到我的声音里有“走就走”的小赌气。 孩子同时也跑开去找爸爸。 而我也独自来到卧室,让自己在那句伤人的话里掉了掉,在情绪里掉了掉。我感到生气,但气焰并没有太强烈,给当时不在场的先生发了短信,讲述了事件过程和我的委屈。 情绪稍微冷却了一段时间,我从卧室走到办公的房间,孩子听见了我的脚步声,叫:“妈妈!妈妈!妈妈!”,想要过来道歉。 而让我惊讶的不是孩子的主动求和,反倒是我这个当妈妈的没搭理他,还在赌气——在此之前,我并没有想过当孩子道歉我要如何回应,没有做出任何决定;于是,我似乎在看另一个人一般,我看这个人如何自发、自行、自然地上演她的行为。 图片来源:kidsworldfun 见我没回答他,孩子跑到我办公室,道歉。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对他说:“知道吗?你是我孩子,这是我的幸运,我很珍惜;我是你妈妈,这也是你的幸运,你要珍惜。” 我边说边惊讶于这句话背后的意图是树立他对父母感恩和内疚感,可我真的认同这个做法吗? 他心不在焉,并不理会我的话,我也表示不接受他的道歉。他走了,过了一会儿,又来了,第二次道歉。 这次,我也改了方式,我问他,“你喜不喜欢我是你妈妈?” “喜欢。” “为什么呢?” […]

亲子, 养育, 家庭, 儿童期

等我大了,你就老了,等我老了你就死了!

06/22/21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导 语: 和孩子谈论死亡,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吗? 有时候,我们总是因为话题过于悲伤和沉重,选择避而不谈。但当这些话题不经意地出现在生活中,当我们不以悲伤的姿态谈论它们时,会欣慰地发现,我们收获了片刻安心和疗愈。 死亡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没事的时候会忘,有事的时候又扛不住情感。 也许,未来再谈起死亡时,我们会有更多的悲伤沉痛和抗拒,从而更复杂和堵塞,不像这次的通透和平静。 但是,我会提醒他我们居然发生过这次对话。有些事情,只能靠多提醒事实是什么样的,而与我们喜欢不喜欢无关。 这次偶然发现,我们对死亡的事实达成了共识,这是一个让人安心的起点。 我长大了你就老了。 我老了你就死了。 我身边人死了。 我死了。 我的后人也死了。 就是这样,要面对死亡,我们都一个样。而死之前,每一天每一刻怎么活(有时怎么活也影响到怎么死),就是各式各样了。 你如何长大? 我如何变老? 你我如何走近死亡? …… 这些问题,不想也会长大、变老、死亡。但是只有想,才会感到活着。

亲子, 养育, 父母成长, 家庭

我很生气,但又不想骂孩子,怎么办?

22/10/21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请允许我先分享一个亲身经历,大部分带孩子的家长应该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在孩子五岁时有一段时间,带孩子的任务落在了我一个人头上。按时上学、按时睡觉,工作之余的一早一晚对我来说最有时间压力。 而这个年纪的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时不时地从他的世界里出来找我也只是基于他的兴趣和需要,他会向我提出要求“我要……”、“妈妈你看……”、“你来和我做……”,同时经常屏蔽掉我说的话。 图片来源:Freepik 于是频繁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做到了我答应的事、满足了他的心愿,但是他却不遵守他的承诺、做他应该做的事。这让我感到沮丧。尤其在时间压力下,我感到紧迫、不耐烦,忍着烦躁努力在“适应他的节奏”和“推进他做该做的事”之间平衡。但很快地,烦躁的火越烧越旺,我总忍不住提高音量,有情绪地说话,他感受到了我的愤怒,于是哭喊、抗拒,问题没有解决,只有事态升了级。 出现了几次这样的情况后,我意识到我得好好反思了,不能再重复下去!有家人在时,大体而言我是比较耐心的,是“消防员”。如果我烦躁了,我可以从环境中退出去,由先生接班,我们似乎没有同时对孩子生气的时候,总能打配合。 图片来源:Freepik​ 但是当需要一个人带孩子,没有中途离场稍事休息的机会,就暴露了之前没发现的问题。在累积的压力之下,表达不满和讨厌的语言语气,非常自然地溜了出来,似乎很熟悉,但是我平时不这么说话,因此又似乎很陌生。 我看着自己的表现,既惊讶不解又无可奈何。说的时候也许解气,但之后会非常难过。有一天孩子睡了,我闷声大哭,“做父母太需要自制力了!”,我对自己的不耐烦、发脾气、嫌弃、暴躁的心情失望,也害怕我在伤害孩子、伤害我们之间的关系。 那几天,我虽然意识到自己不耐烦、想克服,但是只能忍着不让不耐烦冲出来坏事儿,此外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图片来源:Freepik​ 在反思未果之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事。那天晚上,孩子提要求我做到了之后,他却不去做睡前如厕。烦躁中的我大吼一声“不干算了!”用力关门离开。 孩子冲出来找到我,一路嚷嚷:“不不,妈妈妈妈妈妈,我们得谈一谈!”我心里被逗乐了,“好啊,我很愿意和你谈!之前我说那么多你好像都没听到,现在你想谈,我很乐意啊。” 我当头一棒。看着刚满五岁的孩子,小大人一般、边说边踱步、认真严肃的样子,我又惊喜又欣慰又惭愧!惊喜的是孩子的方法正是这个我这些天“走投无路”的钥匙。欣慰的是我曾经教他“命名情绪”,他居然听进去了,还能提醒我。惭愧的是我居然忘了,我教他自己却没做到! “你说得太对了!是的,妈妈应该这么说。谢谢你提醒我!太好了!”我开心地拥抱他。 图片来源:Freepik 但是第二天早上,他各种磨蹭时,我说:“我很着急你太慢了!”他忍不住将哭未哭。我赶忙问:“怎么了宝贝?”我看似理直气壮但其实心虚地说:“我命名情绪了啊。” “不!你应该说: ‘我~很~着~急~你~太~慢~了’” 他模仿轻声细语, “但是你是 ‘我!很!着!急!你!太!慢!了!’你是生气地说的。你要平静地说!” 我暗自赞叹,他把我揭穿,又给我上了一课!“你说得对,好,妈妈应该平静地命名情绪,而不是把情绪放在话里冲出来,对吗?”“是的。”那一晚上和早上的对话,对我影响至深。 […]

自杀, 亲子, 养育, 抑郁

孩子有自杀意图,父母该如何判断?(上)

07/12/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此篇文章,是关于“长宁测评事件“引发的一系列思考—— 该测评问卷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如果孩子有自杀意图,父母可以通过哪些异常行为去判断?和孩子谈论自杀话题时,怎样的询问方式更可取? 01. 对“长宁测评”的思考 11月中旬,上海市长宁区教委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测评的问卷中,因涉及大量「自杀」字眼,引起了家长们的强烈不满。 问卷一出,学校成了“众矢之的”。我们固然需要反思,但在谈如何反思之前,学校在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奋力推进,这本身是有一定意义的。 引发的激烈批评和热烈讨论,也许能推动深刻的反思、细致的总结,为今后的工作积累重要的教训和经验。 这份问卷是直接翻译《Beck自杀意图量表》(Beck Scale of Suicide Ideation),此量表适用年龄是17岁及以上,并不适用于此次问卷对象的中小学生。 而且,此量表是针对已经存在自杀意图或自杀行为的人,对他们最近的自杀意图做出测评,并不适合对不确定是否存在自杀意图的人做筛查。 值得思考的是—— 自杀意图是问卷能筛查出来的吗?问卷是自我报告,自我报告的局限性是什么? 有自杀意图的人,连最亲近、最信任的人都未必准备告诉,何况他们是否会在问卷上如实作答? 被测者是否会顾虑问卷的隐私性?是否会害怕被发现被歧视而经历二次伤害? 这些是一个个的问号。 站在学生的角度,当学生在收到这份问卷,ta们的反应会如何?没有抑郁症的学生,也许在惊讶、不习惯、别扭之外,并不当一回事。 而有抑郁症的学生,看到这些文字,也许内心有各种复杂的情绪在交织和翻腾,也许极力隐藏内心,也许害怕被发现和被歧视,也许难以做出真实的回答…… 即使在问卷填写后,问卷的影响也仍然会继续。有的学生也许会戏谑抑郁症和自杀,即使说者无意,也可能听者有心地令患有抑郁症的同学感到被羞辱。 有的学生也许会借用问卷中的语言对同学指桑骂槐、嘲弄或攻击;有的学生也许会和同学讨论自杀话题;有的学生也许会担心别人发现了自己的自杀意图而更加封闭和疑虑…… 这些影响,是否有尽可能地预见,是否知道如何避免和减少伤害? 最重要的是,如果有自杀意图的学生如实回答了,那么在数据的收集之外,究竟有没有后续的充分的有序的的心理干预、咨询、治疗的资源能跟上? 这些也是一个个的问号。 对于自杀意图,及早发现是极为必要的。但是及早发现,并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 下面我们就谈一谈,和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可以如何及早发现和应对孩子的自杀意图。 图源|Unsplash […]

