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中,家长的情绪宣泄成了孩子难受内疚的缘由,孩子总渴望自己能安慰父母,并得到认同。而这份影响不随时间消失,会延续至孩子成年后组建的家庭中。今天的来访就是这样,即便身为人母,但仍试图对母亲的情绪负责,在母女关系的漩涡中纠缠…… 如何应对母亲情绪的“软操控”? 共同生活时,如何应对母亲言行带来的伤痛? 怎样自我觉察,做情绪稳定的人? 阅读下文或许你也会有所启发~ 图片来源:Unsplash 「1.觉察母亲情绪的“软操控”模式」 来访者:这次来主要想探讨和母亲的关系。现在我妈来帮忙带孩子,所以即便相处时有情绪,但也没有办法避免天天相处,导致我的情绪更加低落。 杨老师:看起来这种沉重的情绪由来已久。现在因为孩子的缘故,不得不和母亲在一起,又重新体验着过去经历过的感受,对吗? 来访者:您说得很对。就像小时候,我母亲在我的身体里扎了一些刺。这些刺对当时的我造成了伤害,但是随着我长大,依赖母亲的养育生存,这些刺就不那么凸显了,不过它们一直在。因为我比较独立,高中就离家出去念书,和母亲相处少,有冲突也很快过去。但是现在我们密集地相处,这些刺被碰到时还会疼。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母亲知道刺在哪里,因为她能很准确地击中我的要害,让我没有反抗的力气。 杨老师:这个观察很重要。你觉得母亲知道,那她是有意这么做的吗? 来访者:她不是有意的,就是无意识地知道怎么治我。 杨老师:她为什么要治你呢? 来访者:因为我不服从她。比如,我不想参加春节家庭聚会,因为觉得孩子太小,在那里吃不好睡不好,我也没办法很好地照顾宝宝。于是我提前就给组织聚会的亲戚说明,也跟母亲商量好说我不去了。 但参加聚会前,母亲突然带着怒气在那儿唠叨:“说好所有人都出席,别人都去,就你不去!”这个时候我就很难受,本来都商量好了,临到头她又各种抱怨。虽然没有强制我去,但是表现出一副让她很失望的样子。我能怎么办!毕竟过年也不想再招惹她就去了,但聚餐时孩子确实中午连饭都没吃上。 杨老师:所以如果我们是旁观者,在这个过程中会看到一种怎样的关系?女儿和母亲分别做了什么?母亲的什么行为又引起女儿什么反应? 来访者:我不是对家长非常顺从的孩子。如果我没有按照母亲的意思办,她就会生气。其实母亲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不想去但不得不去,并觉得我也应该这样。但母亲的行为让我很不舒服,违背自己意愿出发时,我整个人很崩溃,也不知道还要怎么和母亲沟通。 杨老师:因为你沟通过了,但没有效果。临门一脚时,母亲表现出生气和失望让你感到内疚,所以你迁就了她,但其实你心里非常不愿意。母亲发现只要自己表现出失望生气的样子,最后女儿还是会听我的。而你的回应也的确给了她这样的反馈,这个方法有用,所以她就会不断地使用。 来访者:对,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毕业后工作的这几年里发生了很多,从工作到结婚生子,所有事情都是我自己张罗的。我感觉很累,同时也发现父母好像帮不了什么。为什么我母亲没什么成就,却可以时常对我指指点点? 在照顾孩子上我们出现了分歧,当我对她旧的育儿观有异议时,她会觉得是我在挑事、找茬儿,然后拔腿就走。等她气消了回来时,没过多久我们又有新矛盾,就不断进入这样的循环。 这个过程中我想:为什么我可以对宝宝这么有耐心?为什么我自己的母亲对我没有耐心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看育儿方面的书,在这个过程中,我边看边反思和母亲的关系,觉得自己很需要做心理咨询。 图片来源:Unsplash 「 2.放下被母亲认同的期待 」 […]
Category: 自我成长
职业倦怠:不想上班只想“躺平”,怎么办?
如果你的倦怠感不曾消退,不是一个大杯奶茶或者一段“打鸡血”视频能改善的,你可能正在面临不容小觑的“职业倦怠”,需要找找潜藏在症状下的症结所在。
你是自我贬低的获益者还是受害者?
我们为何自我贬低?
拿什么拯救深夜emo?不做特“困”生!
