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我歧视黑人和同性恋,怎么办?

图片来源:freepik.com

最近关于种族歧视的话题引起了全球的热议。有些家庭中,父母叮嘱孩子“远离黑人”,孩子认为父母是搞种族歧视,而父母认为我只是出于安全考虑。

古今中外,社会中存在着对某些特定群体的负面态度——因为ta们的性别、出身、地位、种族、性取向、宗教、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而对ta们反感、嫌弃、贬损、排斥、攻击、害怕、回避、不理解。

人们对事物的好恶之分是基于成长过程中方方面面所受到的影响而产生的,比如家庭、学校、职场、社会、文化、时代等。有些在孩子们眼里“不正确”且“可耻”的观念,却是在我们身上根深蒂固的,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麻烦的是,有时这些观念会破坏我们与孩子的关系!

图片来源:freepik.com

影响我们的因素发生在过去,也代表着历史。与此同时,世界、时代、观念,却又轰隆隆地向前,越来越允许、包容、尊重、甚至欣赏“不同”。

如果说多元化是一趟列车,我们可能从来没真正坐过;而我们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坐上了。

因此,在多元化进程上,我们和孩子本来就不在一个起点!

这不是谁的错,这是希望孩子可以理解父母的一点。

图片来源:freepik.com

但理解归理解,如果我们的这些感觉对亲子关系带来了隔阂与伤害,怎么办?

比如,当我们说“我接受同性恋,只要不是我的孩子就行”,孩子指责我们虚伪;当我们叮嘱出门在外注意安全“离黑人远点”,孩子嘲笑我们歧视。

每当这时,我们都感觉牛头不对马嘴,互相没办法理解。除了生气,我们能做什么?

如果您希望和孩子沟通的话,这篇文章将向你打开一扇看到孩子内心的窗,告诉您有效交流的要点。

图片来源:freepik.com

01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上周的文章《美国暴动,留学生安全吗?》中我们采访了一些留学生和家长,本文会以之前种族歧视的问题作为例子,但提到的沟通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歧视话题。

出国前,父母多少会对孩子有所叮嘱,和种族有关的叮嘱大多以“少接触黑人,确保自己人身安全”为主。

这些话,在孩子出国前的阶段,可能不会引起孩子的异议。相反,孩子可能会无意中做出歧视性反应,比如但凡看到黑人,全身紧张、不敢直视、绕道走。

但是,出国后,孩子接触到更广阔的人群与思想,逐步形成了对歧视的意识,加深了对歧视的理解,形成了对歧视的思辨。

相反,大多数父母并没有改变,关注的点是全力确保ta们心中的孩子的安全和利益不受损害,并不在乎自己对人有没有歧视。

图片来源:freepik.com

这时,就形成了一个反差与对比。不仅对于种族,对于性取向、性认同、心理健康、生活方式等等,学生们都在不断形成更加客观、理性的认识,进行更加立体、具体、多侧面、多维度的分析。

并且,有的学生会觉得父母的看法太主观、绝对、自以为是、简单粗暴、一刀切。这时难免会产生冲突。

随着年龄增长和学生自己的价值观的定型,很多孩子最终会选择对父母有所保留:受歧视不会和父母说,怕父母担心。

自己交了黑人朋友、同性恋朋友、有精神疾病的朋友等“有争议的”朋友,不会跟父母说,怕父母不理解。

避免触及争议话题,因为既然改变不了父母的看法,何必互相添堵?万一谈到了,表面上的顺从应允,放弃尝试改变父母的想法。

02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法则

有意思的是,当问到家庭教育过程中是否需要提及歧视、平权等话题时,大部分被采访的学生认为和父母进行这类对话是没有必要的。

因为,父母和孩子的经历非常不同,双方的观点也很难达成一致;学生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观察,来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

更重要的是,被采访者们表示:“母更重要的是应该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让孩子能够自己判断是非。

以及,“相比于聊天话题,父母和孩子聊天的过程,对于建立好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健康发展,都更为重要”。

图片来源:freepik.com

那么如果您希望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有愉快的聊天过程,请您继续往下看:根据我们了解到的孩子的状态特点,我们要怎样和孩子交流更有效?

孩子对于歧视问题的状态特点是,“显示出了更加细腻和多侧面多维度的思想内容,以及较少恐惧而更为平和的情绪。”从这个状态特点出发,有两方面值得强调:情绪、思辨。

具体做法有以下四点:

第一,避免用情绪性的语言来攻击、伦理上的制高点来打压。

比如,有位受访者给了这样一个例子:“我父母就特别不能接受纹身,说看了就不像好人。其实很多反对纹身的观点我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进体制内工作时会被检查啊,可能会影响器官移植啊,这些起码都还是在讲道理、摆证据。但如果父母一上来直接就说看起来就不像好人,那就没什么再聊下去的意思了。”

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表达自己,但不以失去对方、孤立对方、敌对对方、边缘化对方为代价,那就得让对方真的愿意留在这场谈话中。如果我们大棒一挥把人打跑了,那就是虽然表达了自己,但失去了对方。

第二,避免把“对错”当口头禅。

其实我们都知道,所有事情都存在不同的面向,只是,有时忍不住把对错挂嘴边,尤其对孩子的安全和利益担心、着急、生气的时候,这特别可以理解。

但是,在孩子还在身边的时候,如果老是向孩子示范从对错看问题,孩子会很难考虑不同的面向,从而形成细腻、灵活、复杂的思辨能力与习惯。

并且,随着孩子不断学习、成长,尤其有了跨文化的经历后,很可能思维变得更多元多维。

这时,对错的二元一维与具体分析的多元多维,会没法接轨,交流不畅,甚至发生剧烈冲突。但发生剧烈冲突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即使发生剧烈冲突也不在一个频道、没法接轨,双方都会倍感孤独!

