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养育, 父母成长, 青春期

孩子考完,骂也不行夸也不行

30/12/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快到期末了,孩子学习压力大,家长也在一旁担心,一边害怕什么都不做对孩子没有帮助,一边又害怕说错了什么让孩子压力更大了。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依然会担忧,因为孩子的学术考验结束了,可对家长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孩子哪里需要夸,哪里需要帮忙总结经验,家长怎么组织语言才能让孩子听得进去,这都是考试后家长最关心的。 图源/freepik 01. 如何让孩子感到我们是在帮助而不是指责ta? 家长普遍提出的一个问题是: 如何引导孩子看待考试反映出来的日常学习方法、习惯中的不足?在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下,如何在沟通学习方法时,能让孩子感觉是帮助而不是指责?“如何让孩子感觉是帮助,不是指责”这个问题其实代表着家长已经意识到,沟通是会产生歧义的。可能家长比较细腻,捕捉到了孩子的抵触,也可能是孩子很明显地表达出了抗议。总之,有的时候,父母善意的话,孩子的理解却是负面的。ta不觉得你是在帮ta,反而觉得你是在指责ta,觉得你很烦。 图源/freepik 面对这样的情况,其实很多家长不由自主地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会觉得“凭什么和我自己孩子说话,还要小心翼翼的,说一句话还不行了?自己家里人不能够直话直说,随便一点吗?”这种委屈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我们家长的一番好意都被曲解了,不仅有委屈冤枉,更有看着孩子不接纳我们的好建议时的着急,不禁令人头痛。 图源/freepik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够一方面去承认自己的情绪是有道理的,但另外一方面也去接受一件事儿,那就是孩子就是会敏感,甚至会敏感到过敏的地步。在我们看来,孩子是过于敏感的。之所以说是过于敏感,因为ta没抓住重点,或者抓不住重点。我们的重点不是“我要指责你”,而是“我想帮你进步”;重点不是“我说你这里做的不好”,而是“我想帮你做得更好”。可是孩子却只把注意力放在了被指责上,而不是被帮助上。但是,事实是,孩子目前的状态就是这样的,不论我们多不喜欢,我们只能从现状开始着手。 基于这样一份对事实的接受,我们就能真正地小心起来,而且是心甘情愿地小心,而不是之前那种委屈地小心。 图源/freepik 当孩子抗议时,其实ta是在给我们发出一个信号,就是,虽然我们说的话是善意的,但ta感受到了压力,而且超出ta所能承受的范围。一旦孩子发出了压力过多的信号,我们得先接受。因为不接受也没用,于事无补,反而容易起反作用(关于如何认识和走出舒适区,参考《如何把问题变成机会(二):陪着孩子走出舒适区》)。当然,我们都希望孩子的承受力能够提高,但是在孩子承受力还没有那么高之前,我们只能先接受ta现在所处的阶段。好比,尽管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游泳过河,可是如果孩子出于各种原因僵持在河岸不动的话,我们只能接受ta还在这一岸的事实,如果我们已经径自游到河里甚至游上岸了,我们也只能折返来,回到他所在的位置,和他一起,从他的这一岸出发,陪他往前走。 02. 骂也不是,夸也不行,怎么办? 家长普遍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 家长是否需要参与辅导孩子学习,成绩出来后,家长应如何与孩子交流?如果批评孩子,ta心里会受伤,如果说考得不错,ta会说你小瞧ta。我读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是很感慨——父母真不好做,左右为难,说好也不是说坏也不是,到底要我们怎么样才行? 如果好评和差评效果都不佳,那么,我们不妨试试第三条路——不评价。 批评和夸奖孩子,其实都是在评价孩子的考试结果。如果我们去评价结果,我们是把自己放在了评委的高度上,有那么一点点高高在上。好像孩子是考生,是选手,是员工,我们是考官,是评委,是老板,ta向我们汇报工作,我们有评价的大权。 图源/freepik 这样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当然,并不是说家长和孩子之间不能有不对等的关系,家长和孩子本来就是不对等的,这个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这个问题当中,不对等的关系效果不好,所以要避免。 不如换一个角度来看,用更平等的关系来处理问题。一来,孩子在学校已经有老师的评价,同学的竞争了,因此在家里继续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完全没有必要。 二来,不对等的关系还会令孩子不舒服。尤其对于青春期逐渐独立自主的孩子来说,ta是希望打破权威,打破不平等,争取平权,争取话语权的。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哪怕是夸奖,ta也会觉得你是在高高在上地评价ta。 图源/freepik […]