研究显示,中国有95.5%的小学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睡眠时长未达标,而美国只有15%的高中生能保证八小时的睡眠,睡眠不足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
谷爱凌:除了见强思齐,还要小心…
15/02/22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北京时间2月15日,正值元宵节,谷爱凌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摘得银牌! 图源|视觉中国 最近,各种热搜又被谷爱凌霸占了。 这个19岁的小姑娘,一手是金墩墩,一手是斯坦福的offer,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当我们从别人的故事中,看到了之前没看到过的高度,我们会不禁感慨“原来人还可以这么厉害”。仰慕之余,我们可能也会“见强思齐”。 这时,需要有几个小心。 01. 小心我们想让身边的人成为“ta” 比如看到谷爱凌,我们就想自己的孩子也能上名校、夺奖牌、有才有貌、全面发展。 我们都在头脑中幻想过,如果身边的人变得如此完美,那该多好。 其幻想的过程,是极富乐趣又极其省力的。念头一起,问题消失,惊喜无限。 但其幻想结束的心理后果,是极具腐蚀性的。 我们可能总惦记着要鞭策身边的人,使其变成完美的“ta”。我们也可能经历对方的不服和抗拒,而导致我们的关系出现磨损和裂痕。 我们将难以面对身边的人还不是“ta”、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为“ta”、不知道能不能成为“ta”、永远成为不了“ta”……的失落。 从幻想重新回到现实,我们要经历的是一整条下山路。尽管身边的人在我们幻想之前和之后几乎没变,但是我们内心却要经历一个“你和我想的不太一样”的适应过程。 02. 小心我们自己想成为ta 因为我们不可能成为“ta”。 上面说的依然适用。受到“ta”的故事启发之后,我们可以融合一些来自“ta”的元素,但不能为了忠实于变成ta,而嫌弃和不欣赏自己。 每个人总归要画自己的画。 03. 小心这股见强思齐的心的持久性 […]
原创正念录音五:那些未被我们自己发掘的力量
28/06/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01. 与自己和解是门学问 你会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吗? 快节奏的生活中,应付下日常的琐碎已经让人精疲力尽,再加上各种现实世界的压力,不少人会选择逃避自己的负面情绪。难以启齿自己也有灰暗的一面,更是疲于向自己承认、向自己解释灰暗面的来由和去向。 其实,自己和自己和解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有些人习惯和自己对话,小心翼翼地走进自己的世界并且和自己做朋友,成为了自己的知己。也有些人不会独处,不会尝试去了解自己的性格,只会以一种强迫的心态去鞭策自己做一些追求名利之事。最后会频繁苦恼于这世上最微小的挫折。当然,在这两种极端之间,更多的人处在一种时而自我治愈时而自我伤害的状态。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呢? 图源/Unsplash 02. 活用“内心的力量” 正念,即是开发一个与自己对话的窗口,亦是激发自己“内心的力量”的方式。 在下方的正念录音里,我们可以了解到:紧张,害怕也许并不是一个人胆小的象征;同样,回避,不安也不是懦弱的表现。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内心的力量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并且会有怎样的变化。如果你觉得自己在面对挑战的时候压力很大,正念可以给你很好的帮助。 请大家给自己十分钟时间,认真倾听以下录音。抚平内心的情绪,以一个更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挑战。 这力量安静而明亮bgm 图源/Unsplash
原创正念录音四:和焦虑“做朋友”,你只需要这样做
13/06/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每天,我们都在为不同的事情感到焦虑: 从工作到生活,从容貌到体重,从钱包余额到超市支出,从下周的考试到未来的规划…… 似乎每个人都有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一箩筐,精神也一直紧绷着,渐渐地,焦虑好像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状态。 那么,应该如何应对焦虑呢?关于焦虑,我们需要知道些什么? 01. 我是在焦虑吗? 你曾经遇到过以下的情况吗? 1 在重大的考试/活动前,感到身体不适,比如胃疼、头疼、出汗过多等; 2 对某事的结果产生巨大的担忧,甚至因此逃避做出努力和尝试; 3 不停地关注他人优秀的成绩,并因此产生“我怎么就做不到”的想法。 图片来源:verywellhealth 焦虑是一种难以平静的、对未来或将要发生的事情感到紧张、担心或忧惧的负面情绪,通常会伴随着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出汗等生理反应。它是一种我们的身体在应对压力时的正常反应,通常会随着压力源的减弱而随之减弱。 焦虑也常常指向我们潜在的欲望。当我们想要某样事物(比如一个好成绩)但尚未获得时,焦虑就发生了。试想,如果我们对结果毫不在意,或是非常确定时,都不会因此而焦虑。恰恰是未知的、我们在意的结果引发了我们的担忧,渴望引发了焦虑。 焦虑的情绪通常与紧张、担心、恐惧、失控感相关。 02. 焦虑会影响我的思考吗? 焦虑作为一种进化而来的、身体对于压力所产生的正常反应,在适度时是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的。当我们焦虑时,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肾上腺素加速分泌,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周边环境的觉察能力和反应能力。 然而,过度的焦虑却会成为我们思维的桎梏,使我们失去创造性和理性思考的能力。 […]