养育, 父母成长, 亲子, 焦虑, 正念, 抑郁

我是家长,我好想离家出走! — 疲惫中如何坚定地走下去

03/07/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图片来源:freepik.com 之前我写了一篇文章,《我是留学生,我容易吗?——迷茫中,我要如何坚定地走下去》,是关照留学生在疫情中的心理健康的,而今天这篇则是写给父母的。   不只是留学生的家长,更是国内外千千万万的学生家长。 养儿育女的生活本来就不易。自一月疫情爆发以来,家家户户的生活更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更多请读《家庭关系处处埋雷如何排?|讲座文字整理》)。 几口人挤在家里,日复一日,容易擦枪走火。 学校改成网课,爹妈当保姆之外还得当老师,十项全能硬着头皮上,除了精疲力竭,还往往吃力不讨好! 尤其有一些家庭里,孩子打游戏,老公看手机,只剩妈妈一个人干着急。 家里几口人之间,一不注意就剑拔弩张,战火硝烟。 孩子学习的下滑、亲子沟通的阻塞、夫妻关系的疏离、工作重负的压迫…… 带给家长多少沮丧、失落,甚至绝望;多少疲惫、困惑、力不从心。   但是如果我们筋疲力尽、着急暴躁,我们看身边的人更容易不顺眼:“一个个都不帮我!”。 我们也更容易劲儿一上来做出违背我们的意愿、让我们后悔的举动,比如吼叫和说伤人的话。 对别人失望的同时,我们也更容易会对自己失望,“自己活得好累啊,生活一团糟”…… 图片来源:freepik.com 这样在奔溃边缘的徘徊,你是否也正在经历? 01. 打一“巴掌”要给几颗“甜枣”? 以上这些,在凡夫俗子的你我他的日常生活中,时常在发生。 但是影响家庭关系和孩子成长的重点是,积极和消极互动的比例。 心理学家Gottman和妻子数十年对婚姻的研究显示,有些夫妻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有些夫妻几乎重来没提高过嗓门,而更多的则介于两个极端之间,但重要的是,冲突的次数并不是预测婚姻满足度的指标。预测婚姻满足度的指标是正面与负面互动之间的比例。 夫妻之间正面与负面互动的比例,如果大于等于5:1,那么夫妻关系处于稳定谐和满意的状态;如果小于5:1,关系会“入不敷出”受到破坏;而如果小于1:1,则濒临破裂。 家庭不闹矛盾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尤其容易闹矛盾的夫妻,要想存活下来,最关键的是,要有正面互动来抗衡负面互动。 […]

自杀, 养育, 家庭, 抑郁

抑郁这么普遍,是时候正视自杀了!(一):孩子自杀的征兆和预防

01. 了解自杀的风险、预兆 在美国,根据CDC和NIMH的统计,自杀率从1999年起增加了35%,2018年一年就有48000个生命结束于自杀。 以下因素会增加自杀的风险: _ 存在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研究显示,46%死于自杀的人都存在明确的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 _ 有自杀的家族史:包括父母与孩子所组成的核心家庭中是否有人自杀,也包括祖父母、曾祖父母、叔叔姑姑阿姨舅舅等亲戚中是否有人自杀; _ 摄取酒精毒品药物等物质:这些物质会让人的情绪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容易恶化极端的念头,包括自杀的念头; _ 醉酒:有研究显示三分之一自杀的人在自杀时也处于醉酒状态; _ 有采取致命方法的可能性,包括有办法得到枪支、方便跳楼、跳桥:比如,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桥梁之一,也是世界上自杀人数最多的地方之一,自1937年大桥落成以来已有约1700人在此自杀身亡。为此,政府不得不在桥下修建防护网; _ 有长期的严重的疾病; _ 性别上,虽然女性的自杀尝试比男性高2-4倍,但是男性自杀致死率比女性高出3-4倍。也就是说,男性要么不尝试自杀,如果尝试就是致命而决绝的; _ 有过创伤史或被虐待的历史; _ 长期的压力; _ 近期遭受重大损伤、灾难。 自杀意图开始可能是微弱的,比如“我要是不在这儿就好了”、“什么都没有意义了”,随着病情恶化,可能变得越来越明显和危险,比如认真思考自杀的方式。 […]

养育, 家庭, 亲子, 儿童期

等你准备好

01/10/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我和先生晚饭后想去散步,请奶奶在家陪孩子,但是孩子不愿意。原因是害怕坏人来,需要被保护。 他伸出拳头打向自己的胸口,身体即刻倒向一侧,表示奶奶不堪一击。 开始的时候我没当回事儿,但他说着说着眼泪都出来了,满眼的害怕。 我感到也许他既害怕坏人也害怕我们不顾他的感受依然离开。陷在恐惧中的他哭得越来越响。我坐在他旁边抚摸他的后背,试着让他平复。 但我突然意识到,他也许担心我安慰他是不想他哭,一旦他安静下来我们就会离开,所以他在抗拒“变得安静下来”。 (特别修正:文末两图互换位置)我理解,站在我们的角度,忙累了一天,就想散个步,却被孩子的哭闹杀出个程咬金来。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试图说服“没有坏人,你是安全的”,说服不成后我们可能难免会着急和心烦,责怪他不明事理,嫌他不可理喻,哭声烦人。 但是看着孩子的眼睛,不知道为什么,我不由自主地会脑补孩子可能的内心活动,然后有些心疼。 他是真的相信有坏人(不知道是不是看Ninjago的缘故)。他的逻辑没问题,“虽然你们说没有,但万一有呢?” 他不能放心就是不能放心。我不能让他在害怕中孤独。生活节奏这么快,很多事情没法等。但如果等得了,我们可以等孩子准备好。

亲子, 养育, 父母成长, 儿童期

不哭的时候,心里还在哭!

14/05/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导 语: 今晚,本来先生在孩子入睡前坐着陪孩子的,但我听到他出来关上门,孩子马上哭了,叫“妈妈,我要妈妈!” 我走过去,先生守在门口,告诉我他不肯睡觉还把毯子和枕头扔到地上,所以他决定离开并关门。我就开门进去了。 事后我和我同是临床心理学家的好朋友说起这件事。我惊叹和伤心的是: 孩子这么小就开始了伤心记忆的积压了吗?是不是天下的孩子都是从很小就开始了伤心记忆的积压? ta们和这个世界的互动中,有欢乐也有哀伤,有时哪怕身边人是爱ta的,但是ta经历到的是不明白为什么事情要是这样,为什么ta要被管束强迫,为什么ta的话不被听到不重要…… 看着伤心的我,她说:What I see is that he healed in front of you. (我看到孩子在你面前被疗愈的过程。) 我顿时意识到:我太聚焦在孩子有伤心记忆这个令人伤心的部分,而没有看到当时他在我面前从伤心到表达伤心到抚慰伤心到跨越伤心的信任联结的过程。 如同之前和孩子对话中所说,希望不要只看到和记住不开心的,也要更多看到和记住开心的呀!

亲子, 养育, 父母成长, 青春期

孩子考完,骂也不行夸也不行

30/12/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快到期末了,孩子学习压力大,家长也在一旁担心,一边害怕什么都不做对孩子没有帮助,一边又害怕说错了什么让孩子压力更大了。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依然会担忧,因为孩子的学术考验结束了,可对家长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孩子哪里需要夸,哪里需要帮忙总结经验,家长怎么组织语言才能让孩子听得进去,这都是考试后家长最关心的。 图源/freepik 01. 如何让孩子感到我们是在帮助而不是指责ta? 家长普遍提出的一个问题是: 如何引导孩子看待考试反映出来的日常学习方法、习惯中的不足?在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下,如何在沟通学习方法时,能让孩子感觉是帮助而不是指责?“如何让孩子感觉是帮助,不是指责”这个问题其实代表着家长已经意识到,沟通是会产生歧义的。可能家长比较细腻,捕捉到了孩子的抵触,也可能是孩子很明显地表达出了抗议。总之,有的时候,父母善意的话,孩子的理解却是负面的。ta不觉得你是在帮ta,反而觉得你是在指责ta,觉得你很烦。 图源/freepik 面对这样的情况,其实很多家长不由自主地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会觉得“凭什么和我自己孩子说话,还要小心翼翼的,说一句话还不行了?自己家里人不能够直话直说,随便一点吗?”这种委屈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我们家长的一番好意都被曲解了,不仅有委屈冤枉,更有看着孩子不接纳我们的好建议时的着急,不禁令人头痛。 图源/freepik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够一方面去承认自己的情绪是有道理的,但另外一方面也去接受一件事儿,那就是孩子就是会敏感,甚至会敏感到过敏的地步。在我们看来,孩子是过于敏感的。之所以说是过于敏感,因为ta没抓住重点,或者抓不住重点。我们的重点不是“我要指责你”,而是“我想帮你进步”;重点不是“我说你这里做的不好”,而是“我想帮你做得更好”。可是孩子却只把注意力放在了被指责上,而不是被帮助上。但是,事实是,孩子目前的状态就是这样的,不论我们多不喜欢,我们只能从现状开始着手。 基于这样一份对事实的接受,我们就能真正地小心起来,而且是心甘情愿地小心,而不是之前那种委屈地小心。 图源/freepik 当孩子抗议时,其实ta是在给我们发出一个信号,就是,虽然我们说的话是善意的,但ta感受到了压力,而且超出ta所能承受的范围。一旦孩子发出了压力过多的信号,我们得先接受。因为不接受也没用,于事无补,反而容易起反作用(关于如何认识和走出舒适区,参考《如何把问题变成机会(二):陪着孩子走出舒适区》)。当然,我们都希望孩子的承受力能够提高,但是在孩子承受力还没有那么高之前,我们只能先接受ta现在所处的阶段。好比,尽管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游泳过河,可是如果孩子出于各种原因僵持在河岸不动的话,我们只能接受ta还在这一岸的事实,如果我们已经径自游到河里甚至游上岸了,我们也只能折返来,回到他所在的位置,和他一起,从他的这一岸出发,陪他往前走。 02. 骂也不是,夸也不行,怎么办? 家长普遍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 家长是否需要参与辅导孩子学习,成绩出来后,家长应如何与孩子交流?如果批评孩子,ta心里会受伤,如果说考得不错,ta会说你小瞧ta。我读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是很感慨——父母真不好做,左右为难,说好也不是说坏也不是,到底要我们怎么样才行? 如果好评和差评效果都不佳,那么,我们不妨试试第三条路——不评价。 批评和夸奖孩子,其实都是在评价孩子的考试结果。如果我们去评价结果,我们是把自己放在了评委的高度上,有那么一点点高高在上。好像孩子是考生,是选手,是员工,我们是考官,是评委,是老板,ta向我们汇报工作,我们有评价的大权。 图源/freepik 这样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当然,并不是说家长和孩子之间不能有不对等的关系,家长和孩子本来就是不对等的,这个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这个问题当中,不对等的关系效果不好,所以要避免。 不如换一个角度来看,用更平等的关系来处理问题。一来,孩子在学校已经有老师的评价,同学的竞争了,因此在家里继续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完全没有必要。 二来,不对等的关系还会令孩子不舒服。尤其对于青春期逐渐独立自主的孩子来说,ta是希望打破权威,打破不平等,争取平权,争取话语权的。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哪怕是夸奖,ta也会觉得你是在高高在上地评价ta。 图源/freepik […]