图片来源:freepik.com

第三,就事论事,摆证据,同时接受结论的局限性。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让孩子吃某个坚果,不说这坚果“好”,而是说说这坚果里面具体有哪些种类的营养,这样有说服力(罗列出证据),更客观(好的评价是主观的,信息是客观的),能调动孩子的好奇心(ta可能感兴趣,学到知识),符合孩子成长的自主需求(自己主动做出想吃这坚果的决定)。

即使双方达成共识“我要吃这坚果,这坚果好”,也需要提醒我们自己,这坚果不是对所有人都好,某些人会过敏甚至有生命危险。

我得出的结论适用于我的情况,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所有情况。

图片来源:freepik.com

第四,带着不评判对错的开放心态,专注而积极地聆听,多提问题,当发现值得肯定的便不吝啬赞美。

其中,开放的心态,是指愿意听到各种想法,包括不同的、不舒服的、以前不愿听的(具体内容见本公众号之前发布的《想跨越代沟、文化、时空隔阂?父母首先要做的九个心理准备》)。

带着开放的心态,才不会聊着聊着就变成了“你根本都不听我说”这样的互相埋怨。

第五,如果愿意的话,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在家庭教育以外提高思辨能力。

但是话说回来,思辨能力强的人是不容易被控制的人。

父母都愿意看到孩子在外面有主见,不被别人控制。但是在家里不听话,很多父母恐怕就不乐意了。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很根本的问题了,每一位父母只能自己面对自己的内心,回答:我们究竟更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还是一个独立过好日子的孩子?

图片来源:freepik.com

第六,父母有兴趣的话,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让观念更丰富、辩证、有成长性。

父母的思辨能力高,在孩子小的时候能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在孩子的思辨能力逐步提高之后,也能与孩子持续进行高质量的对话,互相启发,让观念更新、具有适应性。

03

改变观念,寸步千里

然而,提高思辨能力是件费劲的事儿,改变观念更是件费劲的事儿。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巨著《思考,快与慢》(也被译作《快思慢想》),描述了大脑思考方式的两个系统:一个“不费力”的系统与一个“懒惰”的系统。而这两个系统的存在、合作、冲突都体现了一个法则:最小努力法则

“这个法则主张,如果达成同一个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人们往往会选择最简单的那一种。在经济行为中,付出就是成本,学习技能是为了追求利益和成本的平衡。因为懒惰是人类的本性。

图片来源:azquotes.com

最小努力法则在心理层面的应用是“心智成本最小化”。也就是,我们在进行心理活动的时候,会有节约心智资源、降低心智成本的倾向。

如果我们目前的认知停留在“黑人不安全”、“同性恋有病”、“疯子才看心理医生”等等,但是又想要改变这些想法感受,变得和我们的孩子一样更开明。这个改变的过程,是超级劳心劳力的,我们会很容易放弃耗费那么多的心智,放弃去改变。

因为我们都知道,改变所需要消耗巨大的成本,其中就包括:需要收集信息——这是信息成本;需要对信息做理解、推理、比较、权衡,用新信息修改旧系统,协调,整合——这是认知成本;新信息给旧系统带来的心理冲击、修改旧系统时的抵触、愤怒、矛盾、痛苦等等,是心理成本;以上有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这是时间成本。

图片来源:freepik.com

所以,并不容易啊。那,需要改变吗?值得改变吗?

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给出属于自己的答案。如果我们的旧有观念阻碍了我们与孩子的联结,伤害了我们之间的感情,那恐怕是需要做、值得做的。

怎么做呢?总结一下,想更有效的沟通,在沟通的当下,需要心平气和地、撇开对错好坏,针对客观信息,多角度地分析。能和孩子达成共识固然开心,如果不能,也要记得求同存异,允许各持己见但又不伤和气。在沟通以外的时间里,朝着孩子观点的方向,多看看多听听,愿意去了解,愿意被改变。

能做到这些,自然是不容易的,我们每一个和别人有过争吵经验的人,都深感这其中的不容易。

当父母,不容易。当除了关心孩子安全还希望与孩子多交流、多了解孩子的父母,更不容易。当除了关心安全、交流还有兴趣和孩子一同成长的父母,更更不容易。

图片来源:freepik.com

但是,我们如果不去努力,代价又很大。比如,如果我们不愿意去看到孩子,孩子就会把自己隐藏起来。我们不想看到什么部分,ta们就隐藏什么部分。或者,拿这部分来伤害我们。

我们希望放假不用做功课,但是如果我们对某些人事物的不接纳严重影响了我们与孩子的关系,那就成为了我们的新的人生功课——不想做但还是得做的人生功课。

去“读”现在的年轻人。读了,懂不懂,没办法强求。但是,去读,当作事实去承认,也许,读着读着,就懂了呢!

懂了的时候,我们会感到豁然开朗,与孩子的关系也更加密不可分。

孩子们的生命在壮大,借由我们之间的尊重与交流,ta们每一步的壮大,也“逼迫”、改变、丰盛着我们,而我们也愿意被ta们带着去看我们没留意过的风景、人情、世界。这是精神的延续、生命的延续。

采访:陈墨林

编辑:曾峥

校对:杨怡雯

图片:陆明

排版:曾峥,葛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