原创正念录音三:把这焦虑走没了
06/06/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有研究证明,人每天一半的时间都被消极的“自动思维”困扰着。比如,一看到考试题目,还没有仔细读题,就下意识地觉得自己不会做,这种畏难的想法源于我们欠缺理性思考的“自动思维”。 而焦虑和担忧往往是不合时宜的“自动思维”携带的附属品。才刚碰触到一件事的表面,就不自觉地往坏处想,情绪起伏不受控,又因此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来安抚自己的负面情绪。严重时,这不仅会拖延我们原本的计划,甚至会将计划全盘打乱。 那我们应该如何打破这种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的“自动思维”呢? 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练习正念。 图源/pixabay 01. 什么是“正念”? 正念是用特殊的方式集中注意力,有意识地、不予评判地专注当下,也是我们所熟悉的一种冥想形式,即开放冥想(Open Monitoring Meditation)。 练习者以开放的、不判断的、不执着的态度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和自己的身心(思想、感觉、记忆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练习者的意识达到完全放空的状态,从而避免掉入各种既有的惯性反应之中。 02. 动态的正念 我们熟悉的正念是静态的,需要身心处于一种舒适的静止状态,通过内在与外在的平和来制衡心灵、心思和意识,并超脱物质欲念,感受到和灵魂的直接沟通。 而今天我们所讲述的正念方法是动态的,不要求身体处于静坐或者是平躺的静止状态,相反,我们将动态的行走与心灵的平和融为一体。虽然身体是活动的、是行走的,但是内心仍然能够觉察到宁静的状态,意识放松且适然。 图源/pixabay 这就是“正念行走”,顾名思义,是将行走过程作为观察对象的训练方法,使用缓慢地行走、散步的方式,来充分体察自身的感受和周围的世界,完完全全地活在当下。 图源/pixabay 那么,在你的生活中,哪些场景适合正念行走的练习呢? 可能是在家里,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 或是散步的时候,在人少、从容的地方; 或是情绪来袭的时候,慢走几步,让注意力回到身体的感觉,跳出想法的旋涡; 或是灵感枯竭的时候,来回踱步几趟,让大脑松弛一下。 03. […]
原创正念录音二:寻找考试焦虑的出口
30/05/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面临考试,我们常能感受到自己以及身边同学,会产生一些紧张、恐惧和焦虑的负面情绪。这让我们不禁思考:这难道就是考试焦虑吗? 图源/Pixabay 01. 避免过度的考试焦虑 适当的考试焦虑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但过度的焦虑会引起心理问题甚至不良的生理反应。 许多有严重考试焦虑情绪的人,在考前复习时会感到深深的无力感,那些知识就像一块过于庞大的顽石,一动不动地摆在那里却怎么也无法将其搬进大脑。 这种焦虑会激活你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产生逃避、厌学等情绪,还会让你产生恶心、呕吐、发烧等生理反应。 图源/百度 02. 考试焦虑要靠自己找出口 考试焦虑就像是充满迷雾的森林,我们就像是处于这片森林中迷路的小鹿。周围雾蒙蒙的,只有我们自己一个人孤单地走在这片森林中努力寻找出口,无助又迷茫。这个时候,好想有一阵风,帮我们吹散雾团。可是它没有来,我们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走出这片森林。 图源/Pixabay 如果你愿意,可以跟随我的步伐,先尝试阅读以下的文字,慢慢拨开你眼前的迷雾,寻找到你自己的出路。 调整到一个喜欢的姿势, 由内向外慢慢感受到自己的身心变轻。 脑海中皱巴巴的思维,慢慢地被抹平, 我们的身体正在被一点点地托起。 思维放得很松,肌肉也逐渐放松, 随着自己深切的呼吸, 心境也逐渐平静下来。 这时,我们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一片之前从未踏足过的“空间”。 图源/Pixabay 这时不妨闭上双眼,跟随音频中柔和的声音,去探索这片未知的“空间”。 这辽阔而结实的空间_bgm […]
原创正念录音一:10分钟告别考试焦虑和情绪不安
22/05/21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刚背完的,怎么又忘了” “明天考试,我今晚怎么也睡不着” “考试前我就是很焦虑,一坐下来就忍不住心慌腿抖” “我明明会的知识,可为什么考试的时候就想不起来呢” … … 考试到来之际,你焦虑了吗? 图源/Pixabay 首先,我们简单地来谈一谈「焦虑」。 焦虑,是人类对于生活中存在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出于本能的应激反应。而现如今,焦虑慢慢成为一种“时代病”,成了经常困扰我们的一种情绪问题。 正如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指出,适度的焦虑水平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但如果焦虑水平过高,则会适得其反。 那么,当我们考前过于「焦虑」时,又能为自己做一点什么呢? 为此,我们制作了一系列针对考试焦虑的正念录音,希望可以对即将面临考试的你有所帮助。 01. 什么是正念? 正念(mindfulness)是一种非常好的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可以将注意力从对未来的假想与预判转移到正在做的事情上。正念可以让我们有意识地注意此时此刻,与自己的身体、内心进行深层次交流。 图源/Pixabay 02. 如何练习正念?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贾德森·布鲁尔(Judson Brewer)通过戒烟实验提出“正念自控法”。 他的方法有四步,缩写为“RAIN”。 Recognize […]
2020-2021比突变更可怕的是?