家庭, 亲子, 养育, 父母成长, 共情

孩子难说服?行为异常?对父母心存戒备?不妨这么做

22/12/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很多家长反应,觉得和孩子的沟通中,仿佛总是有一层看不见的壁垒。 有的时候,当我们在和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我们觉得那些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孩子总是充耳不闻,躲着我们。还有的时候,当孩子和我们意见不合时,孩子总是固持己见,不听我们的建议。甚至有时候,孩子还会做一些令我们匪夷所思的“小动作”。 随着孩子长大,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已经不再是单箭头地“我说你听”,孩子有越来越多自己的想法了,我们家长也需要更新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了。 图源/freepik 01. 不必说服孩子走我们规划的路 有家长提问: “孩子以后想走竞赛这条路,但是我们觉得还是应该先注重培养综合能力,意见不一致,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该如何考虑和解决这个问题呢?” 孩子的未来谁做主,这是一个长久以来的辩论题,几乎每一代的家长都会规划给孩子的理想职业,公务员、律师、医生霸占了前三。我们家长经历过社会的磨练,总结出来最优的职业,摆在孩子眼前,孩子却不屑一顾,双方难免争执不休。这个问题也是一样的,对于孩子的未来规划意见不一,可以想象家中开了不少场辩论赛。 其实除了各占一边地“打辩论”,我们还可以开“圆桌会议”。家长和孩子可以坐在一边,一起开家庭讨论会,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尽量把作为家长的倾向先放在一边,心里不要想着说服孩子。我们假设现在就是一场职场上的圆桌会议,孩子已经长大了,他在公司里为自己的一个设计方案争取实施的机会,我们也给ta这个空间去解释自己的想法。我相信,一旦我们去这样想象的时候,在孩子侃侃而谈、畅所欲言的时候,我们心里就会少一份护犊的担忧,少一点向“不同意”的自然倾斜,反而更能欣赏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计划。 图源/freepik 因为我们也还是希望孩子长大之后,既有自己的想法,又不刚愎自用。所以,只要孩子的想法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言之有物,逻辑缜密,这都是能力的表现,都是值得鼓励的。如果我们发现ta说的有严重偏离事实的地方,我们可以把我们了解到的事实讲出来,做一个对比,做一个讨论,帮助ta规避风险。 在这个问题中,家长也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我和孩子意见不一致,我是怎么想的,我为什么这么想?双方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理由陈述出来,但是过程尽量避免和孩子成为“上下级关系”。不要因为我们是家长,是大人,就好像我们要推进我们的决议一样,希望作为下级的孩子能配合,一旦不配合,作为老板的我们就很头痛,就一个劲儿地想说服孩子来配合我们。可是,这事关孩子未来的学业和人生发展,是孩子的事,我个人认为不应该发展成“上下级关系”。 图源/freepik 我们家长想要协助孩子做决定,那我们就是在一旁提供帮助的这样一个角色,我们可以平等地提出意见来讨论。当孩子和我们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孩子提出不同意见是有勇气的,ta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发现孩子的想法其实还不错,就可以翘首以盼“青出于蓝胜于蓝”了。当我们把自己的心态从拼命说服、逼迫孩子同意我们调整成欣赏的、欣慰的,沟通成功的第一步就迈出了。 回到竞赛还是综合的这个问题,假如孩子执意要冲击竞赛,通过家庭讨论会,我们家长也是可以同意孩子去试一试的。我们可以给点时间观察,一个学期或者一年,没准到时候回头一看,这个决定还是不错的。 像这样的探险会是孩子人生中很难忘的一件事,如果以后孩子遇到了挫折或者胆怯畏难的时候,我们都不需要给ta灌心灵鸡汤的,只要说“你还记不记得你那一年,我们都劝你不要这么做了,但是你坚持了你的想法,也说服了我们,结果你还真的做成了。现在你遇到的可能确实是一个难关,但是如果你能找到自己心里想去的方向,我觉得你是能够走到的。”像这样基于ta的亲身经历的鼓舞,可以在ta暂时失去力量的时候,重新和自己内在的力量连接起来。 02.   耐心解读孩子的“奇奇怪怪” 有家长提问: 孩子上初二,ta在学校有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行为:在大家午休时大声地打呵欠;自习时,自己把两张桌子拼起来,放自己的物品;做值日、擦黑板时,拿洒水壶往黑板上喷水。甚至还有同学矛盾,好几次偷偷往同学的书包上倒水,被发现就哈哈笑。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有哪些教育策略? 看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下,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的家庭,我的孩子身上,我是怎么看待的,我打算怎么做?可能我们也会和这位家长一样,一开始很难理解孩子这样突兀的行为。 孩子有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正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但是我们家长可以通过分析孩子的行为目的和效果,来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这时候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如果操场上大家都在弯腰做体前屈,就有一位同学在做一个向上跳跃的动作,放眼望去,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到这位同学?所以,做和大家都不一样的行为,一个最直观的效果就是会被大家一眼就看到,会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被人评价,引起人的反应,引起人的情绪。 […]

亲子, 养育, 父母成长, 家庭之殇

有多少眼泪可以避开?

07/22/19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今天的文章从一件私事讲起。前两天我在朋友圈分享一个经历。 两岁多的孩子生病了。晚上临睡前,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事情,第一件事是奖励入厕看五分钟动画,他哼哼道:“妈妈来,坐这里”,要我陪他看电视。我知道接下来也会要我陪他洗漱、读书,完成睡前所有仪式。可是我正逢例假,白天工作量又大,到这个点已经特别累了。先生告诉儿子:“妈妈累了要去睡觉,爸爸陪你。”“不要!我要妈妈。”“妈妈累了要去睡觉,爸爸陪你。”“不要!我要妈妈。”……几次来回未果,先生的风格开始彰显,他给儿子选——要么爸爸陪要么没人陪。孩子眼看着就抽抽着要哭了,而他一哭,先生一定会严格处理。 我心疼孩子正病着呢。“急中生智”是真的存在的。想都没想,我抓起孩子身边沙发上的游戏卡片,举着四张,“开开,选一张卡片送给妈妈,妈妈带着它睡觉,想着开开,等到明天早上,妈妈再把它还给开开,明天早上妈妈就和开开玩啦!”说也巧,孩子真的被这些情节吸引住了,眼泪变成了亮光,嘴角上扬着小小兴奋,眼睛盯着卡片,果断地抓了两张,“两个!”“给妈妈!”我开心地,兴高采烈,向他表达我的幸福感受!接着,孩子很自豪地赶快通治爸爸;“我给妈妈两个卡片啦!”这时,先生无缝切入,接管了。 很多朋友喜欢这篇小故事分享,她们好奇我的主意是怎么想出来的,用其中一位老同学的话说,“急中生智的理论背景是什么?” 朋友们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认真回答啊。所以我决定,一如既往地,通俗化、细致化,把“急中生智”后面的细腻的心理,铺开来讲一讲吧 🙂 01. 首先,我们在这个事件中的反应建立在一个大的前提上。那就是,对孩子的要求和哭闹,我们的解读是什么?我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解读,而我们的解读直接关系到我们接下来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应对。我的解读是,他要和妈妈有联结感。 如果撇开孩子表现出来的哭闹,单单是一个孩子想要和妈妈有联结感,对此我们一般会有什么反应呢? 我们会不会觉得可爱、温暖、温馨、宝贵? 即使后来哭闹发生,但重点是,哭闹是因为想要和妈妈有联结感的需求或要求被告知不能实现才发生的,并不是无理取闹啊。 再者,即使后来发生了哭闹,也并不能一笔勾销之前的“想要和妈妈有联结感”的正向性啊。 既然我们在一个“真空的”无冲突无矛盾的情况下看到孩子想要和妈妈有联结感时我们会心生欢喜,那么为什么这份欢喜要因为孩子后来因着急而哭闹就我们也跟着着急地忘掉了呢? 如果我们不忘,如果我们还是记着这份美好的感受(可爱、温暖、温馨、宝贵),如果我们还是记着孩子行为背后的这份需求(我是想和妈妈有联结),那么,我们接下来的行为,要做的,就是去恰当地回应这份需求。 02. 还是假设我们生活在“真空的”无冲突无矛盾的情况下,当你得知孩子对你有联结的需求,你会想要如何回应呢? 多半,你的反应是:满足它啊。 好,那么就沿着这个思路。 所谓恰当地回应这份需求,首先是要去正向积极地肯定这份需求:这需求是美好的,我很开心你有这个需求和你对我有这个需求,我一定要满足它,让我来满足它。   接下来,我现在可以怎么来满足他想和我有联结的要求呢? 他想到的方式是要我陪他,坐在他身边。而我此刻做不到,那还有没有别的方式来联结呢? 因此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商量一个方式,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满足这份需求。 03. […]

养育, 父母成长, 家庭, 疫情, 亲子

致家长:如何在疫情期间或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加深沟通和互动?

