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3日,我受邀为美国顶尖高中“亨特学院高中 Hunter College High School” 的家长们做分享,本文从家长们问的一个问题扩展开。

人对自我价值感的追求,亘古不变。在今天,这个追求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发生在数字世界中。

图片来源:freepik

Twitter上什么话题热门,在Instagram上谁的粉丝多,在SnapChat上谁显得更酷,在WeChat上有多少人点赞……在社交媒体上,活得光鲜,成了许多成年人、未成年人有意识无意识的追求。

青少年和青年们,尤其勇于、乐于、忙于在网络世界中建立自我认同感、表达个性、树立品牌、结交五湖四海的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所有的青少年和青年都能得到ta们希望得到的“被认识”“被认同”

通常,偶然获得的被认识、被认同的满足感往往不能持久,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却反反复复,常见的是把自己与别人甚至明星相比较的失落、不满、烦躁、厌恶、嫌弃,甚至绝望。

虽然不想受到负面感受的侵害,但是要想与网络和社交媒体隔绝,则几乎不现实,也未必需要如此彻底地抵制。因为世界已经被网络科技、新媒体、自媒体改变了,在这个新的世界中,如果孩子能学会安全地、有责任感地使用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网络工具,是会有助于ta们的学业和事业、成长与发展的。

如何和网络媒体建立一种健康正向的关系呢?有什么是家长和孩子,尤其是家长,可以做的呢?01

用“独立的观点”代替批评和否定

首先,我们需要接受这个事实,哪怕我们不喜欢这个事实:社交媒体对孩子意义重大,它占据了孩子的世界很大的一部分,对孩子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影响很大。

借助一个比方,如果你想追求一个人,你知道ta和ta姐姐很亲,那你会不会想着有机会也要对ta姐姐好?而如果ta超级喜欢某个乐队,你会不会当着ta的面批评这个乐队不好、喜欢这个太没品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不难感受到:面对我们爱的人时,对于ta重要的人、事、物,我们要慎重选择我们谈论这人、事、物的态度。

在网络、社交媒体对孩子的重要性已经是事实的情况下,我们去批评对网络、社交媒体的使用,只会是伤害我们和孩子的关系,而且达不到引导孩子的目的。

没有人喜欢被批评或被否定。

如果我们一上来就让对方觉得来势汹汹是来批评或否定ta们的,那么沟通的大门瞬时就关闭了,对方立即切换到防御甚至敌对的状态。

其实,当我们希望传递某些观点(比如,不要那么在意点赞关注,那些好看的照片都是PS过的,等等)时,我们完全不需要顺带批评、否定孩子。这些观点完全可以独立地被表达出来。

所谓独立,是“和孩子无关”。当我们在说和孩子无关的话时,孩子不会像刺猬一样准备自保或反击,我们说的话,反而能够让孩子听进去,哪怕ta看起来似乎没注意、没反应。

02

“引发思考和研究”比“管制和约束”有效

我们可以借力使力,借助社交媒体提供的话题,来和孩子发生有深度的交流。

比如,当我们看到社交媒体上的图片或行为,我们可以在我们的心态调整到放松、开放、好奇的前提下,向孩子提出一些引发ta思考的问题。比如,“你觉得人为什么会发这些照片或这种事?ta们有什么需求希望借着这个得到满足吗?ta们的内心是特别自信还是有很大的不安全感呢?”等等。

我们和孩子一起讨论别人比讨论孩子要容易。因为孩子不是被评论的对象,不会有被暴露的紧张,被批评的戒备,和要保护自己的压力。

也正因如此,我们和孩子一起讨论别人,比讨论孩子更能起到引导的作用。因为,在谈论别人的时候,孩子能做到更客观、有批判性地思考,和更诚实地表达。

除了对话式的讨论,我们也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研究小课题,让孩子饶有兴趣地去调研一下。比如,课题可以是:那些看起来很完美也有很多关注的人,过得幸福吗,自己满意吗?