自杀, 抑郁, 青春期, 儿童期

抑郁这么普遍,是时候正视自杀了!(二):孩子自杀,父母的伤痛有多复杂

继上一篇文章《抑郁这么普遍,是时候正视自杀了!(一):孩子自杀的征兆和预防》提到了孩子自杀风险之后,我们这篇文章要继续讲一个无比重要却又让人避之不及的话题——丧亲和哀伤。 01. 丧亲的哀伤究竟是什么? 关于丧亲之哀伤(grief),早在1969年,瑞士精神科医生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在《论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里,阐述了丧亲哀伤的五步骤模型。   这五步骤依次是否认、愤怒、谈判、绝望、接受。   丧亲哀伤的五步骤模型 _ 否认:在否认中,人拒绝承认死亡事实,“不会的,不可能,他(她)没死!”,甚至重复一些亲人死亡之前的行为,比如在餐桌上为死者留一个碗。 _ 愤怒:愤怒可能发泄在自己身上,或者身边的人、医生、与死亡有关的人身上,抑或死者本人甚至神的身上。“为什么是他(她)!不公平!” _ 谈判:在接下来的讨价还价里,典型的想法有“让他(她)活过来吧,让我做什么都愿意!” _ 绝望:而无论如何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挣扎过后人都会陷入沮丧,曾经和死者有关的、对于未来的梦想都破灭了,有的人会厌世,“我也不想活了”。 _ 接受:最后,有的人能达到接受,“人就是不在了,我没有办法改变,我得继续生活,做该做的。” 后来,又因为看到以五步骤模型为代表的早期哀伤理论,不能准确形容哀伤者的经历,甚至会限制哀伤者对哀伤历程的理解,学者们提出了现代哀伤理论。 首当其冲的要属斯筹博和斯楚特(Stroebe & […]

自杀, 抑郁, 青春期, 儿童期

抑郁这么普遍,是时候正视自杀了!(三):孩子自杀后父母如何走下去

如之前所说,自杀令人感到难以启齿,家人和周围的人都不愿意去谈。自杀会让活着的亲友在亲戚、邻居、同事中变成被议论的对象。 想说出来的人,可能因为其他家人的严禁、反对而不能说。甚至有时亲友之间会互相埋怨,导致本来只能依靠亲人彼此抱团取暖的刚经历过丧子之痛的父母们,反而连这个安全的港湾都没有了。 丧亲之痛很深,却缺少途径疗愈。而心理咨询师正可以弥补这些被阻断的沟通。 图片来源:pixabay 我强烈建议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帮助。 眼动脱敏再处理疗法(EMDR)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能够降低自杀幸存者的创伤的疗法,此外还有其他循证治疗的方法,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咨询师、医生和疗法。 孩子的自杀往往给夫妻关系带来重创。比如,一方指责另一方要为死亡负责。 即使双方没有互相埋怨,但是因为两个人的哀伤进程可能步调不一致,比如一方始终走不出来,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对家庭的责任也停止履行,造成另一方在耐心等待之余的不满、烦躁、积怨。这时,夫妻心理咨询非常必要。 图片来源:pixabay 除了个体心理咨询和夫妻心理咨询之外,自杀幸存者互助小组或者丧亲哀伤小组也很有帮助。和其他自杀幸存者或丧亲者的互动能够减少羞耻感和改善孤立无援的处境,也能让我们把自己的哀伤反应和其他人的反应相比较,通过看别人在类似处境中 如何应对和如何努力学习新的适应方法,供自己借鉴和尝试 除了参与正式的小组,如果有机会,也可以和有类似经历的父母私下接触交流。 不论采取个体咨询、夫妻咨询、团体辅导或其他自助方式,我们需要有一个心理准备,自杀丧亲的疗愈往往是一个漫长、缓慢适应、逐渐赋能的过程,没有快速的解药。 如果有人说“你太沉浸在往事不能自拔,你应该向前看,不要作“祥林嫂”,他(她)虽然是善意的,道理也对,但是他(她)可能对丧亲哀伤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刻。 丧亲哀伤不是可以“让它过去的”,只能“和它共存”,不能“忘了它”生活,只能“带着它”生活。 图片来源:pixabay 如果我们内心很矛盾、纠结、错乱,那是正常的,因为自杀所引发的情感本来就是错综复杂的。 可以考虑在咨询师的引导下,用内在家庭系统疗法(Internal Family Systems),分别看到内心哀伤的、愤怒的、愧疚的、恐惧的那些部分……和我们内心不同的部分分别共情。 虽然悲伤、愤怒、愧疚、恐惧等等仍会存在,但我们变得可以和它们共处了。 图片来源:pixabay 我们也需要觉察内心是否存在脱节于现实的想法。 一方面,我们的愧疚感是否符合现实?有时当事人确实难逃关系,但有时当事人的愧疚感是缺乏事实基础的、过度的、无谓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一边接纳我们内疚的真实感受,一边愿意以开放的心态浏览事实、分析逻辑、区分主观情感上感到的责任感和客观发生的责任认定。 […]

父母成长, 亲子, 养育, 青春期

孩子不自信且爱反驳家长,如何让孩子又自信沟通又顺畅?