06/08/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注:本篇文章与上篇文章《致家长:形势动荡却无能为力,父母如何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不给孩子带来压力?》均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护航计划共同举办的“留学生心理健康经历与案例分享”讲座发言内容整理而来。 有些孩子在疫情期间,一直处于独居的状态。与父母的交流仅限于日常琐事,也缺少和同学朋友们的交流。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在这样社交隔绝的情况下,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崩溃。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来加强父母与孩子在疫情期间的沟通呢?父母又可以通过怎么样的方式去鼓励孩子呢? 图片来源:freepik 对话嘉宾龙音如分享了她的经历:“我在疫情期间一直在家里呆了近四个月。一开始还在享受独处的快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受到了一些社交的需求。但是,我的父母经常会在微信上转发一些微信推文给我,我平时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文章也会发到家庭群里。我们还会一起用微信读书阅读。可能平时我们不会聊太多的东西,但是一到每周通话的时间,我们就有一些内容可以去聊去讨论。” 不管是大家一起共度一本书,或是共赏一部电影,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其实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一些常规性的活动是一件非常能够拉近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的一件事。其次,除了与孩子分享一些他感兴趣领域的内容,龙音如还提到,与孩子沟通中千万不要给孩子设定沟通的“任务”,比如要求孩子每天必须和你说多少话。沟通应该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孩子正处于不愿沟通的状态,家长不应强求。选择包容孩子,并耐心等待他愿意交流的时候。 01. 觉察担忧产生的原因 图片来源:freepik 回到这个案例的情况上来讨论,父母的担忧是因为看到了孩子目前比较封闭的状态而产生的。作为父母,很多时候往往会根据孩子现下的表现而进一步地担忧: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会不会更糟呢?基于对可能发生的未来的想象,父母会对孩子的现状更加地焦虑和不满,一定想要去改变孩子。有时父母的担忧会变成现实,有时却不一定。作为父母,我们需要首先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的焦虑是来自于孩子的现状,还是来自于我们对未知的想象。有可能是现状已经让我们焦虑了。我们意识到在疫情下,孩子现下的状态可能是一个普遍的“新常态”,可能不只是我家孩子表现出了这样的行为,大家的孩子都这样。但是如果在疫情结束之后,当大家都走出家门时,你的孩子还是维持一个人独处的状态,那么就有一些问题了。我们首先需要觉察,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而担心。 02. 增加有趣有价值的互动时间 其次,我们可以建议孩子,让他去跟朋友沟通交流。但老实讲,这样的影响方式是间接的。除此之外,家长可以做的很多事情是可以对孩子直接施加影响,帮助孩子走出所谓自闭的状态的。那家长可以做的是什么呢?家长应该让我们和孩子互动的时间变得有趣,有价值,有活力。家长可以想一想,和孩子聊些什么,一起看些什么,让孩子觉得有趣。我们作为家长,不要要求孩子去寻找别人而进行人际性的互动。我们应该首先反思,我们自己该如何与孩子进行良好的社会性的、人际性的互动。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价值的互动呢? 其实谈恋爱的例子放在这里特别合适。我们有过恋爱和婚姻经历的人会知道,在谈恋爱的时候和婚后,我们和伴侣的相处方式是有对比的。可能你会发现,我们在谈恋爱的时候是很会聊天的,每天都有聊不完的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伴侣的交流可能就相对的少了。一个人说了一句话,就被堵回去了,或者得不到回应。 我觉得我们可以琢磨一下恋爱时和日常生活中交流的差别,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多找找恋爱时候聊天的感觉。如果孩子一说,他最近感觉腰酸背痛地不舒服,父母就说“你这就是熬夜的后果”,话题就终止了,就没有其他可以聊的了。同理,在恋爱中,你肯定是希望两个人可以一直聊下去,一个话题能够持续地聊下去。这个话题结束了,那下一个话题再紧接着继续聊下去。我们需要找到这种在聊天中你来我往的互动的感觉,并让这种感觉来启发我们:我们在和孩子的互动中需要去注意什么?有些什么话应该换个方式说?有些什么话应该先不说?有些什么问题应该多问一下?有些什么问题不应该问? 图片来源:freepik 在亚洲的文化背景下,很多家长会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往往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但如果设想在恋爱关系中,这样的沟通方式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把双方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去沟通交流。其实和孩子的交往也一样。我们之前提到的家庭活动也是。很少有家长会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互相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之类的。比如孩子喜欢二次元的东西。但很多家长会觉得二次元花里胡哨的肯定不会是好东西。一下子就否定了孩子的爱好。如果说,以恋爱的心态,家长能放下身份的高低去了解对方,孩子也应该反思,不要对父母喜欢的经典年代的东西嗤之以鼻,那么亲子关系会和谐很多(该段落整理自龙音如的发言)。 用恋爱的心态和孩子相处,其实说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意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很多父母和孩子默认彼此的关系已经很熟了,就不需要在意说话的技巧和对方的感受。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和孩子不熟悉了。孩子会经历青春期,会慢慢成长,各方面都会发生改变。他们的很多想法,喜好,可能都已经改变了。所以我们需要接受“我和孩子并不熟悉”这一前提,抱着我想要和他做朋友的心态来和孩子互动。 图片来源:freepik 03. 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有一些家长,在孩子青春期期间会非常焦虑。因为他们看到孩子大部分的时间都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要么就是去写作业,要么就是去打游戏。家长很难与孩子进行沟通,更别提去走进他的内心了。 这样的现象其实十分常见,不必过分焦虑。我不知道家长们在自己年轻的时候,有没有经历过不太待见父母的阶段:不太想让父母来找自己,只想自己一个人呆着的阶段。如果有的话,我们可能可以回忆下,我们自己是怎么样经历那个阶段的。如果没有的话,家长现在可能会有点委屈。会想,我跟我的父母亲很亲近,怎么我的孩子跟我不亲呢?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事实上,每个孩子在青春期都要经历一个从分离到独立的过程来和父母拉开距离。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这个现象本身并不是病态的,不需要过分担忧。如果我们经常把孩子病态化了,看着孩子哪哪都是毛病,就会让亲子关系非常的沉重,也会让孩子要躲着我们。因为孩子是不愿意成天被当作病人的。那如果我们对孩子的眼光是包容的,觉得这是挺正常的,或者承认这是普遍的,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那家长们自己也会少一些焦虑和自责。不用总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没做好。 […]

正念, 养育, 时事, 父母成长, 亲子, 焦虑

洪灾下,如何让孩子“不怕”

01.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渡过特殊时期 近日频频发生的洪涝灾害令人挂心,先是德国7月12日起因暴风开始的强降雨,导致171人死亡,再是国内河南的洪灾。截至25日12时,此轮河南特大洪灾已波及1144.78万人,造成63人死亡、5人失踪。连日的大暴雨已将洪水漫进城市、村镇,街道被灌注成河,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图片来源:百度 而危难时刻,社会各界的救助及时赶到。截至25日12时,登记报备救援队、社会组织、基金会等349个,各救援队完成救援任务415次,转移群众44500余名。全国各地民众以及海外华人通过互联网热情参与到资助、声援、资源接力传递中。 今天我想谈的是一个很小的点,结合我们一直关注的亲子教育、家庭关系话题,来谈一谈在灾难下大体平安的家庭中,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渡过特殊时期。 图片来源:pixabay 02. 灾难下,孩子对不安的表达 面对灾难性事件,人的反应是强烈而多面的:生理上的失眠、噩梦、尿床、头痛、胸闷、痉挛等;情绪上的恐惧、焦虑、悲痛、麻木、绝望、虚无感等;认知上的否认、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犹豫不决等;行为上的哭泣、缺乏动力、拖延、埋怨、暴食、自伤、粘着人、躲着人、攻击人等。 图片来源:百度 孩子并不会因为“还小”、“什么都不懂”而与灾难的冲击力绝缘。“当孩子出现“不听话”、“难管”、“难带”的言行举止,我们需要把它们放到灾难的背景之下去理解。 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一来,我们对孩子自然而然有体谅之情,这份体谅令我们和孩子站在同一边,而不是对立面。因为对立中很难发生帮助,对立时发生的是管教;只有站在同一边,才谈得上帮助。 二来,只有这样才是在更准确地判断问题以及方便下一步解决问题。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如果孩子是因为受到了灾难的惊吓而不肯睡觉,那么平时可行的方法就不一定适用了。比如,“到点了就得睡觉,说好了自己睡的就得自己睡,哭也没用”的方法,在平时适当使用可以帮助规矩的建立、习惯的养成,但如果孩子不肯睡觉是因为受到灾难的冲击而高度不适应。 我们需要把平时常规的做法放到一边,更灵活一些,识别和满足孩子现在的需要,根据孩子现在的承受力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比如,我们可以问孩子是不是害怕?害怕什么?害怕洪水冲进家里?鼓励和给孩子空间表达。包括表达想法和情绪,也包括沉默不语的方式和哭叫激动的方式。 图片来源:百度 03. 与其说“不怕”,不如说“怕” 如果孩子表达出害怕,我们不用急着去说“不用怕,不会的”,因为孩子不一定会相信,他们会想“你说不会,可是万一呢?”老实讲,灾难发生自带的突发性就证明了很多事情是超出我们的预料与准备的,也就是说,有些事情的确是我们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保证的。因此,孩子的不信是有理由的、是理性的。 取而代之的可以是耐心地说,“如果那样,是很可怕”。当我们这么做,并不是再“助长”孩子的恐惧,而是在告诉ta“你对现实的感受是正当的正常的”。灾难是反常,人在反常中会有“抓”的需要,去抓“有什么还是正常的”。当抓到“这些还是正常的”,这给人的安慰,是胜于言语的保证的。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但是我们毕竟是成年人,有很多可以贡献给孩子的。我们可以理解和认同ta的恐惧,但我们不止步于ta的恐惧。我们可以告诉ta有哪些措施、事实、进展,

亲子, 养育, 父母成长, 青春期

孩子不自信且爱反驳家长,如何让孩子又自信沟通又顺畅?