也许,孩子们会发现——比如YouTube上有很多这样的视频——明星的真实脸庞、身材与修图后杂志上、自媒上的脸庞、身材对比,差距明显。

这样,孩子有机会从原先的注意力锁定在“是我不够瘦,我得减肥,我减肥了我的生活就没有烦恼了”到“虽然仍然想瘦想美,但开始对网络持健康的怀疑和警惕:有图并一定不有真相”。

而且,即使图片没有被修过,图片所传递的主旨也可能是空虚不实的。也就是说,当图片让我们联想和推断“啊你看ta多幸福啊!”,我们就自动脑部ta一定多么多么幸福。而我们的脑补可能比ta们真实的情况要幸福多了。

图源:freepik

举一个例子:多年前,我在墨西哥的坎昆度假,闲坐在沙滩上,看海看书看人。

看到两位年轻漂亮的亚裔女生,衣服是静心挑选过的,妆容也很美。她们走到海边,停下,互相拍照,摆了不同的姿势,都非常美。很快,拍完照后,她们就离开沙滩走了。

当时我想,她们的照片铁定很美很有意境,看到她们照片的人,一定会想“哇!看她们,她们多享受墨西哥湾的海滩海风海浪啊!”。

但是在我看到的有限片段里,她们并没有享受墨西哥湾的海滩海风海浪。

虽然她们收获了快乐——有满意的照片本身是很令人快乐的,但是照片会让人去脑补的东西,在现场,在这个例子的现场里,并没有发生。

所以对网络持健康的怀疑和警惕的另一方面是:图片可能就代表最好和极致了,我们不需要引申想象来令自己自卑。

除了“不一定是真的,不一定那么好”之外,也许孩子们还会发现,很多看起来很完美也很多人关注的博主,居然都有公开袒露ta们的完美主义和不安全感,对自己不满意,受评论影响很大,面对批评攻击有时会哭,甚至毁了几天的心情。

这样,也许孩子能够跳出来自己的经历,从更广阔地视角来看人性的脆弱和困境。从“我要是变成ta那样我就成功了、开心了”到“ta也还觉得自己不够好,也觉得活在别人的评论中”到“那我要选择什么?”一系列的思考,得以自然有机地发生。

这里面没有家长用道德来评价或用权力来管束,没有“暴力”和冲突。有的是,去通过别人理解自己、反思人性、做出经过思考的选择。

03

协商着与社交媒体共处

在之前的文章《致家长:如何在疫情期间或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加深沟通和互动?》中详细谈到“高质量的家庭共处时间”的重要性以及方法上的具体建议,当我们——家长与孩子——共度时光时,我们要如何处理孩子在手机上的时间呢?

我们可以预期、允许,甚至支持孩子花些时间,就正在做的事情,自拍和发朋友圈。比如,全家去海底世界,孩子拍了照片,发在社交媒体上。

我们也预期、允许,甚至支持孩子就正在做的事情,和朋友短信一来一回。比如,有朋友看到朋友圈的海底世界照片后留言了,孩子一定想回复。或者,孩子发图片给之前想去海底世界的朋友,发了之后孩子会期待对方回复自己,所以会时不时查看手机。甚至再比如,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时间长了,有点无聊,想找朋友聊天,于是就发起私信来了。

我们可以事先预定好,有一部分时间,孩子可以游离出“家庭共处”状态,去ta的网络世界。这一部分多大呢?因人而异,可以和孩子商量着来。

图片来源:Google

而在这部分时间以外,那就是“身在心也在”地和家人互动,活在现场,享受高质量的家庭时光。

当我们这么做,我们既尊重了孩子在社交媒体上的需求,又获得了孩子对家庭共处时光的尊重,而且,我们还示范给孩子——我们的需求可以共存,可以兼顾,可以协商。需求不同,但都可以被尊重,都可以有尊严地存在着。