14/03/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在北京十一学校“变问题为机会”家长营中,有家长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 孩子现在成绩不好,怎样帮他树立信心,让他对学习更有积极性? 此外,家长说的话都常会被反驳,他不爱接受家长的建议,怎么办? 图片来源:pixabay 01. 这两个问题其实有一定的相关性。 我们可能也都有这样的观察:人自信的时候反而比较谦虚;自卑的情况下,则反而比较抵触、防御性高,一有做得好的就着急让人看到,而若做得不好则着急去辩解或者推卸。 我不认为我们需要去提醒孩子“你要自信,不要自卑”,因为这是做不到的。人做不到说自信就自信,要不自卑就不自卑。 不仅做不到,而且,当有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对你说“你要自信,不要自卑”的时候,他其实暗指的那层意思是,你不够好。 你有自卑的问题,而自卑是不好的,这意味着你不够好。这样的表达本身,恰恰是在降低自信,与想要孩子自信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抑郁, 青春期, 儿童期

抑郁的孩子喜欢“躺平”,是受到父母的影响?

07/06/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01. 喜欢“躺平”的抑郁症孩子 我在临床工作中,曾经接触到一位有重度抑郁症的女孩,对生活和人性持有悲观的信念和厌弃的立场,因此 小小年纪就“躺平”,对未来没有什么兴趣、追求、动力。 当有人喜欢她时,她觉得那个人对任何人都会献殷勤,自己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当有好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时,她觉得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根本不值一提;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时,她觉得更黯淡了,这样的生活不值得每天辛苦地过,因此断断续续有轻生的念头。 图源/Unsplash 02. 从“人格”和“气质”看抑郁症 我们在生活中体验到的人格特质数不胜数,好比阳光里的色彩,斑斓变幻。好在心理学的研究帮我们做了梳理归类。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人格理论模型之一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精神病学教授罗伯特·克洛宁格(Robert Cloninger)的人格生物社会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结合了遗传学、神经生物学、心理学专业的知识,认为人格(personality)由气(temperament)和性格(character)组成。 图源/Research Gate 气质包括四个方面:对新奇的追求程度(novelty seeking)、对伤害的敏感与回避程度(harm avoidance)、对奖励的依赖程度(reward dependence)、坚持不懈的程度(persistence)。 对新奇追求程度高的人,往往容易激动、热情、急躁,得不到新奇感则容易产生厌倦。对伤害回避程度高的人,则小心谨慎,思前顾后,容易紧张、焦虑、疲劳、悲观。对奖励依赖程度高的人,往往敏感、温和、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坚持程度高的人,则努力、沉稳、忍耐。 图源/Unsplash 而性格包括三个方面:自我引导(self-directedness)、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 合作(cooperativeness)三个方面。 合作程度高的人,善于与人建立关系。自我超越程度高的人,有形而上的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创造力。自我引导程度高的人,自立,自我管理,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富有责任心地想办法实现目标。 图源/Unsplash 在气质的四方面和性格的三方面中,心理学研究发现,对伤害的高回避(对伤害失败损失敏感恐惧回避)和对自我的低引导(缺少决心和能力调控行动以实现目标),是和抑郁症关系最密切的两大人格特质。 […]

适应力, 亲子, 养育, 青春期

如何把问题变成机会(三):帮助孩子培养成长型思维,从理论、方法到实例

NOTICE 来自11月13-14日北京十一学习家长营讲座及Q&A 首先,我想分享一个新的概念——成长型思维模式。 这个概念是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Carol Dweck(卡洛尔•德韦克)在Mindset: The New Psychoblogy of Success(中文翻译是《看见成长的自己》)一书中提出的。德韦克最早是想研究孩子是如何应对失败的压力的。她给小朋友出了很多从易到难的题目,并记录了孩子们答题过程中的反应。 她发现当题目逐渐变难的时候,有些孩子就开始发牢骚,“现在一点都不好玩了”,或者是责备自己真糟糕,或者是为自己辩解,“我记性一直都是不好的”。随着题目继续变难,有些孩子很快就放弃了,注意力就转移到别的事上了。结束之后,有些孩子还因为不愿意接受失败而耍赖,强词夺理,明明ta的答案是错的,还非要坚持ta的答案是对的。 这种反应很常见,作为家长,我们可能或多或少在自己孩子身上见到过,见怪不怪了,而让德韦克大跌眼镜的是另一种截然相反的反应。 图源:google 她发现还有另外一种孩子的存在,这种孩子是什么样子?是面对难题,会大叫“我爱挑战”,然后会边冒着大汗边说“我就是想做出来”;还会给自己打气“题目越难我就越应该努力”;甚至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快要做出来了,我之前就做出来过,这次我也行”等等。 这些孩子给德韦克带来很大的震撼,因为之前她认为人只有两种——不能应对失败的和能应对失败的,没有想到居然有人会喜欢失败。而且这些孩子不但没有因为失败而垂头丧气,他们甚至没觉得他们在失败,他们觉得自己在学习。 由此,德韦克在对这些孩子的研究中,总结出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 图源:Google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能力是天生确定的,你做的事儿体现你的能力。 你事儿做成了,不犯错说明你聪明。成功是因为聪明,而失败说明你不够聪明。如果需要努力,那也说明你还不够聪明。因为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们所理解的成功是做成事儿,所以他们会回避挑战,倾向于待在舒适区,做不需要努力就有把握能成功的事;一旦遇到挑战也比较容易放弃,因为他们认为努力是徒劳的,努力证明他们是不够行的,反正不行还尝试什么。另外,他们对于有用的负面反馈,也就是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他们不爱搭理,也容易把其他人的成功视为对自己的威胁。 图源:unsplash 而成长性思维模式则认为能力是后天培养的,你做的事儿提高你的能力。 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理解的成功是成长。而成长就离不开努力走出舒适区,不害怕问题,在问题中努力,在问题中寻找机会,在问题中成长。所以他们倾向于在已经擅长的事情之外去找新的挑战,在挑战面前坚持不懈,把努力当作提高能力的必经途径。在批评中获得学习,也在别人的成功当中找到借鉴和激励。 图源:google 在德韦克的实验当中,有一个七年级的孩子,他讲了一段话,“我觉得智力不仅仅是被赋予的,智力也是需要你自己努力得到的。大部分的孩子在不确定答案的时候就不会举手了,但是我会经常举手。因为如果我答错了,我的错误就可以马上被纠正过来。有时候我也会举手问说这个我不明白你能帮我吗?这么做我就是在提升我的智力。” 你看,这个心态太无敌了!  […]