14/03/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在北京十一学校“变问题为机会”家长营中,有家长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 孩子现在成绩不好,怎样帮他树立信心,让他对学习更有积极性? 此外,家长说的话都常会被反驳,他不爱接受家长的建议,怎么办? 图片来源:pixabay 01. 这两个问题其实有一定的相关性。 我们可能也都有这样的观察:人自信的时候反而比较谦虚;自卑的情况下,则反而比较抵触、防御性高,一有做得好的就着急让人看到,而若做得不好则着急去辩解或者推卸。 我不认为我们需要去提醒孩子“你要自信,不要自卑”,因为这是做不到的。人做不到说自信就自信,要不自卑就不自卑。 不仅做不到,而且,当有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对你说“你要自信,不要自卑”的时候,他其实暗指的那层意思是,你不够好。 你有自卑的问题,而自卑是不好的,这意味着你不够好。这样的表达本身,恰恰是在降低自信,与想要孩子自信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亲子, 养育, 父母成长, 家庭之殇

比批评更有效的教育方式是询问

06/07/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中华传统思想中提倡的“棍棒教育”让很多人都在被批评中长大,也习惯了通过被批评来学习。然而,在我有限的心理学临床、研究和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我对批评有了日益深刻的反思。 批评,首先照顾的是我们心里的情绪得到发泄,而不是回应了对方(我们要帮助的人)的需求。在这一点上,批评其实是在分散焦点。 其次,批评阻碍了人的自然成长和学习。学习的发生,需要当事人感到安全和好奇。而批评会带来的连锁心理反应是:受惊、关闭、后退、躲避。羞耻心被蛰了藏起来疗伤的人,是没有状态去学习的。也就是说,批评是制造了障碍。当事人得花时间和力气把障碍移除了,才能回来学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批评会让人走弯路。 图片来源:Google 虽然批评是可以督促人进步,但是批评的作用并非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可以找到效果更好、伤害更小的方法取代批评,比如,在危急关头时斩钉截铁地喊停,然后询问、分析、交流情感、讲道理、讲逻辑、协商、定规矩等等。 所以我想说,我们既然是要帮助孩子的,何必要采取“批评”这种方式去对待ta呢?那么如果不批评,又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做的呢? 我们可以做的是询问。 接下来,我将通过一个案例来谈一谈如何用询问代替批评而达到帮助人进步的作用。一位家长收到班主任老师发来的照片:孩子上课打瞌睡,抓了现行。 这位家长的第一反应是批评孩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火气也很大,在争执和哭喊中不欢而散。批评并没有起到帮助孩子改变的效果。如果不批评,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图源:Google 首先,我们从理解孩子的角度出发——在日复一日高强度的学习下身体疲倦是很正常的。并且,我们带着和孩子一起并肩作战的感觉,我们需要意识到孩子不是敌人,真正的敌人是“犯困”这个常见的生理反应。“理解”与“并肩”有助于我们克制批评的冲动。 转而,温和地询问孩子:犯困会引起ta的何种心情?ta发现什么情况下容易犯困?ta能想出什么方法来对抗犯困吗? 并且,以不置对错、开放坦诚的心态,细致地讨论各种可能性。 最后我和家长、孩子一起总结出了几点对抗犯困的方法,包括早饭少吃一点,喝几口冷水,犯困时向老师申请站着听课,课间上下楼梯活动几分钟,等等。 图源:Google 不久,家长又收到班主任老师发来的照片:孩子站在教室后面,还背对着黑板。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又被罚站了!”心情顿时进入了熟悉的失望、生气、发愁、烦躁的状态。 但是这次家长没有急着批评,而是在面谈中,心平气和地先问了问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孩子犯困,申请站着听课,于是站到了教室后面,而之所以背对着黑板,是因为他正在记笔记。随着这些信息浮现出来,整个画面都改变了性质。 简·尼尔森(Jane Nelson)在《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中强调,作为教育者,我们不用直接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现在应该做什么。相反,我们应该提出好奇性的问题,询问孩子:刚才发生了什么?你觉得什么导致它发生?你有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从中你学到了什么?在开放性问题的引导下,孩子获得了叙事与思考的机会,学习也自然而然地在这过程中发生。 图源:Google 询问,不是审问,是平静的、不带羞辱色彩的,真正有效的沟通。询问,不是一人告诉另一人ta已知的信息,而是借由问题引发回顾与思考,从而两人一同挖掘出之前没意识到的信息,对双方都颇具启发意义。询问,不是从“应该”出发提要求、定目标,而是通过聚焦问题发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找到改善问题的方案。 如果说批评是可以被替代的,那么询问则是改善问题的唯一途径。

适应力, 亲子, 养育, 青春期

如何把问题变成机会(三):帮助孩子培养成长型思维,从理论、方法到实例

NOTICE 来自11月13-14日北京十一学习家长营讲座及Q&A 首先,我想分享一个新的概念——成长型思维模式。 这个概念是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Carol Dweck(卡洛尔•德韦克)在Mindset: The New Psychoblogy of Success(中文翻译是《看见成长的自己》)一书中提出的。德韦克最早是想研究孩子是如何应对失败的压力的。她给小朋友出了很多从易到难的题目,并记录了孩子们答题过程中的反应。 她发现当题目逐渐变难的时候,有些孩子就开始发牢骚,“现在一点都不好玩了”,或者是责备自己真糟糕,或者是为自己辩解,“我记性一直都是不好的”。随着题目继续变难,有些孩子很快就放弃了,注意力就转移到别的事上了。结束之后,有些孩子还因为不愿意接受失败而耍赖,强词夺理,明明ta的答案是错的,还非要坚持ta的答案是对的。 这种反应很常见,作为家长,我们可能或多或少在自己孩子身上见到过,见怪不怪了,而让德韦克大跌眼镜的是另一种截然相反的反应。 图源:google 她发现还有另外一种孩子的存在,这种孩子是什么样子?是面对难题,会大叫“我爱挑战”,然后会边冒着大汗边说“我就是想做出来”;还会给自己打气“题目越难我就越应该努力”;甚至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快要做出来了,我之前就做出来过,这次我也行”等等。 这些孩子给德韦克带来很大的震撼,因为之前她认为人只有两种——不能应对失败的和能应对失败的,没有想到居然有人会喜欢失败。而且这些孩子不但没有因为失败而垂头丧气,他们甚至没觉得他们在失败,他们觉得自己在学习。 由此,德韦克在对这些孩子的研究中,总结出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 图源:Google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能力是天生确定的,你做的事儿体现你的能力。 你事儿做成了,不犯错说明你聪明。成功是因为聪明,而失败说明你不够聪明。如果需要努力,那也说明你还不够聪明。因为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们所理解的成功是做成事儿,所以他们会回避挑战,倾向于待在舒适区,做不需要努力就有把握能成功的事;一旦遇到挑战也比较容易放弃,因为他们认为努力是徒劳的,努力证明他们是不够行的,反正不行还尝试什么。另外,他们对于有用的负面反馈,也就是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他们不爱搭理,也容易把其他人的成功视为对自己的威胁。 图源:unsplash 而成长性思维模式则认为能力是后天培养的,你做的事儿提高你的能力。 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理解的成功是成长。而成长就离不开努力走出舒适区,不害怕问题,在问题中努力,在问题中寻找机会,在问题中成长。所以他们倾向于在已经擅长的事情之外去找新的挑战,在挑战面前坚持不懈,把努力当作提高能力的必经途径。在批评中获得学习,也在别人的成功当中找到借鉴和激励。 图源:google 在德韦克的实验当中,有一个七年级的孩子,他讲了一段话,“我觉得智力不仅仅是被赋予的,智力也是需要你自己努力得到的。大部分的孩子在不确定答案的时候就不会举手了,但是我会经常举手。因为如果我答错了,我的错误就可以马上被纠正过来。有时候我也会举手问说这个我不明白你能帮我吗?这么做我就是在提升我的智力。” 你看,这个心态太无敌了!  […]

养育, 父母成长, 上瘾, 青春期

“沉迷手机游戏不爱学习”的孩子,其实希望被家长这么“帮”

来自11月13-14日北京十一学校家长营Q&A 在我过去的讲座过程中,很多家长都会向我询问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不少家长担心,在别人家孩子争分夺秒学习时,自己孩子的心思都放在手机游戏上,想要知道怎么做才能帮ta把心收回来,放到学习上。 图源/百度 有些家长,则是觉得孩子不断地在手机游戏中找成就感,在现实学习中却越来越畏难,从而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游戏。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该怎么办?这在当下十分普遍,是几乎绝大多数家庭可能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今天我在这里提供一个思路给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有任何想法和意见,欢迎通过最后的留言栏和我们探讨。 01 我们作为父母,任何时候想要解决孩子的问题,我们都还是得先从自己开始。所以,第一步,我会建议我们先深呼吸几次,让自己静下来。 多深呼吸几次,把对孩子的埋怨,对现状的着急,对未来的担心,所有这些先放在一边。接下来我要说的每一步都像在搭建楼房,每一步都必须在前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才能往上搭。否则这幢楼房一定会垮,您可能也会觉得这些步骤特别没有用,这是因为在搭建过程中,结构出了问题。所以,第一步我们要先让自己的心完全静下来。 02 第二步,我们要从人性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心态:做一件事做得越好,越有兴趣做,这是人之常情,而不是孩子的弱点。我们只有在心静下来之后,才能真正地去琢磨,摆正心态去理解孩子。 图源/freepik 03 在意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第三步,我们可以感同身受地和孩子谈我们自己的故事。 我们可以跟孩子说,我上学时候哪门成绩好,哪门课老师喜欢我,我学得就更带劲,成绩就更好,老师就更喜欢我。 也可以分享相反的例子,比如我们上学时候哪门课成绩不怎么样,老师和我之间的关系也别别扭扭的,我觉得他就是看我不顺眼,他会有时候对我好像很凶等等。每次上到这门课,我就不想去了,作业也不想做,这门课成绩也就更加一般,老师也更加有理由不待见我。 我们可以去分享自己这样的故事,不管结果是积极的还是负面的,都可以分享。 04 我们的第四步是用同理心理解孩子。 我们可以跟孩子说:“要是换做我,我可以想象,有些知识点是很难的,尤其是我努力了还不明白的,那我就会忍不住烦躁,会气馁。那我还不如找其他的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手机游戏就是很好的东西,一来很方便就在手头,二来它不仅能够分散注意力,而且我努力一下就能得分,不像功课一样学了很久也不一定有进步。所以在学习上的这种挫败感,到游戏这儿是可以被胜利的喜悦给冲淡的。感到挫败是很难受的,所以换作我,我也可以想象我也会这么做。” 图源/freepik 但是说这番话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你是发自内心地去说这一番话的,而不是为了说而说的。如果是违心的话,孩子一眼就可以看穿,我们也一定会在谈话过程中爆发。以后要是再说一样的话,孩子可能就更不会相信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着急,哪怕多花一些时间,一个星期,一个月,先把前三步做得发自内心了,真的那么感觉那么想了之后,我们再来做第四步。 这段话其实要说出来不容易,对吧?有些家长自己就是学霸,有些家长非常自律,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对生活也有很高的追求,也很能吃苦。所以对于这些家长,他会发自内心觉得说换作我,我不会那样做。就算是熬夜,头悬梁锥刺股,我也要把不会的知识给弄懂了。手机我主动上交,我不要任何分散我注意力的东西。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不要违心地说我们能理解孩子对手机的沉迷了。 图源/freepik 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想,我们可以试图理解这样一个情况:在努力了很久之后未能如愿,感到挫败时,人是有可能会渴望找到一些转移注意力的东西来调剂心情的。手机游戏就很方便,又能够达到这些目的,孩子当然就会愿意去玩游戏。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在这里,“害”就是学习的头疼,“利”就是游戏打赢了的开心。 如果不要求家长要达到真心地说出“换作我也会这样”的境界,但至少我们家长需要理解人是会这样的,这是蛮正常的。这样不是错,不是有毛病,不是不上进,不对孩子做任何的评判。只有在这种时候,我们对于孩子的行为才不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排斥和嫌弃的状态,而是承认这是一种比较深沉的、基于对人性的了解的无可奈何。 05 […]

