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抑郁了,父母什么反应?

First published by Dr. Yi Yang on 9/17/2018 on Wechat 微信公号“孩子出国后”笔名杨麒桢

孩子在哪里都可能抑郁。成人也是。

孩子抑郁了,有时最大的烦恼和压力并不是他(她)的抑郁,而是爸妈会如何反应。爸妈不理解怎么办?骂我作怎么办?怎么跟他们说?要不要跟他们说?对此有很多担心和恐惧。

留学的孩子(《爸妈成金主…》和《你想的留学理由都“未必”。怎么办?》两篇文章可以帮您更好的理解影响留学生抑郁的因素),受到国外“心理健康很受重视,看心理医生很正常”的社会态度的影响,有更强的意识和意愿,也有更多的校内校外资源,去找专业人士谈,看是不是抑郁了,以及要怎么帮到自己。

学生在得到抑郁症诊断后,虽然对自己的状态、未来很担心,但往往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一者,得到了核实,受的苦终于被证明不是平白无故自己作出来的。二者,“原来不是我懒,而是我抑郁了。”背了好久的黑锅终于卸下来。有一种被理解的安慰

但是,如果学生告诉父母“我抑郁了”,许多父母未必淡定。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国内,这还是件容易让人丢脸和误解的事。当然也有许多父母,会积极地了解抑郁,理解孩子;本文绝对不是以偏概全地说所有父母都会如何反应,而是重点说容易出现的问题。

很多家里的第一反应是,不接受

不接受,可以表现在,否定抑郁的定性。“你不是抑郁,你就是懒!”

不接受,也可以表现在,否定抑郁的合理性。“抑什么郁啊?你有什么好抑郁的啊?我们家这个条件人家都得羡慕死。做人最怕身在福中不知福!”

不接受,还可以表现在,找自己熟悉的原因、急于给建议,以否定抑郁的严重性。“你成天低着头玩手机,大脑供血不足。老熬夜,白天没精神,当然抑郁啊!我跟你讲,多出去跑步!多找事情做。人一忙起来状态就不一样了!”

如果有医生出证明,甚至孩子因抑郁而住院了,父母会不得不接受抑郁。但这时,可能走入另一个极端,即父母容易有的第二反应是,怕。比如,怕孩子太认同这个标签,越想越严重,没事想出事来;怕孩子安于抑郁,凡事以“我抑郁了”为借口,放逸懒惰;怕孩子自暴自弃,一蹶不振;怕孩子带着“我抑郁了”的有色眼镜,加倍地作;怕抑郁治不好,升学耽误了,孩子就此毁了,甚至失控自杀。

这些怕,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存在于一个“怕”的大背景下:父母本来就有怕。不管孩子有没有抑郁,父母心中都惯常、长期存在着怕。只是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有的情况下怕得多,有的情况下怕得少,但多多少少都在那里。比如,怕孩子出事,怕身体不好,怕学习不好。所以当听孩子说“我抑郁了”,这些平时在幕后的怕,就会骤然加剧,窜到台前。

不论是不接受还是怕,本质上都是抗拒。要如何理解这种抗拒呢?

其一,做父母的,绝大多数都是希望孩子好,不愿孩子摊上任何不幸。“希望孩子好”的期待,是一个普遍恒常、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期待。无过错可言。只是,这个“希望孩子好”的期待,有时会让我们不愿接受、面对、处理“孩子不好了”的现实,反而无益于“希望孩子好”的实现。

其二,如果孩子摊上任何不幸,父母难免不惊恐、伤心、忧愁、自责,等等。谁会希望经历这样的十指连心的痛苦呢?抗拒,也就在所难免。只是,刚听说抑郁时抗拒,之后积极调整心态,努力理解和支持孩子,和一直陷在抗拒里走不出来,差别很大!

其三,有些父母不想听你抑郁,是因为,如果你状态不好是因为你懒、不努力的话,那么,你哪天想通了想改是能改的,可如果抑郁了那我找谁去?会有一种不在掌控范围内的无力和恐慌。只是,我们在另一篇文章中,谈过《为什么请父母不要再说“你就是懒”?》,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有把抑郁当懒的倾向和惯性,并且需要深刻地意识到这样做害处多多。抑郁,要确诊。很必要。

其四,心理治疗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大众在“娱乐”心理治疗时调侃心理治疗把人的问题都归咎为“爸妈(尤其妈妈)惹的祸”。因此,有的父母难免会有点不服气,心想,“你不努力非说你抑郁,还要我买单?我对你那么好,最后都成了我的错?”也有点犯嘀咕,心想,“孩子都一面之词地对心理医生说了什么?他们俩怎么挖我的所谓滔天罪行?孩子会不会被强化得更加恨我?”

综上,对孩子抑郁的抗拒,不是父母个人的事,背后有社会文化上对心理健康的缺少了解、理解、接受,和对心理治疗行业的信任。即使在父母个人层面,在心理上,也有多个面向。有“希望孩子好”的期望,以及与此期望紧紧粘连在一起的焦虑:既怕孩子不好,也怕自己被归责。毕竟,孩子的健康成功,经常被联系到,父母的功过、甚至人生意义与价值。

一方面,我们,尤其孩子,需要看到父母在接受抑郁上有其文化上、心理上的困难。另一方面,我们,尤其父母,需要看到我们对“孩子抑郁了”这个消息是存在排斥的,问自己为什么排斥,怕的是什么,恨的是什么,要的是什么,失去的是什么……以及,警觉,我们的排斥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下一篇文章谈这个问题。