养育, 父母成长, 上瘾, 青春期

“沉迷手机游戏不爱学习”的孩子,其实希望被家长这么“帮”

来自11月13-14日北京十一学校家长营Q&A 在我过去的讲座过程中,很多家长都会向我询问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不少家长担心,在别人家孩子争分夺秒学习时,自己孩子的心思都放在手机游戏上,想要知道怎么做才能帮ta把心收回来,放到学习上。 图源/百度 有些家长,则是觉得孩子不断地在手机游戏中找成就感,在现实学习中却越来越畏难,从而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游戏。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该怎么办?这在当下十分普遍,是几乎绝大多数家庭可能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今天我在这里提供一个思路给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有任何想法和意见,欢迎通过最后的留言栏和我们探讨。 01 我们作为父母,任何时候想要解决孩子的问题,我们都还是得先从自己开始。所以,第一步,我会建议我们先深呼吸几次,让自己静下来。 多深呼吸几次,把对孩子的埋怨,对现状的着急,对未来的担心,所有这些先放在一边。接下来我要说的每一步都像在搭建楼房,每一步都必须在前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才能往上搭。否则这幢楼房一定会垮,您可能也会觉得这些步骤特别没有用,这是因为在搭建过程中,结构出了问题。所以,第一步我们要先让自己的心完全静下来。 02 第二步,我们要从人性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心态:做一件事做得越好,越有兴趣做,这是人之常情,而不是孩子的弱点。我们只有在心静下来之后,才能真正地去琢磨,摆正心态去理解孩子。 图源/freepik 03 在意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第三步,我们可以感同身受地和孩子谈我们自己的故事。 我们可以跟孩子说,我上学时候哪门成绩好,哪门课老师喜欢我,我学得就更带劲,成绩就更好,老师就更喜欢我。 也可以分享相反的例子,比如我们上学时候哪门课成绩不怎么样,老师和我之间的关系也别别扭扭的,我觉得他就是看我不顺眼,他会有时候对我好像很凶等等。每次上到这门课,我就不想去了,作业也不想做,这门课成绩也就更加一般,老师也更加有理由不待见我。 我们可以去分享自己这样的故事,不管结果是积极的还是负面的,都可以分享。 04 我们的第四步是用同理心理解孩子。 我们可以跟孩子说:“要是换做我,我可以想象,有些知识点是很难的,尤其是我努力了还不明白的,那我就会忍不住烦躁,会气馁。那我还不如找其他的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手机游戏就是很好的东西,一来很方便就在手头,二来它不仅能够分散注意力,而且我努力一下就能得分,不像功课一样学了很久也不一定有进步。所以在学习上的这种挫败感,到游戏这儿是可以被胜利的喜悦给冲淡的。感到挫败是很难受的,所以换作我,我也可以想象我也会这么做。” 图源/freepik 但是说这番话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你是发自内心地去说这一番话的,而不是为了说而说的。如果是违心的话,孩子一眼就可以看穿,我们也一定会在谈话过程中爆发。以后要是再说一样的话,孩子可能就更不会相信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着急,哪怕多花一些时间,一个星期,一个月,先把前三步做得发自内心了,真的那么感觉那么想了之后,我们再来做第四步。 这段话其实要说出来不容易,对吧?有些家长自己就是学霸,有些家长非常自律,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对生活也有很高的追求,也很能吃苦。所以对于这些家长,他会发自内心觉得说换作我,我不会那样做。就算是熬夜,头悬梁锥刺股,我也要把不会的知识给弄懂了。手机我主动上交,我不要任何分散我注意力的东西。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不要违心地说我们能理解孩子对手机的沉迷了。 图源/freepik 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想,我们可以试图理解这样一个情况:在努力了很久之后未能如愿,感到挫败时,人是有可能会渴望找到一些转移注意力的东西来调剂心情的。手机游戏就很方便,又能够达到这些目的,孩子当然就会愿意去玩游戏。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在这里,“害”就是学习的头疼,“利”就是游戏打赢了的开心。 如果不要求家长要达到真心地说出“换作我也会这样”的境界,但至少我们家长需要理解人是会这样的,这是蛮正常的。这样不是错,不是有毛病,不是不上进,不对孩子做任何的评判。只有在这种时候,我们对于孩子的行为才不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排斥和嫌弃的状态,而是承认这是一种比较深沉的、基于对人性的了解的无可奈何。 05 […]