亲子, 养育, 适应力, 青春期

如何把问题变成机会(二):陪着孩子走出舒适区

孩子们在小升初、初升高、高升本或者出国的时候,想要获得成长,挺住历练,都要经历一个走出舒适区、不断适应的过程。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想要顺利通过这个挑战,和“能不能适应好”和“愿不愿意走出舒适区”是有很大关系的。 图源/freepik 首先,我们要理解“舒适区”这个概念,就不得不提及“舒适区”诞生的背景。其实早在1908年,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就提出了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一定的工作难度之下,人内心想要做好工作的动机,会给自己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比如说工作难度越大,而内心的动机又越强的话,那么心理压力肯定会越大。耶克斯和多德森发现心理压力适中的时候,工作绩效最佳。心理压力过小的时候,缺乏积极性,导致工作绩效下降;当心理压力过大时,过度的紧张焦虑会干扰记忆思维,同样导致工作的绩效下降。所以心理压力和工作表现之间不是一个线性的关系,而是一条倒U型的曲线。在这个定律的基础上,才有了后来教育学家提出的舒适区、拉伸区、恐慌区的概念。  图源/Wikipedia 在舒适区里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但是也可能感到无聊厌倦。在恐慌区慌张失措、无所适从,不堪重负,濒临崩溃。而重要的是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还有一个学习区/拉伸区。来到这个区域,我们会觉得不那么熟悉,有一定挑战,但是又不至于压垮我们。反而会让我们产生学习、进步的动力和兴奋感。在这种感觉的推动下,我们不断学习进步,我们的舒适区就被扩大了,适应力也就提高了。 但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需要有主观的想学习、想拉伸的意愿,才可能感到那种兴奋。如果我们自己还没准备好,硬被人推出舒适区,就很容易直接进入恐慌区。在恐慌区里的孩子通常会经历一个比较痛苦的调整过程,之后有些孩子最后能调整好,走出来;有些孩子可能就陷入抑郁,一蹶不振,也就更加害怕走出舒适区了。 图源/freepik 孩子走出舒适区、提高适应力的过程有以下三个要素:第一,要想让孩子提高适应力,就要鼓励他们走出舒适区;第二,要走出舒适区,孩子自己也需要做好准备,自发地接受舒适区外的挑战;第三,进入学习区/拉伸区之后,孩子感受到的压力要适当,高于舒适区的压力,但是低于恐慌区的压力,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战胜困难的快感。 真实案例解析,帮孩子迈出那一步 接下来,我们就家长们遇到的真实经验和困惑来讲讲,如何在生活当中做到:把问题变成机会,帮助孩子有适当的压力,感到胜任感,且不会感到压力过度,从而走出舒适区,提高适应力。 01 我这样对孩子放手,对么? 第一位家长的分享内容如散文般细腻,我这里给大家截取了一部分文字: “在我处于恐慌区时,无意中给孩子带来了许多压力,而如今忙碌的生活让我在无奈中选择了放手。没想到,放手后我发现孩子考前自己5:40起床开始复习了,发现孩子一早收拾好书包去学校,自己安排好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发现孩子还在小学阶段游学后学会了做小视频,发现了在考试后会反思考试中的经验与不足。而我所做的全部努力,也只不过是静静地在一旁欣赏和时不时地赞美一下。也许正如杨老师的讲座中所说,扮演家长角色时,如果我们可以将对孩子无意识的指责抱怨变成对孩子的欣赏赞美,如果我们可以高看孩子一眼,就不难发现孩子更愿意和我们分享各种事了,ta的微信、日记对我们开放了,每天回来还会和我们八卦学校的各种梗了。我想,放手给孩子时间、空间,让孩子在试错中成长,与此同时,和孩子保持一个顺畅沟通的渠道,每天留出些时间和孩子腻在一起,敞开心扉地交流,彼此体验着浓浓的亲情➕友情,也许我们彼此都在给对方能量。” 图源/freepik 接着,这位家长问我:“我这种放手的做法可取吗?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就这次考试成绩而言其实也不是最好的,但是得了评比一等奖,我想这是ta每日每周积累的结果,我能够看到ta的付出。用老师今天讲的术语来说,这可能是孩子的尽责心。孩子很喜欢十一学校,我也觉得十一学校的老师都很有爱心,他们会及时地捕捉孩子的闪光点,鼓励孩子再次感恩生活。前一段时间孩子对我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想往后日子就交给时间,这里也想请教杨老师,目前的我陪伴策略还需要哪些调整和完善,未来日子我大致如何安排?” 从这位家长的反馈来看,现在和孩子状态调整得非常好。当然生活依然艰辛,学习仍旧不易,可是两个人各自的状态以及互相之间的关系都调整得非常好,那就说明现在的方式方法是可行、可持续使用的。同时,也要像我们之前说的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如果发现了有什么新的问题了,我们再根据新的问题来调整。 图源/freepik 这段故事也不能够代表所有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只是说当我们舍不得放手,或者是有点焦虑不放心放手的时候,我们可以提醒自己:有人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也许在我孩子身上也可以试试。如果我们现在管的方式效果不好的话,何不考虑换种方法呢? 02 老不愿和我聊劣势学科,怎么办? 另一位家长留言中提到的问题是:孩子住校,每周回来一天可以聊聊学习外的各种校园趣事,也可以聊自己的优势学科。可一旦聊到劣势学科、学习规划等需要付出深入思考和反思的内容就不做声了。那么这种情况下是该引导孩子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将问题变成机会,还是静观其变?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位家长已经做得很好了,能够注重沟通,同时还能注意到沟通的时候孩子的表现和自己的行为,和孩子保持了一个很好的关系。但是作为家长要如何来解决孩子不愿意谈劣势学科、学习规划等话题的问题呢? 图源/freepik 其实另一位家长在留言当中也说到,自己对一些重大的问题需要做深入思考的问题,也会觉得很有难度,我看到之后就会觉得这位家长特别实在,特别坦诚。对于需要付出深度思考和反思的内容,对谁来说都是不容易的。所以其实孩子的顾左右而言他或者沉默,是因为真的没想好,而非故意找别扭。 […]

亲子, 养育, 适应力, 青春期

如何把问题变成机会(一):适应力提升的五个方法| 文末有案例问答

达尔文说:能够存活下来的物种,既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而是那些最能适应变化的。 图源/freepik 如今,“内卷”成风,随处可见的激烈竞争,都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适应力的重要性。 关于“适应力”,美国心理学会是这么定义的:对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情境,做出适当的反应的能力;在回应不同的人事物过程中,修改、调整自身行为的能力(VandenBos, 2015)。也就是,面对新的、变化的、不确定的情况,在认知、行为、情绪各方面的适应性。 图源/新浪网 “适应力”这个特质一度被认为是成功的标配。 在职场上,适应能力商数(adaptability quotient, AQ)的概念越来越多地映入了招聘者和应聘者的眼帘。哈佛商学院教授埃德蒙森(Amy Edmondson)认为,理想的候选人应同时具备智商、情商、适应能力商数。 图源/Google 在进入职场之前,适应力对孩子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业表现影响也非常大。比如,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学者发现适应力不仅是对学生学业最大的影响因素,还与学业以外的自尊、生活满意度、意义感使命感正相关。2013年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五大人格特质中,有三个特质与学生的适应力关系很大,其中责任心、宜人性与适应力正相关,情绪不稳定性与适应力负相关。而2016年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对于大学新生来说,适应力越强,生活满意度越高,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着高水平的社会性支持的孩子。 图源/freepik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不仅能更深刻地认识适应力的影响,更能够意识到我们不应该孤立地看待孩子的适应力,而需要结合孩子的个性特征,来立体地、关联地看待。而不论孩子现在的适应力或长期的个性特征,要提高或改变起来,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只有社会支持系统这个因素,是我们作为父母能够立刻加以改变的。 从小学升初中、从初中升高中、从高中升大学、从国内到国外,不只孩子需要适应新的学校、老师、同学、教育模式、学习内容等等,其实整个家庭都需要适应新的变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适应力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包括步入职场后,成功的重要特质。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提高适应力呢? 01 保持开放的态度 所谓开放态度,就是什么来了,我都能愿意去接受,而不去主观拒绝或屏蔽。 这种开放的态度让我们能够在环境正在改变或已经改变的时候,还愿意打开眼睛、打开耳朵、打开“门”,去看、去听、去观察。这是在新的环境中存活、发展、成功的根本。 就像是考试的时候,我们总要先审题。如果我们不打开眼睛的话,相当于连题目问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要提答对了。 图源/dribble 审题后,如果题目的一些关键词让我们联想到了曾经遇到过的题,我们就可以调动那一段记忆,立刻按照之前的解法,把答案解出来。但这么做也是有风险的。因为即使关键词一样,题目里的细节也有可能会不同,导致最后的结果甚至解题的思路都不一样。 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不管是我们在考试时,还是真正面对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当目前的“难题”和我们过去的经历有些相似时,我们是很容易用过往的经验和已有的方法来直接套用于现在的困难情境的。这个时候我们更是需要提醒自己睁开眼睛、竖起耳朵,开放地去审视当下的境况。确定审清题目之后,然后再做下一步解决问题的计划。 […]

