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逐渐成熟的孩子遇上依然强势的父亲,如何用爱来化解敌对?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许可以陪伴孩子在探索中得到疗愈。面对与父亲的矛盾,本次来访在留学回国后,带着困惑进入心理咨询,却发现自己无法对咨询师完全敞开……

怎样判断咨询师是否适合自己?

在涉及原生家庭疗愈的咨询中需要关注什么?

原生家庭相处模式如何调整?

怎样说父母才会听?

阅读下文或许你也会有新的启发~

图片来源:Unsplash

01 信任是咨询的基础

来访者:杨老师好,我目前开始做了两次心理咨询。这次来想解决原生家庭的问题,也想向您请教什么样的心理咨询师适合长期合作。

我的父亲在家里比较强势,情绪也不稳定。我小时候在压力的环境下成长,所以从小就比较怕父亲,对自己的信心也不足。不久前留学回国,在家这边工作和父亲有了更多接触与矛盾,发生矛盾不太有勇气跟他当面对峙,这些情绪压在心理让我很难受,也是最近我开始心理咨询的原因。

我不知道怎样处理这些问题,有人说孩子应该随着父母年龄渐长而长大,随着孩子能力提升,双方不平等的关系会慢慢往孩子倾斜。又有人说孩子很难改变父母,只能改变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

但对我来说,目前专注自己的生活不太实际。父亲是家里掌权者,影响着一家人,我的道德感又不允许我离开父母,或长时间不与他们接触。现在原生家庭已经影响到我的人生目标了,我也不确定自己接下来要怎么走。

杨老师:这个问题非常真实,你们从留学时的分离变到回国后的近距离相处,在留学经历影响下,不同代际间差异、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也容易产生矛盾,父亲的状态也会让你感到压力,或干扰你的人生选择。目前的外部环境,好像难以通过你单方面的努力快速做出彻底改变,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对此需要有心理上的准备。你有把这个难题向你的心理咨询师提出来讨论吗?

来访者:暂时还没有,这算是我严格意义上第一次准备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长期的合作,所以也不确定什么样的咨询师适合。以前在国外读书时做过六七次咨询,主要是去缓解焦虑。

杨老师:当时的六七次咨询你感觉怎么样?

来访者:我觉得有收获,至少让我更了解自己,情绪上也有缓解。

杨老师:好的,那你在心理咨询中谈原生家庭有顾虑吗?

来访者:我开始不太想谈,现在明白必须面对。其实今天跟您讲的内容,是我跟所有人讲的最多的一次。

杨老师:你的事情没有和咨询师讲,但和我只有一次的机会,反而很直白地直奔主题。怎么理解这个有意思的现象?

来访者:可能因为我很早就开始关注您的公众号了,有信任感,然后我们也没有直接的接触,在这种相对陌生又有一点信任基础的情况下,又只有一次的咨询设置,更能够直奔主题。但其他的咨询师,我多少还有保留,主要是一开始还不太信任。

图片来源:Unsplash

02 怎样选对咨询师

杨老师:你想看对方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咨询师,这样谨慎的观察试探是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我也非常理解。因为心理咨询可以伤人于无形,假设咨询师不太靠谱,或者不匹配,即使咨询师本人无意伤人,但实际效果来访者可能被伤到。听起来你希望找到一个可以信任的咨询师,同时你不太确定怎么样去识别,什么样的咨询师值得你打开和袒露,是吗?

来访者:对,因为现在才刚开始咨询,也很难判断这个心理咨询师到底适不适合我,或者ta的专业水平如何。但我想知道除了我感觉是否合适外,有没有什么客观的标准,或参考因素,帮助我判断这个咨询师是好的、能帮到我的?

举例说明,这两次咨询我们都没有太充分沟通,大多都是我在讲。当然我自己也没有特别主动地发问,但感觉咨询师还没戳中我的点,或者没提供所谓的建议给我。

杨老师:你有这些感受,会愿意跟咨询师提出来吗?还是觉得不好意思?