亲子, 养育, 适应力, 青春期

如何把问题变成机会(二):陪着孩子走出舒适区

孩子们在小升初、初升高、高升本或者出国的时候,想要获得成长,挺住历练,都要经历一个走出舒适区、不断适应的过程。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想要顺利通过这个挑战,和“能不能适应好”和“愿不愿意走出舒适区”是有很大关系的。 图源/freepik 首先,我们要理解“舒适区”这个概念,就不得不提及“舒适区”诞生的背景。其实早在1908年,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就提出了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一定的工作难度之下,人内心想要做好工作的动机,会给自己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比如说工作难度越大,而内心的动机又越强的话,那么心理压力肯定会越大。耶克斯和多德森发现心理压力适中的时候,工作绩效最佳。心理压力过小的时候,缺乏积极性,导致工作绩效下降;当心理压力过大时,过度的紧张焦虑会干扰记忆思维,同样导致工作的绩效下降。所以心理压力和工作表现之间不是一个线性的关系,而是一条倒U型的曲线。在这个定律的基础上,才有了后来教育学家提出的舒适区、拉伸区、恐慌区的概念。  图源/Wikipedia 在舒适区里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但是也可能感到无聊厌倦。在恐慌区慌张失措、无所适从,不堪重负,濒临崩溃。而重要的是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还有一个学习区/拉伸区。来到这个区域,我们会觉得不那么熟悉,有一定挑战,但是又不至于压垮我们。反而会让我们产生学习、进步的动力和兴奋感。在这种感觉的推动下,我们不断学习进步,我们的舒适区就被扩大了,适应力也就提高了。 但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需要有主观的想学习、想拉伸的意愿,才可能感到那种兴奋。如果我们自己还没准备好,硬被人推出舒适区,就很容易直接进入恐慌区。在恐慌区里的孩子通常会经历一个比较痛苦的调整过程,之后有些孩子最后能调整好,走出来;有些孩子可能就陷入抑郁,一蹶不振,也就更加害怕走出舒适区了。 图源/freepik 孩子走出舒适区、提高适应力的过程有以下三个要素:第一,要想让孩子提高适应力,就要鼓励他们走出舒适区;第二,要走出舒适区,孩子自己也需要做好准备,自发地接受舒适区外的挑战;第三,进入学习区/拉伸区之后,孩子感受到的压力要适当,高于舒适区的压力,但是低于恐慌区的压力,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战胜困难的快感。 真实案例解析,帮孩子迈出那一步 接下来,我们就家长们遇到的真实经验和困惑来讲讲,如何在生活当中做到:把问题变成机会,帮助孩子有适当的压力,感到胜任感,且不会感到压力过度,从而走出舒适区,提高适应力。 01 我这样对孩子放手,对么? 第一位家长的分享内容如散文般细腻,我这里给大家截取了一部分文字: “在我处于恐慌区时,无意中给孩子带来了许多压力,而如今忙碌的生活让我在无奈中选择了放手。没想到,放手后我发现孩子考前自己5:40起床开始复习了,发现孩子一早收拾好书包去学校,自己安排好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发现孩子还在小学阶段游学后学会了做小视频,发现了在考试后会反思考试中的经验与不足。而我所做的全部努力,也只不过是静静地在一旁欣赏和时不时地赞美一下。也许正如杨老师的讲座中所说,扮演家长角色时,如果我们可以将对孩子无意识的指责抱怨变成对孩子的欣赏赞美,如果我们可以高看孩子一眼,就不难发现孩子更愿意和我们分享各种事了,ta的微信、日记对我们开放了,每天回来还会和我们八卦学校的各种梗了。我想,放手给孩子时间、空间,让孩子在试错中成长,与此同时,和孩子保持一个顺畅沟通的渠道,每天留出些时间和孩子腻在一起,敞开心扉地交流,彼此体验着浓浓的亲情➕友情,也许我们彼此都在给对方能量。” 图源/freepik 接着,这位家长问我:“我这种放手的做法可取吗?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就这次考试成绩而言其实也不是最好的,但是得了评比一等奖,我想这是ta每日每周积累的结果,我能够看到ta的付出。用老师今天讲的术语来说,这可能是孩子的尽责心。孩子很喜欢十一学校,我也觉得十一学校的老师都很有爱心,他们会及时地捕捉孩子的闪光点,鼓励孩子再次感恩生活。前一段时间孩子对我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想往后日子就交给时间,这里也想请教杨老师,目前的我陪伴策略还需要哪些调整和完善,未来日子我大致如何安排?” 从这位家长的反馈来看,现在和孩子状态调整得非常好。当然生活依然艰辛,学习仍旧不易,可是两个人各自的状态以及互相之间的关系都调整得非常好,那就说明现在的方式方法是可行、可持续使用的。同时,也要像我们之前说的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如果发现了有什么新的问题了,我们再根据新的问题来调整。 图源/freepik 这段故事也不能够代表所有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只是说当我们舍不得放手,或者是有点焦虑不放心放手的时候,我们可以提醒自己:有人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也许在我孩子身上也可以试试。如果我们现在管的方式效果不好的话,何不考虑换种方法呢? 02 老不愿和我聊劣势学科,怎么办? 另一位家长留言中提到的问题是:孩子住校,每周回来一天可以聊聊学习外的各种校园趣事,也可以聊自己的优势学科。可一旦聊到劣势学科、学习规划等需要付出深入思考和反思的内容就不做声了。那么这种情况下是该引导孩子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将问题变成机会,还是静观其变?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位家长已经做得很好了,能够注重沟通,同时还能注意到沟通的时候孩子的表现和自己的行为,和孩子保持了一个很好的关系。但是作为家长要如何来解决孩子不愿意谈劣势学科、学习规划等话题的问题呢? 图源/freepik 其实另一位家长在留言当中也说到,自己对一些重大的问题需要做深入思考的问题,也会觉得很有难度,我看到之后就会觉得这位家长特别实在,特别坦诚。对于需要付出深度思考和反思的内容,对谁来说都是不容易的。所以其实孩子的顾左右而言他或者沉默,是因为真的没想好,而非故意找别扭。 […]