焦虑, 正念, 养育, 父母成长, 青春期

孩子有社交焦虑,怎么办?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2020年10月23日,我受邀为美国顶尖高中亨特学院高中(Hunter College High School) 的家长们做分享,本文从家长们问的一个问题扩展开:孩子害怕社交,退缩,不自信,如何帮助孩子减少社交焦虑呢? 图片来源:freepik 2016年,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近一半的青少年形容自己害羞,并且在13岁的时候,近12%的害羞的孩子开始出现社交焦虑障碍。 社交焦虑障碍,最明显的识别迹象发生在身体层面:最典型的躯体症状包括身体发抖、脸红、说不出话、声音发抖、心跳过快、出汗、恶心、头晕等。 而当我们通过躯体症状,进一步去了解,也许能看到孩子们内心翻江倒海的恐惧,极度的恐惧。 恐惧什么呢?恐惧被他人评价,恐惧被认为笨、蠢、不够好,恐惧被嘲笑,恐惧尴尬、难为情。与极度恐惧所对应的,是孩子们对批评高度的敏感。往往,在某场社交开始的几天甚至几周之前,孩子们就会开始焦虑,或者急躁、易怒。越是和不熟的人在一起,越容易焦虑。又因为难以忍受焦虑的状态,孩子们会尽可能地回避社交场合。但越回避,就越焦虑,形成恶性循环,孩子们难以自行突破。而一旦这种状态持续发酵,对个人的发展势必有着长期的负面影响。 图片来源:freepik 如果孩子有社交焦虑,但还没有达到临床上被诊断为社交焦虑障碍的程度,或者如果孩子有社交焦虑障碍,除了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以外,父母可以做什么来帮助孩子呢? 01 干预呼吸,阻断恶性循环 我们可以教给孩子平复焦虑的技巧并且陪着孩子练习。 焦虑时我们最明显的身体改变是呼吸变得急促。而急促的呼吸会导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失衡,从而进一步导致心跳过快、肌肉紧张,和头晕等不适身体反应。而这些身体反应又会更加剧我们焦虑的主观感受,是一个不断加剧的恶性循环。 循环,如同一个圆,只要松动这个圆上的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帮助我们拆解这个圆。那打破焦虑的恶性循环的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干预呼吸。用有控制的、深长的呼吸,来从生理上,平静下来。 平日里,当我们看到孩子突然呼吸急促时,我们知道ta可能掉到头脑中焦虑恐惧的坑里了。那么我们可以下蹲或坐到和ta的身体高度相当的位置,用双手捧住ta的头,看着ta的眼睛,用我们坚定有力的目光和语气,把ta拉回到眼前现实,我们不断地提醒、示范、带领ta深呼吸,直到ta平静下来。 呼吸干预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列举了三个例子,我们可以多尝试几个,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 4/7 呼吸:吸气数到4,呼气数到7。 只要保证呼气比吸气长就行,具体的4和7可以更改为最适合自己的比例。 方块呼吸:吸气四下,屏气四下,呼气四下,屏气四下。每次呼吸和屏息的时间长度一样,如同画一个正方形。 腹式呼吸: […]

父母成长, 焦虑, 正念, 养育, 青春期

如何解救被社交媒体“绑架”的孩子

2020年10月23日,我受邀为美国顶尖高中“亨特学院高中 Hunter College High School” 的家长们做分享,本文从家长们问的一个问题扩展开。 人对自我价值感的追求,亘古不变。在今天,这个追求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发生在数字世界中。 图片来源:freepik 在Twitter上什么话题热门,在Instagram上谁的粉丝多,在SnapChat上谁显得更酷,在WeChat上有多少人点赞……在社交媒体上,活得光鲜,成了许多成年人、未成年人有意识无意识的追求。 青少年和青年们,尤其勇于、乐于、忙于在网络世界中建立自我认同感、表达个性、树立品牌、结交五湖四海的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所有的青少年和青年都能得到ta们希望得到的“被认识”和“被认同”。 通常,偶然获得的被认识、被认同的满足感往往不能持久,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却反反复复,常见的是把自己与别人甚至明星相比较的失落、不满、烦躁、厌恶、嫌弃,甚至绝望。 虽然不想受到负面感受的侵害,但是要想与网络和社交媒体隔绝,则几乎不现实,也未必需要如此彻底地抵制。因为世界已经被网络科技、新媒体、自媒体改变了,在这个新的世界中,如果孩子能学会安全地、有责任感地使用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网络工具,是会有助于ta们的学业和事业、成长与发展的。 如何和网络媒体建立一种健康正向的关系呢?有什么是家长和孩子,尤其是家长,可以做的呢?01 用“独立的观点”代替批评和否定 首先,我们需要接受这个事实,哪怕我们不喜欢这个事实:社交媒体对孩子意义重大,它占据了孩子的世界很大的一部分,对孩子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影响很大。 借助一个比方,如果你想追求一个人,你知道ta和ta姐姐很亲,那你会不会想着有机会也要对ta姐姐好?而如果ta超级喜欢某个乐队,你会不会当着ta的面批评这个乐队不好、喜欢这个太没品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不难感受到:面对我们爱的人时,对于ta重要的人、事、物,我们要慎重选择我们谈论这人、事、物的态度。 在网络、社交媒体对孩子的重要性已经是事实的情况下,我们去批评对网络、社交媒体的使用,只会是伤害我们和孩子的关系,而且达不到引导孩子的目的。 没有人喜欢被批评或被否定。 如果我们一上来就让对方觉得来势汹汹是来批评或否定ta们的,那么沟通的大门瞬时就关闭了,对方立即切换到防御甚至敌对的状态。 其实,当我们希望传递某些观点(比如,不要那么在意点赞关注,那些好看的照片都是PS过的,等等)时,我们完全不需要顺带批评、否定孩子。这些观点完全可以独立地被表达出来。 所谓独立,是“和孩子无关”。当我们在说和孩子无关的话时,孩子不会像刺猬一样准备自保或反击,我们说的话,反而能够让孩子听进去,哪怕ta看起来似乎没注意、没反应。 02 “引发思考和研究”比“管制和约束”有效 我们可以借力使力,借助社交媒体提供的话题,来和孩子发生有深度的交流。 比如,当我们看到社交媒体上的图片或行为,我们可以在我们的心态调整到放松、开放、好奇的前提下,向孩子提出一些引发ta思考的问题。比如,“你觉得人为什么会发这些照片或这种事?ta们有什么需求希望借着这个得到满足吗?ta们的内心是特别自信还是有很大的不安全感呢?”等等。 […]

亲子, 养育, 父母成长, 家庭

孩子“不听话”,反过来叫他“想办法”

今天想来聊聊和孩子相处时的小事儿,上星期我和四岁孩子的两件小事儿。 01 一天早上,我接电话时需要随手记下一些信息,因为懒得走去拿纸,于是就近翻开孩子画册本,在一张空白页上写了起来。写完后,我随手把这页撕下来,放在了画册本的旁边。 过了一会儿,孩子来了,看到了那页纸,他说:“我要”。 我解释:“妈妈在上面写了东西了,这张纸归妈妈了,好吗?” “不嘛,我要这个。” “可是你有这么一大本啊。”我指着他的画册本。 “我要这一本,也要这个纸,我要全部的。”看起来他不满我撕了他的画册,破坏了完整性。 “是啊,我应该提前先问问你,那样会更好。对不起。” 他不理会,继续伸出手伸向我写过的纸,而我继续拦着,把纸“保护”起来。有一瞬间,我在想:你这么喜欢这画册本,还不都是我主动想到要买给你的,是我买的,我用一张,你还这么小气。 但是,我不想用这个理由来驳他。因为我送给他,就是他的了,我未经同意拿了,他抗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矛盾的是,我现在确实需要这张纸,不想还给他。 拉锯扯锯,僵持不下,但事不宜迟,需要有个解决办法了,因为拖久了,不是孩子就是大人,至少一方甚至双方,容易爆发出激动的“声音”。 图源:Once Upon a Farm 不知道怎么办的我,搂着他,陈述起了处境。 我一开口,我发现,陈述处境的过程,就是在踏踏实实地与处境中的每个人共情的过程。 “开开不知道妈妈会撕了你的一页,你想要回这一页。可妈妈已经用了,现在妈妈需要这一页,开开给妈妈是帮妈妈的忙。妈妈想要这一页,开开也想要这一页…” “…这可怎么办呢?你有办法吗?”陈述完处境后,我不禁提出问题来。 没想到,孩子的目光在空中定住了,片刻后,眼中掠过一缕光,紧接着听到他激动的声音:“我有办法!” 我惊喜地问:“真的啊?太好了!有什么办法?!” “你用前面,我用后面!” “哇,这个办法太棒了!这样妈妈和开开都可以用这张纸啦!谢谢开开想出的好办法!”我紧紧抱住他,庆祝他的贡献。 在开心和激动中,他开始在背面画画,画好后把纸给了我。 […]

自杀, 亲子, 养育, 抑郁

14岁跳楼——为避免悲剧的重蹈,辛苦而为难的家长们能做的四件事

2019年4月,我写过一篇文章《17岁跳桥:不骂孩子不骂娘的第三条出路》。 2020年9月,当我看到朋友发来《14岁男生被妈妈当众打耳光后当场跳楼身亡》,建议我撰文时,我不由自主地回避了。为什么回避?我没有追问自己。 直到,深夜 11点,临睡前,在朋友圈无意间看到了视频—— 在学校的走道上,妈妈扇耳光、卡脖子,儿子爬上栏杆、跳下去。 那么干脆! 我看得脚底发麻,全身过电。 想都没想地打开了文档。 我不知道我要些什么,但是,不得不写。 心里很难受。我也于是知道了之前为什么回避——太令人难受了。 图源:微博 去年4月上海高中生的跳桥,今年九月武汉初中生的跳楼。 只是多少学生自杀的缩影啊。 背后更有多少在抑郁的钳制下、度日如年、离自杀一步之遥的人们啊! 我脚底发麻,是我不由自主代入了那孩子腾空的那一刻,以及紧接着的那几秒中,是如何的可怕。 但是,在那之前,又何尝不可怕? 其实,更可怕。 可怕到死不足惧的地步。 但,可怕的是什么? 其中都有一个当众发脾气的妈妈。 可怕的是妈妈吗? 是妈妈逼死孩子的吗? 去年4月上海高中生的跳桥,今年九月武汉初中生的跳楼,其中也都有一个行为出现问题的孩子。 可怕的是孩子吗? 是孩子逼“疯”妈妈、作死自己的吗? […]