来访者:开始是不好意思,但是我下一次咨询会提。

杨老师:你为什么觉得提一下是有必要的?

来访者:因为想让咨询师知道我的感受,做出一些调整,这样更能够帮到我。接下来可能解决我长期的问题,包括原生家庭方面。

杨老师:好,我来回应你的问题,供你参考。首先,大多数咨询师,刚开始的默认状态是强调倾听、共情。如果来访者提问,才会去回应问题。常规情况,咨询师不太会主动地说你要怎样,不会给你一些金句建议,让你顿感醍醐灌顶。按这个标准,比较难判定你的咨询师是否合适。

第二,你可以去感知咨询师倾听的深度。除了没给到你建议,没有特别启发,没有戳中你的地方外,ta真的有在认真地听,且感受到你吗?还是只是听得比较表面?

来访者:我觉得ta大概率是有在认真听,然后也有一些不错的反馈给我,只是这部分比较少。

杨老师:好,所以如果你愿意给这段咨访关系一个尝试的机会,你可以大方地给咨询师你的反馈。比如说什么地方是你比较欣赏的,什么地方是你希望ta做调整的,你想ta在哪部分多做或者少做。

你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看咨询师的反应,对方是否能听进你的话,愿意依据你的反馈对合作方式做调整,还是比较固化,你提了建议也无法改变。看咨询师有没有调整的意愿和能力,还看咨询师的情绪状态是欢迎你反馈,还是比较抗拒,有被冒犯到。

这是识别一个咨询师可不可以走长程的重要指标,因为长程咨询是一个很亲密的关系。亲密关系是坦诚的,我们说实话时,不可能总是顺耳的话、对方想听的话。尤其是原生家庭中,你本来就感到压抑,父亲的强势也给你压力。所以在适合的咨询关系中,你压抑背后的愤怒可能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你可能会对咨询师的某些行为、说法、干预表示不满,你要看ta怎样反应如果咨询师允许你表达不同意见,营造安全的表达空间,同时和你一起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这会给到你一个新的经验。在咨询中,所有事情是为你设置,不是为了维护咨询师本人的面子和自我价值。你在咨询中是被尊重的,你的话是有说服力的,你是可以影响咨询师,而不是只被对方影响。

你的咨询师需要具备这方面的素质,而不是一种权威凌驾于你之上的状态。因为那样的话,你就等于说又找了一个变相给你带来压力的人,对吧?

举例你对咨询师说:“我希望听到你更多的想法,你问的问题都挺好,但是有时候我会觉得大多都是我在讲,虽然倾诉对我来说也有价值,可很多时候我也希望能够听听你的看法,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尝试告诉我某个问题背后你是怎么考量的,或者你对于我给到你的信息有什么想法”诸如此类,你可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然后看接下来咨询师是否多些时间来给你反馈,比如说“我有一个…猜测不知道对不对;对你…理解,你看是不是到位”等等。

你可以直接给咨询师表明需要,比如:“我希望在每次咨询结束之前,我们花5分钟来总结今天的重点内容,以及接下来一个星期我回家后要留意做什么事情。”观察咨询师之后是否会记得和你做这样的互动。

咨询师也可能会表明自己的能力范围,比如说:“谢谢你给我反馈,但是这不是我的工作方式”。这也有可能发生。如果咨询师能坦诚表达什么是我能做的,什么范围是我不能做的,这时你就可以考虑,咨询师能否给到你认为重要的部分,如果你认为很重要的ta无法给予,那可能就不是一个匹配的关系。如果咨询师给到的在你接受的范围内,你也可以尝试继续和ta工作一段时间。重要的是,咨询师可以坦诚地实话实说,对吧?