亲子, 养育, 适应力, 青春期

如何把问题变成机会(一):适应力提升的五个方法| 文末有案例问答

达尔文说:能够存活下来的物种,既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而是那些最能适应变化的。 图源/freepik 如今,“内卷”成风,随处可见的激烈竞争,都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适应力的重要性。 关于“适应力”,美国心理学会是这么定义的:对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情境,做出适当的反应的能力;在回应不同的人事物过程中,修改、调整自身行为的能力(VandenBos, 2015)。也就是,面对新的、变化的、不确定的情况,在认知、行为、情绪各方面的适应性。 图源/新浪网 “适应力”这个特质一度被认为是成功的标配。 在职场上,适应能力商数(adaptability quotient, AQ)的概念越来越多地映入了招聘者和应聘者的眼帘。哈佛商学院教授埃德蒙森(Amy Edmondson)认为,理想的候选人应同时具备智商、情商、适应能力商数。 图源/Google 在进入职场之前,适应力对孩子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业表现影响也非常大。比如,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学者发现适应力不仅是对学生学业最大的影响因素,还与学业以外的自尊、生活满意度、意义感使命感正相关。2013年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五大人格特质中,有三个特质与学生的适应力关系很大,其中责任心、宜人性与适应力正相关,情绪不稳定性与适应力负相关。而2016年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对于大学新生来说,适应力越强,生活满意度越高,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着高水平的社会性支持的孩子。 图源/freepik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不仅能更深刻地认识适应力的影响,更能够意识到我们不应该孤立地看待孩子的适应力,而需要结合孩子的个性特征,来立体地、关联地看待。而不论孩子现在的适应力或长期的个性特征,要提高或改变起来,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只有社会支持系统这个因素,是我们作为父母能够立刻加以改变的。 从小学升初中、从初中升高中、从高中升大学、从国内到国外,不只孩子需要适应新的学校、老师、同学、教育模式、学习内容等等,其实整个家庭都需要适应新的变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适应力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包括步入职场后,成功的重要特质。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提高适应力呢? 01 保持开放的态度 所谓开放态度,就是什么来了,我都能愿意去接受,而不去主观拒绝或屏蔽。 这种开放的态度让我们能够在环境正在改变或已经改变的时候,还愿意打开眼睛、打开耳朵、打开“门”,去看、去听、去观察。这是在新的环境中存活、发展、成功的根本。 就像是考试的时候,我们总要先审题。如果我们不打开眼睛的话,相当于连题目问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要提答对了。 图源/dribble 审题后,如果题目的一些关键词让我们联想到了曾经遇到过的题,我们就可以调动那一段记忆,立刻按照之前的解法,把答案解出来。但这么做也是有风险的。因为即使关键词一样,题目里的细节也有可能会不同,导致最后的结果甚至解题的思路都不一样。 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不管是我们在考试时,还是真正面对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当目前的“难题”和我们过去的经历有些相似时,我们是很容易用过往的经验和已有的方法来直接套用于现在的困难情境的。这个时候我们更是需要提醒自己睁开眼睛、竖起耳朵,开放地去审视当下的境况。确定审清题目之后,然后再做下一步解决问题的计划。 […]