31/12/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2020-2021跨年之际,往回望和向前看,我看到的是“连续”。 尽管世界发生了突变,但是在突变的表象之下,我们生活的本质还是一如既往的连贯、延续。 图源/Unsplash 对于焦虑的人,疫情会成为他们焦虑的新重心,担心健康、生死、战争、阴谋论;心宽的人,仍然“该干嘛干嘛”,不去多想。 孤独的人,更加封闭独处;爱社交的人,继续视频、电话、保持社交距离地聊天。 不运动的人,反正健身房不安全,更有理由不动;爱健身的人,改在家里跳操举重,甚至带着口罩散步小跑。 反对疫苗的人,也拒绝接种新冠疫苗;打惯了疫苗的人,期待快点轮上打针。 消极的人,有很多正当且情有可原的原因,抱怨和抛弃2020;积极的人,在2020里默默做事、风生水起。有很多人的生命和家庭被2020改变或终止了。但是,更多的人,是幸运的。在外界动荡的背景下,大体还算平稳。这时,每个家、每个人,其实仍然在继续面对各家、各人原本就面对的一切。 只要生命不停止,我们根本上要面对的是我们会连贯、延续的“那个”。所谓“那个”,包括:我们的固有心态、思维定式、情绪惯性、行为习惯、人际环境、日常工作。 图源/Unsplash 我们容易重视突变,觉得突变很可怕。但其实,比突变更可怕的是那些几乎不怎么变的。因为,面对突变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对它的培养则植根于日常的那些不变。 比如,一个平时就乐观灵活的人,在突变面前,一定比一个平时就悲观固执的人要适应得好。想提高一个人的应激能力、复原能力,最好在平时没有创伤事件的时候就开始塑造,如果等到出了事再培养那是万不得已的,非常被动。 图源/Unsplash 况且,一个平时就乐观灵活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比一个平时就悲观固执的人要生活得好。突变的发生频率毕竟不高,而不变的“那个”才是天天月月年年影响着我们的。 打个比方,如果身体有疾病,怎么过日子?得保证睡眠,均衡饮食,减轻压力,增进人际互动…… 如果身体没有疾病,怎么过日子?得保证睡眠,均衡饮食,减轻压力,增进人际互动…… 所以,不论如何,我们都得保证睡眠,均衡饮食,减轻压力,增进人际互动…… 图源/Unsplash 当我们把有益的方式变成常态,变成会连贯、延续的“那个”,我们就具备了应对不论是严峻的突变还是无聊的不变的最好的方式。 生命本身是连贯、延续的,要过好这一生,我们就得在那些连贯、延续的事儿上下功夫。 时间、历史、你我,从2020流进2021。 图源/Unsplash
丰县事件里,没人说过的道理,句句和无关的人有关
想想我们有没有强迫谁
到底怎样自我觉察?