自杀, 亲子, 养育, 抑郁

“乘风破浪” 与“三十而已”,完美在不幸的隔壁

2020年夏天,一部电视剧《三十而已》和一档真人秀《乘风破浪的姐姐》,火遍了大江南北,国内国外。 是褒是贬,大家尽可以各抒己见。但不能否认,它们确实火了。 而它们的火,向我们揭示了哪些生活的真相呢? 这儿虽无法一一尽数,但可以略述二三。 第一个真相 《三十而言》里的三位主人翁,人生面貌迥异,但每一位都有令人欣赏和珍视的地方,而她们又有一个共性——认真于自己的人生。 而《乘风破浪的姐姐》里,30位佳丽,各有性情、各有才艺、各有故事。陆陆续续,有人离开了竞技场,有人留下来成团。一路的汗水、泪水,和想赢的心,也写满了“认真”。 图片来源:微博 “认真的女人最美”,不仅仅是《三十而已》的主题曲《座位》中唱的“听说认真的女人最美”,而是真的最美。 这句话早在近20年前,出现于高慧君的同名歌曲中。歌词最后是: 我做我幸福的主人 认真的态度是一种过程 付出的不会是牺牲 认真的坚持迎向你人生 你就是最美的女人 图片来源:jasonforce 认真,难免会有些累。 但是,认真中有忘我。 而忘我是对治急躁、不耐烦的良药,因为“时间”这个概念暂时消失了。 而忘我也是对治焦虑、自我怀疑的良药,因为“自我表现”这个概念也暂时消失了。 图片来源:unsplash 也就是说,对眼前正在追求的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会起到分心、干扰作用的各种牵绊,因为认真,都被挤到了一旁。 说到认真的极致,那就是“心流”。 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 […]

亲子, 养育, 父母成长

孩子感受不到我的爱,如何走出管教的误区?

注:【本文整理自20201年6/29-7/3日为北京十一学校家长营做讲座的部分内容,其他内容参考《我是家长,我好想离家出走!– 疲惫中如何坚定地走下去》《是孩子有问题,还是我们的关系有问题?》《青春期的娃不听话,也不和我交流,我到底能做什么?》】 很多家长说: 我这么爱孩子,为什么ta们都感受不到呢?! 我们和孩子的相处中,往往会存在这样一种恶性循环:我们爱孩子,可是当孩子感受不到时,ta们对和我们的交流容易产生抵触,导致关系的恶化。当我们说什么孩子都不听,我们又会特别沮丧、特别挫败、更加暴躁,忍不住会带着情绪来管孩子,而这样一来,孩子就更加疏远我们,我们的关系更加受到破坏,孩子的成绩也下滑等等。 真实的生活,不可能没有“一地鸡毛”的狼狈与疲惫,也不可能没有和“熊孩子”的冲突与管教。该管的就是得管,可是怎么管? 假设这样一个情景A,辛苦工作了一整天回到家,浑身酸痛,但还要准备晚饭的你,看到孩子在家玩球把水打翻,洒了一地。这时候你很生气,蹭一下冒火了就骂ta,“怎么这么不小心啊!我跟你说过你要……”,孩子听到之后,退缩,难过,眼泪也止不住地流。 再看类似的情景B,辛苦工作了一整天回到家,浑身酸痛,但还要准备晚饭的你,看到孩子把水泼了,洒了一地。火一下子就窜了上来,但你深吸了一口气,尝试平静下来,指出来说,“我知道这是一个意外,你不是有意的,但是水泼了,你要处理这个结果,你去把毛巾拿过来,把这里擦干净。”然后边擦边说,“谢谢你能够为这个行为负责。下次如果你想避免这个结果,你行为上要小心一些。”孩子点了点头,小步跑去拿毛巾,把地擦干净。 图片来源:freepik 同一个情景,家长不同的管教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不仅在当下带来全然不同的事态走向,而且长远上也有全然不同的教育效果。 如何才是有效管教呢? 01 管教的目的要明确 在做出管教孩子的行为之前,我们可以尝试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为了发泄我的情绪而惩罚,还是我这样子能够教到ta什么?”带着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式,能帮助我们减少没有经过周全思考的、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给孩子带来无谓的伤害也令我们事后后悔的一些行为。 回到前面提到的情景,情景A是发泄情绪地训斥孩子,用训斥来惩罚ta做的错事,而情景B中则是示范给孩子如何看待事情,教孩子承认和承担后果,引导ta收拾局面处理问题,由此,孩子能减少内疚,收获将功补过的胜任感,也为未来发展出“勇于踏实地承担后果“的心态做了铺垫。 图片来源:freepik 02 管教的载体和内容一样重要 使教育产生作用的不单单是我们想要传递的那个内容本身,还有我们传递的方式,以及我们这个人。 举个例子,以前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有没有发觉有哪门课的老师,我很喜欢ta,ta也很喜欢我,反正我就很想上ta的课,每次有课表上有这门课,我就很有动力,上课时很有表现欲,很愿意发言,然后考试也一定要尽量考高分;相反的,有的老师让我觉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者我知道为什么,反正ta就是不喜欢我,跟我说话时阴阳怪气,有时候会针对我,给我小鞋穿,然后我就特别不愿意上ta的课,我也不在乎要不要考好,从此之后,我就因为讨厌这个老师而讨厌这门课。 如果我们有过这样的亲身的体验,就能够联想到,孩子可能在学校,同时也可能在家里遇到类似的情况。如果孩子觉得我们针对他,我们不喜欢他,我们老是挑剔他,那可能我们所想教他的东西,孩子都会抱着回避的,排斥的态度。 图片来源:freepik 作为家长,我们是我们对孩子的管教的载体。想要提高管教效果,最重要的是我们得成为孩子喜欢的人。 在孩子小时候,“妈妈”前“爸爸”后,那叫一个粘人,注视我们时,眼里都是水汪汪的爱,各种亲亲抱抱,各种“我爱你妈妈,我爱你爸爸”“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那些是真实发生过的。那眼里笑里举手投足中的爱,都是真的。 […]

正念, 养育, 父母成长, 亲子, 焦虑, 青春期

青春期的娃不听话,也不和我交流,我到底能做什么?

注:【本文整理自20201年6/29-7/3日为北京十一学校家长营做讲座的部分内容,其他内容参考《我是家长,我好想离家出走!– 疲惫中如何坚定地走下去》《是孩子有问题,还是我们的关系有问题?》等】 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往往,相爱相杀,双方都觉得被逼迫、不被理解。多少全心全意爱孩子的父母都忍不住感到抓狂、迷茫、无奈、心累。如何相处,才能都有“活路”?这是每个家庭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在解读“青春期”的这本经之前,让我们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人,ta具有一到多个以下的特点: 学习能力、反应力、记忆力、专注力等较强,但情绪调控能力比较弱,容易冲动,容易急躁,有时候容易钻牛角尖; 图片来源:freepik 强调不受干涉,渴望自主性,什么事都要自己决定,对于别人给出的建议认为是对自我空间的侵犯,非常反感。但同时还缺乏完全独立的能力,依然需要他人的照顾; 图片来源:freepik 自认为已经思想成熟,渴望他人对ta以一个成人的方式对待,但在真正的成人眼里,ta们实际还很稚嫩,缺乏历练,思想行为上都有时会比较盲目,行事欠周全; 图片来源:freepik 渴望自由——思想、行为各方面的自由,但是还不太了解自由的代价,不太了解为了达到自由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付出的代价。 图片来源:freepik 我们遇到过这类人吗?如果遇到过,我们曾经对ta们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没有遇到过,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可能有什么样的反应?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借机体会一下,如果我们面对有上述四大特点的人,我们要如何与ta们相处? 也许家长们已经发现了,以上这四对充满矛盾的特征正是青春期的孩子身上所最常见的。而作为家长,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家长,要与孩子和平共处,我们就需要对ta们身上的这些特点充分地了解并进行思考。 因此,“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这个问题就可以被落实到“如何与具备这四对矛盾的个体相处”上。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青春期孩子的这些矛盾呢? 我们可以从自我回顾开始。 首先,回忆自己有没有经历过这些矛盾的阶段:渴望独立、渴望自由、学习能力很强但不被认可为大人、需要他人的照顾、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其次,回忆当时身边的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的这种矛盾:他们对待我的方式是否让我感到温暖,或者感到受伤,我们是否希望他们能换一种方式? 在回顾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对比: 把我们希望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和现在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进行对比。先不用急着思考该怎么办,着重体会一下两者有没有不同,以及看到这些不同引发自己什么感受。 不论回顾或对比,这里所强调的都是体验,没有正确答案,也没有固定答案。 接下来,带着这些体验与感受,我们来看一下家长们关于孩子们青春期的具体问题。 比如,有家长提问,“面对孩子的懒散消极,家长要怎样帮助孩子?” […]

亲子, 养育, 父母成长, 家庭

是孩子有问题,还是我们的关系有问题?

【注:本文整理自20201年6/29-7/3日为北京十一学校家长营做讲座的部分内容。】 图片来源:freepik 家长对于教育青春期的孩子,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非常真实而重要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本能地习惯于找答案,认为答案更重要,答案能够帮助得到我想要的。但是今天我想先来强调问题本身。也就是,在讨论答案之前,先来谈一谈提问的角度。 著名数学家George Cantor说过,“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In mathematics the art of asking questions is more valuable than solving problems.) IBM第一任行政总裁Thomas John Watson也曾说,“问对问题是在解决问题上成功了一大半。”(The ability to ask the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