焦虑, 正念, 养育, 父母成长, 青春期

孩子有社交焦虑,怎么办?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2020年10月23日,我受邀为美国顶尖高中亨特学院高中(Hunter College High School) 的家长们做分享,本文从家长们问的一个问题扩展开:孩子害怕社交,退缩,不自信,如何帮助孩子减少社交焦虑呢? 图片来源:freepik 2016年,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近一半的青少年形容自己害羞,并且在13岁的时候,近12%的害羞的孩子开始出现社交焦虑障碍。 社交焦虑障碍,最明显的识别迹象发生在身体层面:最典型的躯体症状包括身体发抖、脸红、说不出话、声音发抖、心跳过快、出汗、恶心、头晕等。 而当我们通过躯体症状,进一步去了解,也许能看到孩子们内心翻江倒海的恐惧,极度的恐惧。 恐惧什么呢?恐惧被他人评价,恐惧被认为笨、蠢、不够好,恐惧被嘲笑,恐惧尴尬、难为情。与极度恐惧所对应的,是孩子们对批评高度的敏感。往往,在某场社交开始的几天甚至几周之前,孩子们就会开始焦虑,或者急躁、易怒。越是和不熟的人在一起,越容易焦虑。又因为难以忍受焦虑的状态,孩子们会尽可能地回避社交场合。但越回避,就越焦虑,形成恶性循环,孩子们难以自行突破。而一旦这种状态持续发酵,对个人的发展势必有着长期的负面影响。 图片来源:freepik 如果孩子有社交焦虑,但还没有达到临床上被诊断为社交焦虑障碍的程度,或者如果孩子有社交焦虑障碍,除了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以外,父母可以做什么来帮助孩子呢? 01 干预呼吸,阻断恶性循环 我们可以教给孩子平复焦虑的技巧并且陪着孩子练习。 焦虑时我们最明显的身体改变是呼吸变得急促。而急促的呼吸会导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失衡,从而进一步导致心跳过快、肌肉紧张,和头晕等不适身体反应。而这些身体反应又会更加剧我们焦虑的主观感受,是一个不断加剧的恶性循环。 循环,如同一个圆,只要松动这个圆上的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帮助我们拆解这个圆。那打破焦虑的恶性循环的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干预呼吸。用有控制的、深长的呼吸,来从生理上,平静下来。 平日里,当我们看到孩子突然呼吸急促时,我们知道ta可能掉到头脑中焦虑恐惧的坑里了。那么我们可以下蹲或坐到和ta的身体高度相当的位置,用双手捧住ta的头,看着ta的眼睛,用我们坚定有力的目光和语气,把ta拉回到眼前现实,我们不断地提醒、示范、带领ta深呼吸,直到ta平静下来。 呼吸干预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列举了三个例子,我们可以多尝试几个,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 4/7 呼吸:吸气数到4,呼气数到7。 只要保证呼气比吸气长就行,具体的4和7可以更改为最适合自己的比例。 方块呼吸:吸气四下,屏气四下,呼气四下,屏气四下。每次呼吸和屏息的时间长度一样,如同画一个正方形。 腹式呼吸: […]