15/03/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从古希腊格言“认识你自己”,到释迦摩尼教导的八支正道中的正念,到现代心理学的对自我意识、情商的研究,自我觉察和驾驭是一个联结东西、跨越古今的话题。 什么是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是对自我,包括思想、情绪、体验、能力等,有觉察有意识。 对自我意识的心理学研究最早出现在1972年,ShelleyDuval and Robert Wicklund提出自我意识理论。“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就会评价我们现在的行为,并把它们和我们内在的标准与价值观作比较。我们成为自己的客观评估者时,就是我们变得有自我意识的时候。”他们认为自我意识是实现自我控制的主要机制。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Daniel Goleman 在他的畅销书《情商》中,把自我意识定义为:知道自己的内在状态、偏好、资源和直觉。也就是,好像有一个摄像头,对内心世界包括升起的想法和情绪看得到。DanielGoleman 也认为自我意识是情商的最重要的基石。 自我觉察为什么重要? 我们的头脑非常擅长于储存我们是如何应对人事物的信息。这些信息又反过来条件反射般地固化我们的头脑。当遇到类似的人事物时,也用同样的方式去应对。 而自我意识,就能让我们觉察到这种条件反射和头脑的预判预设,然后进一步让我们从这些旧模式中解放出来。并且有可能“提前亮”地管理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 也因此,自我意识强的人,往往心理健康都更好,对生活的态度也更积极,生活阅历更深,对人也更有慈悲心。 但是,这些好处不一定哦! Anna Sutton 在2016年做了一项很重要的研究。这项研究是把自我意识拆解开,看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包括:静观当下(正念)、自我反思、洞见、思想反刍(也就是像牛吃草把草从胃里倒回嘴巴里咀嚼,一件事原地打转转念念不忘)。如果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里是静观当下加上自我反思、洞见的话,那么这样的自我意识带来的是自我成长、接纳、主动。而如果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里是静观当下加上思想反刍的话,那只会增加精神包袱。 因此,不只是我们觉察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觉察。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有谁对自己的念头和情绪看到了很不满? 我首先举手! 事实上,人人中枪。 […]
我是留学生,我容易吗?——迷茫中,我要如何坚定地走下去
12/06/20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杨意谈心” 图片来源:Pinterest 如果不曾是留学生,或者没有和留学生深度交流过,并不容易看到留学生的真实生活。 留学生,从踏上异国的土地,就开始了一种横跨两个现实的生活。 一方面,心系国内的家人朋友,看国内的新闻评论,追国内的影视网红。 另一方面,奋力地在他乡颠簸的现实中求生、求发展:边查字典边读书、熬夜睡图书馆、做实验写paper找实习;每到八月搬次家;受点歧视不敢往心里去,因为更担心的是身份、签证、有效期,每一步都必须把下一步衔接上…… 哪怕ta们的生活是安全、有保障,甚至是有优越之处的,但是ta们的心,从来都是不轻松的。 这也没有什么。 结果一场COVID-19席卷而来了。 图片来源:Pinterest 应届的,毕业云典礼,看不到招聘,只听说裁员,也许得比原计划提前回国了,或者再申请一个学位? 在读的,学校至今没定开学政策,如果不想再上网课,只好休学一学期,试试找实习? 暂时回国的,被骂“千里投毒”,和父母容易擦枪走火,网课日夜颠倒,考试时再VPN掉个线…… 留在美国的,被骂“崇洋媚外”;边担心感染病毒,边目睹种族歧视、警察暴行、和平游行转暴动和更多的警察暴行;边搬家,边等两个月后的机票;如果能走成,边支付高价票,边损失房押金;如果走不成,继续在房里呆着;国内父母每天担心得睡不着,也搞得人压力很大…… 图片来源:Freepik 不论回国还是留驻,ta们都经历着孤独、不被理解的困境,不得不不断去适应新的变化。 不论毕业还是在读,ta们都面临着学业甚至人生轨迹的变轨改方向。 而适应和变轨本来就不容易,更何况适应必须特别仓促,变轨变得心有不甘。这更让人进退两难,焦虑迷茫! 我这里写留学生的不容易,绝对不是说留学生最不容易,或者只有留学生不容易。我只是想来聊聊留学生的困境,以及,聊聊在迷茫中,我们要如何坚定地走下去? 01. 认识“迷茫” “迷茫中,我们要如何坚定地走下去”的第一点在于,认识“迷茫”。 走留学路本身就有许多压力、坎坷、不确定。因此,我们需要区分,哪些迷茫是在2020年之前就存在的?比如,是不是本来就对要不要换专业,举棋不定?本来就对下一步能不能申请成功,没有把握?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现在感到的迷茫,是本来就有的迷茫,只是因外部条件而加重了,但仍然是我们原有的迷茫。 虽然新添加了更多让人迷茫的细节信息,但是迷茫的命题方向和迷茫的情绪体验,都并不是新的。 […]
从美国大选到日常冲突:什么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心理现象?