来访者:是的。

杨老师:你可以对咨询师表达你的感受和情绪,比如:“刚刚你问的那句话,我认为你在怪我,好像你感觉我对父母不够感恩。可能你没想这样做,但我有确实感觉被指责”。说完你看咨询师的反应,ta是说“没有”,还是“很抱歉,让你有这样的感觉,你可以跟我再讲讲刚才是哪个语气、什么用词,还是什么问题的角度让你体会到这样的感受”。

你可以同时观察咨询师的状态,从话语中感觉对方的真诚度,ta是为自己辩解,还是真诚地与你一起了解你的内心感受,探索是哪句话伤到你,去梳理什么部分对你是重要的。通过这些细节,都可以帮助判断这位咨询师与你是否匹配。

你还可以观察咨询师如何提问。举例,如果你谈论与家里的矛盾,看看咨询师选择问什么,不问什么,如何评价这件事情,是一上来开导你:“父母年纪大了,我们需要关怀体谅他们”,还是更站在你的立场考虑。你可以去关注相处时自己的体会,根据你的感受和需要来判断。

来访者:我基本上明白了。我需要主动反馈自己的感受,问自己好奇的问题,并表达想听咨询师对一些事件的评价。

杨老师:是的,不只是你对咨询师单方面诉说,特别在前几次咨询判断咨询师是否匹配时,多与咨询师对话沟通可以帮助你做判断。

每个来访者的需求不太一样,在建立信任前,你的习惯是对咨询师有戒备心。如果需要测试和试探来建立信任关系,可能需要你来主动提供一些测试点,看咨询师反应再做后续决定。如果等咨询师主动表明,可能要很多时间建立信任,而你未必会愿意付出这些时间。

图片来源:Unsplash

03 如何与来自家庭的影响共处

来访者:好的,我还有一些疑惑,首先是原生家庭问题的解决方法。其次,关于父亲情绪方面的问题,不知道我能否引导或是怎样解决。

杨老师:这两个问题很好,但我只能提供一些反馈。因为这不是一两次咨询可以解决的,所以反馈内容不能取代你和咨询师多次面谈中的不断打磨。

来访者:明白。

杨老师:首先,想要解决原生家庭的问题,你可以开始去觉察自己与人相处的模式和习惯。你带着发现问题的视角,去观察自己和其他人的互动,包括父母、兄妹、同事、恋爱对象以及咨询师。找找自己有哪些行为像父母对你的做法,哪里有原生家庭的影子。生活中的观察会为心理咨询提供素材,你可以带着观察内容与咨询师讨论,梳理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也为脱离负面影响做铺垫。

其次,想改变父亲是美好的愿望。改变需要找到改变的切入点。就像卖东西,你要找到客户需求。改变也需要有前提,使人得到什么好处,或者避免什么坏处。所以,你要去寻找能触动父亲改变的点。现在跟父亲讲道理,他其实未必能够接受,并且这个过程可能会让你有挫败感。所以,行动时要注意自己的出发点,你的用心是好的,你要一边保持着觉察,一边尽量避免重复旧的互动模式。

来访者:重复旧的互动模式是什么?

杨老师:你们之间旧有的关系是父亲单向影响你,而现在是你想影响父亲。所以,你可能会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尽管你是对的,或者你认为你是对的,很多人也认为你是对的,但是你还是无法撼动父亲,这时你可能会被打击到。所以建议你先与咨询师讨论,得到外界支持后,再去行动。

来访者:好的,谢谢。

杨老师:那今天就到这里,希望你接下来能顺利,如果咨询一段时间后觉得并不太合适的话,也去相信还会有很多优秀的咨询师。

图片来源:Unsplash

心语心享栏目介绍:

“心语心享”源自于“杨意谈心”每月公益咨询。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关注公众号,报名参加每月公益来访招募~

为保护来访者的隐私,以下内容经过匿名、删减等脱敏处理,且在来访者同意分享情况下发布。 栏目希望借由分享杨意老师与来访者的谈话,为面临相似问题的人带来温暖和支持。

在此感谢愿意分享的来访者们,这不仅能够为相同困扰的朋友带来启发,还有“我不是一个人”的共鸣和陪伴。希望“心语心享”栏目能支持更多人勇敢地面对问题,并积极地去寻求帮助和答案。这份坦诚和勇敢,正是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美好世界的动力所在!

图片来源:Unsplash


编辑丨王昕怡   校对丨 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