04

建立内在坚定正向的自我衡量标准

每次在社交媒体上,盯着点赞(Likes)关注(Following)转发(Retweet)留言(Comments)…我们在期盼、等待、兴奋、不安、失落、疲惫着;盯着熟人和名人的图片,我们在惊讶、羡慕、嫉妒、自怜、自责、心烦着。随着手指一下一下的刷屏,心情一上一下的起伏,自我价值感也一摇一摆的坎坷不平。

图片来源:Photo courtesy of Shutterstock.com

想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几乎不可能的,我们做家长的都不一定做得到,所以我们也能理解孩子做不到。但我们又心疼孩子的自信心有点脆弱会受到颠簸。

要想让孩子在具有一定成瘾性和虚假性的社交媒体上不迷失不自卑,归根到底,需要建立内在的坚定的正向的自我衡量标准

哪怕再多人喜欢我,任凭ta们如何喜欢,我也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哪怕再多人骂我嘲笑我,任凭ta们如何骂和嘲笑,我也知道自己有哪些闪光之处。只有心里对自己有一杆秤,才可能与网络带来的诱惑和暴力相抗衡,少一些物喜己悲。

而要建立内在的坚定的正向的自我衡量标准,不能一蹴而就。

我们作为家长,每一次说“你看别人如何如何”的时候,其实是在对孩子强化一种外在的通过和人对比来衡量自我的标准,是有悖于内在自我衡量标准的形成的。

我们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是否因为ta有没有听话,而波动?这里绝对不是说不要管教孩子(关于正面管教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考《是孩子有问题,还是我们的关系有问题?》),这里说的是态度,是我们如何看待孩子,是我们之间情感的底色和基调。如果这个底色和基调,随着心情、好恶、孩子多听话等等因素,而忽上忽下的话,这在对孩子示范“自我感觉时好时坏”,而非一个相对稳定的自我认知和态度。

我们作为家长,每一次说“你要自信一点”的时候,我们需要回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有自然而然地通过我们看孩子时充满喜悦与欣赏的眼光吗?以及我们的言语和肢体,不断流露出“你真好”吗?还是我们的目光、语言、肢体经常在告诉孩子“你这样怎么办啊?太让人担心了!”也就是,我们想要的目标和我们的栽培方式,是否一致?每一次我们对孩子的好的发现与肯定,都是在强化正向的自我衡量标准。

对于别人展现的宝贵的品质,我们也同样可以去发现和肯定。比如,在电视、电影、综艺、球赛、新闻等等场合,看到坚持不放弃的韧劲,看到体谅他人感受的善良,看到反应敏捷的机智,等等,我们可以发自内心的称赞。尤其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这些细节,都在潜移默化孩子的观念。

如果孩子也有类似的品质,那我们可以进一步发自内心地带一句“就像你一样!”

在外界评论的风浪洗礼中,孩子一定还是会被打湿甚至打倒,但是,我们帮助ta建立起来的内在坚定正向的自我衡量标准,可以帮ta更好地修复和成长。

结语

Everybody likes a compliment.

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

——林肯

The deepest principle in human nature is the craving to be appreciated. 

人性中最深刻的本能就是对被欣赏的渴求。

——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

所以,在社交媒体上需要被称赞被欣赏,不是不让用社交媒体就没有被称赞被欣赏的需要了。但是,被称赞被欣赏的需要,不是只有社交媒体才能满足。

我们可以去理解、共情、肯定孩子被称赞被欣赏的需要,陪孩子找到更多种渠道、平台、方式,有机会被称赞被欣赏。

更重要的是,渴望被称赞被欣赏的过程,也是追求和进步的过程。

从渴望称赞与欣赏而开始,也许我们的孩子会收获很多的称赞和欣赏,也可能会面对不少的不屑与敌意,但更值得回味的,是这一路上听到的褒贬声之外的许许多多,那便是真正可以推动我们的孩子成长的经历。

而我们可以参与孩子成长的经历,参与孩子对称赞与欣赏的追求,从给予孩子称赞与欣赏开始!

编辑:顾韵欣 zz

排版:葛言

校对:zz,葛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