今天想谈的不是我个人对于美国总统大选的观点,而是由美国总统大选引发的、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与你我他息息相关的一个心理现象。 从2015年开始关心美国总统大选至今,我与不同的人谈论过政策、媒体、领导力、价值观等与大选相关的话题,目睹过去四年所发生的事件与政府作为,耳闻各地各类人群的立场与情绪,最后,把我的思考推向高潮的是11月4日。 图源:环球时报 面对实时更新的计票,不同人群继续坚持对立极化的立场;即使立场相同的人群内部,对局势的判断分析也相距甚远;即使判断分析一致的两个人,情感反应的节拍和振幅也各有差异。 人与人想法的不同,随处可见:同一个行为,有人责难,有人体谅。同一个信息,有人接受它是真实的,有人则认为其相反信息才是真实的。即使都认为该信息真实,人们也可能据此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有的人耳濡目染的是这一类言辞,其他人所接触和相信的则是另一派思想。令这个人寝食难安的事,对那个人则无关痛痒…… 图源:google 而人与人之间又常常因为不同而产生冲突。不只是在群体、国家层面,在个人、家庭层面,亦是如此。就拿这次大选来说,有的家庭里,先生投川普,太太投拜登,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即使我们撇开大选不谈,日常中,不论与父母、与伴侣、与孩子,可能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缺少共鸣、不被理解、争吵不息、失望不断、“有理说不清”、身旁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 因为不同而产生的冲突,提醒我们深入地反思,人和人具有高度的不一致。 图源:google 01 第一个反思:也许我们并没有真正接受“人与人具有高度不一致”的现实,因为我们忍不住有“把不一致转化成一致”的期待。 人和人的想法不仅往往不一样,而且也往往没办法一样。即使有时能恰好一致,有时能说服同化,但是,常态是大家来自的背景、习惯的喜好、思考的角度、重视的问题、情感的模式各个方面,都互相离得好远。如同一座座相隔且不易架桥的孤岛,人和人有着不同且难以转化为相同的内在。 但有趣的是,即使我们见惯了冲突的 “火花”,却很少认为“这些不一致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往往在没有开口之前,会本能地期待达到共识,不由自主地从“会一致”的信心、“应该一致”的标准、“一致才正常”的预判出发,有一种“我识是共识“的预期。 一旦没有迎来对方的认同,我们内心会愣一下,会因为悖离预期而感到惊讶。 紧接着,我们感到尴尬、不爽、没面子,或者,“ta怎么会这么想?!”的烦躁。 图源:freepik 这时,我们通常会迅速整理思路、组织语言,开启新一轮输出,心想“我解释一下ta就会明白的”。而正是为了得到认同的念头强烈,我们才会有这么强的动机和这么快的行动。 可惜的是,很多时候,解释再多对方仍然“冥顽不化”,我们很难不感到失望。 这时,我们很容易恼羞成怒,“这么显而易见的事情ta怎么就不明白、不同意、不认同我?” “ta是不是跟我过不去?”“ta为什么跟我过不去!” 在愤怒之中,我们“垂死挣扎”地表达,从语言到动作甚至物品,能抓住什么就借助什么来表达。但是,一轮轮下来,“我没有说服ta,我没有办法说服ta,反而在争论中感到受了攻击”,有很深的挫败感。 图源:freepik 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利益,你我付出努力,希望能搭建桥梁、化异为同,,但是过程中,你我双方往往都有某种优越感,不管是地位上的优越感、道德上的优越感、才智上的优越感…… 而优越感,又会进一步地拉大人与人的距离,因为没有人喜欢别人身上的优越感,一闻到优越感的气味,就容易产生抵触、隔阂、反弹。所以,人和人的不一致要转化成一致,是不容易的。 02 […]
世界乱了这么久,你有没有和我一样,莫名地泪流?
1 你最近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深夜,眼泪静悄悄地流。 一时,却不知道为什么而哀伤。 (图源:花瓣网) 我有。 只好试着用理性作敲门砖, 追索难过的源头。 我问自己, 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哀伤? 第一个想到的是,死亡。 是啊。 新冠病毒之下,多少生命,离开了。 在无法呼吸的折磨里,离开。 在没人陪伴的孤独里,离开。 死亡、折磨、孤独,每个都是悲剧,更别说叠加起来。 人死去的概率,是百分之百。 但我们从未因此而停止震惊、悲恸。 疫情下,死亡变得从成百上千,到一万、十万、百万、千万计数;每一例死亡不过是一个很大数字的“分之一”,这似乎让每个单件死亡的分量变轻了。 但是,死者身边的人,仍然会,彻彻底底、撕心裂肺地震惊、悲恸。 不仅如此,比起往常,死亡人数的攀升也让社会逐渐麻木,社会的温度难以触及死者的亲人们不说,他们还需要承受社会对死亡自然而然的相对冷淡。 所以不只死者的折磨与死亡是孤独的,生者的哀伤也是相对孤独的。 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哀伤? 第二个想到的是,丧失。 (图改自千图网) […]
孩子说我歧视黑人和同性恋,怎么办?