父母成长, 焦虑, 正念, 养育, 青春期

如何解救被社交媒体“绑架”的孩子

2020年10月23日,我受邀为美国顶尖高中“亨特学院高中 Hunter College High School” 的家长们做分享,本文从家长们问的一个问题扩展开。 人对自我价值感的追求,亘古不变。在今天,这个追求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发生在数字世界中。 图片来源:freepik 在Twitter上什么话题热门,在Instagram上谁的粉丝多,在SnapChat上谁显得更酷,在WeChat上有多少人点赞……在社交媒体上,活得光鲜,成了许多成年人、未成年人有意识无意识的追求。 青少年和青年们,尤其勇于、乐于、忙于在网络世界中建立自我认同感、表达个性、树立品牌、结交五湖四海的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所有的青少年和青年都能得到ta们希望得到的“被认识”和“被认同”。 通常,偶然获得的被认识、被认同的满足感往往不能持久,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却反反复复,常见的是把自己与别人甚至明星相比较的失落、不满、烦躁、厌恶、嫌弃,甚至绝望。 虽然不想受到负面感受的侵害,但是要想与网络和社交媒体隔绝,则几乎不现实,也未必需要如此彻底地抵制。因为世界已经被网络科技、新媒体、自媒体改变了,在这个新的世界中,如果孩子能学会安全地、有责任感地使用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网络工具,是会有助于ta们的学业和事业、成长与发展的。 如何和网络媒体建立一种健康正向的关系呢?有什么是家长和孩子,尤其是家长,可以做的呢?01 用“独立的观点”代替批评和否定 首先,我们需要接受这个事实,哪怕我们不喜欢这个事实:社交媒体对孩子意义重大,它占据了孩子的世界很大的一部分,对孩子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影响很大。 借助一个比方,如果你想追求一个人,你知道ta和ta姐姐很亲,那你会不会想着有机会也要对ta姐姐好?而如果ta超级喜欢某个乐队,你会不会当着ta的面批评这个乐队不好、喜欢这个太没品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不难感受到:面对我们爱的人时,对于ta重要的人、事、物,我们要慎重选择我们谈论这人、事、物的态度。 在网络、社交媒体对孩子的重要性已经是事实的情况下,我们去批评对网络、社交媒体的使用,只会是伤害我们和孩子的关系,而且达不到引导孩子的目的。 没有人喜欢被批评或被否定。 如果我们一上来就让对方觉得来势汹汹是来批评或否定ta们的,那么沟通的大门瞬时就关闭了,对方立即切换到防御甚至敌对的状态。 其实,当我们希望传递某些观点(比如,不要那么在意点赞关注,那些好看的照片都是PS过的,等等)时,我们完全不需要顺带批评、否定孩子。这些观点完全可以独立地被表达出来。 所谓独立,是“和孩子无关”。当我们在说和孩子无关的话时,孩子不会像刺猬一样准备自保或反击,我们说的话,反而能够让孩子听进去,哪怕ta看起来似乎没注意、没反应。 02 “引发思考和研究”比“管制和约束”有效 我们可以借力使力,借助社交媒体提供的话题,来和孩子发生有深度的交流。 比如,当我们看到社交媒体上的图片或行为,我们可以在我们的心态调整到放松、开放、好奇的前提下,向孩子提出一些引发ta思考的问题。比如,“你觉得人为什么会发这些照片或这种事?ta们有什么需求希望借着这个得到满足吗?ta们的内心是特别自信还是有很大的不安全感呢?”等等。 […]

亲子, 焦虑, 正念, 养育, 父母成长, 青春期

青春期的娃不听话,也不和我交流,我到底能做什么?

注:【本文整理自20201年6/29-7/3日为北京十一学校家长营做讲座的部分内容,其他内容参考《我是家长,我好想离家出走!– 疲惫中如何坚定地走下去》《是孩子有问题,还是我们的关系有问题?》等】 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往往,相爱相杀,双方都觉得被逼迫、不被理解。多少全心全意爱孩子的父母都忍不住感到抓狂、迷茫、无奈、心累。如何相处,才能都有“活路”?这是每个家庭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在解读“青春期”的这本经之前,让我们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人,ta具有一到多个以下的特点: 学习能力、反应力、记忆力、专注力等较强,但情绪调控能力比较弱,容易冲动,容易急躁,有时候容易钻牛角尖; 图片来源:freepik 强调不受干涉,渴望自主性,什么事都要自己决定,对于别人给出的建议认为是对自我空间的侵犯,非常反感。但同时还缺乏完全独立的能力,依然需要他人的照顾; 图片来源:freepik 自认为已经思想成熟,渴望他人对ta以一个成人的方式对待,但在真正的成人眼里,ta们实际还很稚嫩,缺乏历练,思想行为上都有时会比较盲目,行事欠周全; 图片来源:freepik 渴望自由——思想、行为各方面的自由,但是还不太了解自由的代价,不太了解为了达到自由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付出的代价。 图片来源:freepik 我们遇到过这类人吗?如果遇到过,我们曾经对ta们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没有遇到过,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可能有什么样的反应?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借机体会一下,如果我们面对有上述四大特点的人,我们要如何与ta们相处? 也许家长们已经发现了,以上这四对充满矛盾的特征正是青春期的孩子身上所最常见的。而作为家长,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家长,要与孩子和平共处,我们就需要对ta们身上的这些特点充分地了解并进行思考。 因此,“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这个问题就可以被落实到“如何与具备这四对矛盾的个体相处”上。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青春期孩子的这些矛盾呢? 我们可以从自我回顾开始。 首先,回忆自己有没有经历过这些矛盾的阶段:渴望独立、渴望自由、学习能力很强但不被认可为大人、需要他人的照顾、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其次,回忆当时身边的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的这种矛盾:他们对待我的方式是否让我感到温暖,或者感到受伤,我们是否希望他们能换一种方式? 在回顾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对比: 把我们希望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和现在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进行对比。先不用急着思考该怎么办,着重体会一下两者有没有不同,以及看到这些不同引发自己什么感受。 不论回顾或对比,这里所强调的都是体验,没有正确答案,也没有固定答案。 接下来,带着这些体验与感受,我们来看一下家长们关于孩子们青春期的具体问题。 比如,有家长提问,“面对孩子的懒散消极,家长要怎样帮助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