图片来源:freepik.com 最近关于种族歧视的话题引起了全球的热议。有些家庭中,父母叮嘱孩子“远离黑人”,孩子认为父母是搞种族歧视,而父母认为我只是出于安全考虑。 古今中外,社会中存在着对某些特定群体的负面态度——因为ta们的性别、出身、地位、种族、性取向、宗教、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而对ta们反感、嫌弃、贬损、排斥、攻击、害怕、回避、不理解。 人们对事物的好恶之分是基于成长过程中方方面面所受到的影响而产生的,比如家庭、学校、职场、社会、文化、时代等。有些在孩子们眼里“不正确”且“可耻”的观念,却是在我们身上根深蒂固的,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麻烦的是,有时这些观念会破坏我们与孩子的关系! 图片来源:freepik.com 影响我们的因素发生在过去,也代表着历史。与此同时,世界、时代、观念,却又轰隆隆地向前,越来越允许、包容、尊重、甚至欣赏“不同”。 如果说多元化是一趟列车,我们可能从来没真正坐过;而我们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坐上了。 因此,在多元化进程上,我们和孩子本来就不在一个起点! 这不是谁的错,这是希望孩子可以理解父母的一点。 图片来源:freepik.com 但理解归理解,如果我们的这些感觉对亲子关系带来了隔阂与伤害,怎么办? 比如,当我们说“我接受同性恋,只要不是我的孩子就行”,孩子指责我们虚伪;当我们叮嘱出门在外注意安全“离黑人远点”,孩子嘲笑我们歧视。 每当这时,我们都感觉牛头不对马嘴,互相没办法理解。除了生气,我们能做什么? 如果您希望和孩子沟通的话,这篇文章将向你打开一扇看到孩子内心的窗,告诉您有效交流的要点。 图片来源:freepik.com 01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上周的文章《美国暴动,留学生安全吗?》中我们采访了一些留学生和家长,本文会以之前种族歧视的问题作为例子,但提到的沟通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歧视话题。 出国前,父母多少会对孩子有所叮嘱,和种族有关的叮嘱大多以“少接触黑人,确保自己人身安全”为主。 这些话,在孩子出国前的阶段,可能不会引起孩子的异议。相反,孩子可能会无意中做出歧视性反应,比如但凡看到黑人,全身紧张、不敢直视、绕道走。 但是,出国后,孩子接触到更广阔的人群与思想,逐步形成了对歧视的意识,加深了对歧视的理解,形成了对歧视的思辨。 相反,大多数父母并没有改变,关注的点是全力确保ta们心中的孩子的安全和利益不受损害,并不在乎自己对人有没有歧视。 图片来源:freepik.com 这时,就形成了一个反差与对比。不仅对于种族,对于性取向、性认同、心理健康、生活方式等等,学生们都在不断形成更加客观、理性的认识,进行更加立体、具体、多侧面、多维度的分析。 […]
美国暴动,留学生安全吗?
2020年5月25日,非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死于警察暴力执法的惨剧,将平权运动 Black Lives Matter 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随即,美国各地民众开始游行抗议,而这股浪潮更是比新冠疫情传播地更快,极短的时间内就已经蔓延到了横跨6大洲的40个国家。在社交媒体上,更是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无数人的关注和声援 在国内媒体对抗议活动的热议中,那些对暴力活动的报道在中国家长们看来尤为扎眼,他们无比担心身在美国的孩子们的人身、财产、及政治安全。 接受我们采访的一位家长,说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儿子一个信息我一定秒回,我现在不是24/7,我是48/7,美国24小时,北京24小时。” 而家长们除了担心孩子能不能照顾好自己,会不会被抗议活动波及之外,还会开始想多一点了解孩子对BLM(Black Live Matters)、对种族歧视的看法。 1. 留学生对种族歧视的认知 首先,先解答家长们最好奇的问题:在留学生眼里,种族歧视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留学生对种族歧视的理解是怎么形成的呢? 接受我们采访的学生大都在留学的过程中经历了下面三个阶段对种族歧视的认知: 1) 在国内时,不知道,没概念,不关心。学生们表示:国内有行业、收入、地域、身份等歧视,但是种族歧视提的很少,在国内基本就没这个概念。小时候出国玩儿也只是会觉得美国比其他国家不同种族的人多一点而已,此外没有其他想法。 2)出国后,开始接触。尤其是学生去到欧美国家后,才学到people of color、minority这些词汇,会意识到并接受自己是有色人种、少数种族。 3)随着经历与了解的深入,逐渐形成自己的看法,并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种族歧视、隐性偏见,同时有意愿克服歧视、平等对待。 而从我们采访中获得的例子可以看出,很多留学生对种族歧视的认知都是通过下面三类经历加深的: 第一类,通过课堂正式学习(比如美国历史课、专门讲多元文化的课程)。 第二类,通过与同学老师交流的非正式途径学习到。比如,有留学生告诉我们,“我本人属于心比较大的性格,平时不太会注意受到的微歧视,但是身边各种朋友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不平等是存在的,我对于种族歧视的很多理解也是从这些朋友的经历和跟他们聊天的时候形成的。比如他们家长在他们小时候就会跟他们讲,上学的时候不能跟白人在一起上学之类的,或者开车在路上要做好准备毫无理由地被pull(被警察叫停拉到路边)。我虽然没经历过,但是听他们说也能有所理解。当听到就在你身边的熟人说着他们受到的那些不平等待遇的时候,还是挺有冲击力的。” 第三类,自己被歧视的亲身经历,这也是留学生认知发展的一味催化剂,使留学生更能从少数族裔的角度出发来看待种族歧视的问题。在我们采访的留学生中,大部分都经历过其他族裔(不只是白人)对自己的刻板印象、微歧视和歧视。有位学生告诉我们这样一段亲身经历:“之前从美国回国的飞机上我觉得身体不舒服,然后两边的乘客体型又比较大,我就跟一个白人空姐说我不舒服喘不过气,能不能给我找个地方让我躺一下。但是空姐就觉得我是在闹事,她的语气就好像在暗指我是在故意找事儿。然后我是真的难受的不行了,就在机舱的地上躺下了,想喘口气。然后那个白人空姐就直接从我身上迈过去,最后是飞机上另外一个亚裔空姐看到我才过来帮忙协调的。这次感觉受给我印象真的挺深的……现有我对于种族的看法应该是在去美国之后形成的吧。去之前感觉种族歧视这种东西应该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到了美国之后还是多多少少能感受到。感觉看到的很多社会底层的人都是有色人种,但是他们每天活的也挺开心,再想想之前听到看到的和种族歧视有关的东西,就感觉还挺心酸的。在自己经历过被歧视之后,也更能理解美国国内的黑人了。” 可见留学生对种族歧视的认知,经历了“出国前、刚出国、出国一段时间后”这三个阶段,个人的观察与经历对认知转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留学生对当前Black Lives […]
终于回国,她却抑郁了!4个故事,教你帮助疫情下的留学生
从1月份至今,新冠疫情跌宕起伏,留学生和家长们,也时刻揪着一颗心,经历着过山车般的遭遇。 孩子留在海外,愁染病,怕不安全; 好不容易回国了,孩子要么没精打采,郁郁不乐;要么为上网课,日夜颠倒,作息混乱。 疫情中,到底怎样理解和支持孩子,尤其是还没成年,就出国留学的孩子? 今天我想通过4个故事来聊一聊。 01 ▶终于回到家,她却后悔了◀ 一个16岁的高中生,在美国疫情爆发后,不断地和在国内的父母商量是否回国: 国内疫情稳定向好,而美国越来越严重,因此回国父母更放心一些;但担心回国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美国,甚至能不能再回美国,万一学业完成不了怎么办! 犹豫了一阵子,I-20政策明朗了,帮她全家下了决心:回国。 然而这时她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机票定一个取消一个。所以她干脆一口气定了一个月的。后来终于走成了,转了两趟飞机。 到达国内酒店隔离,饭菜不合口味;回到家上网课,晚上9点上到凌晨3点。 而且,父母也在家办公,每天早上要开会,吵到她睡觉。另外和父母住毕竟不如自己住校自在。 于是开始后悔和怀疑回国的决定。 很多留学生,尤其低龄留学生选择了回国。 想回国时可能主要是从“哪里最安全”的角度出发;但回国后,安全不再成为问题,其他问题就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上面的例子就是。 借此我想谈三点: 第一,我们需要对决定有一个心理准备,那就是,不管什么决定,在执行过程中,都会遇到问题。回国会有回国的烦恼,留在国外会有留在国外的不爽。但是也不用过于担心,遇到问题的时候再想办法应对它,来一个处理一个,慢慢走下去。我们怎么走,就怎么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回忆。 第二,这届学生的确遇到了特殊的情况,SAT怎么考?没机会积累课外活动怎么办?这些焦虑是正常的。我们,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得调整心态,降低期望,不能再和疫情没发生时比较。只要封城封校不结束,有很多事我们都得被动等形势发展,在形势允许范围内努力。 第三,留学在外的孩子,已经习惯了独处,现在回家住得比哪个假期都长,和父母发生摩擦是难免的。作为父母怎样应对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往期文章《想跨越代沟、文化、时空隔阂?父母首先要做的九个心理准备》。 02 ▶回国隔离时,她陷入了抑郁◀ 14岁的初中生把自己武装得严严实实的,不敢吃不敢喝,挺过30小时的飞行和转机,最后到达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